唐诗分类鉴赏——送别诗_第1页
唐诗分类鉴赏——送别诗_第2页
唐诗分类鉴赏——送别诗_第3页
唐诗分类鉴赏——送别诗_第4页
唐诗分类鉴赏——送别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别诗,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品意象抓关键句注意手法,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内容、手法、情感,1、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2、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大致有:依依不舍之情、表现真挚的友情,茫然、怅然若失之情,表诗人志节,对友人的鼓励与安慰,别后的思念之情。3、送别诗常用意象: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泛指分手的河边)、阳关、古道、曲江(长安南边的一条河流,两岸植柳,唐诗常有的意象);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动物意象:雁、寒蝉、子规植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自然景象:秋雨、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愁云,笔记要点,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茫然、怅然若失。,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朋友间的友谊。,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深意长的勉励宽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难分难舍),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诗人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常用表现手法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掌握送别诗的作法(结构):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1、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2、柳:(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3、子规:子规啼声哀怨动人,听起来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知识积累,4、月: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5、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地,南浦是水边送别之所6、酒:可表达情意也可派遣愁苦7、兰舟:水上交通工具,代表着出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手法:拟人、直抒胸臆情感:1、对好友的思念之情2、表现出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以及对朋友的赤诚之心,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手法:写景方面,动静结合抒情方面,借景抒情情感:恋恋不舍的感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凄切迷惘与落寞,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情感:离别时的不舍及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2006安徽)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高考体验,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对分别的无奈之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比喻手法,作者在本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方法小结,1、点出手法2、结合诗句3、表达的情感,手法类,(2007湖南)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颔联:(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伤痛。,颈联:(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写出了相聚不易,使悲意又加深了一层。(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方法小结,1、结合诗句2、指出情感3、明确手法,内容类,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2006湖北)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课堂演练,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写景的角度包括:1、正侧结合2、动静3、声色4、虚实5、点面6、远近7、白描8、各种修辞手法,作业,本诗的写景特点可以有两种理解两种不同气氛的景物描写,显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之时的心情变化:饯别宴上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而到了朋友上船离别之时,心情又如凄风苦雨般悲凉。开头的景物描写有力烘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悲凉心境,第一句看上去是写乐景,实际上是写醉别的哀情,以乐景衬哀情。,(2)请分析“忆”字在本诗的妙用“忆”在这里是想到的意思,以“忆”字领起最后两句,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这样写借助想象,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上片提到流水和青山两个意象,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送春归”点明作者为春天刚刚逝去而满怀伤春之愁,“送君归”则再添别恨,“和春住”暗含惜春祝愿之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新丽”处表现在:()比喻巧妙,用语绮丽。把朋友归去路上清澈明亮的江水喻为美人流动的眼波,把团簇纠结的山峦喻为美人蹙损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秀美可爱。()语带双关,意蕴丰富。“眉眼盈盈处”有两层意思:一指清丽明秀的江南山水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千万和春住”既表达了和鲜花如锦的春天住在一起的惜春之情,又喻含祝愿朋友与家人团聚之意。,新奇绮丽新鲜华丽,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光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