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高考复习解析ppt课件_第1页
《论语》高考复习解析ppt课件_第2页
《论语》高考复习解析ppt课件_第3页
《论语》高考复习解析ppt课件_第4页
《论语》高考复习解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几年论语考题特点:与其他诸家比较指出共同主张,分析主张的差异。,考题研究【20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以下两题。(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孔子:_韩非子:_(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参考答案,(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比较题目的答题思路(1)概述孔子的观点及结合材料分析(2)概述诸子的观点及结合材料分析(3)总结辩证分析各自的优与劣,2014浙江卷(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注】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醯(x):醋。23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观。(1分)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答:,答案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答案择友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文段的概括能力。第一则材料选自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中仁者爱人部分,讲的就是关于择友方面的问题。,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易中天我山之石,诸子思想简介,诸子思想简介,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达观,顺天忘我,主张遁世主张返璞归真,顺乎自然,清静无为,垂拱而治,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以下两题。(5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孔子:韩非子:(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宁波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重义轻利,重利轻义,参考答案,(2)孔子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韩非子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系。,“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各有偏颇,应该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以利害义和以“义”害利。,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以下两题。(5分)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注】存:观察。瞭:明亮。眊:昏暗。(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察人观”。(1分)孔子:孟子:(2)对这两种“察人观”作简要评析。(4分),2012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通过一个人的行动(行为、经历、习惯和兴趣)察人。,通过一个人的眼睛(眼神变化)察人。,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皇疏:“视,直视也。观,广瞻也。察,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即日所用易见,故云视。而从来经历处此即为难,故言观。情性所安最为深隐,故云察也。”,参考答案,(2)孔子“察人观”,注重行动,判断客观;但需与对象长期全面深入交往,有一定难度。,孟子“察人观”,注重精神,简单易行;但是,观人者须有丰富的经验和见识,且容易失之于武断。,两者各有侧重,各有长处和不足,应相互补充。,了解论语篇章内容,掌握孔子思想的基本内涵;对诸子学说有自己的认识,并能有条理地阐发自己的观点;评判思想,要合理(符合逻辑)合情(符合普遍价值观),要言之有据。,【课堂总结】,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以下两题。(5分)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子墨子自鲁之齐,即过故人。(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墨子)【注】不若已:不如停止。如:应当。劝:鼓励。(1)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墨子所具有的共同精神。(1分)(2)根据上面两段文字,评述孔子和墨子在实践道义过程中情感的差异。(4分),温州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坚定地为理想而奋斗、献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参考答案,(2)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充满着深深的怅惘。,虽然“为义”的人很少,但墨子对实现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乐观而自信。,孔子更具人情、人性,墨子更具英雄气。,选读主要思想,为政以德:德政主张克己复礼:礼治主张、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