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设计_第1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设计_第2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设计_第3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设计_第4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设计 通过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获得以下基础知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通过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 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万隆会议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斗争的结果,不再受外族奴役的中国,在世界上尽快树立自主形象和确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首先取得了印度、缅甸的认同,随后获得更多国家的共识,成为国际外交基本准则。 本课难点是,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初中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史,同时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所以很难认识到国际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霸权的本质。所以在教与学中存在一定难度。 教学工具 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 图片:旧中国的外交状况: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出示课题】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题释义】 和平:反对战争,非暴力。 独立自主:“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 【探究过程】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年至今。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至今。 教学方法生阅读课文,找出属于政策的关键词。师提问开始时间,提示这两个政策一直到今天都在发挥作用。建国初期:1949年1955年。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运用 3、胜利参加万隆会议。 教学方法生阅读课文,找出属于成就的关键词。学生记忆,师提问。 三、面临困难 美国态度:敌视中国 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孤立;表现:封锁禁运。 中美关系:敌对。 教学方法生阅读课文,师提问,生述关键词。 【重难点解析】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 2、共同倡导:1954年。中印、中缅。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liuxue86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教学方法师学法指导,提示词。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学生记忆,师提问。 二、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讨论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4、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同,共同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异,不同,社会制度不同。 教学方法师学法指导,提示词。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学生记忆,师提问。师解析“求同存异”。 【小结】 1949年1955年,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生记忆背诵。质疑释疑。 【练习巩固】 课后小结 【小结】 1949年1955年,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生记忆背诵。质疑释疑。 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成就 1、新中国建交的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1953-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课后习题 1949年1955年,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建交的第一年,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1953-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提出“”。 3、1955年参加,提出“”方针。 板书 1949年1955年,新中国的外交 一、政策 二、成就 三、面临困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3)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比。 (2)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 (3)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导入: 毛泽东接受罗马尼亚大使递交国书仪式小故事 讲授新课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建国初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说一说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 比一比 你知道最早和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吗? 到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17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得到25个国家的公开承认,你能说出这17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吗? 材料分析 (材料)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法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处。赔偿白银13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以上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现实? 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不同?导致了怎样不同的后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比一比 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哪两位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国家,能用几个动作表示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每组选两名) 补充 关于中印边界争端问题的由来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放录相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创设历史情境 (动脑筋) 万隆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中国代表团此去会遇到哪些困难? 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假设 a、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 b、中国代表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 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 中国代表团是怎样因势利导扭转局面的? 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故事会) 同学们讲有关周恩来总理的外交小故事 (小品表演) 万隆会议现场报道 采访周恩来总理 (动脑筋)书74页 (补充资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有里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课后小结 小结 (谈一谈) 1、今天我们共同了解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取得的外交成就,谈谈你的感想? 2.你知道什么是“万隆精神”吗?“万隆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适用吗?(请举例说明)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2、从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 中国政府热爱和平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 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 a. b. c. d. 3、中国与哪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越南、柬埔寨 b.泰国、印度 c.印度、缅甸 d.缅甸、泰国 4、我国政府在与哪国政府的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印度 b.印度尼西 c.缅甸 d.越南 5、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 6、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7、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 d.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请回答: 上述内容通常被称做什么原则? 上述原则最早提出于哪一年?这项原则是何时由哪些国家共同倡导发表的? 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外交的策略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多做工作、有所作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请回答: 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1世纪的中国外交政策该是怎样的? 三、简答题: 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四、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面对会议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和对中国的猜忌、敌视和污蔑,将如何准备你的发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c 7、d 8、b 二、材料分析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954年6月,中国、印度和缅甸等国共同倡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