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俄罗斯》教案范文模板_第1页
地理《俄罗斯》教案范文模板_第2页
地理《俄罗斯》教案范文模板_第3页
地理《俄罗斯》教案范文模板_第4页
地理《俄罗斯》教案范文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俄罗斯教案范文模板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地理俄罗斯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教案 教学目标 1.俄罗斯的位置、面积、邻国。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以及气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罗斯的位置、地形特点 难点:俄罗斯的气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的邻居中,有文化同源但现在无论在国际政治上、经济上相互竞争的日本,也有和我国一样的人口大国印度。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俄罗斯是我们北面的邻居,历史上,我国的中原政权多次面对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当北方草原与中原逐渐融合之后,俄罗斯成为我们北方的邻居。俄罗斯的中心在欧洲,当他们的眼光往西看时,而我们头枕着俄罗斯,放眼东南的时候,中俄相依相随,整个世界就在他们的脚下。 虽然,俄罗斯是侵占我们领土最多的国家。但是,为了抗美、为了将来,中俄只能合作,在中俄交恶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北方威胁的时候,那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在珍宝岛事件上,原苏联想对中国动“核”,对此,许多中国将领的反应是以“核”对核,而毛泽东主席则是你打我家,把我家打烂了,那我就去你家过年,组织10亿往北往西去俄罗斯的土地上生活。你总不能给你的土地上扔核弹吧!后来原苏联的领导者不得不放弃了那个念头。从这个例子看。只有中俄结盟,才是最好的选择。但实际上,中俄却因为总是存二心,难以形成紧密的结合,因此,美国才成为世界上最爱指手划脚的国家。 中国与俄罗斯,既是大国,又是邻居。合则同利、分则两损 我们今天学习了解神秘的国度: 第四节 俄罗斯 二、新课讲解: (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1、位置: 出示ppt,学生说说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 出示ppt,总结: 大部分位于50n70n,绝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半球。 (2)、海陆位置: 出示ppt,总结: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邻国 出示ppt,学生找出俄罗斯的邻国。并上黑板指出。 再出示ppt,总结俄罗斯的邻国 3、面积: 学生找出俄罗斯的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 这个数字多大呢? 俄罗斯与中国、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对比。 俄罗斯与七大洲的对比。(排第5位),大于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观察俄罗斯的轮廓,发挥想像,像什么?(爬着的狗,倒过来,是蹲着的狗) 地跨两大洲 出示ppt,学生看p38页阅读材料 总结: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结合历史、民族和宗教等因素,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东西相距遥远 学生看地图,看俄罗斯最西和最东的经度,总结: 俄罗斯东西端的经度差大约为170,接近半个地球的经度180,是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实际距离约7 000千米,乘坐普通列车从俄罗斯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大约需要近三天时间。 4、地形: 观察俄罗斯地形图,说出主要地形区: 总结: 虽然俄罗斯面积大,但是地形比较简单,大体上分为四块: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liuxue86 问: 东部、西部,比起来,哪儿高? 北部、南部比起来,哪儿高? 总结: 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活动:p38页活动1 5、河流和湖泊: 出示ppt,学生认识俄罗斯的河流 顿河、伏尔加河(俄罗斯的母亲河)、乌拉尔河、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界线)、鄂毕河(俄罗斯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勒拿河(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的界线) 出示贝加尔湖的ppt: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一条,其总蓄水量23.6万亿立方米,足够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伏尔加河:“五海通航” 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它发源于俄罗斯西北部的丘陵,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 600 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通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五海通航”不仅建立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水运联系,而且还方便了俄罗斯和中亚、西亚、欧洲西部等地的交通联系。 6、气候: 俄罗斯的温度带(大部是北温带,有部分是北寒带) l 读俄罗斯气候分布图说说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分布最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寒冷 l 读莫斯科和雅库茨克的气候资料图,说说它们的差异是什么? 莫斯科气候比较温和,降水量较多,东部大陆性较强。 总结:俄罗斯西部气候比东部要好,所以,人口多。 这些大国中,印度是国小但自然条件好。俄罗斯却是国大自然条件恶劣。中国、美国这两个方面趋于平衡,但是美国比中国的地形条件更好一些。加拿大和俄罗斯差不多。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不发达、人口就比较少。 出示寒带气候和针叶林气候的ppt: 俄罗斯地域面积广阔,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有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 雅库茨克这个位于西伯利亚纵深处的城市,“有点冷”是指-50c,- 20c ,鼻孔里的潮气会冻结起来,寒冷的空气迫使你不得不咳嗽。- 35c,空气会使暴露在外的皮肤很快麻木,冻伤会成为永久的伤害。 -45c,眼镜杆会粘在你的面颊上,如果你想把眼镜取下来,它会把脸上的肉一起撕下。 出示地球的寒极的ppt: 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3,在1885年以-67.7的正式记录获得北半球“寒极”的称号,1964年又以-73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出示冻土的ppt: 冻土是由于高纬度,或大陆性气候导致冬季寒冷所致,永久冻土又称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63%左右。在冻土分布地区,地表水不易下渗,地下水水位高,容易形成沼泽。 在夏天,当温度升高时,长年冻土的表层变暖融化后,地基就变得十分松软,极大的影响俄罗斯的交通、建筑、能源开采等基础设施。 总结:寒冷的气候,农业不发达。生长着许多耐寒的针叶林 俄罗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邻国。 2、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地形的基本特点,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的流向。 3、运用地图,说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从而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训练学生分析区域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初步树立辨证的地理世界观。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在活动中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分享学习成果的的喜悦。 3、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师:播放视频:交响乐与芭蕾舞。 生:观看视频。 师: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交响乐和芭蕾舞有着特殊的爱好,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生:俄罗斯。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俄罗斯,走进俄罗斯。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个国家,通常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什么环境? 生:自然环境。 师:自然环境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生: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创设问答情景。 生:进入问答情景,举手回答。 师:请说出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哪两条纬线之间? 生:俄罗斯大部分在500n-700n之间,纬度高。 师:在俄罗斯的北部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请找出来? 生:读图指出66.50n北极圈。 师:从中我们可判断俄罗斯位于哪个温度带? 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按方位找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 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 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并指图回答俄罗斯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邻太平洋。 师:在我们所找的这几个海域当中,其实有一个并不是真正的海,是哪个? 生:里海,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师:其实在俄罗斯的境内,也有一个拥有“世界之最”头衔的湖泊,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读图指出贝加尔湖。 师:请学生介绍贝加尔湖。 生: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 创设问答情景。 师:图中有一条红色的线连贯了俄罗斯的南北,这是一条什 么线? 生: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师:引导学生以“屋里有块大黑土”回忆亚欧分界线。 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生:俄罗斯横跨了亚欧两大洲。 师: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什么方位? 生: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北部。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按方位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 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 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 师:俄罗斯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生:北面。 师:俄罗斯与我国有多少处是接壤的? 生:两处。 师:我们把俄罗斯的范围与它的众多邻国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什么? 生:俄罗斯的面积很大。 师:俄罗斯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生: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师:课件展示“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图”,指导学生得出结论。 生: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轮廓图”,指导学生分析俄罗斯的轮廓特点。 生:东西相距遥远。 师:俄罗斯东西端的经度差大约为170,接近半个地球的经度180,是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实际距离约7 000千米,乘坐普通火车从俄罗斯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大约需要近三天时间。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 师:当这列火车横穿俄罗斯的东西端时,它是经过亚洲的时间长一点还是经过欧洲的长一点?为什么? 生:经过亚洲的时间长一点,因为俄罗斯领土的亚洲部分比欧洲部分多。 师:那俄罗斯到底是哪个大洲的国家呢?为什么? 生: 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因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中央。 师: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生:读图指出。 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地形、气候等。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 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 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 师:指导学生概括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生:西部以平原为主 ,东部多高原、山地。 师: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分析俄罗斯的地势高低有何特点? 生: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师:俄罗斯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 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 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 师:请学生介绍伏尔加河。 生: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师:指导学生根据地势特点判断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流向。 生:自南向北流到北冰洋。 师:观察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与地形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河流是地形区的分界线。 师:请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的分界线。 生:乌拉尔山。 师:指导学生合作绘制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示意图。 生:合作绘制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示意图。 师:对学生所绘地形图进行点评。 师:在刚过去的2月份里,俄罗斯举行了一场国际性的体育盛事第22届俄罗斯索契冬奥会。 师:简单介绍索契冬奥会。 师:请学生畅想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地? 生:回答。 师:反问第24届冬奥会会在东南亚举行吗?为什么? 生:不会,因为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不适合。 师: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举行,那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又如何,下面一起来学习俄罗斯的气候。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生:读图指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并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师:课件展示“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指导学生读图概括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提示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进行概括。 生:雅库茨克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 师:俄罗斯气温之所以这么低,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生:纬度位置,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 师:俄罗斯东西跨度非常大,如此辽阔的疆域内部,各个地方的气温降水会出现差异吗?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莫斯科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莫斯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