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PT课件_第1页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PT课件_第2页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PT课件_第3页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PT课件_第4页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第三节,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一般体验性评价,美感质量评价,三三六评价法,六字七标准,八六五评价法,.,2,第四章,美感质量评价,定性评价方法,心理物理学派,专家学派,认知学派或心理学派,经验学派或现象学派,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第三节,.,3,第四章,三三六评价法,定性评价方法,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第三节,.,4,第四章,第三节,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三三六评价法,.,5,第四章,第三节,三三六评价法,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6,第四章,第三节,三三六评价法,六大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开发投资条件,施工难易条件,.,7,六字七标准,2.“六字七标准”评价法(上海社会科学院黄辉实)(1)对旅游资源本身采用六个标准:美(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有悠久的历史)名(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特(特有的、稀缺的、有特色的)奇(有新奇感)用(有实际开发价值),.,8,(2)在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方面采用七个项目: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旅游市场,.,9,3、“八、六、五”评价法,(北京旅游学院科研室提出对八项吸引力、六项开发条件和五项效益进行评价。八项吸引力评价:对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项目、游览内容丰富程度、环境质量、季节差异、特殊价值和环境容量进行评价。六项开发条件评价:对地区经济条件、可进入性、依托城市、通讯条件、地方积极性和已有服务设施情况进行评价。五项效益评价:对目前年均接待游客量、开发所需投资量、投资来源、客源预测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10,第四章,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技术性的单因子定量评价,综合性定量建模评价法,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第三节,.,11,第四章,第三节,技术性的单因子定量评价,集中考虑典型关键因子,进行技术性的适宜度或优劣判断,成熟的方法:,海滩和海水浴场的评价滑雪旅游资源评价康乐气候分析溶洞的评价,.,12,第四章,第三节,综合型定量建模评价,主要方法,.,13,是指评价者在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基础上,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学评价模型,揭示评价对象的数量变化程度及其结构关系之后,给予旅游资源的量化测算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法,.,14,1.优点:定量避免了定性的主观片面性,使评价结论更清晰,解释的确定性大大增强,预测性也更加明确,进而使旅游资源评价尽可能地减少主观色彩和个性色彩,一般可将其结果作为旅游开发的决策依据。2.不足:难以反映客观条件的临时变化和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也无力表达,评价过程显得较为复杂,多适合于专业人员。通常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以便更确切地获取旅游资源科学客观的评价值。,.,15,特点:指标数量化、评价模型化、标准科学化,.,16,第四章,第三节,旅游者出游和决策意向与出游行为同旅游地综合性评价之间呈现为确定的正比相关。即: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价值越高,旅游者到其地来旅游的愿望和行为越强烈。旅游者的消费决策和行为规律是旅游地综合性评价的理论基础。,.,17,旅游地综合性评价模型:旅游地综合性评价结果值;:第个评价因子的权重;:第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评价因子的数目。,.,18,评价因子指标体系的建立步骤1对评价因子进行选择2对评价因子进行指标分级3对评价因子指标进行量化计算评价分值,实践证明,只要取得评价因子权重值和评价值的方法适当,这一方法评价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9,1)区位到主要中心城市(广州)的时间距离为标准。2)可达性交通条件、交通工具和到客源地转运条件。3)容量规模以用地面积和可游时间衡量景区发展潜力和效益潜力。4)美学价值综合美感度评价。5)独特性以有无替代和同类资源中的地位为标准。6)资源结构资源的密集程度和不同类型资源的组合状况。7)用地条件旅游开发、设施建设的用地类型和开发条件。8)整体环境包括旅游区及相邻地区的综合环境。9)基础设施区域和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10)旅游设施旅游区和旅游接待区的服务设施配套。11)客源基础以现已达到的游客量为标准。12)综合效益以现已达到的综合经济效益为标准。,评价因子的选择与确定,.,20,进行指标分级和量化评价指标表,.,21,计算评价分值旅游资源加权综合评价表,.,22,第四章,第三节,层次分析法是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析首先,对研究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在总目标(最高层)之下划分出准则层,约束层以及决策层等,不同层次间的因素构成多目标决策树,然后对决策树中的总目标及子目标(准则,约束等)分别建立反映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包括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景点的规模,旅游资源的条件,.,23,资源定量评价,资源价值,景点规模,旅游条件,观赏特征,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景点组合,环境容量,交通通讯,饮食,旅游商品,导游服务,人员素质,愉悦性,奇特度,科学考察,教育科普,历史文化,宗教朝拜,休养娱乐,便捷,安全可靠,费用,完整度,总目标层,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评价因子层,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24,第四章,第三节,分三步,第一步调查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吸引能力及外部区域环境;调查内容要求有准确的统计定量资料,第二步调查分析旅游要求,内容包括:游客量,旅游者人口构成,逗留时间,旅游花费趋向,需求结构,需求的规律性,第三步总评价的拟定,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建立表达旅游资源特质,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若干量化模型,见下页,第三步总评价的拟定,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建立表达旅游资源特质,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若干量化模型,.,25,最后,可以应用调查结果和评价指数确定旅游资源的旅游容量,密度,需求规律性和开发顺序,第项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中的权重,第项旅游资源的特质与规模指数,旅游者对第项旅游资源的需求指数,旅游者资源总项数,.,26,国家标准旅游资源评价,.,27,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前言引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旅游资源分类5、旅游资源调查6、旅游资源评价7、提交文(图)件附录(规范性附录)A.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释义B.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C.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格式,.,28,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表,.,29,.,30,.,31,本标准规定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A级旅游区(点),(GB/T17775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