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之产业组织理论(SCP17-19IO政策23) (1)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之产业组织理论(SCP17-19IO政策23) (1)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之产业组织理论(SCP17-19IO政策23) (1)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之产业组织理论(SCP17-19IO政策23) (1)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之产业组织理论(SCP17-19IO政策23)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Economics,17市场结构,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2市场结构理论,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的核心功能交换(exchange)效率交换效率苹果数量:123456甲的MUV:1.000.900.800.700.600.50乙的MUV:2.001.601.200.800.400.00给定任何一个初始分配以及人们不同的MUV,交易都可以实现资源的再配置。假定6个苹果都属于甲所有,甲乙之间存在交易互利的空间,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的核心功能交换(exchange)效率生产效率AdamSmith:AAtheoryAssumptions:2countries,2goodsand1factor(labor)Eachcountrywillgainfromtrade(duetothespecialization).Tradeisapositive-sumgame.,生产苹果的劳动,0A,生产橘子的资本,生产橘子的劳动,生产苹果的资本,只有等产量线的切点才满足生产效率,0T,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10T,0E,0A,6A,10T,6A,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的核心功能交换(exchange)效率综合效率,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的核心要素产品(地理)区域要素(地区性、全国性和全球性市场),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的产业经济学分类经济市场:产品集、买者集、卖者集及交易区域反托拉斯(antitrust)市场市场边界的确定替代品交叉价格弹性P318,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边界的确定,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边界的确定,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边界的确定,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边界的确定,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边界的确定,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边界的确定(SmallbutSignificantNot-transitoryIncreaseinPrice数额不大但很重要且非临时性涨价),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1市场的圈定,市场边界的确定(SmallbutSignificantNot-transitoryIncreaseinPrice数额不大但很重要且非临时性涨价),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2市场力量的度量,勒纳指数(LernerIndex)P318-319,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2市场力量的度量,市场集中度(BainIndex)P319,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2市场力量的度量,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P320,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2市场力量的度量,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P320,CR5=50+18+13+10+5=96HHI=502+182+132+102+52+42=3134假如D和E两公司发生兼并,则CR5和HHI为:CR5=50+18+13+15+4=100HHI=502+182+132+152+42=3234,ABCDEF50%18%13%10%5%4%,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3市场集中度与市场势力关系,结论: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CournotModel,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3市场集中度与市场势力关系,结论: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解释:合谋假说效率假说总结:市场势力主要取决于需求弹性市场集中度合谋行为,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控制稀缺资源,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寻求利益相关者,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反进入策略市场扩张或品牌渗透扩大生产规模为低价格提供成本支持套牢供应商或客户沉淀性投资如广告或研发掠夺性定价等,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规模经济最小有效规模MES(minimumefficientscale)是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至最低点时所对应的企业最小规模,其含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Q1点。ACMC,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规模经济,铝很轻,广泛用于航空、建筑和制造业生产步骤:采购矿石:澳大利亚、巴西和一些非洲国家冶炼:将氧化铝从矿石中分离电解:将氧和铝分离(成本最高)生产成本:车间耗时耗钱(建设约4年,过10亿美元世界主要铝生产商的平均水平)视为沉没成本固定成本:管理费用等相对于其它成本可以忽略可变成本:平均营运成本如下表。,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规模经济,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规模经济,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规模经济,PC行业:大多数成本是可变成本软件行业:大多数成本是沉没成本餐饮行业:大多数成本是固定成本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其成本性态差异很大,获得方式也因此迥异产业组织理论的起点: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马歇尔冲突,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多产品厂商规模经济,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多产品厂商规模经济,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多产品厂商规模经济,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多产品厂商特定产品规模经济,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范围经济,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学习效应,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4市场力量的来源,技术创新产品创新:iphone生产流程创新:福特T型车,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5市场力量的社会成本与规制,社会成本,17.1市场势力与市场集中度,17.1.5市场力量的社会成本与规制,公共政策规制反托拉斯政策或竞争性政策产业政策,17.2市场结构理论,略,18厂商行为,18.1定价行为18.2产品差异化18.3一体化18.4广告18.5合谋,18.1定价行为,18.1.1定价基本原理,成本、竞争、顾客需求是影响企业定价的关键因素成本与成本加成定价:医生工资为什么比教师高?竞争与随行定价:可乐、KFC顾客与价值定价:曾经的星巴克、农家乐,18.1定价行为,18.1.2价格歧视垄断定价,18.1定价行为,18.1.2价格歧视单一定价的损失,上式说明,可以根据需求弹性和边际成本来定价问题在于:首先,边际成本是一个理论上好说但实践中难找的成本水平其次,聪明的卖家发现,多数情况下,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根据一个平均弹性水平定价,并不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18.1定价行为,18.1.2价格歧视,解决方案对于第一个问题,垄断企业在实践中人们常用以平均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法定价对于第二个问题,卖家通过价格歧视来解决,18.1定价行为,18.1.2价格歧视,18.1定价行为,18.1.2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条件价格歧视是攫取消费者剩余的常用手段,一般认为实行价格歧视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力量”(MarketPower),是一个“价格制定者”(PriceMaker)不同的购买者(不同购买量)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必须能够防止购买者之间转卖套利行为的发生:如通过标识防止串货(地点)、会员制(身份)、软卧(附加功能)或增加套利的交易成本等价格歧视通常按攫取消费者剩余的多少、差别定价依据的不同而区别为一、二、三级价格歧视一般说来,企业鉴别消费者的成本会很高,所以会采用偏好的间接显示机制,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如KFC的优惠券,18.1定价行为,18.1.2价格歧视定价原则(高版弹性),18.1定价行为,18.1.3垄断耐用品定价策略,耐用消费品与跨时价格歧视科斯猜想:当价格调整的时间差趋向于零时,跨时垄断利润为零。关键:耐用消费品自身的替代性耐用性消费者预期措施出租不降价承诺降价退款合约,18.1定价行为,18.1.4补充:限制性定价(阻止性定价),P,P,P,Q1,Q,Q2,产业需求,AC,进入者的剩余需求曲线,LimitingPricing,18.1定价行为,18.1.4补充:掠夺性定价,Q2,Q1,Q3,AC,MC,P,P3,P1,P,AB,O,Q,PredatoryPricing,18.2产品差异化,18.2.1差异化相关理论,分类横向差异化:部分消费者受损,部分消费者受益纵向差异化:所有消费者受损或受益模型选址模型非选址模型特征方法,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Co林肯,E卡迪拉克,P福特,CH雪佛龙,D大众,A本田,DL沃尔沃,结论:纵轴表示车的质量和性能,横轴表示车的产地,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箭头指向相同的为偏好相同的顾客,第一象限:偏好日本和欧洲的高档车,第二象限:偏好美国本土的高档车,第三象限:偏好美国本土的小型车,第四象限:偏好海外的小型车,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特征方法,问题所在与市场机会:美国汽车厂商大量生产小型低性能的轿车,但消费者没有兴趣;海外高档车当时却存在市场空白。,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非选址模型,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非选址模型,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非选址模型,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空间竞争模型,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空间竞争模型,Hotellingmodel假设:线形城市0,1,企业1和企业2位于两端消费者均匀分布两企业产品同质,边际成本相同为c同时定价消费者有单位需求构造差异:消费者的单位交通成本为t消费者就近购买求解:企业1、2如何进行价格竞争及市场均衡,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空间竞争模型,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空间竞争模型,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空间竞争模型,18.2产品差异化,18.2.2横向差异化空间竞争模型,Salop圆周城市模型略,18.2产品差异化,18.2.3纵向差异化,18.2产品差异化,18.2.4搜寻理论与旅游者陷阱,18.2产品差异化,18.2.4搜寻理论与旅游者陷阱,18.3一体化,18.3.1纵向控制成因分析,双边垄断的双重加价模型,18.3一体化,18.3.1纵向控制成因分析,双边垄断的双重加价模型,18.3一体化,18.3.1纵向控制成因分析,双边垄断的双重加价模型一体化:,18.3一体化,18.3.1纵向控制成因分析,比较:存在双边垄断时,价格更高,产量更低,消费者剩余更少更关键的是,此时企业的利润也低于纵向一体化的利润原因:纵向外部性:销售商作出的任何能使产品需求增加的决策都会为供应商带来利润增量,但是只考虑自身利润最大化的销售商倾向于做出使总利润偏低的决策。解决方案:纵向一体化?可能面临营运、管理成本的增加、也可能被反垄断调查连续垄断?可能面临委托代理成本供应商向销售商施加除要求支付产品批发价之外的纵向限制。两部定价制,18.3一体化,18.3.1纵向控制成因分析,投资的外部性供应商之间的搭便车(两竞争性供应商使用同一销售商)广告促销销售、维修培训客户资源解决方案专卖,18.3一体化,18.3.1纵向控制成因分析,投资的外部性销售商之间的搭便车(两销售商与同一供应商)广告促销多样性与店铺面积、库存培训商誉解决方案独占区域限制销售商数量收取最低价格的零售价格维持协议供应商代表销售商做广告,18.3一体化,18.3.1纵向控制成因分析,限制竞争形式:在位企业对供应链或销售渠道实施控制或一体化目的:市场反进入或限制竞争实质:控制稀缺资源,18.3一体化,18.3.2纵向控制方式,最高零售价:MRP,常见的建议零售价和统一零售价非线性契约:非线性批发价,如二部收费定价优惠券转售价格维持协议:RPM制造商代做广告等促销排他性区域监督限制零售数量专卖纵向一体化,18.3一体化,18.3.3纵向一体化,目的: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供应消除外部性避免政府干预:内部转移价格和交叉补贴增加垄断利润消除竞争对手案例:SONY收购哥伦比亚和米高梅,18.3一体化,18.3.4横向一体化,目的:协同收益:固定资产共享、技术共享、管理经验共享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避税限制竞争财务:降低筹资成本、买壳上市案例:联想收购IBM,18.4广告,18.4.1广告的功能,广告的类型商品:搜寻品(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前观察商品的质量)经验品(消费者必须进行消费才可以确定产品的主观质量)广告:信息性广告:理性诉求特征、价格、地点诱导性广告:感性诉求好的情感体验并使之其迁移到产品当中,或者在其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状态下接受广告信息,从而对广告中的产品形成一定的积极态度。,18.4广告,18.4.2广告的投入决策,多夫曼和斯坦纳条件,18.4广告,18.4.2广告的福利效应,海信:变频专家?,18.4广告,18.4.2广告的福利效应,海信:变频专家?,18.4广告,18.4.2广告的福利效应,海信:变频专家?,18.4广告,18.4.3补充:研发,18.4广告,18.4.3补充:研发,18.4广告,18.4.3补充:研发,18.4广告,18.4.3补充:研发,18.5厂商间的合谋,略,19市场绩效,19.1市场绩效的衡量19.2经济外部性与市场效率19.3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19.4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19.1市场绩效的衡量,19.1.1收益率,收益率:指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减机会成本),19.1市场绩效的衡量,19.1.2勒纳指数,19.1市场绩效的衡量,19.1.3托宾q值,式中:表示托宾指数;表示股票市值;表示债券市值;Q表示企业资产重置成本。托宾值根据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来衡量市场绩效的高低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如果q大于1,企业的市场价值要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新厂房设备的资本要低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公司可发行较少的股票而买到较多的投资品(可获得超额利润,市场绩效低),投资支出便会增加。如果q小于1,即公司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厂商将不会购买新的投资品,而通过收购实现规模扩张。,19.2经济外部性与市场效率,19.2.1外部性的概念,19.2经济外部性与市场效率,19.2.1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一个行为人的生产或消费对其它行为人的生产或消费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通过市场交换发生的,因此它对产生这种影响的行为人的成本或收益没有影响。外部性的特点存在于经济主体决策之外存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此时,市场机制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下述现象是否为外部性,试说明理由。(1)巴西限制咖啡出口的政策导致美国咖啡的价格上升,它反过来又导致茶时的价格叶上升。(2)一只广告小飞船使一个驾驶汽车的人分心,使他撞上一根电线杆。,19.2经济外部性与市场效率,19.2.2外部性与市场效率,19.2经济外部性与市场效率,19.2.2外部性的矫正机制,有关外部性的研究:RonaldH.Coase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课题20C初,美国的无线电频率使用开始商业化,主要应用于船对岸、船对船的通讯。20年代,美广播业飞速发展,导致这一时期的“广播大混乱”。为了保证无线电频率的较好使用,人们认识到应建立无线电使用规则。普遍认为这种无线电频率使用的混乱局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无线电频率失灵会损害公众利益,应实行政府管制。科斯认为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制定无线电频率的产权,因而价格机制无法起作用,交易无法进行。有关产权界定的最基本法律是物权法物权法定原则致力于保证物权的可转让性,19.2经济外部性与市场效率,19.2.2外部性的矫正机制,有关外部性的研究:RonaldH.Coase主题:用什么机制分配无线电频率波段1959年,科斯联邦通讯委员会投稿芝大的法律与经济学杂志,主编迪莱克特迪莱克特教授认为错但错得有趣全文一字不改予以发表的条件:科斯到芝加哥大学就此文作一个说明,路费和住宿则均由芝大支付迪莱克特家: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