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PPT课件_第1页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PPT课件_第2页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PPT课件_第3页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PPT课件_第4页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和COPD治疗中的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今天我们来谈探讨的问题:,1吸入糖皮质激素近年来广泛用于哮喘和COPD治疗,作用机制和安全向究竟如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2丙酸氟替卡松与以往的糖皮质激素相比是否具有优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从2006版至今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持续性哮喘的最有效抗炎药物,GINA2006.,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第四届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术会议指出:炎症在COPD早期存在,且驱动整个疾病的进程,因此需要在疾病早期积极抗炎治疗,以预防和延缓病情的进展。,张湘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年10月第32卷第10期,SRD-2010-SS-07-0213,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内容提要,吸入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丙酸氟替卡松的药理学特性丙酸氟替卡松的疗效丙酸氟替卡松的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采用GINA推荐的吸入法,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和COP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GINA2006.p7、,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的特点,给药剂量小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气道炎症部位)抗炎作用“事半功倍”不良反应少,实用内科学2005版;1653,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用于治疗哮喘的糖皮质激素的发展史,90年代的丙酸氟替卡松:其抗炎活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理想吸入糖皮质激素应具备的条件,药物本身活性高肺部滞留时间长系统清除率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低,RespiratoryMedicine1997;91(Supple.1),22-28,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内容提要,吸入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丙酸氟替卡松的药理学特性丙酸氟替卡松的疗效丙酸氟替卡松的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采用GINA推荐的吸入法,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药物活性高独特先进的分子结构,F,局部抗炎活性更强,F,F,F,COSCH2,17巯基使辅舒酮在肝经过几乎完全首过代谢,转变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CH3,16位上加入甲基减少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安全性高。,4,3,2,1,5,6,7,8,9,10,11,12,13,14,15,16,17,JAllergyClin.Immunol.1998;101:S434-S439,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亲脂性高抗炎活性高,亲脂性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理化指标:增加组织摄取和肺组织滞留更强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强化肺/全身系统分布,300倍,JAllergyClin.Immunol.1998;101:S434-S439,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最快,JAllergyClin.Immunol.1998;101:S434-S439,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0,氟替卡松,曲安奈德,甲强龙,时间(分),布地奈德,特异性结合(nmol/L),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肺部组织滞留时间最长作用时间长,JAllergyClinImmunol1996;97:169-176,氟替卡松,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肤轻松,765432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系统清除率高,丙酸氟替卡松系统清除率为69升/小时。丙酸氟替卡松的系统清除率几乎与肝血流速率相同,这可能是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清除率。,RespiratoryMedicine1997;91(Suppl.1):22-28,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全身循环,全身性副作用,全身生物活性,80-90%经口咽下,10-20%肺部沉积,胃肠吸收,经肝脏“首过效应”失活,RespiratoryMedicine1997;91(Suppl.1):22-28,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具备理想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条件,丙酸氟替卡松:药物本身活性高丙酸氟替卡松:肺部滞留时间长丙酸氟替卡松:系统清除率高丙酸氟替卡松: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内容提要,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丙酸氟替卡松的药理学特性丙酸氟替卡松的疗效丙酸氟替卡松的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采用GINA推荐的吸入法,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优于孟鲁司特,孟鲁司特5mgbd,丙酸氟替卡松100ugbd,FEV1占预计值的平均,P=0.004,Pediatrics.2005;116(2):360-369.,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显著减少急救药的使用优于孟鲁司特,0,2,4,6,8,10,12,14,16,18,需要使用速效2受体激动剂的天数百分比%,孟鲁司特组,15.4%,辅舒酮组,12.8%,P=0.003,Pediatrics.2005;116(2):360-369.,孟鲁司特5mgbd,辅舒酮100ugbd,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疗效优于双倍剂量的布地奈德,辅舒酮与布地奈德所用激素剂量之比为1:2,Resp.Med.1999;93:402-407,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改善肺功能优于双倍剂量的布地奈德,RespiratoryMedicine1998;92:95-104,TBH=都保DH=干粉吸入器DK=碟MDI=定量气雾剂,Steinmets88:503-509.,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不影响儿童体格生长,TheJournalofPediatrics,1998;132:472-427,平均身高的改变(cm),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地位及安全性,丙酸氟替卡松比布地奈德安全性更好,布地奈德微克/天,氟替卡松微克/天,Langdon92:95-104,氟替卡松对皮质醇影响小,布地奈德对血浆皮质醇影响小,血浆皮质醇(n/mol)平均比率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