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问题分析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XX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问题 如今,我国在绝大部分中小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感受,笔者就现如今我国农村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发表一些见解。 一、转变思想观念,正视课程设置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较为新兴的课程,比之语数外而言,学生、家长、社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此外,很大一部分学生把这门课程看做是休闲娱乐和放松的时间,以至于一些学生即使接近初中毕业,但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连最基本的内容也达不到,甚至是最简单基础的操作方法也不甚了解。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初中的开设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好的预期效果。 此外,由于现在个人PC的更新速度非常快,相应的辅助软件也层出不穷,因此,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也应该做一些调整,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比较新的理论知识及掌握使用方法。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资金投入不够,设备陈旧落后,办学条件很差,是不能避而不谈的问题。比如,当地的一所初中,学校建筑面积的70%80%几乎都是危房,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在学生较多的前几年,把计算机教室用来做学生教室。由此,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可想而知。同时,一些老掉牙的电脑还在顽强地支撑着。比如,在前些年,这里很多的学校都安装了“无盘站”,一节课下来,不是这台电脑黑屏,就是那台掉线,要么就是死机因此,任课教师几乎整节课都在修理机器,调试程序,上课效果不言而喻。久而久之,不仅学生的兴趣没了,就连教师也被搞得身心俱疲。这两年,之前的状况有所改善每台电脑都安装了硬盘(学校向全体教师借款、集资才做到的)。但是,教室电脑数量配置不够,这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除了要解决这些硬性问题之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要不断地“充电”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到“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为农村的信息技术发展保驾护航。 三、改善网络环境,成为课堂助手 “上网”对于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了,可以说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各种垃圾文化的侵袭、污染,网络游戏的部分内容充斥着暴力和色情,这些都毒害着学生。这样不仅容易使学生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也容易给原本不富裕的生活带来更大的负担,以及滋生一系列的恶性问题(例如盗窃、抢劫等)。一些学生对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一门心思都放在网游上,导致课堂效果不佳,事倍功半。因此,净化网络环境,让那些“误入歧途”的学生悬崖勒马,让网络切实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助手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在农村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阻力不小。但是由于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之中,因此,为了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通则培训课件
- 民法居住权课件
- 初中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
-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民治企业安全培训价格课件
- 体育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挑战
- 苏州房地产工作方案
- 知识产权与新质生产力报告
- 民族理论课件
- 中国一重:新质生产力实践
- 参考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
- 高铁司机长时间专注心理调节专题报告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T/CHTS 10130-2024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指南
- 活动人员分工安排方案
- 米糠油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课件
- 前列腺增生科普知识
- 5G-Advanced通感融合网络架构研究报告(第二版)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多选题库及答案(共70题)
- 2025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公职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