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1,第一节中药制药原则,制药原则的来源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一、制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或相杀)为制相恶为制相喜为制,2,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例:酒制大黄;茱萸制黄连;盐水制益智仁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例:胆汁制黄连;盐水制知母,相畏(或相杀)为制:指利用某种辅料能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来炮制该药物。例:生姜制半夏/天南星相恶为制:指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例:米泔水制苍术,煨木香相喜为制:指用某种辅料或药物来炮制,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接受度,利于服用,增加商品价值。例:醋、酒炙、炒僵蚕、乳香、没药等。,4,二、制法,制其形: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药物性能制其味: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性质,包括药性和功用:剧毒药蒸、煮至透心而有余味煨、制霜发酵法复制法,5,第二节中药炮制生熟理论,6,生熟理论:是总结中药生熟饮片性能变化,功效异同,并用于指导炮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理论。中药炮制主要包括净制、切制、炮炙。炮制的内容中90%以上都是生熟的变化。中药的一生一熟不仅从药性及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炮制的奥妙所在。生生品仅经过净选或切制的中药饮片。除毒剧药物以外,常与药材命相同。如甘草、生半夏。熟熟品将生品通过加热、加辅料、制霜、水飞等方法进一步炮制过的中药饮片。常在药材命前冠以炮制方法或在后面加注脚。如炙甘草、姜半夏、厚朴姜制等。,7,一、生熟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出-神农本草经-“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生,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生熟有定,一如后法”。元-张元素-珍珠囊-“大凡生升熟降”。元-王好古-李杲-“生泻熟补”李杲go,字明之,中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晚年自号东垣yun老人,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8,二、生熟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泻熟补2.生峻熟缓3.生毒熟减4.生行熟止5.生升熟降、生降熟升,9,1.生泻熟补寒凉清泻偏甘温,偏补益,10,2.生峻熟缓药性峻烈作用缓和,11,3.生毒熟减毒性或刺激性大毒性降低或缓和4.生行熟止行气散结,活血化瘀作用强偏于收敛,止血、止泻。,12,5.生升熟降、生降熟升升降与药物的生、熟有关与辅料关系更密切与气味薄厚有关一般气厚味薄者,生升熟降砂仁、莱菔子;气薄味厚者,生降熟升大黄、黄连、黄芩。,13,第三节中药炮制辅料作用理论,1.土制补中2.米泔水制去燥性和中3.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4.矾汤制去辛烈而安胃5.姜制发散6.盐制走肾而软坚7.酒制升提8.猪胆汁制泻火9.蜜制和中益元10.醋制入肝止痛,14,第四节中药炮制药性理论,15,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五味: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是根据中医理论体系,把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系统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四气(性):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及治疗效果。五味:辛、甘、酸、苦、咸。性和味都是每个药物固有的,且各有所偏。,16,炮制对药物性味的影响有三种情况,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制其有余(反制)以热制寒黄连/栀子姜汁以寒制热巴戟天、茴香盐水使药物的性味增强扶其不足(从制)寒者益寒黄连胆汁热者益热仙茅酒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滋阴补血,17,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升-上升,降-下降,浮-外行发散,沉-内行泻利。性温热、味辛甘者,属阳,作用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者,属阴,作用沉降。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18,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归经:指药物有选择性地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米泔水制去燥和胃陈土、麸皮制入脾黄连制入心,19,四、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20,“毒”,早期是指药物偏性,近代多表示毒副作用。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去毒的途径:1.降低或消除毒性成分干漆、巴豆2.使毒性成分结构发生变化川乌、草乌、马钱子3.辅料去毒天南星、半夏4.去油制霜巴豆可单独,也可联用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第三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21,第一节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22,1、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施治的基础,中医师在确定治疗原则,遣方用药时,应根据病人的症状、阴阳盛衰、寒热虚实、气候等具体情况来选用炮制品种,以提高临床疗效。例:风寒表实证麻黄老人、幼儿及虚弱者风寒感冒麻黄绒表证已解而咳喘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蜜炙麻黄绒,23,2、中药成分复杂,常一药多效,炮制可以对药物原有性能功用进行优化舍取,突出某些作用,同时降低某些作用,使之更适合病情的需要如柏子仁润肠通便,宁心安神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但有令人呕吐的副作用制霜:消除副作用,功专养心安神,24,3、炮制品种的选用,应明确体现辨证施治的特点,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变的,用药时应综合考虑病因、病机、生理、病理、脏腑的属性、喜恶、环境等各种因素。例:“白虎汤”炙甘草:张仲景治伤寒生甘草:吴鞠通治温病,25,第二节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26,宋代太平圣惠方“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炮制的各个环节无不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27,一、净制与临床疗效,28,清除杂质;去除非药用部位:如菟丝子,含有17.6%的泥沙甲壳类筋膜等巴戟天去心,莲肉与心(不同作用)麻黄茎与根(不同作用),29,各个部位作用不同,若一并入药,则难于达到治疗的目的;,有的原药材中还可能混有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如八角茴香莽草黄芪狼毒贝母光菇子(丽江慈菇)天花粉王瓜根,30,二、加工切制与临床疗效,因药材来源不同、性状和质地各异,通过切制,可提高煎药的质量,或者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伤寒论: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bi),31,三、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有干热法和湿热法。(一)干热法对药物进行加热,不使用液体,如炒法、煅法、煨法、干馏法等。,32,1、增效:(1)焦香气,增强健脾消食作用,如谷芽、麦芽、山楂等(2)成分易溶出:果实、种子类药物(3)保存成分2、减毒:马钱子、苍耳子、白果等3、抑制偏性:炒栀子、决明子、大黄炒炭等4、矫味:炒九香虫、麸炒僵蚕,33,炒法,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类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制炭的植物药。质地酥脆,利于粉粹和有效成分煎出;作用发生变化:白矾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血余炭产生止血作用,34,(二)湿热法,水火共制法,常用的方法有蒸法、煮法、燀法、提净法等。如:何首乌蒸时间短便溏、腹痛、腹泻等桑螵鞘、天麻等蒸时间太长上水,难以干燥川、草乌煮时间短难去毒杏仁时间短,水量少不能杀酶保苷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年文明岗工作汇报
- 月子中心店长年终总结
- 道法教师工作总结
- 物流仓储智能化讲解
- 服务公司工作总结
- 阀门厂厂长年终总结报告
- 翻转课堂学习成果汇报
- 2025设备购买合同登记流程
- 2025年网络直播艺人经纪合同范本
- 利润分成合作协议7篇
- 文言文基础知识测验(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九 设备与管线部品
- 柴油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 Unit 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教学设计
-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之一SPC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正式版)JBT 14587-2024 胶体铅酸蓄电池 技术规范
- 医疗健康知识科普活动总结
- (高清版)DZT 0216-2020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 武汉过早文化研究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