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广州医学院.ppt_第1页
疟疾—广州医学院.ppt_第2页
疟疾—广州医学院.ppt_第3页
疟疾—广州医学院.ppt_第4页
疟疾—广州医学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疟疾malaria,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概述,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本病。居寄生虫病之最。临床表现以定期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病原学,人疟原虫虫种:间日疟P.v三日疟P.m恶性疟P.f卵型疟P.o以间日疟原虫在我国最为常见,生活史,病原学,疟原虫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时间虫种肝细胞内红细胞内间日疟8天48小时三日疟11天72小时恶性疟6天48小时卵型疟9天48小时,疟原虫环状体或裂殖子,疟原虫星月形配子体,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病人及疟原虫携带者二.传播途径:按蚊的叮咬:中华按蚊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无交叉免疫;新入疫区的人及儿童最易感。,流行病学,四.流行特点:热带、亚热带流行重,温带此之;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常见,恶性疟主要见于热带,三日疟及卵形疟少见;夏秋季多见,热带、亚热带无明显季节性;出现一些输入性疟疾。,发病机制,人获得感染的方式按蚊叮刺子孢子进入人体(主要的)输血感染红内期疟原虫(次要的)母婴垂直传播疟原虫(少见),发病机制,致病阶段与致病物质致病阶段: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致病物质:裂殖子、疟色素、代谢产物以及红细胞碎片等。,发病机制,若干临床表现:发作性的寒战、高热及大汗:是由于大量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随红细胞的破裂入血引起机体异性蛋白反应。间歇性的新发作:裂殖子被机体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或侵入新的红细胞,继续下一周期增殖。,若干临床表现:肝脾肿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增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导致肝脾肿大。,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若干临床表现:贫血1.机械性破坏:红细胞被反复胀破间日疟与卵形疟侵犯幼稚红细胞;三日疟侵犯衰老红细胞;恶性疟原虫侵犯各年龄阶段红细胞,故恶性疟贫血最严重。2.免疫病理损伤溶血性贫血3.脾大脾功能亢进,发病机制,凶险发作:大量胀大的红细胞粘附成团,堵塞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微血管。导致相应脏器局部严重病变。促成严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天)=肝内发育时间+23个红内发育周期。间日疟-1315天;三日疟-2420天;恶性疟-712天。一般急性起病,部分病人可有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一.典型发作:寒战期:发冷、寒战、面色苍白,此期持续0.52h。高热期:继寒战后高热,体温常在40左右,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谵妄、小儿可惊厥、抽搐。此期持续35h。,临床表现,一.典型发作:大汗期: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较快降至正常甚至低于正常,可因失水而虚脱。持续12h。各型疟疾的特点: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间日发作一次;三日疟隔2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发作不规则。,临床表现,二.非典型发作:概念:疟疾发作失去周期性及间歇性的规律。发生的原因:1.同种疟原虫重复感染;2.不同疟原虫混合感染;3.机体抵抗力的增强或抗疟应用不彻底。,临床表现,三.其他症状及体征:数次发作后可见鼻唇部疱疹;数次发作后可触及肿大的肝、睥,质软,有压痛,退热后可回缩;慢性反复发作者睥肿大明显,质硬;可有肝损表现;多次发作可有贫血表现。,临床表现,脑型疟疾为疟疾的凶险发作,多为恶性疟所致,偶见间日疟和卵型疟,是疟疾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引出病理反射。,临床表现,四.凶险发作:多为恶性疟所致,偶见间日疟和卵型疟。多见于免疫低下的儿童及初入疫区者。是疟疾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四.凶险发作:1.脑型: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引出病理反射。2.过高热型:急起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谵妄、抽搐、昏迷。3.胃肠型:除寒战、高热外,胃肠症状突出,可导致休克及肾衰。,临床表现,五.复发:一般较轻1.近期复发:由于机体产生一定免疫力或治疗后暂停发作,但红细胞内有残存疟原虫,13月时有出现同样发作。2.远期复发: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仍存活,再次进入红细胞导致复发。,临床表现,六.其他疟疾:1.输血疟疾:潜伏期710天,表现同前,一般不复发。2.婴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少有寒战及多汗。常有呕吐、腹泻,易出现休克及抽搐,明显脾大,贫血早而重。,并发症,一.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黑尿热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急起寒战、高热、腰痛、酱油样尿;急性贫血及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尿检:血红蛋白、蛋白、颗粒、管形、疸原。二.肾炎:1.急性肾小球肾炎2.肾病综合征,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有无输血史。2.临床表现:注意不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病初期及恶性疟,其发热多不规则。,诊断,3.实验室检查血象:白C正常或稍减少,单核C,Hb下降,脑型疟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可高达80%。疟原虫检查:血厚涂片、血薄涂片、骨髓穿刺涂片。,诊断,3.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染色法、DNA探针杂交法、PCR法脑脊液:脑型疟疾脑脊液压力、细胞数、蛋白可增高。,诊断,4.诊断性治疗:氯喹:治疗3天,观察。,鉴别诊断,病名,相同点,治疗,一.抗疟原虫治疗1.控制临床症状:氯喹:首剂1g,6h后0.5,第二及第三天各0.25g,总量2.5g青蒿素:50mg日二次,连用5天蒿甲醚:第一天200mg,第2-5天每日,100mg,总量600mg,肌注,治疗,一.抗疟原虫治疗2.控制复发并消除传播:伯氨喹啉3片/日,连服5-8日3.具体用法:一种控制症状的药(氯喹)+一种控制复发的药(伯氨喹啉),治疗,二.耐药疟疾治疗甲氟喹1g/日,连用3日青蒿素或蒿甲醚剂量同前。磺胺类药防疟2号(含周效磺胺与乙胺嘧啶)磷酸咯萘啶每日0.4顿服,连服3日,治疗,三.凶险型疟疾的抗疟治疗二盐酸喹宁0.25-0.5静滴,1次/日蒿甲醚200mg,im,以后6、24、48h再肌注200mg,总量800mg原则上选择对恶性疟敏感的药,尽快静脉或肌肉注射。,治疗,四.对症治疗控制脑水肿定期20%甘露醇脱水控制抽搐可用安定、水合氯醛等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