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_013学习目标研读本章之后,您应该能够,1.解释什么叫科学调研,并举例说明科学与非科学调研。2.解释科学的八个特征。3.简短解释为什么组织行为与管理领域的研究不能完全科学化。4.描述科学的构念步骤。5.以自己的例子来讨论假设演绎法的七个步骤。6.体会到科学调研的优点。管理者经常会遇到需要做关键性决策的问题。在本书第1章,我们将研究定义为针对需要寻求解答的特定问题所做的一种有组织的、系统的、以资料为基础的、关键的、客观的、科学的探究。根据好的科学研究结论所做的决策通常会产生好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科学的内涵。科学研究的重点是解决问题和寻求逐步的、合乎逻辑的、有组织的以及严格的方法去界定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有用的结论。因此,科学研究不是基于预感、经验以及直觉(虽然这些也许会在最后决策时扮演部分角色),而是具有目的性和严格性的特征。由于科学研究的过程相当严格,使得对于相同或类似议题有兴趣的人,在分析资料后能够得到具有可比较性的发现。科学研究也能帮助研究人员以精确的方式来论述他们的发现,并且可以帮助许多不同的组织解决类似问题。而且,科学调研倾向于客观多于主观,可帮助管理者强调工作场所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重要因素,以避免、减少或解决问题。而科学调研与管理决策正是有效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研究可应用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应用研究能否推广到其他组织,由组织规模的大小、工作性质、员工特性,以及组织结构等因素差异的程度决定。尽管如此,应用研究也必须通过有组织和系统化的过程来谨慎界定问题,科学化地搜集与分析资料,并以客观的态度得出结论,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组织总是遵循这一步步严格的过程吗?不,有时问题可能很简单,只需运用过去的经验即可获得解答,因此不需要通过精细的研究。另外在紧急时(需要很快地做出决策),可能由于不愿意投入必要资源或缺乏知识等原因,使得企业仅能凭着预感解决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做出错误决策的概率非常高。即使是大师级人物,如艾科卡( Lee Iacocca)也坦承曾因为判断错误而犯下极大的失误。在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财富(Fortune),(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及其他商业期刊和报纸中,不断有专栏文章报道企业因为信息不足或只凭预感而做出错误决策,导致其面临困境的案例,由此可见,许多计划的失败往往是由于在计划形成之前未能充分地做好研究的缘故。2.1科学研究的特征科学研究的特征或主要特点是:(1)目的性;(2)严格性;(3)可验证性;(4)可重复性;(5)精确性与可信度;(6)客观性;(7)共性;(8)简练性。Pic_014每一个特征都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现在,我们以一个管理者想要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为例,来说明这八个特征如何应用到研究上,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2.1.1目的性当管理者开始进行研究时,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在我们所举的这个例子中,目的是提升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提升员工的承诺对许多方面而言都是有利的,例如,可以降低离职率、缺席率,甚至可能提高绩效水平,因此,这一研究有明确的目的性。2.1.2严格性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设计将会增加有目的性研究的严格性。严格性意味着在研究探索时,认真、谨慎以及精确性的程度。举例来说,管理者要求10至12位员工指出有哪些事项会提升他们对组织承诺的程度。如果管理者仅依据员工们的回答,就立即得出结论,则整个研究的过程就缺少了严格性,其原因如下:(l)少数几位员工的意见并不能代表整个工作群体的意见;(2)问题设计与提出问题的方式会导致偏差或不正确的回答;(3)还有许多其他重要因素会影响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但这种小样本的受测者在访谈期间可能无法用口头表示出这些因素,因而研究人员未能在研究中纳入这些因素。因此,从缺乏良好理论基础的调查中获得的结论(如原因3中所证明的),以及方法论上的牵强附会(如原因1、2),都导致研究缺乏科学性。严格的研究应包含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经过仔细思考的方法,以使研究人员能在最小的偏差情况下,从适当的样本中得到正确的信息,并对所搜集的资料适当地加以分析。本书接下来的几个章节将陈述这些理论与方法论上的问题;而在研究设计上的严格性,也将有助于实现我们即将讨论的科学研究的其他六个特征。2,1.3可验证性若管理者或研究人员能事先对组织中随机选出的员工进行访谈,并且在研读组织承诺领域的相关性研究后,才得出关于如何提升员工承诺的假设,则这些假设就可以应用某些统计检验方法来验证。举例来说,研究人员也许会假设:感觉到有较大机会参与决策的员工将会有较高的承诺水平,这是一个可以用资料来检验的假设,相关性分析将得出这一假设的显著程度。而其他许多检验方法的使用,如卡方检验(chi-square)与t检验,将在本书最后以及第12章中讨论。科学研究将有助于检验经过逻辑推理后所形成的假设,以检验资料是否支持在认真研究问题所处的情况后所得出的推论或假设,可验证性因此成为科学研究的另一个特征。2.1.4可重复性现在假设管理者或研究人员根据该项研究结果得到结论,认为参与决策是影响员工对组织承诺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其他组织以同样的方法获得与我们相似的发现,将会使我们对这项发现更具信心。即使以不同方式处理,当同样的研究在其他类似的场合重复进行,假设检验的结果也一再地被支持。这种现象发生的程度(亦即研究结果被复制的Pic_015程度),将会增加我们对该研究的科学性的信心。换句话说,我们的假设将不仅仅是偶然地被支持,而是对研究对象总体真实状态的反映,因此,可重复性也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征。2.1.5精确性与可信度在管理研究上,我们很少可以愉快地根据资料分析结果得到确定的结论。这是因为我们无法直接研究我们所感兴趣的全部事件、议题或研究对象总体,而研究必须是以总体中所抽出的样本为依据的。然而,在所有概率中,我们所研究的样本可能无法反映现象的真正本质(这个难题我们会在稍后的章节中讨论),测量误差(仇easurement errors)或其他问题也会导致结果的偏差或错误,我们希望尽可能地设计出一种研究方法,可使最后的结果更贴近事实,也更值得信赖。精确性(precision)是指根据样本得到的结果与真实情况相当接近。举例来说,如果我们估计在1年之中,因为缺席所造成的生产天数损失在30到40之间,而真实天数是35,其精确性就比20到50间的估计要大得多了。您也许记得统计学上的置信区间,而在这里我们称为精确性。可信度(confidence)表示我们所估计的结果是正确的概率。也就是说,不仅需要精确,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有信心地宣称结果有95%的概率是真实的,只有5%的概率可能错误,因此又称为置信水平。如果我们所估计的预测范围之上下限愈窄(亦即结果愈精确),而且对研究结果的信心愈大,研究发现将会变得更有用且更科学。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上,一般的接受标准是95%的置信水平或是0.05(p=0.05)的显著水平,这意味着研究结果错误的概率有5%。因此,精确性与可信度是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而其可以通过适当的科学性抽样来实现。我们在研究中所追求的精确性与可信度愈高,调查就愈科学,而结果也就愈有用;关于精确性与可信度将会于本书第11章研讨抽样中有详细的讨论。2.1.6客观性通过对资料分析结果的解释所下的结论应该是客观的,因为这些结论是依据实际资料的推导而非个人主观的或情绪性的判断而来。举例来说,若有个假设认为,扩大决策参与将会提升组织承诺,但却不被研究结果支持,则研究人员还继续辩称让更多员工具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将会提高组织承诺,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辩称并非根据以资料为基础的研究发现,而只是研究人员的主观意见,若这是研究人员全部的想法,则最初时就不需要做研究了。采用非基于资料的或误导性的结论的组织将会遭受许多损失。例如,前例中关于组织承诺的假设不被支持,则想办法创造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而且无法解决问题。同样地,如果研究显示,加薪并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则修正加薪制度只会拖累公司财务,而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这样的徒劳无功,就是非科学性的解释及执行研究的结果。对资料的解释愈客观,研究调查也就愈科学。因此,管理者或研究人员在研究初期,Pic_016即应有一致的价值观与信念,对资料的解释也必须祛除个人的主观与偏见。尤其当管理者尝试自己作研究时,更应该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客观性是科学研究的另一个特征。2.1.7共性共性表示一个组织情境的研究发现,可以应用到其他组织范围的程度。显然,通过研究所得到的解决方法可应用的范围愈大,这个研究对使用者而言,也就愈有帮助。举例来说,假设在不同产业的制造业及服务业组织中,决策参与都可以提升组织承诺,且通过研究发现这一假设是真的,则其应用到其他组织情境的共性就提高了。研究的共性愈高,研究用途与价值就愈大。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发现都可推广到其他任何场合、情境或组织中。为了获得更广泛的共性,研究的抽样设计必须合乎逻辑且小心翼翼地遵守资料搜集方法上的一些细节要求。然而,虽然更精致的抽样设计绝对会提高结果的共性,但也会增加研究的成本。大部分应用研究通常仅限于研究目前出现问题的特定组织;而研究结果充其量也只能推广到其他相同的场合或情境。虽然这种有限的应用性并不会降低其科学价值(属于特定的研究),但是应用研究的共性却受到了局限。2.1.8简练性能简单解释所发生的现象或问题并找出答案,通常比考虑太多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复杂研究框架要好,而且太多无法管理的变量还会完全超出管理者的控制范围。举例来说,管理者如果在工作场合中能找出两、三个特定变量,当这些变量改变时会提高员工45%的组织承诺,这会比改变十个不同变量却只能提升48%的组织承诺更有用且有价值。因此,采用有意义且简约而非精致及累赘的问题解答模式,成为研究中相当重要的课题。当我们在建构研究框架时,如果以较少的变量来解释方差,远比采用复杂变量更有效率时,这样的研究模型是相当经济的。而要达成简练性必须先充分了解问题,以及影响它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能通过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访谈,并且对该特定问题领域先前的研究成果做彻底的文献综述,就可得到良好的概念性理论模型。由此可知,科学研究包含了上述讨论的八个特征(后续章节将做更详细的讨论)。有人或许会问,当系统性的研究只是搜集和分析资料时,就会产生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研究结果,那为什么调查时还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呢?理由是,在设计细节上遵循较为严格的科学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不仅不易有误,而且也增加了发现的可重复性与共性。2.2在管理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些困难在管理学与行为学领域中,不可能采用具有百分之百科学性的调查,因此,所得到的结果并非完全精确无误。这主要是因为当我们尝试量化人类行为时(如感觉、情绪、态度及感觉等),在测量与资料搜集时都可能遭遇到困难,同时,由于在选取代表性样本时也存在类似的困难,因而会限制研究发现的共性,因此,许多时候,企业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学研究的所有特征。通常企业研究很难以实现可比性、一致性以及广泛的共性;但我们仍尽Pic_017可能地努力进行科学调研,以确保研究的目的性、严格性,并最大可能地满足可验证性、重复性、共性、客观性、简练性、精确性与可信度(其他可能的限制将在后续章节中讨论)。2.3科学研究的建立步骤假设演绎法( 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是科学调研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现将研究中演绎与归纳的过程描述如下。2.3.1演绎法与归纳法演绎法( deduction)是指通过逻辑性地推广已知事实,经过推理获得结论的过程。举例来说,我们知道所有高绩效的工作者在工作上都相当熟练,如果约翰是一个高绩效工作者,则我们可知他在工作上相当熟练。相反的,归纳法(induction)是我们先观察某些现象并据此得到结论的过程;换句话说,是指根据所观察到的事实,逻辑性地建立一般性命题。举例来说,我们知道生产流程是工厂或制造车间的主要特征,因而认为工厂的存在是为了生产。由此可知,演绎法及归纳法都可被应用在科学研究上,而且不论是采用演绎还是归纳的过程或者两者并用,都可以找出问题的解答。根据演绎法与归纳法的理论可帮助我们了解、解释和(或)预测商业现象。例如当我们设计研究来检验某些特定的假设性结果时,如果想知道控制环境中令人讨厌的噪音是否会增加个人克服烦躁心情的效果,将进行下列步骤的研究:研究人员会从噪音对解决心理问题有不利影响的理论开始,然后假设如果噪音被控制,则心理问题可以更快且更正确地被解决。根据这一假设,接着设计一个研究计划来验证假设。研究的结果可帮助研究人员演绎推理,并得到对噪音的控制确实能帮助参与者改善心理困扰的结论。该方法以理论构建开始,产生假设,然后对研究的结果做逻辑性的推导,这就是假设演绎法。科学研究的建立步骤如图2. 1所示,包含初步观察现象、界定问题、建立理论框架、产生假设、研究设计、资料搜集、资料分析以及解释结果等步骤。这些步骤的重要性可通过下例来说明。图2.l科学调研的建立步骤Pic_018/2.4假设演绎法2.4.1假设演绎法的七个步骤假设演绎法包含七个步骤:(1)观察;(2)初步的信息搜集;(3)理论形成;(4)提出假设;(5)进一步搜集科学性资料;(6)资料分析;(7)演绎。它源自于上述科学的建立步骤,讨论如下。1.观察观察是假设演绎法的第一阶段,始于某人察觉到环境(如工作场合)中出现某种变化,或出现一些新的行为、态度及感觉。当观察到的现象似乎产生重要的结果时,就必须进行下一步骤。一个人要如何观察环境中的不同现象与变化呢?人员导向的管理者总是对工作环境周围发生的事情相当敏感和警觉。对细微变化保持敏感的管理者总是可以立即发现态度、行为、沟通模式与风格,以及言语或非言语线索的变化。不管我们处理的是财务、会计、管理、市场营销或行政事务,也不管机器或网络的复杂性如何,在最后的分析中,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目标,完成某些事情。无论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一项新的生产技术、营销渠道,还是引入战略规划、成本会计系统、投资计划或培训方案,主要需要员工的努力来达成目标。在工作环境中,对各种因素的大量正面或负面的反应,以及故意或不经意传达的线索,管理者都可以轻易地观察到。当问题的确出现时,管理者不一定清楚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却能够明显地察觉到事情并不寻常。Pic_019同样的,销售量下滑、经常性的生产中断、不正确的会计数字、低报酬的投资、员工对工作不感兴趣等,都很容易引起管理者注意。2.初步的信息搜集初步的信息搜集包括寻找深度信息,以及寻找观察现象。这可以通过非正式地对工作场合的一些人员、顾客或其他相关信息来源进行访谈,进而搜集所发生的事情及其原因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非结构化的访谈,可以得到对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的想法或感觉。一旦研究者提高对事情发生的警觉性,就可以通过与相关群体作更进一步的结构化、正式的访谈,而将焦点集中在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上。除此之外,研究者可通过在图书馆的查询与研究,或从其他渠道获得其他组织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这些信息可以提高研究人员对在特殊情境下存在的各种可能相关因素的认识,而这些因素在先前的访谈中并未浮现出来。因此,许多信息是可通过访谈或是从图书馆中搜集而得的;下一步则是将资料搜集阶段所确认的因素以一种有意义的形式整理汇总,并加以研讨。3.理论形成理论形成是指以一种逻辑方式将所有信息加以整合,以便将问题的成因加以概念化和检验。理论框架的形成通常是由经验和直觉引导的,这一步骤中将会检查关键变量对解释“为什么问题会发生”,以及“如何解决”的贡献或影响。之后,变量间所确认的关系网络将被理论性地加以组合,以便合理地解释为什么这些因素会影响研究的问题。理论形成的过程将在本书第5章作详细的讨论。此外,有人可能会感到诧异,为何每研究一个问题就必须形成一个理论?为何不能在文献研究后,就依照先前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来采取行动?针对这些疑问,这里需要进行两点说明,一是不同的研究可能产生不同的变量,且有些变量可能与目前的情境无关;二是在先前的研究中,有些假设可能已被证实,有些则还没有。因此,针对某特定情境形成理论并进行检验,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容易许多。4.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是理论形成后的下一个逻辑步骤。从变量间的理论化关系网络中,即可产生特定的可供检验的假设或推论。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货架上有足够多的品种,就可以大幅降低顾客的不满。这就是一个可以利用检验来决定命题陈述是否会被资料支持的假设。假设检验被称为演绎的研究方法。有时在一开始时并未建立假设,通过归纳的过程却产生了;也就是说,在资料搜集后,某些有创意的思想可能会因此产生,根据这些想法,可能会得到新的假设,然后再加以检验。一般而言,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演绎法的假设检验以及归纳法产生假设的情形都很普遍。霍桑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初认为照明会影响生产率的假设,对装配线进行了许多增强照明或其他因素的实验后,结果并不支持原假设,根据所观察的资料便产生了新的假设。而最后,真正的事实是,当人们被选来参Pic_020与研究时会让他们觉得受到重视,因而增加了生产率,而不管照明、温度或其他因素是否被改善,这就是所谓的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5.进一步搜集科学性资料在提出假设之后,就需要搜集与假设中每一变量相关的资料。换句话说,需要进一步地搜集科学资料来检验研究中所产生的假设。例如,要检验在架的丰富品种会减少顾客不满的假设,研究人员必须先测量目前顾客的满意水平,并且进一步搜集当供应的品种增多时顾客的满意度资料。此外,还应该搜集产生假设的理论框架中每一变量的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将来进行资料分析的基础。6.资料分析在资料分析阶段,可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所搜集的资料,以确认是否支持之前所产生的假设。例如,想要得知存货水平是否影响顾客满意度,研究人员可能会做相关性分析,以决定两个因素间的关系。其他类似的假设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统计分析来检验。此外,还可进行定性与定量资料的分析,以确定特定的推断是否被证实;而定性资料就是指通过访谈及观察,以叙事方式所搜集的信息。例如,为了检验限制预算将不利于管理者对工作产生反应的理论,在限制预算后,可以对几个管理者进行访谈,然后将管理者关于由此产生的不同反应方式的口头回答加以整理汇总,并观察他们所应归属的类别,以及回答相同反应的程度。7.演绎演绎是通过解释资料分析结果内涵,而获得结论的过程。例如,如果从资料分析中发现,增加货架上的存货量与顾客满意度呈正相关(r一0.5),则研究人员可以推论:若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必须增加货架上的存货量;而从资料分析得出的另一个推论是,货架上的存货量解释了顾客满意度25%的方差量(r一o. z5)。根据这个演绎,研究人员将对如何解决顾客不满的问题做出建议。总而言之,从确认问题到解决问题有七个步骤,而为了使读者对此更加了解,让我们以两个组织的例子来简要说明这七个步骤所采取的行动。2.4.2在组织上应用假设演绎法的例子Pic_021I/一一一局藩jE镶鲜煌集信息一,一一一一一II : :-: .1I -:-. .; wshtrr. .ii :. i. r1: f. . _-. . .,._. : - :.1I一旨肖J酌籍蕊蓑寻中发酉I碧叁铡j一赫彪黪彪忽毙讠麴办尔7:猾 . . -.i-i- -:FvllS 1I,.1【丬I个睑首席信息官提出许多可供验;¥尹M猞有用铂的刻袋,寿雹 :., :.B _. . 1I(资鹎独祟腼I擒后首席信息官设计出关于影响管理者使用M均的各种追索栖情猎问卷,匆如,的相关II和识悬fL么、M均可以提供何种值息、如何瓮烀这些信息、遨常管理者使眉计算机肘感到的舒适程II亻4彬一t首席信息官分析问卷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查看是什么样的因章导致管理者不灞使用MLS。II灌绎遁I研究结果显示,管理者会因为某些特定因素而认为J阝需要埂I铲岔I8蒲演绎法可协助首席信II息官采取必要酌措施耒矫正这些情况,这些措施包括召开研讨会培训管理者使用计算机,了解M均II观蔡籀I负责财务脉巍总裁观察凋许多现象,兹察觉到预算流程并非如预期般的顺杨,管理者君荔恕乎II过分暹镶并金虚篆预(凛I鲁通兹非正式访谈搜集信息II绒总应宴些管爽普及其T属讹右许多管理者对部的预算可hB会被削减感遁I封相当使虑。甚众貉建碰信息泵统将剥管理者成有尥权力与控制力,而且认疆II#获梧多亲彝的管理者得瓷祸捧丧铰好的蘧裕秀鲁逾。易I受到这些研究发瑰的燕舞逝总裁参嗣了1(胀关鹰酌资料,并发现有许多造成驵碍有败执疆I行预算制度的原虱(包括逢烽访镁痹麴认的园素)一II一1于歪在发的事箍形成观论-一,=、11I总;泽I膛d封的信嘉加叔焦貌1I吻无效率预雾实务敛可能卧IPic_0222.4.3假设演绎法的回顾总而言之,假设演绎法包含了七个步骤:观察、初步的资料搜集、理论形成、提出假设、进一步搜集科学性资料、资料分析,以及演绎。本书稍后的章节将会讨论假设演绎的研究方法如何在组织中执行。2.5其他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与行动研究有时被用来研究特定形式的问题。现在,简短地讨论如下。2.5.1案例研究案例研究(case studies)包含对其他组织的类似情境做深度的及脉络性的分析,而这些组织所发生的问题的性质与界定和目前所处的情境相同。在案例研究中,也可以像假设演绎法一样发展出假设,然而,如果一个特定的假设尚未在其他单一案例中被证实,则由此发展出来的相关假设也不能被认为是可信的。为解决问题所做的案例研究,并不常在组织中进行,因为对特定规模、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组织遭遇类似问题的研究很难实现,而且也很难发现可靠的案例研究,因为许多公司总是将其视为私有资料并加以保护。然而,只要管理者仔细地阅读书面的案例研究,就能发现在目前情境下可用于解决问题的启示。挑出正确的案例加以研究、了解并正确地把其中的动态性转换成自己所面临的情境,这对成功地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处理项目实践题及答案
- 桥下易燃物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信息处理技术员备考指南试题及答案
- 机场小型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班级活动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游戏开发程序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凉库发生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计算机VB考试课程大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网络管理员新法试题及答案
- 热烈祝贺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外贸PI 简单模板
- 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
- 十二木卡姆课件
- 全面轮机英语专业词汇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广东省珠海市电工等级低压电工作业
- 【国开】2023年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形考任务一二三四参考答案
- 英语演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危险化学品(柴油)储运安全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上午真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