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零泄漏卸碱装置设计_第1页
机械创新设计-零泄漏卸碱装置设计_第2页
机械创新设计-零泄漏卸碱装置设计_第3页
机械创新设计-零泄漏卸碱装置设计_第4页
机械创新设计-零泄漏卸碱装置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零泄漏泄碱装置 设计说明书指导老师:小组成员: 目录一、 研制背景及意义3二、零泄漏泄碱装置设计方案31、泄碱装置结构32、泄碱装置设计原理及方案4(1)、回收槽装置设计方案4(2)、输送装置设计方案5(3)、U行槽设计方案8(4)、其他结构8三、零泄漏泄碱装置功能与创新点10四、三维视图与图片展示 10五、注意事项全套图 纸加扣 3346389411或3012250582零泄漏卸碱装置设计说明书本产品零泄漏卸碱装置是根据液碱槽车在卸碱时离心泵发生液碱泄漏和拆卸管道残留液碱的泄漏开发研制的。该装置包含5部分结构:液碱槽车、回收槽、输送装置、U形槽和碱储罐。通过安装,该装置可以实现简单高效地零泄漏卸碱。联系人:地址:邮编:350108摘要:本产品安装于6米碱储罐上,液碱槽车通过回收槽、输送装置和U形槽输送液碱到碱储罐,并可回收残留于管道的液碱,实现零泄漏卸碱。关键词:零泄漏卸碱、液碱一、 研制背景及意义在生产液碱工厂中,大都存在液碱槽车输送液碱至碱储罐时发生碱泄漏情况。30%的商品液碱(NaOH水溶液)具有强腐蚀性,而运送的槽车基本是不带动力(泵),一般用离心泵卸车时当卸车完毕后,拆卸管道时管道内的残留液会流至地面,需及时冲洗且冲洗水导致污染;同时离心泵本身易发生泄漏,导致喷溅,影响安全。因此,我组根据生产安全需要,研发设计出一套零泄漏卸碱装置,能够克服碱泄漏问题。二、零泄漏卸碱装置设计方案1、卸碱装置结构装配图螺旋桨上部底座2、泄碱装置设计原理及方案(1)、回收槽装置设计方案该回收槽呈圆柱体,中间存在两个槽,槽与槽之间有一通孔,用于实现液碱输入和输出的稳定转换。回收槽通过输送管道与液碱槽车连接,并接于输送装置之上,从液碱槽车输出液碱,注入回收槽,于输出口把液碱输到输送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稳定输送液碱,还可回收并储存从输送装置倒吸回来的残留液碱。(2)、输送装置设计方案1-底座 2-螺旋桨 3-出碱管 4-缓冲罐该装置是整套装置的关键点。该输送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由缓冲罐4和出碱管3组成,下部分是由螺旋桨2为主体构成。电机驱动螺旋桨2的正转,碱液从缓冲罐4输送到出碱管3,再经出碱管3输送到储存罐;电机驱动螺旋桨2的反转,残留在装置内的碱液回收到缓冲罐中,从而防止液碱的泄漏。(3)、U行槽设计方案U形槽的设计用于连接碱储罐和输送装置,接收输送装置输送的液碱并输送液碱至碱储罐。其独特的U形状可在卸碱结束后储存残留于上端管道的液碱,达到防泄漏的功能。(4)、其他结构 整套装置除了以上装置外,还包括用于储碱的6米高的碱储罐和连接各装置的多种输送管道。三、零泄漏泄碱装置功能与创新点(1)功能该装置具备稳定高效输送液碱的功能,在输送液碱时能够避免液碱的泄漏,并可回收储存残留管道的液碱。液碱槽车通过管道与回收槽连接,回收槽之下固定有输送装置。在输送装置与碱储罐之间连接有U形槽和若干输送管道。液碱槽车开始卸碱时,液碱稳定注入回收槽,输送装置中的(2)、创新点整套装置能够克服液碱槽车离心泵卸碱和拆卸管道时碱泄漏的安全问题,实现零泄漏卸碱。输送装置中螺旋桨的设计是整套装置的独特设计之处。该螺旋桨不仅能够输送液碱至碱储罐,而且能够通过反旋转方式倒吸管道残留液碱,并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