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优选教案范本三篇_第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优选教案范本三篇_第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优选教案范本三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优选教案范本三篇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优选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优选教案范本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段,朗读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及绘画艺术的精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教者出示图片,激情导入课题。 2、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课题 3、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探究新知。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知道学生朗读。(自豪、骄傲的语气) 3、提示这段是一个总起段。 4、学生快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5、出示图片,学习建筑艺术。 6、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三绝” 7、颐和园的长廊除了以上三绝的特点外,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理解中轴线。 8、认识过渡句 9、小组合作学习68自然段,理解绘画艺术的特点。 10、学生反馈汇报。 11、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思维拓展。 1、思考:颐和园的长廊是那么奇特,长廊上的画师那么精美,此时此刻,你想到谁?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写作金钥匙。 四、课堂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优选教案范本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颐和园之美。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难点: 对长廊建筑精美的体会,激发热爱祖国文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有关颐和园的长廊的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杰克,瞧,他向我们打招呼呢。最近他想来中国颐和园旅游,他知道我们正要学习颐和园的廊与画,他就带着问题来向大家请教,这节课同学们要好好表现。 二、学习第一部分 快来看杰克有问题了:请告诉我颐和园的长廊向世人展现了什么? 生:自由读文,回答。 课件出示句子, 过渡:这一句话是*的中心句,这段就是一个总起段。(边板书:总)猜猜看课文接下来该给我们介绍什么呢? 生:介绍颐和园长廊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三、学习第二部分 请告诉我长廊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读文25段。 师:哪一句概况的告诉我们长廊的建筑艺术?用“”画出来。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长廊的造型绝?找出来,读一读。 理解为什么设计成“倒挂着的蝙蝠”。看图 师:“福到了”,什么福?生: “福气”“幸福” 师:原来这造型不仅是倒挂的蝙蝠型,而且还有深刻的寓意呀。这造型可真是”绝”!(竖起大拇指说绝。)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生:列数字和打比方。汉语中的同音字“蝙蝠”和“福到了”中的f。 a.找出描写长廊位置绝的句子读一读。 生: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出示图片 生:从气候上看,冬天夏天 师:从气候上看的确绝妙,真是冬暖夏凉呀!这位置还有什么绝妙的? 生: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出示图片) 师:这么说来,这个颐和园长廊的位置可真是绝呀! 学生一边读,一边理解“凉风习习”、“依山傍水”的含义。 结构绝 师:这颐和园长廊的结构绝,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呢? 引导:这个长廊长728米,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长廊啊。这么长的廊居然没用一个钉子!(出示图片) 重点理解“斗拱结构”。体会哪个字能让人体会到出乎人意料,意想不到。(“竟”)指导朗读。 这一部分里,写出了长廊是建筑美学的典范。 为什么说长廊是建筑美学的典范?找出有关句子,齐声朗读。感受“中轴线”的作用,理解什么是“中轴线”。带上杰克一起去看一看这美丽的长廊吧?(出示图片) 小结: 这一部分是从四个方面来表现长廊的建筑精美的,即:造型绝、位置绝、结构绝以及长廊是颐和园的一条中轴线。杰克连连称赞长廊建筑艺术的绝妙! 四、学习第三部分。 a.杰克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长廊绘画艺术之美呢?自读68段,用“”画出介绍长廊画的数量、由来、类型的词句。 b.让学生自由发言。 c.交代了长廊上的画的由来,这一自然段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先总写长廊上的画是有由来的,再具体介绍长廊上的画。 d.乾隆微服私访,回到紫禁城。 从哪个词语可以体会出他仍然怀念江南的美景?(留恋) 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出他还没有玩够,没有欣赏够?(意犹未尽) e.长廊上的图画包含哪些内容?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f.杰克看完长廊上的画后,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说 g. 小结 由此我们感受到了长廊中的绘画奇。这么精美的长廊,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视频观看长廊介绍。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和课题有什么联系? 五、拓展延伸 1. 请你当小导游,向家人和朋友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廊与画吧! 2.用本课学到的写景方法,写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3.让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这些文化古迹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与画优选教案范本三 教学目的: 1、了解长廊“三绝”,感受其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唤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课文精妙的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 3、通过简笔画,帮助学生把文字换化成画面,培养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第12课。(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通读了全文,知道了在颐和园里,最的景致就是它那奇特的长廊,而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在这一节课中,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颐和园的长廊看看,认真地研究那举世闻名的长廊。(在课题中的“廊”字下画着重线。)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2自然段,从中找出一个写出了长廊建筑特点的词,并在这个词下用圆点作标记。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是哪个词?(生说:精美)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准备好,快速地默读课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长廊的精美的?好,开始。(生读) 3、生说“三绝”,师板书:造型、位臵、结构。划“绝”。释:指水平或程度达到极点。 4、小结:课文的第2到第5自然段先从整体写出了颐和园长廊“精美”的特点,然后,又分别从造型、位臵、结构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这种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结构方式,谁记得?(生:总分结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步学习、研究颐和园长廊的“三绝”吧。 三、学“造型绝” 1、请小朋友准备自由地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读完以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生读) 2、生说(相机板书:全长728米)和体育老师一起认真目测过,728米就是两个从新华书店到学校门口的距离。(用线条表示蝙蝠,划) 3、用“因为所以”等因果关联词说“造型绝”,理解巩固这一层的主要内容。 四、学“位臵绝” 1、指名读,思考:颐和园长廊的位臵怎样绝? 2、生答相机画简笔画 方向标识,学科协同; 北面万寿山;南面昆明湖) 3、这样的位臵,让颐和园的长廊里冬暖夏凉,真是太舒服了! 4、指导朗读。 提出要求:就让我们用舒展的语调,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语气的提示,仔细看书,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引读 师:颐和园长廊建筑的第二绝是什么? (生读) 师: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长廊的位臵吧。它的北面紧靠什么山? (生读)南边面对的呢? (生读)这山、这湖调节了这里的气候,所以,这里的冬天 (生读)夏天呢? (生读)因此,就算夏天天气再热 (生读) 师:凉风习习,轻轻吹去脸上的热汗,多么惬意! 5、刚才读的是从气候上看。那么,如果从环境上看,颐和园长廊的建筑又怎样呢? (生说) 6、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引导想象一下昆明湖上的美景吧。湖水清凌凌的,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来,水波荡漾,在阳光下,湖面像是撒了一层闪亮的金子。看,湖边的小树倒映在湖中,湖上的小桥倒映在湖中,流连忘返的游客的身影,也倒映在湖中!(稍停,生睁眼) 7、美吗?(生答)所以,我们的课文才会这样描写呀。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完吧。(生齐读“从环境上看”至段末,师相机在“昆明湖”南北画水纹) 8、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站在颐和园的长廊上,能看到两侧哪些不同的景色?小朋友都来想象一下,并且说给大家听。 当春风轻拂,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小树 当盛夏来临,昆明湖中传来阵阵蛙鸣 当秋风吹来,落叶沙沙 当严冬已至,漫天飞雪 9、小结: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长廊行走时,你就能发现这些美景! 五、学“结构绝”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颐和园长廊“结构绝”的特点。长廊本身结构“绝”在哪儿?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读,边听边标记你认为最绝的一句话。(师范读,生标记) 2、生交流,汇报 3、释义 “竟”:竟然,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理解“精湛技艺” 师:这样精湛的艺术,这样灿烂的艺术,这样辉煌的艺术,是来自谁的双手?(生据原文回答) 师:是的,来自我们的先辈,来自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真是为此自豪,为自已是个中国人而骄傲! 4、指导朗读第4段最后两句(指名读;板:273间,一景一画;读后评析点拨) 要点 “273间”:读数字发声要特别清晰; 读“一”字注意变调:y景y画; 最后10个字是诗一样的语言(板: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让我们用吟诵诗歌的方法有感情地读一读!(生试后简评:抑扬顿挫) 我们来把最后两句读三遍。第一遍请一、二大组小朋友读;第二遍请三、四大组小朋友读;第三遍请全体小朋友一起读。请大家注意老师语气的提示,仔细看书,读出自豪的感情。 开始 (师引)颐和园长廊一景一画,让人感到(生一、二组读) (师引)颐和园长廊变化和谐,让人感到(生三、四组读) (师引)哎呀,颐和园长廊真像仙境一样!让人感到(生齐读) 5、长廊不仅本身“结构绝”,它在颐和园的整体结构中,还起到了十分特殊的作用。请小朋友一边思考,一边轻声地、自由地读这个段落。(生读) 释义 “中轴线”、“平分”,指简笔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