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有的人教案优秀范文_第1页
小学六年级有的人教案优秀范文_第2页
小学六年级有的人教案优秀范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有的人教案优秀范文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通篇使用对比,在相互的对照中将现实世界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方式及其历史结果艺术呈现。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有的人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小学六年级有的人教案优秀范文一 设计理念 小学诗歌教学“重意义、轻审美、重教化、轻艺术”的现状不能不说是当今小学诗歌教学的误区。我认为小学诗歌的教学不应该单单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诗句的理解上,而是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产生亲近诗歌的_。这样就让诗歌教学的课堂少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感性,少了一些教化,多了一些欣赏。老师自始至终释放着自己的诗情去召唤学生的诗情,引领学生走在亲近诗歌的道路上。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前后对照的结构。 教学准备 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观看鲁迅生平的记录片,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全面的了解鲁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全国人民无比悲痛。但是国民党_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教师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有的人”反复出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节,你能读出疑问吗? 、自由读第一节。 、质疑:预设: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相机理解“死”与“活” 、引导学生带者疑问来读书。 哪种人虽生犹死,哪种人虽死犹生?请同学们读2、5节。 2、学习2、5节,出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指名读,评议:他读出了什么感觉?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 探讨:为什么“恨”?怎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的头上”?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_的傲慢神态。 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师生合作读。 师: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3、自主学习3、6节,4、7节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自由选择一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 各人自由练习。 男_分别领读,带读。 学生汇报读。评议,生评,师评。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总结出“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并板书 预设: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 他还活着。(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生) 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2、还有像鲁迅一样的人很多,你想歌颂谁,就把他的名字套进去读一读。自由练,指名读。 3、教师引读:面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的说-生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教师引读:当我们面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尊敬他、歌颂他-生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总结引领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有人说,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灵动的世界,每一个想让自己变得聪明灵秀的孩子,都应该亲近诗歌。叩响诗歌的大门。 五、布置作业:(自选一种) 1、诵读这首诗。 2、搜集鲁迅的名言。 3、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故乡一件小事药等 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活-死骑遗臭万年 死-活俯流芳千古 小学六年级有的人教案优秀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鲁迅资料; 2、标出诗歌小节数; 3、复习朗读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关键句子。 教学关键词:活、死、俯、骑。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对鲁迅知道多少?(抽生说) 是的,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被誉为我们的“民族魂”。要写一位如此伟大的人物,是很难的,而要通过一首诗去歌颂鲁迅更是难上加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初识鲁迅”的最后一篇课文,它恰恰就是通过一首诗去歌颂鲁迅的。这就是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通顺正确。 三分诗,七分读。请大家走进这7个小节28行诗中,把诗读正确读流利。(生读) 汇报自读情况。(抽生读前6小节,最后一小节齐读)对于你们的朗读,老师不作任何评判,我请来了一位高人,(播放课件。听轻重,听情感,听节奏)是高手吧,说说哪个句子你现在可以读得更好了?我们跟着他一起进步吧,读这一句。 三、再读读构思。 自己再通读全诗,看一看7个小节之中藏有哪些写作技巧?(生汇报后,幻灯出示)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第一小节和后面的6个小节是总分关系,思路清晰;全诗都运用了对比写法,感情表达更加强烈;234小节分别和567小节照应,结构严谨。有了这个示意图,我们现在就像拧起了一根绳子,诗歌的每一句都在这根绳子上,这叫全局在握、胸有成竹。 四、品读第一小节。 既然第一小节总起全诗,那请问,是靠哪些字统领全诗的?读一读找一找。(板书:“死”、“活”)两个“活”,两个“死”,意思一样吗?(生答) 那你就读出这种不一样来吧。 是的,有的人虽生如死,那是行尸走肉;有的人虽死犹生,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永存。 来,读出这种醍醐灌顶的感受吧,读出我们的警告和呼吁。(齐读本小节) 五、品读“虽生如死”。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我们就来看看,是哪些句子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作出了完整的回答? 抽生读。读出蔑视(那是痴心妄想)、咒骂(那是罪有应得)、痛恨(只要有良知的人都会怀有这种感情)、不屑一顾。 小学六年级有的人教案优秀范文三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课件: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课件出示,老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诵):“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 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liuxue86谈谈理解和体会。(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