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词语的变迁》优秀教学教案_第1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词语的变迁》优秀教学教案_第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词语的变迁》优秀教学教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词语的变迁优秀教学教案 汉语家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词语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词语的变迁优秀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词语的变迁优秀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进一步学习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积累,收集新名词 重点难点:通过词语的变迁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 查找李白“天长水阔厌远涉”及杜甫“浩劫因王造”诗句意思及出处。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词语的变迁。 2.读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提问题,结合板块题目谈谈你对文题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生字。 3.进行写字指导。“萝”“媒”可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 重点学习“攀”字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二、切入*重点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段。 理解“从汉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这句话的含义。 积累词语:丰富多彩、历尽沧桑、充满朝气、新生儿 三、自主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内容,在课文中寻找汉语变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找一找,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有哪些特点? 3.从“平台”一词入手,讨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时期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4.寻找汉语家园中出现的“舶来客”,交流汇报。 四、拓展: 1.“天长水阔厌远涉”出自李白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2.“浩劫因王造”出自杜甫玉台观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五、指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新名词”,列举“新名词”,并探讨这些新名词背后折射出来的人们的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区分网络非正式词语和词语变迁的关系: 如:mm:妹妹gg:哥哥dd:弟弟jj:姐姐 恐龙:相貌难看的女孩青蛙:相貌难看的男孩 菜鸟:就是初级水平的新人大虾:高手或是大侠 倒:晕倒,厥倒东东:东西偶:我 六、作业:收集新名词,办一张以“词语”为主题的手抄报。 七、配题: 1.正音字:烙lo 甫f 枇杷p p 2.近义词:走俏热销宽泛广泛 3.形近字:萝-罗媒煤 4.积累词语: 攀谈媒体浩劫变迁 丰富多彩摇身一变脱口而出侧耳倾听 板书设计: 词语的变迁 丰富多彩摇身一变脱口而出侧耳倾听 小学六年级语文词语的变迁优秀教学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收集新名词。 2. 进一步学习浏览这种阅读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二、基础知识: 萝 菠萝 萝卜 松萝 甫 台甫 神甫 惊魂甫定 劫 抢劫 劫难 劫后余生 媒 媒体 媒介 媒妁之言 攀 攀爬 攀登 攀龙附凤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描述了语言变迁这一特定的现象,并鲜明地指出:“从汉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2.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感受到汉语的变迁。 3.教学难点 学习浏览这种阅读方法。 4.教学突破点 教学时,要着力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拓展到更为宽泛的学习领域,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激发学生探索语言变迁的原因,由此对语言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填写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出示“变迁”一词,理解它的意思。 2.词语是怎样变化迁移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学习浏览。 1.浏览就是大略的看,它是比略读更为快速的一种阅读方法,是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的能力。 2.请学生运用浏览的方法读文,并填写课后表格。 3.找出*中心句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学习课文,了解语言是如何变迁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词语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3.作者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呢?我们来逐一学习。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哪些词语带有地域色彩?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舶来:指进口的东西。舶来词:外来词,从外国传入的词语。 3.你知道汉语中有哪些舶来词?(t恤、吉普、沙发、巧克力、咖啡、浪漫、解放、健康、科学等)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平台”这个词在古代和现代各表示什么意思? 古代: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现代: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2.理解古诗的意思。 3.小结:古词今意也是词语变迁的一种形式。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文,思考:文中还列举了哪些新名词? 2.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3.像“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知识经济”这些新名词有哪些特点?(它是由几个词语组成的新词,新词的意思可由这几个词语的本意叠加得到。) (五)学习第6自然段。 指读思考:该段段意。 三、探究词语变迁的方式。 根据课文内容,总结词语变迁的方式。 板书设计: 地域 词语的变迁 舶来词(外国词语) 时代的发展 古词今意 词语组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词语的变迁优秀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进一步学习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 3.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积累,收集新名词。 教学重点 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完成收集新名词的练习,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汉语家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词语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词语的变迁(板书课题) 齐读题目,谁来说一说“变迁”的意思。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不认识的字查,扫除文字障碍。 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3.通读*,将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三、自学生字新词 1.汇报预习情况。 2.指导学习。 (1)本课所要认识的6个生字可在整体感知课文后,通过定位认读等方法来学习。 (2)5个要求会写的字,可以集中来识记。这些生字大多是合体字,且多数是形声字,凡形声字都可用部件组合的方法来记。比如:“萝”、 “媒”等。“攀”字笔画较多,字形较难掌握,“甫”字读音易出错,教学时,这些字应着重强调。 (3)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攀”字。写“攀”时要注意它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大”字,应写得略扁,撇捺稍长且分开的幅度稍大。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历尽沧桑:多次经历变化。 变迁: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烙印:名词,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动词,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舶来客:指进口的货物。 走俏:商品销路好。 摇身一变:改变面目出现。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随口而出。 攀谈:拉扯闲谈。 四、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学生理清*脉络。第1段是总起,26段是分述。 五、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搜集新名词。结合书后练习总结出搜集新名词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词语的变迁。 一、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单 1.教师先进行浏览的指导。 浏览是比略读更为快速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的能力。 2.学生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单。(出示幻灯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看一看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中心句: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3.怎样理解“历尽沧桑的老人”“充满朝气的新生儿”的含义? 三、学习课文2-6段,感受词语的变化 1.为什么说“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了解汉语词汇变迁的原因。 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结合诗句说一说平台的本意和现在的意思。 平台:现在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朗读指导 (1)在品读*时,要读出*的趣味。 (2)可采用多种方法读,如自由读、小组比赛读等,读后可让学生质疑讨论,为什么这个地方这样读?这样深入体味字里行间的意义,课文才能读出味,读出意,读出情。 (3)朗读课文,注意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 逗号、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