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分析和设计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2,内容提要,MIS系统开发方法论及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事实发现技术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ER图流程建模和分析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相关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接口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构造、实施和运行能力成熟度模型,-,3,系统生命周期和系统开发方法论,P7778,系统开发方法论是一种由系统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使用、正式的、精确的系统开发过程,它应用于开发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其内容包括一系列的活动、方法、实践经验和自动化工具。,-,4,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必须一同参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使用“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方法创建阶段和活动建立标准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投资不必担心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变更采用结构分解技术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容易扩展的,P78,-,5,MIS的生命周期开发法,项目开发小组,需求分析阶段,实施阶段,设计阶段,系统构造阶段,决策分析阶段,P82,运行维护阶段,问题分析阶段,准备和调查阶段,项目确认阶段,-,6,模型驱动开发方法,模型驱动开发(model-drivendevelopment,MDD)方法是一个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和设计MIS的方法。系统建模实际上是使用一个或多个图形表示系统。MDD方法强调采用各种模型来可视化地表示和分析问题,定义各种业务需求以及设计MIS。MDD的优点:最小化计划费用,因为所有的阶段都已事先安排好需求分析更加透彻,各种文档内容更加详细对于所有可行的候选方案,分析得更加完整系统设计相对比较简单、稳定、适应性强且更加灵活,因为在系统设计之前各种模型已经建立MDD方法对技术人员非常熟悉的系统是有效的,但是完成模型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MDD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和提高信息系统的质量MDD的缺点:系统开发的周期比较长,由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采集数据和校验建立的模型模型不是软件,模型中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现象MDD方法相对不够灵活,因为在形成模型之前用户必须提出自己的需求,P8386,-,7,不同模型驱动的MDD,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技术SADT是一种传统的模型驱动技术,它包括结构化分析技术和结构化设计技术。SADT是一种面向过程的业务需求建模技术,它用于建立企业的业务需求过程,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是数据流程图。SADT也是一种面向过程的技术,它用于建立企业的业务需求过程,常用的结构化设计工具是系统结构图。信息工程IE是一种面向数据的建模技术,用来建模业务需求并且设计实现这些业务需求的系统,最常用的IE建模工具是实体关系图。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OOAD是把数据和流程定义在一个称为对象的结构中。每个对象都包含了描述该对象的数据和操作该对象的各种操作方法。OOAD采用对象图来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的状态。注:一般地,使用ERD来描述企业业务使用的各种数据,然后使用DFD和SSC描述企业用于捕捉、存储和使用数据的业务流程。,P86,-,8,快速原型开发方法,快速原型方法的特点是快速地创建出MIS的测试版本,该版本可以用来演示和评估,用户可以借助这种测试版本提出更详细的需求,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借助该测试版本挖掘用户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测试版进行修改。,P8687,-,9,快速原型开发方的优缺点,优点:对于用户需求无法确定的项目来说,RAD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开发方法该方法鼓励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提高了终端用户使用系统的热情由于许多用户参与到了MIS的开发过程中,所以项目开发过程的透明度和支持度提高用户和管理层可以更快地得到可以运行的MIS,即可以更早地得到企业的解决方案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尽快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错误和疏漏,提高MIS的开发质量该方法简化了测试和培训这种循环开发方法符合改变管理的要求,是一种更加自然的开发方法该开发方法大大降低了MIS的开发风险缺点:该方法鼓励采用“编码、实现、修复”的开发方式,有可能提高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运行、支持和维护成本该方法失去了开发过程中选择更好的技术方案的机会该方法过于强调速度,使得许多现在的系统质量缺陷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P8788,-,10,其它开发方法,商业软件包法商业软件包是指出现在软件市场上的商品化软件,该软件可以完成特定的功能,例如财务管理软件包、库存管理软件包、销售管理软件包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包。通过购买商品化软件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MIS开发的方法称为商业软件包法。注:若需要对商业软件包进行大量的二次化开发,那么就失去了商业软件包法的意义了。综合开发方法快速架构开发方法多种实现路径开发方法阶段化的实现路径开发方法,P8892,-,11,MIS开发方法的选择,MIS消费用户若组织对MIS的功能要求大多比较大众化,而现有市场上又提供相应成熟的MIS产品,则应该采用基于商业软件包的开发方式,组织在购买了商业软件包后只需对个别特殊需求进行客户化修改即可。若组织对MIS的功能需求个性化较强或市场上没有相应的成熟MIS产品,组织就应该寻找专业MIS开发商以立项的形式合作开发MIS,具体的开发方法可视MIS需求的大小来决定,大型MIS最好采用生命周期开发方法;中小型MIS可采用原型驱动的开发方法。MIS开发商若开发商面对的是大众化需求,则应尽量以MIS的灵活性为出发点,保障MIS的通用性,以产品式开发方式来开发MIS;若开发商面对的是个性化需求,则应尽量以MIS的适用性为出发点,降低MIS的开发成本,以项目式开发方式来开发MIS。注:无论是选择何种开发方法来开发MIS,都需要采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尽量采用并行工程模式)来全程管理MIS的开发和建设;在MIS的技术实现上均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12,管理信息系统分析,项目确认,准备和调查,问题分析,需求分析,决策分析,-,13,项目确认阶段,项目确认阶段主要是针对现有系统运行状况,由用户提出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开发新系统的机会,用户和MIS技术人员可以联合提出该项目应达到的目标。项目确认阶段是整个MIS开发项目的起点,可以采用PIECES方法来实现项目的定义或确认。PIECES是确认企业中问题、机会和目标的方法之一,即为:Performance:提高系统的性能Information: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改变信息的处理方式Economics:改善企业的成本、效益等经济状况Control: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控制水平Efficiency:提高企业的人、财、物等使用效率Service:提高企业对客户、供应厂商、合作伙伴和顾客等的服务质量,P9596,-,14,准备和调查阶段,准备和调查阶段也被称为初始研究阶段、调查研究阶段或指定计划阶段等。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值得去做。准备和调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第一,MIS技术人员深入企业调查,确认项目存在的问题、机会和目标;第二,建立该项目的章程,以便确定项目的范围、需求、约束、项目参与人员、财政预算及计划安排等。在大多数项目中,准备和调查阶段只有23天,其具体活动包括:列出问题、机会和目标谈判初始范围:数据、流程、接口评估项目价值制定项目计划:使用甘特图来编制项目计划描述项目和计划,P9899,-,15,问题分析阶段,根据准备和调查阶段所生成的项目章程,开始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评价这些原因产生的效果。然后,提出应该采取的相应的解决措施和MIS将要达到的目标。在其他一些MIS开发方法中,也把问题分析阶段称为研究阶段、当前系统研究阶段、详细调查阶段或可行性分析阶段。根据项目的大小、复杂程度以及项目的投资,问题分析阶段耗费的时间大约是16周,具体活动有:研究问题领域分析问题和机会分析业务流程:可选活动,有BPR过程才需要。创建系统的改进目标修改项目计划提交项目建议,P104105,-,16,系统改进目标及性能约束,典型的系统改进目标把订单处理的时间降低到5分钟以下降低50%重新安排生产的时间顾客等待的时间有平均5分钟降到3分钟把第二天才可以查看的数据提高到可以实时查看库存占用资金降低到当前阶段的20%影响系统性能的约束进度:新系统必须在9月12日之前完成成本:新系统的资金预算不能超过200万人民币技术:新系统必须是联机系统,必须使用Oracle数据库政策:新系统必须使用JIT技术,P109,-,17,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的目的是确定新系统应该为用户提供那些功能,必须采集、使用并存储那些数据等;还要确定用户的多个需求的优先等级。需求分析阶段的输入是问题分析阶段的系统改进目标,它产生的输出结果是业务需求描述。本阶段的具体活动包括:定义需求(使用JRP和事实发现技术)分析功能需求跟踪和完成需求划分需求的优先级修改项目计划,P111,-,18,分析功能需求,分析功能需求是通过用户和技术人员的交流,来验证需求。用户理解需求,目的是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评价技术方案的成本技术人员理解需求,目的是为了将这些需求转换成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两种完成需求确认和文档建立工作:原型法系统建模:系统建模就是建立系统模型,系统模型是为了刻画或描述需求和设计思想而使用的一种表示形式,在此阶段主要是开发系统的逻辑模型(亦称为逻辑设计)系统建模技术常用的是ERD和DFD,P113,-,19,业务需求描述的内容,项目描述建议的系统目标和约束建议的系统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和详细的数据需求流程模型和详细的流程需求网络模型和详细的网络需求屏幕上的原型和报告建议的设计阶段计划,P113,-,20,决策分析阶段,决策分析阶段是按照给定的业务需求描述,提出若干个可以实现这些业务需求的可行的新的MIS解决方案,然后从技术、经济、管理、计划和风险等多个角度分析解决方案,并选择一个要设计、构造和实现的目标系统决策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确认候选解决方案分析候选解决方案比较候选解决方案修改项目计划建议的系统解决方案,P116117,-,21,事实发现技术,收集现有文档、表格、数据库的样本,研究和站点访问,观察工作环境,调查问卷,访谈,原型法,JRP技术,P127,-,22,原型法,原型法事实发现技术的含义就是通过开发一个小型的工作模型,以便快速发现或确认用户的需求。原型法的三种原型:扔掉原型、增量原型、演进原型优点:允许用户和开发人员尽快体验到所开发的MIS,并且理解该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如果要开发的MIS成本很高,那么原型系统可以辅助确定MIS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可以用于培训用户;辅助建立系统的测试计划;可以缩短事实发现的周期。缺点:开发人员需要经过培训,掌握原型法开发的方法;开发的原型具有不完善的性能、可靠性、功能等特点,因此可能误导用户;由于开发原型,有可能延长整个开发周期,增加了开发成本。,P135,-,23,JRP技术,JRP即JointRequirementPlanning,主要是指需求分析阶段,由业务代表和系统分析员组成的联合需求规划小组,对每一业务域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以建立业务域的对象和事件的详细模型。JRP常常以会议的形式开展。JRP的参与人员指导者(不参与会议)、主办者、用户和经理、记录员、IT人员JRP的优点:JRP使用户和各部门的经理都参与到了项目开发小组中;JRP降低了开发系统的周期。,P136,-,24,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在MIS开发中的两类模型逻辑模型只是表明系统是什么或者做什么,与具体的物理实现不相关,它只是反映了系统的业务本质。物理模型不仅表明系统是什么或做什么,而且还要表明系统是如何实现的。物理模型反映了系统实现的物理细节。数据建模数据建模是一种用于组织和归档系统数据的技术,数据模型是一种逻辑模型。由于数据建模最终要在数据库中实现,因此也把数据建模称为数据库建模或信息建模。数据建模的主要方法就是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常称E-R图。,P137,-,25,实体关系图,实体联系模型是反映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数据建模方法,其组成元素是实体、属性和关系。实体描述客观现实相同事情的一种抽象,实体中的一个具体事情的出现就是实体的一个实例三类常见实体(表6-2):实物、事件、概念属性属性是实体特征的描述,客观现实的特征一般较为繁多;而实体的属性是有限的,具体属性的确定要根据系统的需求来抽象和选择。关系关系表示是实体与实体之间存在的自然联系,P137139,-,26,特殊意义的属性,键码是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的、可以唯一区分实体中的每个实例的最少属性集合。如果实体中的实例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组合起来标识,那么这些属性称为复合键码。主键码(PrimaryKey,常用PK表示)是实体中多个键码中最常用的键码。一般一个实体可以有多个键码,但是只能有一个主键码,其余的非主键码称为候选键码。外键码(ForeignKey,常用FK表示):如果实体的一个属性是另一个实体的键码属性(通常是主键码),称此属性为该实体的外键码。,P138139,-,27,实体、属性举例,键码,实体名称,属性列表,主键码,候选键码,复合键码,-,28,不同关系的表示方法(图6-8),P140,-,29,关系举例,学生和课程的关系:一个学生可以选修一门或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零个、一个或多个学生选修,P139,-,30,数据建模过程,建立完整的数据模型,建立上下文数据模型,建立基于键码的数据模型,确认实体,-,31,1确认实体,确认实体的技术在访谈和JRP期间,注意谈话和讨论使用的关键字;在访谈和JRP期间,询问系统用户希望捕捉、存储和产生的信息;可以通过研究表格、文件和统计报表来确认实体;可以通过研究已有的数据库来确认实体。产品销售信息系统中的实体,P140141,-,32,2建立上下文数据模型,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上下文数据模型,P141,-,33,3建立基于键码的数据模型,指定键码时的原则:键码的值不能改变键码的值不允许为空必须采取措施确保键码的值有效,P142,-,34,4建立完整的数据模型,P143,-,35,数据模型的优化,数据模型的评判标准标准1:数据模型简单标准2:不存在数据冗余数据冗余是指同一数据被反复存放。这样当某一属性值发生改变其他与之相同的属性值也要改变。在数据存储技术中,数据冗余不仅增加了更新代价,更严重的是其潜在的数据不一致及存贮空间浪费等问题。标准3:数据模型应该是灵活的,具有可扩展性数据分析工具范式理论数据库范式理论是一种通过组织实体中的属性而实现降低数据冗余、提高数据模型的灵活性、稳定性的数据分析技术。三种常用范式:第一范式(firstnormalform,1NF):如果实体中所有的属性都是不可分割的,那么这时的数据模型就符合1NF的要求。第二范式(secondnormalform,2NF):如果数据模型满足1NF,且所有的非主键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属性,则称这时的数据模型满足2NF的要求。第三范式(thirdnormalform,3NF):如果数据模型满足2NF,且所有的非主键属性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则称这时的数据模型满足3NF的要求。,P143144,-,36,数据模型优化举例,满足1NF的订单实体,分解后满足2NF的实体,最终满足3NF的实体,分解,消除相互依赖现象,P144145,-,37,数据模型(ER图)练习,试根据以下表格数据进行ER图设计,并基于范式理论对ER图进行优化,注:学生基本资料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班级、入学年份、身份证号等;班级基本资料属性包括:班号、班级名称、所属学院、预计人数、实际人数、入学日期,-,38,ER图练习解答,首先将主表格设计成ER图,主要是将列头转换出来即可;检查是否满足1NF,然后为设计出的ER图指定主键;,按2NF的要求对ER图进行优化分解,并根据题目信息充实ER图的属性;,分解,-,39,ER图练习解答续,最后按3NF优化实体,消除相互依赖现象,去掉不必要的属性。,一个实体对外部实体的引用是通过外部键来实现的,而外部键只能是引自于主键的,-,40,ER图练习最终答案,-,41,系统分解,复杂的系统通常难以理解,因此需要将其分解成小的系统,以便建立和分析这些系统的流程模型。常用的系统分解工具就是系统分解图。,P146,-,42,数据流程图及其基本符号,数据流程图是一种绘制流程模型的工具,可以描述已有的或将要建立的带有输入、输出、处理和文件的系统,其基本图例符号如下:,外部实体(ExternalEntity),处理过程(Process),数据存储(DataStore),数据流(DataFlow),P147,-,43,数据流程图的画法和作用,数据流程图是分层次的,绘制时采取自顶白下逐层分解的办法。首先画出顶层(第一层)数据流程图。顶层数据流程图只有一张,它说明了系统的总的处理功能、输入和输出。下一步是对顶层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进行分解,也就是将“库存处理”分解为更多的“处理”。数据流程图的作用:系统分析员用这种工具自项向下分析系统信息流程;可在图上画出计算机处理的部分;根据逻辑存贮进一步作数据分析,可向数据库设计过度;根据数据流向,定出存取方式;对应一个处理过程,可用相应的程序语言来表达处理方法及向程序设计过渡。,-,44,数据流程图示例第一层,-,45,数据流程图示例第二层,发货票,发货票,付款通知单,P1,-,46,数据流程图练习,宁波大学科技学院选课过程如下:教学科研部在学期初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计划,制订下学期的班级开课计划,然后下发到各个分院;分院分管教学领导根据各自分院师资情况,并征求各方意见后对上述开课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后,形成班级教师开课计划,并上报给教学科研部;教学科研部根据班级教师开课计划完成课程的教室安排,进而得到下学期的教师课表;同时教学科研部还将该计划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此计划及自身情况进行选课,最终得到下学期的学生个人课表。请根据以上描述画出数据流程图。,-,47,数据流程图练习答案,-,48,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是把经过系统分析得到的任务,按照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定义,系统设计也称为物理设计。常用的系统设计方法有:结构化设计技术信息工程Jackson应用程序开发快速应用程序开发面向对象设计技术原型法,P151,-,49,结构化设计,结构化设计技术是一种面向流程的设计技术,它把一个大系统分解成多个分层次的规模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的模块,通过分别实现各模块的设计而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设计。结构化设计技术特别强调软件过程,即特别强调把一个程序自顶向下分解成一层层的功能模块。模块是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元素。在结构化设计的观点中,任何一个处理功能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模块,模块有3个基本属性:功能:描述该模块应该实现的操作逻辑:描述模块内部如何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状态:描述该模块的使用环境、条件约束和模块之间的关系,P152,-,50,模块的凝聚和耦合,意义:在进行模块的分解过程中,为了提高模块的可修改性和重用性,每个模块本身的联系应该是紧密的,但是模块之间的联系应该是松散的。模块凝聚和模块耦合就是描述此两种状态的指标。模块凝聚是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动作的组合强度。根据模块的内部构造,可把模块凝聚的强度从高到低分为7个等级,即:功能凝聚、顺序凝聚、数据凝聚、过程凝聚、时间凝聚、逻辑凝聚和偶然凝聚。模块耦合是衡量模块之间的连接形式、接口等方面相互作用关系的方法。按照模块耦合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分为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和内容耦合。,P152153,-,51,信息工程方法,e.g.根据Mirc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平台物理化了的E-R图,P154,-,52,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系统设计阶段的两个目标设计一个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和接口友好的MIS。人机工程在此尤为重要。为程序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清晰、完整、准确的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设计应用程序框架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接口打包设计规格说明书修改项目计划,P157158,-,53,应用程序架构的概念,应用程序架构指定了将要用来实现MIS的各种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系统接口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如何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设计应用程序架构其目的是为了以下设计决策:MIS采用集中式体系还是分布式体系;是否需要采用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用于开发系统的软件,如VB6.0、VC6.0、Delphi、.Net、JBuilder、Eclipse等等;是否与现有的商业软件集成;用于实现用户接口的技术,包括输入和输出;用于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技术。,P158159,-,54,应用程序架构的主要类型,单用户应用程序架构在一台计算机上独立运行的MIS。集中式应用程序架构采用大型主机和终端结合的系统,该结构是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等数据和资源都放在作为核心的主机上,连接主机的许多终端只是作为主机的一种输入/输出设备。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架构(Client/Server,简称C/S)在此架构中,客户机负责管理用户界面、接受用户数据、处理应用逻辑生成数据服务请求,然后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处理请求后返回的结果,并将这些结果按用户要求的格式展示给用户。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程序架构(Browser/Server,简称B/S)此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浏览器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结构。其核心就是Web服务器,它是连接浏览器和服务器的纽带。,P164166,-,55,client,Server,C/S与B/S运行逻辑,C/SB/S,运行,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响应,响应,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结果,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响应,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请求,响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应答,-,56,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程序提供支持数据的系统。它是由数据库、硬件、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员四个部分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perationSystem,OS)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建立、查询、更新以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因此可以把DBMS看作是某种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具体实现。当前主流数据模型就是关系数据模型。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学科。数据库技术是在OS的文件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DBMS本身要在OS的支持下才能工作。数据库技术最重要的作用是处理数据,需要把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因此存储器的类型、容量和速度直接影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P169170,-,57,传统的文件管理,在传统的文件管理阶段,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自己的数据文件和应用程序,但数据文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同一数据可能存储在多个不同的数据文件中,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数据冗余性是指同一个信息在多个数据文件中同时出现。数据不一致是指由于同一种信息数据在多处采集和维护,有可能造成同一种信息有不同的数据表示。数据之间缺乏联系是指不同的数据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特性。数据安全性差是指对数据的管理和控制比较少。缺乏灵活性是指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程序编写完毕后,如果需要增加功能,则修改将非常困难。,P171,-,58,现代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现代的数据库系统克服了传统文件管理方式的缺陷,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减少了数据冗余与传统文件管理相比,现代数据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使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结构具有很高的数据独立性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接口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控制功能提供了系统的灵活性当前常用的DBMS大型平台:Oracle、DB2、MicrosoftSQLServer、Sybase中小型平台:MySQL、InterBase、SQLAnywhere、MicrosoftAccess、VisualFoxpro,P172173,-,59,MIS接口设计概述,MIS接口设计的主要范畴:MIS输出设计为企业内部用户提供信息、为企业外部用户提供信息以及一些频繁的打印输出MIS输入设计主要是描述如何把数据采集到MIS中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人机接口设计人机接口是人机工程的内容,优良的人机接口可以提高MIS成功率和使用效率,P179,-,60,MIS输出的类型和方法,MIS输出的类型内部输出:详细报表、汇总报表、异常报表外部输出反馈输出MIS输出的方法打印机输出显示器屏幕POS终端多媒体E-Mail超级链接微型胶片,P180182,-,61,MIS输出设计的原则和步骤,MIS输出设计的原则MIS的输出应该简洁,易于阅读和理解MIS输出应该及时访问MIS输出信息的用户是经过授权的MIS的输出必须是有效的MIS输出设计的步骤确认MIS的输出和评审逻辑需求确定物理的输出需求设计所有的预先打印的表格设计、验证和测试输出,P183185,-,62,MIS输入的概念、类型和方式,MIS的输入并不是简单地使用什么样的输入设备,而是如何捕捉数据、捕捉哪些数据及如何处理的过程。MIS输入的类型批处理类型是把业务数据组成一个文件,把该文件一次性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过程。联机处理类型就是捕捉数据和处理数据同时进行的数据出入处理方式。MIS输入的方式键盘、鼠标、触摸屏、POS终端、话筒、光笔、磁性墨水,P185186,-,63,MIS输入设计的原则和步骤,MIS输入设计原则考虑降低数据量应遵循的原则只捕捉变量数据、不捕捉常量数据;不捕捉计算得到的数据使用源文档捕捉数据应遵循的原则在表格中包括完成表格数据的说明最小化手工书写的工作量输入的数据应该按照常规的顺序如有可能,输入的格式最好模仿实际的表格数据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应该监视输入数据的数量确保输入的数据是有效的MIS输入设计步骤确认MIS的输入和评审逻辑需求选择合适的GUI控件设计、确认和测试如果必要,设计源文档,P187192,-,64,用户接口设计的基础因素,用户类型专业用户是指有计算机使用经验的用户。普通用户是指没有计算机使用经验、甚至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的用户。专业用户不太重视接口设计的合理性,而普通用户则不然。人机工程基础原则系统互用应该知道下一步将要执行的操作;屏幕的布局要合理,各种类型的信息、说明和消息都要显示在同样的区域内;消息、说明或信息应该足够长,使系统用户真正理解;使用特殊的显示属性;某些字段中的默认值应该被指定;对用户输入的错误给予相应的信息提示;如果出现了错误,但是用户却没有更正,则系统不能继续执行。,P192193,-,65,用户接口设计样式和步骤,菜单驱动式接口样式下拉式菜单级联式菜单弹出式快捷菜单工具栏菜单图标型菜单链接式设计用户接口的步骤绘制窗体和消息流程图制作用户接口原型从用户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叠代修改用户接口,-,66,MIS构造的含义,MIS构造就是开发、安装和测试MIS组件的过程,又可称为MIS的开发。MIS构造的主要内容:建立和测试网络在建立和测试网络时,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和其他硬件的物理布局。局域网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建立和测试数据库安装和测试新软件包编写和测试新程序本项工作完成后可产生如下输出:新程序、可重用的软件组件、软件质量保证文档、功能系统,P199203,-,67,MIS测试的目标和方法,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测试目标第一级:没有语法错误第二级:运行应当有结果第三级:典型用例结果正确第四级:典型有效数据结果正确,无效数据有预防措施第五级:对一切可能想到的数据不出错测试方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锯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路径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主要用于软件验证。,P206,-,68,测试策略,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对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组成的小功能单元进行的测试。该测试一般使用白盒测试,多个模块可以并列进行。单元测试应覆盖以下范畴:接口、模块的数据结构、边界条件、独立路径和错误处理路径。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目的是将MIS项目的所有模块总成,交付出完整的程序产品。集成测试的两种策略: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确认测试确认测试是验证软件是否达到了用户的要求,一般采用黑盒测试需要确认的内容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文档整理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即将硬件、软件和与此相关的设备集成在一起的测试。典型的系统测试包括: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强度测试和性能测试,P207208,-,69,MIS实施,MIS实施就是在真正的运行环境中实际运行所开发出来的MIS。,P208209,-,70,执行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方法测试:在受控环境下有客户参加的确认测试。测试:在客户方由客户组织最终用户参与的测试。商品化MIS开发需要严格按照测试和测试两个阶段来展开;项目式MIS开发则可以混合测试和测试。系统测试参与人员系统分析员:负责项目开发小组与系统用户之间的沟通;系统用户:最终确定所开发的MIS是满足需求的MIS;系统构造人员:负责解决系统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P209,-,71,准备转变计划,直接转换法,这种方法就是新系统直接替换老系统。,并行转换法,新系统投入运行时,老系统并不停止运行,而是与新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检验。,-,72,准备转变计划续,试点过渡法(逐步转换法),新系统一部分一部分地替换老系统,直到全部替代老系统。,避免了直接转换法的危险性,费用也比并行转换法省这种转换方式接口复杂,当新老系统差别太大是不宜采取该方法,-,73,MIS运行和支持,系统运行和支持阶段的工作包括两大部分,即系统运行工作和系统支持工作。系统运行是指MIS日常的运行。系统支持实际上是为MIS提供的各种服务系统支持的活动内容:程序维护:由程序缺陷、错误触发;系统恢复:由系统崩溃触发;技术支持:用户需要得到帮助;系统增强:由新业务需求触发。系统维护:系统维护是系统支持阶段的一项常见工作,也是系统支持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时把系统支持简单地称为系统维护。系统维护的工作任务:确认问题建立程序的评价基准研究和修复问题测试程序,P212214,-,74,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MaturityModel),表示一个特定软件过程被明确和有效定义、管理、测量和控制的程度。CMM的评估包括五个等级,共计18个过程域,52个目标,316个核心实践,每一级别的评估由SEI授权的主评估领导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估结束有主评估师签定生效。其五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初始级(InitialLevel)可重复级(RepeatableLevel)已定义级(DefinedLevel)已管理级(ManagedLevel)优化级(OptimizingLevel),-,75,关键过程域,关键过程域(KeyProcessArea,KPA)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一个软件企业改进软件过程时必须集中力量改进的几个方面。具体的KPA如下表所示:,P237,-,76,初始级,初始级的软件过程是指未加定义的一种随意过程,软件项目的执行是随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这种企业一般也没有为软件开发与维护提供一种环境处于初始级的企业所开发出来的MIS虽然是可用的,但是往往会出现推延工期、超出预算经费等情况本级别的能力是指个人的能力,是个人的行为特征,而不是企业的: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依靠企业内部个人的竞争意识和英雄主义在此情形下所谓的软件过程管理,实际上就是依靠某个关键人员的管理,如果这个关键人员离去,则整个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将处于瘫痪因此处于此级别企业的软件项目开发的成功性是不可预期的,P238,-,77,可重复级,初始级的软件过程是没有过程的过程。可重复级对此现象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成本、进度和机能,通过一些准则来运用以前同类项目的成功经验,是软件企业走向成熟发展的关键。本阶段包括6个关键过程域: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转包合同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P238239,-,78,需求管理,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对于一个MIS来说,其需求包括软件需求、硬件需求和其他需求。其中,分配给MIS的软件需求成为分配需求。需求管理是对分配需求进行管理,即要确定所有人都容易理解的需求,稳定软件需求,并且说明需求的更改对整个MIS的成本和周期的影响。,需求管理,3种类型,3个内容,用户需求技术需求项目需求,需求确定的管理需求实现的管理需求变更的管理,P239,-,79,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管理是指为软件工程的运作和软件项目活动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基础和可行的工作计划,其目的是为执行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制订合理的计划。实施软件项目计划的主要活动如下:软件项目的策划、建议和评审;确定易于管理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执行项目的软件开发计划;识别软件工作产品;关于软件项目的估计;编制软件进度表;软件风险的鉴别与估计;制订项目软件工程设施和支持工具的计划;记录软件策划数据;软件项目计划的评价。,P240241,-,80,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是软件过程的关键要素,是开发和维护各个阶段管理软件演进的方法和规范。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可以归结为4个主要功能:配置识别、版本控制、变更控制和配置审核。实施软件配置管理应该达到以下目标:软件配置管理活动是有计划的;选定的软件工作产品(软件配置项)是已经标识的;已标识的软件工作产品的变更受到控制;相关人员应该得到更改的状态和内容的通知。,P243244,-,81,已定义级,已定义是指用于开发、维护软件的过程已经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并能付诸于实施。该过程既包括软件工程过程,也包括软件管理过程。达到此级别的软件企业里,软件过程能力是标准和一致的,软件工程活动和管理活动都是平稳的、可重复的。本级别包括以下KPA:组织过程焦点组织过程定义培训程序集成软件管理软件产品工程组间协调同级评审,P244,-,82,组织过程焦点,组织过程焦点的目标:在整个组织内,有关软件过程的活动是协调的;识别出一个具体软件过程与一个过程标准相比较的优点和缺点;在组织层上,有关软件过程的活动是有计划的。组织过程焦点应该完成的活动:定期评估软件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更改计划;组织制订和维护有关软件过程制定和改进活动的计划;协调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和项目定义软件过程的制定和改进活动;协调组织的软件过程数据库的使用;新过程、新方法和新工具的评价、监控和推广;对有关组织和项目的软件过程的培训工作加强统一管理;及时将有关软件过程制定和改进的活动通知到与实施软件过程有关的工作组和人员。,P245,-,83,组织过程定义,组织过程定义是指由负责组织软件过程活动的小组在组织层上定义软件过程,包括制定和维护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以及相关的过程资源。组织标准软件过程包括软件过程元素的描述和软件过程体系结构的描述。软件过程元素包括一组妥善定义的、有限制的、紧密相关的任务。软件过程体系结构是对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的概括性描述,它描述了组织标准软件过程中软件过程元素的排序、接口和相互依赖关系等。,P245,-,84,组织过程定义续,组织过程定义的目标:指定和维护组织标准软件过程;收集、评审和使用有关软件项目使用组织软件标准过程的信息。组织过程定义的主要活动:按照已文档化的规程制定和维护组织标准软件过程;为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建立文档;对经过批准的软件生命周期建立文档,并进行维护;制定和维护项目使用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的指南和准则;建立和维护组织的软件过程数据库;建立并维护与软件过程有关的文档库。,P246,-,85,培训程序,培训程序的目标:培训活动是有计划的;提供各类软件管理和技术人员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软件开发小组的成员获得履行其职责所需的培训。培训程序的主要活动:每个软件项目制定和维护满足其培训所需要的培训计划;按照文档化的程序制定和修订组织的培训计划;按照组织培训计划实施组织培训;根据组织标准开发和维护企业级的培训课程;制定所需培训的免修规程,以确定具备做好本职工作所应有的技能和知识的员工;维护培训记录。,P247,-,86,集成软件管理,集成软件管理将软件工程活动和软件管理活动集成为一个协调的、已定义的软件过程,即项目定义软件过程,据此计划和管理软件项目。其重点是预测问题,主要是防止或最小化问题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集成软件管理的目标:项目定义软件过程是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经裁减后的版本,符合项目的特征;根据项目定义软件过程对项目进行计划和管理。集成软件管理的活动:按照文档化的规程裁减组织标准软件过程、制定项目定义软件过程;按照文档化的规程进行项目定义软件过程的修订工作;按照文档化的规程制定、修订项目软件开发计划;按照项目定义软件过程管理软件项目;利用组织软件过程数据库计划和估计软件;按照文档化的规程关键软件工作产品的规模或工作产品变更的规模;按照文档化的规程管理项目软件的工作量和成本;按照文档化的规程管理项目的关键计算机资源;按照文档化的规程管理项目软件进度中的关键依赖关系和关键路径;按照文档化的规程确定、评价、建档和管理项目的软件风险;定期审核软件项目并确定相应的行动,使软件项目的性能和结果与经营的客户和最终用户的需求一致。,P247248,-,87,软件工程产品,软件工程产品的目标:定义、集成并实施协调一致的软件工程任务,生产软件;保持软件工作产品之间的一致性。软件工程产品的主要活动:将适当的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集成到项目定义软件工程中;按照项目定义软件过程制定基于分配需求的软件需求,并且对其加以维护、验证和建档;按照项目定义软件过程开发、维护和审查软件设计以适应软件需求,并形成编码框架;按照项目定义软件过程开发、维护、建档并验证软件代码,以实现软件需求和设计;按照项目定义软件过程进行软件测试;按照项目定义软件过程计划和实施软件的集成测试;设计并实施软件的系统测试和确认测试;按照项目定义软件过程编写并维护将要用于运行和维护软件的文档;按照项目定义软件过程收集并分析在同级评审和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及其有关数据;维护软件工作产品之间的一致性。,P248249,-,88,组间协调,组间协调的目标:客户的需求得到所有相关组的认同;工程组之间的约定得到相关组的认同;工程组识别、跟踪和解决组间的问题。组间协调的主要活动:软件工程组和其他工程组(包括客户和最终用户)一起参与确定系统需求;项目软件工程组的代表与其他工程组代表一起监督、协调技术活动,解决技术问题;按照文档化的计划,交流组间约定,协调、跟踪所进行的工作;按照文档化的规定确定、协商和跟踪工程组之间的关键依赖关系由接收组评审工作产品,保证工作产品满足接收组的要求;按照文档化的规程处理由项目工程组代表无法解决的组间问题;项目工程组代表定期开展技术审查和交流工作。,P249,-,89,同级评审,同级评审是指由与软件工作产品生产者处于同一级别的人员系统地检测软件工作产品,找出其中的错误并确定需要修改的领域。同级评审的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同级评审;识别并消除软件工作产品中的缺陷。同级评审的主要活动:制定文档化的同级评审;按照文档化的规程执行同级评审;记录同级评审的行为和结果。,P249250,-,90,已管理级,已管理级是建立在可重复级和已定义级上的能力成熟等级。该等级主要包括定量过程管理和软件质量管理两个KPA。在已管理级中,组织为软件产品和软件过程制定了量化的质量标准。利用组织级的软件过程数据采集,分析来自项目定义软件过程的有用数据,评价所有项目的重要软件过程的产品和质量,并将其作为组织评价计划的一部分。,P250,-,91,定量过程管理,定量过程管理的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定量过程管理活动;能够对项目定义软件过程的过程性能进行定量控制;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的过程能力是已知和定量的。定量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根据文档化的规程,制定定量过程管理计划;根据项目的定量过程管理计划,实施定量过程管理活动;在项目定义软件过程的基础上,制定数据采集的策略和相应的定量分析;根据文档化的规程,采集用于定量控制软件过程的测量数据;根据文档化的规程,分析和定量控制软件过程;准备并提交软件项目定量过程管理活动结果的书面报告;根据文档化的规程,建立和维护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的过程能力基线。,P251,-,92,软件质量管理,软件质量管理的目标:项目的软件质量管理活动上有计划进行的;软件产品质量的可测目标和目标的优化级上确定的;实现软件产品质量目标的实际进程能够被量化和管理。软件质量管理的主要活动:根据文档化的规程,制定和维护项目的软件质量计划;项目的软件质量计划上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确定、监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车车况检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汽车保养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大类
- 第五课 在变化中成长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鄂科版
- 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国)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相似三角形(13大考点60题)(第1期)解析版
- B Seasonal activities (Speaking)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
- 2025年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考试必考专业知识考试题库(370题)
-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苏教版
-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单元 宋元时期 第10课《元朝的统一》说课稿2 川教版
- Unit 7 Culture and Cultural Diversity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冀教版必修二-冀教版2004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绞磨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 门禁系统施工方案
- 财务大数据基础(第二版)课件 项目一 财务大数据认知
- 快餐店食品处理操作流程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三篇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初高中衔接)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 DL∕T 1804-2018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摆度装置技术条件
- 新版学校班主任工作手册模板
- 国家公祭日成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