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_第1页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_第2页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一 学习目标: 1、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4、借助课文注释及词典读懂课文内容,并掌握文中对句意表达起关键作用的实词。 5、从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理解课文,为与下文的比较阅读作准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四 教学主要过程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导入: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等导入。 1、个读、齐读课文。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2、再读课文。 二、点读课文: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鄙安加信孚狱绩轼焉靡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四、品读 1、这篇*有几条线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第一自然段: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衷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齐鲁长勺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战例。今天我们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谈谈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1、左传 2、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 3、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 刿(gu) 又何间焉 (jin) 鄙(b) 弗敢专也(f)? ? 玉帛(b) 小信未孚(f) 公与之乘(chng) 辙(zh)轼(sh) 旗靡(m) 2、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3、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 明确:依两条线索概括: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奋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四、合作交流,研讨探究。 阅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讨探究下列问题: 1、曹刿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优秀教案总汇3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学们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则帮助解决)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的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他是如何论战的呢?曹刿通过他的“论”又表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共同了解一下吧。 二、研读第一小节 1.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2.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 3.让学生思考:一个“请”字说明什么? 曹刿是何身份呢? 那么在“齐师伐我”这件事上同乡人和曹刿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让学生再读两人的对话,并指名学生翻译这两句。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看出同乡人对战事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而曹刿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不仅道出了他请见的原因,而且表现出他是一个关心国事,有责任感的人。 教师总结:从曹刿的请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主动请求进见鲁庄公,足见他一腔爱国的热情和一份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 4.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讨论了什么问题? 5.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 6.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 (明确:引导鲁庄公,让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教师总结:*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上的远见。 三、研读第二、三小节 1.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 2.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 3.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 (两层。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 明确:不攻击的原因时机未到,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 不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 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4.再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教师总结:*的第二、三小节,作者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果断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1.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 2.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思考讨论后归纳) 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 (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 (2)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