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0_第1页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0_第2页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0_第3页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0_第4页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植物: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调节,生长素,植物激素,发现: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合成部位:分生组织,分布部位:植物所有器官,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运输:极性运输、横向运输,生理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应用:育无籽果实、整枝修剪、防落花落果,乙烯:主要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脱落酸:主要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知识框架,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索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10江苏卷)2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答案】BD,(10重庆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答案:B,解析:此题为识图题,但图形是书上没有的,是原创的,这就更加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了。结合文字和图形可知,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而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表面上是一个均匀光照而实际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则是一个单侧光,表面上植物的茎在上、下方要受重力影响有差别而实际上因缓慢匀速旋转各方向受重力影响相同,所以植物的茎只受单侧光的影响而不受重力影响,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运输多于向光侧,此时两侧的生长素的浓度都是促进生长的,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更有利于植物细胞的纵向伸长,故茎向光(下方)弯曲生长。同理植物的根不受重力的影响而自然水平生长。所以答案B正确。,变式训练1、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的对侧(上方),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变式训练2、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放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固定暗室和光照,设法仅让幼苗随支架缓慢匀速转动。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茎的生成情况是A茎向上弯曲B茎向下弯曲C茎水平生长D茎向孔弯曲生长,将以上装置逆时针转90度如下图,1固定暗室和光照,设法仅让幼苗缓慢匀速转动。这种情况下,植物茎各部位有均等的机会受光,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2固定暗室和幼苗,设法仅让光照缓慢匀速转动。这种情况下,植物茎只有对着暗室孔的部位受光,因此,幼苗将向暗室孔的方向弯曲生长(即向右弯曲生长,不能说向光弯曲生长)。3固定光照和幼苗,设法仅让暗室缓慢匀速转动。这种情况下,只有转到暗室孔对着光源时,植物才受光。因此,幼苗将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右弯曲生长,不能说向暗室孔的方向弯曲生长)。,变式训练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装置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如图所示),假设暗箱可以转动而盆栽幼苗和光源固定不动,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1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答案:C,变式训练4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装置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如图所示),假设盆栽幼苗随暗箱一起转动而光源固定不动,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1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答案:B,(10全国卷一)31(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原因1是_。原因2是_。,答案:半边茎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细胞中的高,所以内侧生长的快;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由于不同部位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此浓度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从题干上来看,(1)幼茎段无叶无侧芽,暗示我们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2)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暗示我们只考虑低浓度的促进效应,不考虑高浓度的抑制效应;(3)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暗示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内外两侧的细胞吸水膨胀不同引起的。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出来,应该是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形成的;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则可能是:(1)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2)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3)其他合理的原因。,(10新课标)30(9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从图乙中可查到与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请预测与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值。(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10北京卷)29.(20分)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请分析并回答:(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货伸长的效果最明显。(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1)调节1(2)氧气均匀(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切段中内源激素,(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葙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B.修改C.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4)7.0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5)C重复实验,【解析】(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的生长起调节作用。由图2可看出在浓度为1mg/L时两次实验切段平均长度都最高。因此1mg/L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2)振荡的作用是增加氧气,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3)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作为实验组应该与对照组存在单一变量,在这里单一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照组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其它的成分应该一样。因为对照组是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所以生长素类似物A应该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通过蒸馏水的浸泡主要是消除原本切段中的生长素的影响。(4)由图可以看出对照组浓度为0,切段平均长度为7.0,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虽然促进,但作用比1mg/L要减弱了一些。(5)对于偏差较大的数据,在原始记录时要如实记录,为增强可靠性,可以做重复实验。,(09北京理综)1.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答案:B,(09江苏生物)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BCD答案:A,(09广东理基)52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答案:D,(09广东生物)12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09福建理综)5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A.aB.bC.cD.d答案:B,(09海南生物)22(9分)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乙组_;丙组_;丁组_。(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1)生长受抑制生长生长生长受抑制(每空1分,共4分)(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1分)(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1分)(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1分)(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2分),一、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1、向性运动概念:,2、向性运动意义:,是植物的应激性,使植物适应外界环境.,区别:应激性、向性运动、感性运动,例1.下列关于植物的向性运动,错误的是A触动含羞草的叶子,叶子小叶就收敛起来,这是含羞草的一种向性运动B植物的向性运动是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C引起植物的向性运动的外界因素有地心引力、水、肥、单侧光、离心力等D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向光性运动:植物依光照方向而产生的运动。可分为正向光性运动、负向光性运动、横向光性运动。在向光性运动中,植物感受光的部位是茎尖、芽鞘尖端、根尖、某些叶片或生长着的茎向光性运动可能的机制:光受体吸收光后,引起植物器官或组织不均匀生长。不均匀生长则可能是由于器官或组织内生长素或抑制物质(如萝卜中的萝卜宁、萝卜酰胺(等)分布不均匀所造成。,2)向重力性运动:植物依重力方向而产生的运动。根据其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关系可将其分为正向重力性运动、负向重力性运动、横向重力性运动。植物向重力性运动可能的机制:植物器官中的淀粉体可能起“平衡石”的作用,当器官位置改变时,淀粉体将沿重力方向“沉降”至与重力垂直的细胞一侧,进而作为一种刺激引起植物器官或组织不均匀生长。而不均匀生长也可能是由于器官或组织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引起且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近年来也有人认为Ca2+、ABA以及NO等信号物质在向重力性运动中起重要作用。,感性运动: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变化、触摸、震动)所引起的植物的运动。根据外界刺激的种类,可包括感夜性运动、感热性运动、感震性运动等。,感夜性运动:由光暗变化所引起的植物的运动。为生长性运动。如:许多豆科植物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关闭;蒲公英的花白天开放,晚上闭合;烟草、紫茉莉的花晚上开放,白天闭合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叶片或花瓣的不均匀生长,即偏上性或遍下性生长。该种运动有光敏色素的参与。植物的感夜性运动也属于生理钟运动。,2.感热性运动:植物对温度变化起反应的感性运动。属生长性运动。如:番红花和郁金香当温度升高时即开花,温度降低时则花瓣闭合,花的开闭对温度非常敏感。原因可能也是花瓣上下表面不均匀生长所致3.感震性运动:植物感受外界震动而产生的运动。为膨胀性运动,因此是可逆运动。如含羞草小叶和复叶的运动。含羞草感震性运动的机理:含羞草小叶和复叶叶柄基部具有叶褥。叶褥为一特殊的细胞群。小叶叶褥上半部细胞胞间隙较大,胞壁较薄,而下部细胞排列紧密,胞壁较厚。复叶叶褥上下部细胞状况与小叶叶褥的正好相反。当小叶和复叶受到震动刺激后,间隙较大、壁较薄的细胞透性增大,水分外流到胞间隙,细胞膨压下降,该处组织疲软,而胞壁较厚的细胞仍保持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小叶合拢,复叶下垂。,二、生长素的发现,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呢?,假设: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尖端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2)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F.W.Went)的实验,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1)1880年达尔文(C.R.Darwin)的实验,根据以上事实,达尔文提出了何种假设?,结论: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某种物质,通过琼脂运输到下部,引起下部生长和弯曲.,(3)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体内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知道了它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IAA)。由于它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特别是使细胞纵向伸长的生长。因此取名为“生长素”.,7、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顶芽和根的生长方向分别为(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A顶芽,根B顶芽,根C顶芽,根D顶芽,根,D,植物激素: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继发现生长素之后,科学家又陆续在植物体内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一系列的物质,它们被统称为植物激素。,作用力很强很低浓度就能引起很强反应半寿期短在细胞内不能积累,很快被分解破坏特异性对某种或某几种细胞有效靶细胞上有相应受体,植物激素的特点,植物激素,生长素由植物体的哪些部分可以产生呢?,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由分裂较为旺盛的部位产生,如叶原基、嫩叶、发育着的种子等。,2、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大多集中在较为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的种子等。,3、生长素的运输,运输方向:横向运输、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单侧光的影响、重力的影响,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照射下,在尖端发生),生长素具有极性传导的特性: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传导,而不能倒转过来传导(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1、产生部位:最活跃的部位是分生组织且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2、结论:生长素在胚芽鞘和根顶端最多,距顶端越远,含量越少。,小结:,(1)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幼嫩的组织细胞(2)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3)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4)运输生长素的方式:主动运输(5)运输生长素的方向: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左图表示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其顺序依次为(),根芽茎,曲线AB段表示:BC段表示:B点表示:C点以后表示:,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茎的生长促进作用增强。,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茎的生长促进作用减弱。,促进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茎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思考:C点表示生长素()A、没有B、没有作用C、有作用,但促进和抑制作用相等,C,调节生长,对生长素要求的最适浓度依次为(),根(1010M)BA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C,(07江苏生物)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答案:A,(07广东生物)26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答案:ACD,(理综I)30、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答案:(1)在该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和高于高浓度的范围的增加一系列的浓度梯度以及在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取消蒸馏水的对照组。原因是生长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可以促进扦插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2)扦插枝条的蒸腾作用湿度,(理四川综)30(20)(1)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部位,其中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和。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1)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如图所示)。第二步:实验结果,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将叶片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第三步:在a组叶片右半叶某一部位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b组叶片的相应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馏水。,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a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和b组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实验结果:a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强度高于b组叶片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2005年天津31)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实验材料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割开),写出主要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_。,弯曲度大弯曲度小弯曲度最大,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3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第三步:移走胚芽鞘尖端,然后将材料托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1)实验一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美,缺少的是,你认为具体的改进方案。,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右侧。,对照组,(2)实验二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有同学画了实验设计示意图中的一部分,请你将示意图补充完整:在甲方框内画出与胚芽鞘尖端有关的图,在乙方框内画出实验结果预测图,以下是两个用玉米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实验1: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于琼脂块上(图1),移去尖端后,将琼脂切成体积相同的若干方块,将方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放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置于黑暗处12小时,每个胚芽鞘弯曲的角度以图2的方式测量。每次放入相等面积、相等体积琼脂块中的胚芽鞘尖端的数量不同,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见图3。,(1)要得到图2的结果,琼脂块必须以方式放在胚芽鞘上(用图表示)。(2)实验强调在黑暗中进行,原因是。,防止在光下照光不均匀或者是单角度,单方向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3)解释实验2的结果。比较实验1和实验2结果,不同点是。,实验2: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取代胚芽鞘尖端进一步实验,实验结果见图4,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1.3时达到最大;高于1.3弯曲度下降,说明促进生长的作用降低。,实验1中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来自胚芽鞘,理论上,一般不会存在生长素浓度过大而抑制生长;实验2中琼脂块中的外源生长素含量过多,就会导致对生长的促进程度降低甚至引起抑制生长的现象,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进入琼脂内是一种扩散现象,实验1的结果显示,当胚芽鞘尖端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琼脂块内的生长素不再增加。,植物的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实验一: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