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_第1页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_第2页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_第3页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_第4页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2.3.1灵敏度的表示方法,摩尔吸光系数()A=bc=A/bc(Lmol-1cm-1),越大,灵敏度越高:105为高灵敏度.,2,2.Sandell(桑德尔)灵敏度(S)定义:截面积为1cm2的液层在一定波长或波段处,测得吸光度为0.001时所含物质的量。用S表示,单位:gcm-2A=bc=0.001bc0.001/,S小灵敏度高;相同的物质,M小则灵敏度高.,3,例1邻二氮菲光度法测铁(Fe)=1.0mg/L,b=2cm,A=0.38计算、S和,解:c(Fe)=1.0mg/L=1.010-3/55.85=1.810-5(molL-1),S=M/=55.85/1.1104=0.0051(g/cm2),或,4,c=1.0mg/L=1.010-3g/1000mL=1.010-4g/100mL,5,例2比较用以下两种方法测Fe的灵敏度.,B.用4,7-二苯基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5332.2104Lmol-1cm-1S=55.85/(2.2104)0.0025(gcm-2),B方法比A方法的灵敏度高.,A.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时,5081.1104Lmol-1cm-1S=55.85/(1.1104)0.0051(gcm-2),6,2.3.2准确度仪器测量误差,由于T与浓度c不是线性关系,故不同浓度时的仪器读数误差T引起的测量误差c/c不同。,7,测量误差公式推导:,dA=d(-lgT)=d(-0.434lnT)=-0.434dT/T,A=-lgT,TlgT最大时,即(TlgT)=0时误差最小,算得lgT=-0.434,T=36.8%,A=0.434,8,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与T(或A)的关系,实际工作中,应控制T在1070,A在0.151.0之间(调c,b,),9,2.4.1显色剂与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在光度分析中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叫显色反应。,8.4显色反应与分析条件的选择,10,显色反应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配位反应;另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Fe3SCN=FeSCN;Mn25e4H2O=MnO48H在这两类反应中,用得较多的是配位反应。显色剂:与待测组分生成有色化合物的试剂叫显色剂;1无机显色剂:2有机显色剂:1)优点:a具有鲜明的颜色,都很大(一般可达到104以上),所以测定的灵敏度很高;b生成的一般为螯合物,稳定性很好,一般离解常数都很小;c选择性好d有些有色配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进行萃取光度分析,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11,有机显色剂,OO型:,ON型:,PAR,S型:,双硫腙测定很多重金属离子,如:铅、锌、铜、银、汞、镉等。,NN型:,丁二酮肟,邻二氮菲,磺基水杨酸,12,显色反应的选择,灵敏度高,一般104;选择性好;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对照性好,max60nm;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组成恒定,稳定;显色条件易于控制,重现性好.,13,2.4.2显色条件的确定,c(R),c(R),c(R),1.显色剂用量(c(M)、pH一定),Mo(SCN)32+浅红Mo(SCN)5橙红Mo(SCN)6-浅红,Fe(SCN)n3-n,14,2.显色反应酸度(c(M)、c(R)一定),pH1*n*n*,37,38,n*跃迁(含具n电子的杂原子),39,n*跃迁(带孤对电子的杂原子与其他键共轭),介质,40,*跃迁(不饱和烃类),*跃迁的max短,大,n*跃迁的max长,小.,41,电荷迁移跃迁(荷移光谱),特点:谱带宽,吸收强度大,max处的可大于104。,Fe3SCN-Fe2SCN,(分子内氧化还原),h,R,h,DA,DA-,e给予体,e接受体,e给予体,e接受体,42,2.6.2有机分子中的生色团与助色团,严格地说,只有含有不饱和基团或孤对电子的基团,才是生色团(n*,*),生色团类型,43,生色团举例-1,44,生色团举例-2,45,生色团举例-3,46,不饱和基团助色效应大,256261264282320,276(K带),苯环B带max(nm),常见助色团及其助色效应(红移max增大):FCH3ClBrOHOCH3NH2NHCH3N(CH3)2NHC6H5O,例:CH3ClCH3BrCH3Imax(nm)172204258,47,反助色团,大多是吸电子基团(蓝移)NH3SO2NH2COOCNCOOHCOOCH3COCH3CHO,48,共轭烯烃键数与能量的关系,共轭键越多,最大吸收峰波长越长.,49,50,苯吸收带(溶剂:异辛烷),51,苯环共轭的影响,52,苯的同系物的吸收光谱,53,苯环取代基的影响,(CH3)2N,2,2-二甲基联苯,二苯甲烷,54,羰基化合物,E,n,*,n*290nm,*210nm,n,*4,1,n*321nm,*217nm,2,*3,脂肪醛的*n*,2-丁烯醛的2*3n*3,55,8.6.3溶剂极性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对称四嗪的吸收光谱,蒸气状态环己烷中水中(溶剂化,精细结构消失),56,酸碱性导致物质结构发生变化,例:PP,57,溶剂极性增大,n*吸收蓝移,例:丙酮,丙酮的UV吸收光谱图,溶剂效应(形成氢键),无溶剂效应,E1,E2,水,乙醇,己烷,A,58,溶剂极性增大,*吸收红移,CH3,异亚丙基丙酮,59,溶剂极性影响的结论:,1.非极性溶剂可见精细结构;2.pH影响分子构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