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_第1页
六国论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_第2页
六国论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_第3页
六国论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_第4页
六国论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文言知识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3、至于颠覆 到了地步 4、可谓智力孤危 智慧力量5、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前例 6、刺客不行 不去行刺二、找出词类活用词并解释(5分)1、理固宜然 名词作状语 从道理上说2、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 坚持正义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作动词 以礼相待4、日削月割 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一月月地5、李牧连却之 使动 使退却6、始速祸焉 形容词作动词 招致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错,一律、一概 2、不能独完 完好3、思厥先祖父 他们的 4、举以予人 拿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既然这样那么 6、暴秦之欲无厌 满足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奉送 更加 8、强弱胜负已判矣 辨别9、理固 宜 然 从道理上说 应该 这样10、以地事秦 侍奉、对待11、始有远略 开始、起初 谋划、打算12、始 速祸焉 才 招致1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两次 使退却14、洎牧以谗诛 及、到15、革灭殆尽之际 将要 1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17、胜负之数 天数 18、或未易量 或许19、封天下之谋臣 封赏 20、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胁迫2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被 22、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跟从四、解释一词多义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2、得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获得) 此言得之 (适宜) 诚不得已 (能够)3、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优势) 其势弱于秦 (势力)4、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来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洎牧以谗诛 因为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凭借五、分析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3、赵尝五战于秦 状语后置 4、其势弱于秦 状语后置5、举以予人 省略句(省略代词“之”,应为“举以之予人”)6、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六、翻译下列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灭亡,并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因而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厉害。所以不用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一直发展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呢。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蓄的威势所胁迫,一天天地被削弱,一月月地被分割,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蓄的威势胁迫啊!课堂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率赂秦耶率:全部 思厥先祖父厥:代词,其暴霜露,斩荆棘 暴:bao 暴露 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始速祸焉 速:很快洎牧以谗诛 洎:ji 等到 当与秦相较 当:应当或未易量 易:轻易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侵略A BC D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洎牧以谗诛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 然后得一夕安寝可谓智力孤危 剌客不行,良将犹在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至于颠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B.C.D.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六国论 苏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藉之以蔽其西()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阴助其急() (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5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帮助解决。 6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所忌非韩即魏。 7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8、默写(1)古人云:“ ”此言得之。(2) ,是又在六国下矣。(3)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4)不赂者以赂者丧。_,_。_。(5)思厥先祖父,_,_,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_,_。(6)有如此之势,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马季的突然辞世,是相声界无法弥补的损失,相声的大旗谁来扛?姜昆已倍感肩上的重量:“我相信自己能继续攀爬相声的象牙之塔,一定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上走一步。B近年来中国GDP增长的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外国资本的投资和外贸出口,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正日渐加深,可见人们担心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顾虑也并非杞人忧天。C面对即将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D随着交易会临近,将有大量外地客商来到广东,一些打着“深珠游”旗号诈骗外地游客的团伙又跃跃欲试,这着实让人担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依法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付项目,建立社保机构独立预算和全国统筹预算,是我国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创新战略。B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C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D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出现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_ 。_ 。 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程度 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x k b 1 . c o mA B C D4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学校赞助收入问题进行讨论。 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不超过 15个字)。(5 分)主持人: _某律师: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凡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均应依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而所谓“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据此要看学校是否有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而定。某官员:税务部门认为,对学校取得各种名目的赞助收入是否征税,主要看是否发生了向赞助方提供应税劳务等行为,如果没向赞助方提供,不缴纳营业税,如果向赞助方提供,应缴纳营业税。5.请仿照下面的文字写一段话,要求:另选话题,句式大致相同,想像丰富而合乎情理。(6分)你曾为一朵花而陶醉过吗?假若没有陶醉过,那么你就到小路边、山野间、河谷里,甚至屋檐下寻觅吧,这世界上,总有一朵花是为你而绽开的,总有一缕芳香会悄然地沁入你的心脾。_1B2D3D4答案:(1)遮蔽(2)挺身而出(3)暗中(4)发展到 提示:本句中的“委”是“受委托而与秦作战”;“休息”即休养生息;“阴”是指暗地里。5答案:B6提示:这两个例子是对上文一个观点的论证,这个观点即前面一句“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所以作者的用意应该是论证“天下所重者”。 答案:C7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文意和写法的整体把握,而且是对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两篇文章都对六国作了分类,但并没有赞扬一类,抨击另一类。作者只是对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类都没有正确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赞扬。 答案:A 4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