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毁,韩愈,2020/5/7,.,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韩文公:死后谥“文”。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2020/5/7,.,古文运动:,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020/5/7,.,4,写作背景,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士人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解题:原毁,专用以推论事理根源的一种文体。原:推求根源,推究,毁:诋毁、诽谤,原毁探求在士大夫中间产生毁谤的根源。,2020/5/7,.,6,整体感知(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各段写了些什么内容。),第二段,写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与古之君子相反。,第一段,先提出古之君子待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的原则。,第三段,破题目中的“原”,推究“毁”的思想根源。作者认为“毁”的思想根源在于“怠”与“忌”。,第四段:阐明写作意图,把根绝毁谤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2020/5/7,.,7,第一段,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责:责备,要求。重:严格。周:周密、全面。待:对待,要求。轻:宽容。约:简约。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又简约。,疏通课文,2020/5/7,.,8,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就愿意做好事。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求:寻求。所以:的原因,的道理。是:这样。乃:竟然,却。(副词)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探究舜之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2020/5/7,.,9,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以:而,连词,表修饰。就:追求,保留。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保留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2020/5/7,.,10,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焉:代词,他。是人:这些人,指上文所说的“古之君子”。病:缺陷,过错。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人能赶得上他;周公,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这个人,却说:“赶不上舜,赶不上周公,就是我的过错。”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既严格又周密吗?,2020/5/7,.,11,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是:这足:足够,足以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些优点,这就足够算是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足够算是个有技能的人了。”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即:靠近。(他们)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而不要求他再有第二点;就他目前的良好表现而夸奖,不追究过去的错误;生怕他得不到做好事应受的褒扬。,2020/5/7,.,12,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易:容易。修:学习。能:学会,掌握。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他对待别人,却说:“能够有这样的优点,这就够了。”又说:“能够擅长这个,这就够了。”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这不也就是对别人要求宽容又简约吗?,2020/5/7,.,13,明确:三层,第一层从“古之君子故人乐为善”,总论责己、待人的正确原则及其效果。第二层从“闻古之人有舜者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举例论证。第三层从“其于人也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谈宽于待人。,第一段分为几层?各层的内容是什么?,2020/5/7,.,14,明确:第一段先树起正面的楷模,说明要根除诽谤之滋生,要向古之君子学习,待己、待人分别采取“重以周”、“轻以约”的正确态度,也为下文破题作了铺垫。,试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2020/5/7,.,15,第二段,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详尽、全面。廉:少,意谓要求低。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很周全,他要求自己却很低。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自取:自己取得(进步或收获)。(对别人要求)周全,所以别人难以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很低,所以自己的得益就少。,2020/5/7,.,16,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自己没有什么优点,说:“我擅长这个,这也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技能,说:“我能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以:来,表目的的连词。欺于人:欺骗别人。少:稍。已:太、甚,表程度的副词。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得益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低了吗?,2020/5/7,.,17,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不足称:不值得称赞。用:功用,作用。他对别人,说:“他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人品不值得称道;他虽然擅长这个,但这种技能的作用不值得称赞。”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计:考虑。图:考虑。闻:名誉、声望。指摘别人一个缺点,忽略其他众多的优点;只追究人家的过去而不考虑人家的现在,生怕别人有了名望。,2020/5/7,.,18,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周全了吗?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谓:称做,叫做。身:自身,自己。这就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苛求)别人,我没有看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2020/5/7,.,19,第二段分为几层?各层的内容是什么?,明确:三层。第一层从“今之君子则不然故自取也少”,今之君子责人待己的做法及危害。第二层从“己未有善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待己廉。第三层从“其于人也吾未见其尊己也”,责人详。,2020/5/7,.,20,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待己廉:低标准、无要求责人详:高标准、苛责人、惧人闻达作用:同第一段形成古今鲜明对比,揭示出当时毁谤成风的情况。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现实后果会是什么?对人求全压制人才责己太宽骄横自是,第二段内容分析:,2020/5/7,.,21,第三段,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虽然这样,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这根源就是所说的怠惰和忌妒啊。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修:修养品性。怠惰的人不能修养品性,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品性。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我曾经试验过,曾经试着对大家说:“某人是好人,某人是好人。”,2020/5/7,.,22,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应:附和。与:朋友,同伙。(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交好然:这,指代“其人之与”。然:这,指代“其所疏远”。是:这,指代以上三种情况。那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和他疏远的人和他没有相同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况,那么强硬的人一定从嘴里说出愤怒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色上露出愤怒。,2020/5/7,.,23,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是故:这个缘故,因此。修:治理。因此,事情办好了,诽谤便随之产生;德行提高了,诋毁也就随之而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已:矣。唉!读书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希望名誉昭著,道德畅行,真是难啊!,2020/5/7,.,24,本文的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明确: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说出怠与忌的具体所指?,怠自己不求进步(不能修)忌害怕别人有进步(畏人修),本段所运用的论据有哪些?,理论论据: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事实论据:举例称赞某人、批评某人,2020/5/7,.,25,文中所举两次“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危害)是什么?当你称赞或批评一个人时,人们不是以这一称赞或批评的正确与否作出反应,而是按照与某一个人的关系而定。应者(要好的人、无利害冲突的人、畏惧他的人)、不应者表演不一样。由此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2020/5/7,.,26,第四段,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有作:有作为。存:留心、牢记。几:庶几、差不多。理:治。译文:居于上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如果得到我所说的这些道理而记住它,那他的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原毁脉络,第一段: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第二段: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第三段:揭示“毁”的社会根源及危害根源怠与忌危害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第四段:写作意图及改变这种风气的殷切愿望(论“毁”与“国治”),对比论证,举例论证,2020/5/7,.,2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第三段,那么,文章为什么要从“古之君子”说起,它与中心论点又有什么内在关联?,先从“古之君子”谈起,远远写来,却又处处暗扣“毁”不兴的缘由。“躬自厚薄责于人”树起丰碑。“今之君子则不然”仍未涉及“毁”,但在对他们言论的描摹上,字字句句扣在“原毁”的轨迹上。前两段准备好了箭与靶,第三段水到渠成,引矢破的,点明了“毁”字。先提出中心论点,“毁”根源在于“怠”与“忌”,又从众人对“良士”“非良士”的反映来透视世风,证明当时毁风猖獗。,2020/5/7,.,29,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古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君子”“今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小人”“今之君子则不然”,不然者,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人反是”。,2020/5/7,.,30,写作特点,1、鲜明的对比。“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构成贯穿全文的对比。古之君子,责备自己很重,很周全,要求很严格,对待别人,很宽,很随和,毫不苛求;今之君子,要求自己很低,要求别人却很苛刻。这中间,段与段,层与层都采用对比写法,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与待人“轻以约”,今之君子则相反。“重”与“轻”,“周”与“约”又构成具体的对比。古、今君子的具体行为亦构成对比。逐项对比,使问题的正反两面都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情也愈益强烈。,2020/5/7,.,31,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本文的重点并非是赞颂古之君子,而是抨击今之“君子”的责人详,待己廉,在于挖出其思想根源,因而文章对此着重予以论述。“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售行业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实务
- 关于用工合同范文5篇
- XX年股东合作合同2篇
- 因债务纠纷离婚协议书4篇
- 旋挖桩承包合同范本4篇
- 机制木炭订购合同范本
- 贷款顾问服务合同范本
- 白酒供应合同范本
- 货车分期贷款合同范本
- 承包割胶合同范本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押题及答案
- 教育机构兼职教师聘用合同
-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评物理试题(含答案)
- 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讲稿-2025秋版本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 托盘运输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小学信奥选拔试题及答案
-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民法典出租房屋合同条款
- 酒店安全巡查日常检查记录表
-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