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分析.ppt_第1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ppt_第2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ppt_第3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ppt_第4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各位同行专家光临指导,研讨与交流,高三物理总复习,高考物理试题分析,甘肃省2008年高考物理抽样统计分析,2009年高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甘肃省2008年高考物理抽样统计分析,一.甘肃省2008年高考物理抽样统计数据分析,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试卷分析,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采取等距抽样法,从我省考生答卷中抽取了大量第i卷和第卷,进行统计分析。,一.甘肃省2008年高考物理抽样统计数据分析,从考生答卷抽样的统计结果来看,试题整体较去年容易,接近2005年、2006年的水平,比2007年平均分高出近9分,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温度就越高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平均分:3.56难度:0.59,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15.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d),平均分:2.03难度:0.34,a.红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b.红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c.紫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d.紫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a.b.c.d.,平均分:3.94难度:0.66,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t=0时,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元位于y=0处,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0.15m处的质元位于y=a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ac)a.0.60mb.0.20mc.0.12md.0.086m,平均分:3.43难度:0.57,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c)a.hb.1.5hc.2hd.2.5h,平均分:2.54难度:0.42,19.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上升。若两极板间电压为-u,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c)a.2v、向下b.2v、向上c.3v、向下d.3v、向上,平均分:3.58难度:0.60,20.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m,相应的能量mev是氘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用能量小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b.用能量等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c.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d.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平均分:1.68难度:0.28,21如图,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虚线框对角线ab与导线框的一条边垂直,ba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在t0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以i表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c),平均分:2.24难度:0.37,(1)(5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mm。,22.(18分),调节电阻箱,使它的阻值r0与待测电阻的阻值接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最右端。合上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端滑动,使两个电压表指针都具有明显偏转。记下两个电压表和的读数u1和u2。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记下和的多组读数u1和u2。求rx的平均值。,平均分:10.90难度:0.61,(2)(13分)右图为一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图。该实验可用来测量特测电阻rx的阻值(约500)。图中两个电压表量程相同,内阻都很大。实验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阻箱的符号为,滑动变阻器的符号为,其余器材用通用的符号表示。()不计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和r0表示rx的公式为rx。()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且u1、u2、r0、的内阻r1、的内阻r2表示rx的公式为rx=。,22.(18分)(1)4.593(5分。4.592或4.594也同样给分),(3分),(),(),(2)()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6分。其中,分压电路3分,除分压电路外的测量部分3分),23.(15分)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0/2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求(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平均分:11.02难度:0.73,23.(15分),(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mv0=m+mv,解得,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e=,由式得,e=,(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面时间为t,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则,s=vt,由得,s=,评分参考:第(1)问9分。式各3分。第(2)问6分。式各2分。,24.(19分)如图,一直导体棒质量为m、长为l、电阻为r,其两端放在位于水平面内间距也为l的光滑平行导轨上,并与之密接;棒左侧两导轨之间连接一可控制的负载电阻(图中未画出);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开始时,给导体棒一个平行于导轨的初速度v0。在棒的运动速度由v0减小至v1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负载电阻的阻值使棒中的电流强度i保持恒定。导体棒一直在磁场中运动。若不计导轨电阻,求此过程中导体棒上感应动势的平均值和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平均分:9.35难度:0.49,24.(19分)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为,当棒的速度为v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lvb,棒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该力大小不变,棒做匀减速运动,因此在棒的速度从v0减小到v1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f=ilb,评分参考:式3分(未写出式,但能正确论述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的也给这3分),式各3分,式各2分,式各2分。,由式得,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导体棒中消耗的热功率为,由式得,25.(20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平均分:4.97难度:0.25,25.(20分)如图,o和o分别表示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卫星轨道平面上,a是地月连心级oo与地月球面的公切线acd的交点,d、c和b分别是该公切线与地球表面、月球表面和卫星圆轨道的交点,根据对称性,过a点在另一侧作地月球面的公切线,交卫星轨道于e点。卫星在上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挡。,设探月卫星的质量为m0,万有引力常量为g,据万有引力定律有,式中,t1是探月卫星绕月球转动的周期。由式得,设卫星的微波信号被遮挡的时间为t,则由于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应有,式中,=coa,=cob。由几何关系得,由式得,评分参考:式各4分,式5分,式各2分,式3分。,得到此结果的也同样给分,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答题中的典型错误,第22题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在固定刻度读数时,要特别注意半毫米刻度是否露出,在可动刻度读数时,要注意有估读位。答题中主要出现的错误是:(1)在固定刻度上的半毫米刻度没有读出来,读成:4.092mm、4.093mm、4.094mm等。(2)可动刻度上的估读位丢失,读成:4.59mm。(3)可动刻度上虽然考虑了估读位,但不能正确读出估读位,从题目中明显地看到固定刻度的轴向线位于可动刻度上的第9与第10格线之间,但没有对在中间也没超过中间,所以估度位应不大于5,但有些考生读成:4.595mm、4.596mm、4.597mm等。,第22题仍是经典的电学测电阻实验,要求认识电路并根据已知的实物图画电路图,工作电路是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求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控制电路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连接形式。答题中主要出现的错误是:(1)看不懂实物图。(2)丢掉开关。(3)不能正确地利用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物理量表示所求物理量。(4)数学运算能力差,第问中通过解方程求rx的表达式,答案五花八门。(5)将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画成限流式。(6)将分压电路画错,典型的两种错误电路如下:,第23题描述的物理过程清晰,主要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和平抛运动规律。答题中主要出现的错误是:(1)虽然分析出子弹打物块的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但将一般碰撞当作完全非弹性碰撞,在求打击后物块速度v时,写成mv0=(m+m)v。(2)审题能力差,把求物块的平抛运动的位移当作是求子弹的平抛运动的位移。(3)概念不清,不明白题目中所讲的系统是指什么,将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当作是子弹损失的机械能。(4)子弹打物块的过程是动量守恒的典型特例,当作是机械能守恒的过程,在求打击后物块速度v时,写成,。,第24题是一道力学与电磁学的综合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深入理解,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和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答题中主要出现的错误是:(1)因为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棒速度是减小的,所以电动势是减小的,但电路中连接的是一可控制的负载电阻,保证了棒中的电流强度i恒定,棒受到的是恒力作用,从而判断出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于涉及到了上述较多的因果、逻辑关系,考生答题中虽然罗列了大量的普遍公式,却不能与题目所给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说明考生缺乏分析、推理能力。(2)电路中的几个功率概念不清,误认为电源的总功率就是电源的输出功率,求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时,写成,。,(3)功能关系不明确,误认为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负载电阻上消耗的电能。(4)几组概念搞混、公式记忆不准确。功与功率、电热和电热功率、平均值和瞬时值。电动势和安培力公式记混。(5)位移和面积在题目中用同一个字母s表示,导致做题中张冠李戴。写成,上式中的s是面积而错当作位移,,,。,代入.,本题解法多种多样,例如求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时,可用功能关系、动能定理、能的转化和守恒、功和功率的关系都对。但要求考生一定要思路清晰,基本功扎实,理解、推理能力好,数学运算能力强,才能得高分、得满分。本题对高分段考生区分度好。,(6)对于用字母来表示已知量的题目,运算能力较差,往往前面的公式是正确的,但代值推导过程中总会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再加上对量纲不熟悉,没有学会通过量纲检查结果的正确性,导致答案错误失分较多。如写成,第25题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将万有引力、匀速圆周运动结合起来的一道综合性很强的习题,考查了学生阅读能力、物理模型建立能力、推理能力、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本题的得分率十分低。答题中主要出现的错误是:(1)没有读懂题目,搞不清楚在圆周运动中的哪一个是中心天体,哪一个是卫星,胡套公式。(2)没有读懂题目中所表达的三颗星球的方位关系,从而找不出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3)空间想象能力差,不能将立体图转化成平面图。(4)由于题目中涉及的已知物理量字母较多,导致考生在表述中字母前后混乱,计算结果错误。,(5)不善于用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表示角度。(6)大多数考生虽然知道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但由于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物理量过多,考生往往不能正确利用已知物理量字母正确写出两个方程,暴露出考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较差,物理模型的建立比较薄弱,在物理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本题凸显了考试大纲中强调的能力立意,要求考生能够阅读并正确理解题意,建立起两个圆周运动模型,明确三星之间的位置关系,该题尤其能有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对高分段考生有较好的区分度。,2009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一.重视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讲情模型建立的过程,做好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复习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3.深化理解模型,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由于自然界的物质种类繁多,运动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又各具特征,几乎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会牵扯到许多因素,因此为了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必须根据所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就叫构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1.讲情模型建立的过程,做好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复习,物理概念反映事物不同的本质属性,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有自己确定的物理意义以及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物理模型的提出和发展揭示了物理概念的进化于形成,所以物理模型也就成为理解物理概念的基本思路。例如,力学中的单摆概念是建立在“忽略摩擦力与空气阻力,不计摆球的大小、摆线的质量与伸缩,摆的偏角不超过10的模型后,才能视为简谐振动。,物理规律体现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趋势,它反映了各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通过对物理学的学习,不难发现,实际上,物理学很多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建立,往往都是以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某种简化模型为基础的。物理模型从不同侧面描述和揭示在各种问题中实际物体的特征,所以可以这样说,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发展是物理学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在高三复习中,按照学生认识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模型处理物理问题,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和提高,使他们熟悉并掌握这种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解题技巧,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对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可伸长:只能产生沿绳方向伸长的弹性,形变,因形变量很小,所以不考虑绳的伸长。,轻绳模型,轻:质量不计,同一根轻绳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软:即绳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1.,拉力和张力,(,1,),概念,(,2,),同一根轻绳上各点的张力处处相等,,而且等于绳子拉其他物体的力,(,3,),张力的突变,2.,连接形式:滑轮、挂钩、打结,3.,绳端速度分解问题,4.,轻绳突然绷紧,5.,轻绳连接物体在竖直平面内运动的讨论,轻杆模型:1.形变特点:可以产生拉伸形变,还可以产生压缩、弯曲和扭转形变2.方向: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3.二力杆件特点4.弹力可以突变5.杆端速度分解问题6.轻杆连接物体在竖直平面内运动的讨论7.推广:轻支架、轻圆盘和物体相连接,轻弹簧模型1.形变:可产生拉伸和压缩形变2.方向:力的方向沿弹簧纵轴方向3.大小:胡克定律f=kx(1)深入理解公式中每一项物理量的含义(2)弹簧秤的读数问题(3)明确fx4.弹力不能突变5.对称性6.弹力功的特点:弹力是线性变化的,所以可以用平均值进行计算7.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关系,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近几年高考试题加大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突出“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高考命题方向.以现代科技应用为背景的题目,要求学生对试题所展示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判断,弄清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然后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其特点为选材灵活、形态复杂、立意新颖.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尤其是从背景材料中抽象、概括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应考的难点.,联系实际的题目千变万化,虽然立足于实际,有些和日常生活相关。但题干在叙述中文字冗长,面貌“新”,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自信心不足,统摄处理信息的能力弱,无法通过“对比、想象、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背景中建立起合适的物理模型。这类试题往往要求考生阅读、分析试题给出的描述,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简化与纯化过程,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该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学生就完全有能力解决好这类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视角地进行观察与思考,理解一些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积极开展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实践活动。如果条件许可,在高一、高二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研究性课程。教师可从往年的高考试题与各地的模拟试题中选编一些题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具体措施:,和体育运动项目相联系的题目:蹦床、跳台跳水、打排球、打网球、跳蚤和人对比跳高等。,3.深化理解模型,,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模型篇,近几年来,理综物理试题关注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在落实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典型的物理过程、物理模型要能够深刻理解。如2008年理综中16题连接体的受力分析和平衡问题,17题波的多解问题,19题带电油滴匀速运动条件的分析,21题电磁感应图像,22题电阻测量的方法,23题子弹打物块模型及平抛运动,24题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电磁感应电路及能量转化和守恒问题,25题万有引力及其应用,这些试题绝大多数都是考生熟悉的“成题”,是物理学科的常规问题和典型题目,考生总体感觉不难,做起来容易上手,但要得到高分,对考生深化理解模型的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适用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只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公式而轻条件。讲模型中,按照学生认识规律,立足基础知识,注重过程分析,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讲习题中,还可设计一些基本模型的重组问题,相近模型的对比问题,复杂模型的分解问题,强化思维训练,理顺流畅的解题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对物理模型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应用并迁移物理模型的能力,避免思维定式的形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模型:一定要先判断停止运动,两种模型,的时间,不要盲目,代公式,“类竖直上抛运动”模型:,1.重点放在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2.注意公式中各个矢量的符号。区别公式中的“+,”号(加减号)和矢量的“+,”号(正负号)。,二.重视数学工具的使用1.空间立体概念的建立2.方程及其方程组3.数学图形,数学工具,考试大纲在能力要求中明确提出五大能力,其中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两年高考中体现越来越重要。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渗透、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为物理概念、定律、定理的表述提供简洁、精确的数学语言,为考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提供有效的方法,为物理学中的数量分析和计算提供有力的工具。,高考物理试题解答离不开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借助物理知识渗透考察数学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永恒主题。可以说任何物理试题的求解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过求解再次还原为物理结论的过程。,分析近两年来物理压轴题,这些题目感觉难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就难在了数学推理和数学运算上。,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几乎涉及到了中学阶段学到的所有数学内容,如三角、代数、几何、数形结合等。运用的数学方法通常包括方程(组)法、比例法、数列法、几何法、图象法和微元法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力和牛顿运动定律复习中,对涉及到的三角函数概念和求函数极值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可设置一些用字母来表示已知物理量的习题,通过列方程组让学生体会“知三求二”深入理解独立方程;在磁场和电磁感应章节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导电滑轨中导体棒的受力等等,建立空间立体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教师平常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只要在平时复习中重视了,练习中落实了,学生才能在高考中见到同类型题目时有信心、有能力去解决。,1.空间立体图的处理方法,空间内容,1.2导电滑轨类问题,在中学阶段,我们研究质点的运动仅限于在一个平面内(即二维或一维问题),所以涉及到空间立体图,如导电滑轨的斜导轨、竖直导轨问题,应先建立垂直运动平面的z轴,列出z轴方向的受力平衡方程fz=0,再建立质点运动平面的xoy直角坐标系或ox轴,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磁场和电磁感应两章内容,由于磁感线的分布具有空间立体性,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受力方向(洛伦兹力或安培力)之间存在更为复杂的空间方位关系,所以在复习中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选择好观察方位,并使学生学会将空间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俯视图、侧视图等),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有效解题的关键。,1.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焦点,题源丰富、题型多样是此类题目的特点。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是力学和电磁学综合的典范,利用“场”这一媒体充分地考查了考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对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运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2.方程及其方程组,3.数学图形,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其应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1.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2.借助于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在三力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部分圆周运动中,对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两相似三角形条件的分析及任意三角形的正、余弦定理都要做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三角形,与圆有关的几何知识在物理解题中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