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个设计初步-课件_第1页
环境个设计初步-课件_第2页
环境个设计初步-课件_第3页
环境个设计初步-课件_第4页
环境个设计初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环境的概念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场所构成的综合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处于动态性变化之中。宇宙环境、地质环境、地理环境、和聚落环境(城市环境、村落环境),第一章环境艺术的含义,环境主要包括:1.自然环境2.人工环境3.人文环境,1.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体、土地、植被等自然因素。,2.人工环境指经过被认为改造过的自然,或经过人设计与建造的建筑、广场、道路、桥梁、花园等适合人类自身生活的环境。,3.人文环境(社会)是指人创造非实体环境,由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哲学等各种因素所构成的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环境设计:是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关系中以人的生存与安居为核心的设计问题的应用学科,并以设计致力于优化人类生存与居住环境整体势力的理论及方法的研究为主旨。,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1.突出以人为本的趋势,2.追求文化内涵的趋向,江南会,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主体构思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3.加大科技含量的趋势,控制主机(集中控制器):SmarthomeControlCenter。智能照明系统。IntelligentLightingSystem(ILS)。电器控制系统。ElectricalApparatusControlSystem(EACS)。家庭背景音乐。WholeHomeAudio(WHA)。家庭影院系统。Speakers,A/V&HomeTheater。对讲系统。VideoDoorPhone(VDP)。视频监控。CamerasandSurveillance。防盗报警。HomeAlarmSystem。电锁门禁。DoorLocks&AccessControl。智能遮阳(电动窗帘)。IntelligentSunshadingSystem/ElectricCurtain。,暖通空调系统。Thermostats&HVACControls。太阳能与节能设备。Solar&EnergySavers。自动抄表。AutomaticMeterReadingSystem(AMR)。智能家居软件。SmarthomeSoftware。家居布线系统。Cable&StructuredWiring。家庭网络。HomeNetworking。厨卫电视系统。KitchenTV&BathroomBuilt-InTVSystem。运动与健康监测。ExerciseandHealthMonitoring。花草自动浇灌。AutomaticWateringCircuit。宠物照看与动物管制。PetCare&PestControl。,1、价值1.23亿美元,2、消耗了50万块板材,3、智能照明和温控系统5、墙上的相框其实是触摸屏6、游泳池里也能听音乐7、20英尺高的蹦床室8、一个可以容纳200位客人的巨大宴会9、“世外桃源2.0”里有数不清的的房间10、总共有6个厨房11、超级私人图书馆12、超豪华家庭影院15、智能种树系统16、人工溪流和湖滨沙滩17、参观一次3.5万美元,4.强调环境整体性观念,5.提倡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二章设计对象与设计要素,空间的概念与类型空间:空间有着相对和绝对的两重性。,(一)空间类型主要分为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实际空间与心理空间功能空间与结构空间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动态空间运动感、方向感、诱导性和透视感,它把握着人的变化、运动、知觉和心理,从而给人以连续、完整、和谐的审美感受。,静态空间相对严谨,形式相对稳定,构成相对统一。静态空间的特征通常表现为其空间形态多采用对称、平行、垂直、向心式或者离式的稳定形式,以柔和、温雅、宁静的色彩基调来达到静态的平衡,空间中点、线、面诸元素的处理要相对平和规则,没有强制的引导因素,给人以稳重恬静、平和静谧的感觉。,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具有外向性特征,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给人予轻松、通透的视觉感受。,封闭空间多用限制性较高的实体材料来对空间进行围护,封闭了与周围空间的渗透,其严肃的、拒绝性的、具有很强的区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实际空间实际空间指的是空间的物质属性,是由空间构件明确建构,能被人直接感知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是指没有明显界面围合,缺乏较强的限定度,更多的借助实体构件的暗示,依靠联想和视觉完整性来划定空间,又称“虚拟空间”。,(二)空间造型造型、色彩、光线、材质、技术,点(1)单点,(2)多点,马赛公寓,野口勇设计的曼哈顿银行下沉庭院,线,(1)直线,国家体育馆鸟巢,挪威Vennesla文化和图书馆,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汉堡易北音乐厅室内,面,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体,“蒙特利尔67”住宅,室内设计的程序设计是一种创造的艺术,室内设计正是在不断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逐步将思维中的想象空间构筑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在这想象与现实的延伸过程中,其设计的进程基本分为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方案深入阶段;设计施工阶段和设计评价阶段五大部分。,1、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明确设计的任务,要求掌握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第二,收集资料,进行设计分析及可行性调研,2、方案设计阶段,第一,设计定位设计可依靠地理、人文、心理等需求行为,将使用者的理想空间变为现实的第一步。如:设计的目标定位、技术定位、人机界面定位、预算定位等等。,第二,方案切入按照相关的资料、设计定位的内涵,进行有目的的规划、构思,发挥人的主观创造力,开发出几套创意新颖的设计构思方案。如:从空间、功能、心理等方面入手展开构想。,第三,综合评价评价,是在设计过程中,对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案进行比较、评定,由此确定并筛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如:进行功能、心理、材料、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分析。,第三章第一节居住空间设计程序,3、设计深入阶段,第一,深入设计在原有的评价基础上,从总体设想到各单元的尺寸设定,从虚拟空间到建筑构架展开设计,并落实于设计文件。如:平面图、室内空间展开图、仰视图、室内透视图、室内装饰材料详实版面、设计意图说明和造价预算等。,第二,设计表现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语言、形体、图表、模型等手段都能有一定说服力。,第三,施工图设计设计经过设计定位、方案切入、深入设计、设计表现等过程,方案被采纳。在即将进入设计施工之前,需要补充施工所需的有关平面布置、室内立面和顶棚等详细图纸,还应包括设计节点详图、细部大样图及设备管线图等。编制施工说明和造价预算。,4、设计施工阶段这是实施设计的重要环节,又被称为工程施工阶段。设计人员应及时向施工单位介绍设计意图,解释设计说明及图纸的技术交流;在实际施工阶段中,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核对,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局部修改和补充(由设计部门出据修改通知书);,二、居住空间设计创意方法(一)装饰、装修要与室内空间各界面及配套设施的特定要求相协调,达到高度的、有机的统一。(二)在室内空间环境的整体氛围上,要服从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的特定要求。,(三)室内空间界面和某些配套设施在处理上切忌过分突出。因为它们作为室内环境的背景,对室内空间、家具和陈设起到烘托、陪衬的作用;但是对于需要营造特殊气氛的空间,如舞厅、咖啡厅等,有时也需对其做重点装饰处理,以强化效果。(四)充分利用材料质感。质地美,能加强艺术表现力,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质粗使人感到稳重、浑厚,它也可以吸收光线,使人感到光线柔和;质细使人感到轻巧、精致;表面光滑可以反射光线,使人感到光亮。一般说来,大空间、大面积,质宜粗;小空间、小面积的重点部位质宜细。,第三章第二节居住空间设计创意方法,(五)充分利用色彩的效果。色彩效果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三方面的效应,所以说,色彩是一种效果显著、工艺简单和成本经济的装饰手段。确定室内环境的基调,创造室内的典雅气氛,主要靠色彩的表现力。一般来说,室内色彩应以低纯度为主,局部地方可作高纯度处理,家具及陈设品可作对比色处理,才能达到低纯度中有鲜艳、典雅中有丰富、协调中有对比的效果。(六)利用照明及自然光影在创造室内气氛中起烘托作用。安静及私密性的空间光线要较暗淡些,甚至若隐若现;热闹及公共性空间光线则要明亮和灯火辉煌。利用天窗的顶光以增加自然光线,利用窗花、花格顶棚等以增加光影的变化等等。(七)充分利用其他造型艺术手段,如图案、壁画、几何形体、线条等的艺术表现力。(八)在建筑物理方面,如保温隔热、隔音、防火、防水,也包括空调设备等,主要是按照需要及条件来进行考虑和选择。(九)构造施工上要简洁,经济合理。,功能特点及其装饰材料的选用一、室内空间各界面和配套设施的要求(一)耐久性及使用期限(二)耐燃及防火功能。现代室内设计要尽量不使用易燃材料,避免使用燃烧时释放大量浓烟的有毒气体的材料。(三)无毒。即散发气体及触摸时的有害物质低于核定剂量。(四)无害的核定放射剂量。(五)易于制作安装和施工,便于更新。(六)必要的隔热保温、隔声吸声性能。(七)装饰及美观要求。(八)相应的经济要求。,二、室内空间各界面的功能特点(一)地面耐磨、防滑、易清洁、防静电等。(二)墙面挡视线、较高的隔声、吸声、保温、隔热要求。(三)顶面质轻、光反射率高、较高的隔声、吸声、保温、隔热要求。,第三章第三节居住空间装饰材料的运用,适合装饰设计的相应部位例如赐脚部位,由于需要考虑地面清洁工具、家具、器物底脚碰撞时的牢固程度和清洁的方便,因此,通常选用有一定强度、硬质、易于清洁的装饰材料。,符合更新、时尚的发展需要由于现代室内设计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设计装修后的室内环境,通常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更新,讲究时尚。原有的装饰材料需要由无污染,质地和性能更好的、更为新颖美观的装饰材料来取代。,精心设计、巧用、精用、新用材料材料的选用还应注意“精心设计、巧于用材、优材精用、一般材质新用。”装饰标准有高有低,即使是标准高的室内,也不应用高贵材料进行堆砌。,三、室内空间界面和配套设施装饰材料的选用,室内空间各界面和配套设施装饰材料的选用,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适应室内使用空间的功能性质不同的建筑部位,相应地对装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观赏效果等要求也各有不同。例如对建筑外装饰材料,要求有较好的耐风化、防腐蚀的耐候性能,由于大理石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它常与城市大气中的酸性物化合而受侵蚀,所以,装饰一般不宜使用大理石。,第三章第四节室内家具与陈设,一、室内陈设的概念和作用室内陈设是指对室内空间中的各种物品的陈列与摆设。陈设品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室内陈设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四大内容(室内空间企划、室内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设计)之一,对室内设计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陈设之物之于室内环境,犹如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山、石、小溪、曲径、水榭是赋予室内空间生机与精神价值的重要元素。室内空间如果没有陈设品将是多么的乏味和缺乏活力。,1、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气氛即内部空间环境给人的总体印象。如欢快热烈的喜庆气氛,亲切随和的轻松气氛,深沉宁重的庄严气氛,高雅清新的文化艺术气氛等等。,盆景、字画古陶与传统样式的家具相组合,创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艺术环境气氛。地毯、帘饰等织物的运用使天花过高带来的空旷、孤寂感得到缓解,营造出温馨的气氛。,2.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由墙面、地面、顶面围合的空间称之为一次空间,由于它们的特性,一般情况下很难改变其形状,除非进行改建,但这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工程。而利用室内陈设物分隔空间就是首选的好办法。我们把这种在一次空间划分出的可变空间称之为二次空间。,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家具、地毯、绿化、水体等陈设创造出的二次空间不仅使空间的使用功能更趋合理,更能为人所用,使室内空间更富层次感。例如我们在设计大空间办公室时,不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座位,还要合理的分隔组织空间,从而达到不同的用途。,3加强并赋予空间涵义。一般的室内空间应达到舒适美观的效果,而有特殊要求的空间则应具有一定的内涵,如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传统建筑空间等等如重庆中美合作所展览馆烈士墓地下展厅,大厅呈圆形,周围墙上是描绘烈士受尽折磨而英勇不屈的大型壁画,圆厅中央顶部有一圆形天窗,光线奔泄而下,照在一条长长的悬挂着的手铐镣上,使参观者的心为之震撼。在这里,手铐脚镣加强了空间的深刻涵义,起到了教育后代的作用。,4、强化室内环境风格。陈设艺术的历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缩影。陈设艺术反映了人们由愚昧到文明,由茹毛饮血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文化赋予了陈设艺术不同的内容。也造就了陈设艺术的多姿多彩的艺术特性。,室内空间有不同的风格。如古典风格、现代风格、中国传统风格乡村风格、朴素大方的风格、豪华富丽的风格陈设品的合理选折对室内环境风格起着强化的作用。因为陈设品本身的造型、色彩、图案、质感均具有一定的风格特征,所以,它对室内环境的风格会进一步加强。,5、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现代科技的发展,城市钢筋混凝土建筑群的耸立,大片的玻璃幕墙,光滑的金属材料凡此种种构成了冷硬、沉闷的空间,使人愈发不能喘息,人们企盼着悠闲的自然境界,强烈的寻求个性的舒展。,陈设物的色彩既作为主体色彩而存在,又作为点缀色彩。可见室内环境的色彩有很大一部分由陈设物决定的。室内色彩的处理,一般应进行总体控制与把握,即室内空间六个界面的色应统一协调,陈设品千姿百态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赋予室内以生命力,使环境生动活泼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为了丰富色彩而选用过多的点缀色,这将使室内显得凌乱。应充分考虑在总体环境色协调的前提下适当的点缀,以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植物、织物、家具等陈设品的介入,无疑使空间充满了柔和与生机、亲切和活力。,空间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空间质感的处理1.空间的界面质感2.整个空间形成的整体质感气氛,2.整个空间形成的整体质感气氛,二、环境艺术是场所的艺术,环境艺术是创造良好场所的艺术,是我们生存空间和生活空间展开的必然。故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建立人、物、天、地之间的“共生意识”的过程。,假如将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造的过程,那就是人们按照自身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并通过设计手段有意识的物化自己的审美追求的过程。,物化形象的概念所谓物化形象,指的是赖以构成环境的物质元素,如建筑、绿化、水面、广场、道路等。,美的创造的概念所谓美的创造,就是将物质实体按照美的规律去赋以艺术审美的因素。,场所的评价1.场所本身是否符合设计原则。2.场所是否存在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三、环境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环境艺术是综合的艺术,主要是指该学科所涉及的科学领域具有综合性。环境艺术和建筑学一样,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四、环境艺术是关系的艺术,环境艺术所谈到的关系,指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及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人是所有关系中的核心,研究环境艺术中的关系主要包括1.材料关系,2.结构关系,3.色彩关系,质感关系,五、环境艺术是变化的艺术,环境艺术之所以说是变化的艺术,主要是说环境艺术成果具有可变性。主要表现在:1.材料的改变2.周边环境的改变3.功能的改变,1.材料改变耐时性体现为各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老化。如油漆剥落、木材变形、金属生锈、玻璃受损、光泽退化等。,2.周边环境改变周边环境改变主要体现在被设计的环境主体的周边因素的改变。,3.功能改变主要体现在原主体环境功能改变。,第二章环境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与分类,第一节环境设计的基本涵义,环境的概念环境可泛指各种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空间和条件广义环境与狭义环境狭义的环境:利用物质手段达到创造使用物品的计划和构想的总称。,环境设计的概念以各种物质手段创造性的建立和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构想,是对人类生活、工作、娱乐等所必须的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规划的过程。,环境设计最关键的核心问题首先、环境设计可利用的物质手段其次、环境的美如何产生再次、环境设计如何实现环境对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第四、如何将各种环境条件综合协商,第二节环境设计学的研究范围,环境设计的发展环境设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研究。1.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环境设计的发展规律,环境设计史与美术史、科技史、社会文化史的相关性等。2.研究设计理论,建立庞杂的学科交叉关联并演化出新的分支学科。,1.从历史学角度研究,美术史研究、装饰艺术史研究设计史研究平面设计史、产品设计史、环境设计史,环境设计史研究的先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担任大型美术史丛书塘鹅美术史丛书主编出版现代运动的先锋(1936年)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为公众导入了“设计史”的概念,促进公众对设计及设计史的兴趣和关注,而且从事设计史的独立和专项研究。著作有现代设计之源(1968)和艺术建筑与设计的研究(1968)。指导美术史和设计史的研究路径和方向,将类型学研究导入设计史。鼓励将设计史与美术史、科技史、社会史、文化史联系研究。,斯格夫瑞德.吉迪恩重视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群体文化的重要性出版机械化的决定作用(1948年)是吉迪恩最重要的史学名著。善于将设计现象置入文化研究中进行考察,对美术史和设计史的研究均有重大贡献。,美术史研究的先驱,G.森珀将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美术史研究的德国建筑理论家。作为一位建筑师,对风格及其发展规律十分敏感。出版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1860-1863)将工艺美术和建筑进行高度系统化和类型化。将艺术视为生命体,艺术的发展也呈现线性的发展过程。树立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是从功能、材料、技术入手围绕艺术发展的研究,树立了一面机械的唯物主义理论大旗。,A.里格尔奥地利美术史家,出版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本,将装饰艺术研究上升到严肃的历史科学的高度,打破了一直存在的大美术、小美术的区别。反对机械的唯物主义理论,强调艺术的精神心智的内涵,将“艺术意志”的创造性高置于技术和材料等物质之上,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性的冲动。,2.从设计理论角度研究,传统的设计理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于美术理论、建筑理论当中。传统的设计可以指对建筑、绘画、雕塑等内在比例以及整体与局部比例关系的探究。“比例”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和归纳。,西方古代建筑环境理论代表作: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对建筑内在矛盾进行剖析和研究,内容广博、实用客观、体系完备。,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意义: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主张一切建筑物都应考虑“实用、坚固、美观”,提出建筑物的“均衡”的关键在于它的局部。在建筑师的教育方法修养方面,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视德。撰于公元前3222年间,分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书中关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总结了古希腊建筑经验和当时罗马建筑的经验。,东方的古代建筑环境理论:中国古代环境设计理论是古代东方集大成者;但并未出现在对建筑内在矛盾的分析,而是注重营造的客观性、具体操作以及环境整体观的论述。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主要体现在易经、周礼、尚书。,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则是集中体现中国建筑理性及模术化的具体建筑指导书。,李诫(1035年1110年),字明仲,郑州管城县(今河南新郑)人。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家、营造法式一书的编纂者。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19世纪初,出现了现代意义的设计理论专著。一类是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著作一类是联系工业革命社会革新而著述的设计探索、设计批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著作代表人物欧文.琼斯(1809-1874年)、克里斯多夫.德雷瑟(1809-1874年)。欧文.琼斯的代表作:装饰的基本原理(1856年),是装饰设计理论经典的著作。克里斯多夫.德雷瑟在琼斯的基础上进一步讲几何方式引入设计并注重研究包括日本、伊斯兰的装饰形式。,联系工业革命社会革新而著述的设计探索、设计批评代表人物:约翰.拉斯金(1819-1900)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人物威廉.莫里斯(1834-1896)他们反对复古、也批评工业革命所导致的机械化是人类丧失了艺术的创造力,他们倡导工艺、倡导自然主义、倡导材料的真实性和设计的功能主义,并强调设计对社会的改良作用。,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1819年2月8日-1900年1月20日)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1843年,他因现代画家(ModernPainters)一书而成名。这以及其后的写作总计39卷,使他成为维多利亚时代艺术趣味的代言人。他是拉斐尔前派的一员,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