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ppt_第1页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ppt_第2页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ppt_第3页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ppt_第4页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美学大师宗白华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五四时期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并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行文脉络,提示:1、文章开始谈论的问题?2、由此引入了什么话题?3、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着重讲了哪些艺术样式?5、中国艺术有何共同特征?,全与粹,虚与实,绘画戏曲,舞蹈精神,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引文理解,洗尽尘滓,独存孤迥。,去粗存精。所阐释的观点是: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引文理解,钱塘洪思,久于新城之门矣。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洪昉思:重“全”轻“粹”王渔洋:重“粹”轻“全”赵执信:以“粹”知“全”,引文理解,自然主义,形式主义,辩证统一,“虚”就是隐略,去掉的“粗”,就是“全”中的非“粹”的那部分艺术空间;“实”就是显现,保留的“精”,就是“全”中的称为“粹”的那部分艺术实体,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所阐释的观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引文理解,战国帛画:凤夔人物,汉石刻人物画,女史箴图卷是根据西晋诗人张华所作讽刺贾后的女史箴原文而创作的。现存九幅画面,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第一幅,画的是冯昭仪以身挡熊,保卫汉元帝的故事:由于一只大熊攀槛欲上而引起的紧张局面,汉元帝、卫士及其他官女惊慌失措,都想逃跑的神情,与冯婕妤(昭仪)神色镇定的表情,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冯婕妤的形象,步辇图是阎立本的原作,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珍宝。步辇图画的是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藏族领袖松赞干布,要求和唐朝通婚,并派使者禄东赞晋见唐太宗,阎立本所画正是这个历史场面,成于请婚的次年。画唐大宗坐于步辇之上,十余宫人相随,皆曲眉丰颊,神采如生,一朱衣髯官执芴引班,后有赞普使者,芽着小团花衣,及一从者,赞皇李卫公以小篆题辞于画上。历册典籍,历历可考。,免冑圖畫的正是郭子儀卸下盔甲、武器,只穿著文官的袍服,和回紇的藥葛羅在戰場握手言和的情形。他過人的膽識和摯誠,非但另藥葛羅心悅誠服,連身後回紇的大群部眾,也跟著拜倒在地!,李公麟免胄图,八大山人:鲶鱼,清八大山人鹰,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摇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局部)庾信步虚诗,延伸与拓展诗歌中的虚实艺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语语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和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松下问童子,言诗采药去”是实写“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看似实写,实则虚言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启示: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歌中的“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下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简析它的艺术特点。,此联恰当地处理了“全“与“粹”的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探讨与研究,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这里仅作为一种常用的表意手法而言。诗歌中,一般地说,“虚”是指抒情,“实”是指写景。抽象的抒情和纯粹的写景都没有生气和韵味,故写诗历来重视虚实相生之法。,研究与拓展,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他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既形象又深刻。,李煜虞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