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类脂粒染色_第1页
实验二 类脂粒染色_第2页
实验二 类脂粒染色_第3页
实验二 类脂粒染色_第4页
实验二 类脂粒染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脂粒和易染颗粒染色法,一、实验材料,实验菌株:从SBR(SequencingBar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反应器,经过1个月的厌氧好氧交替驯化,形成除磷能力很强的聚磷菌群。,类脂粒染色原理,细胞内含脂类储藏物的细菌。PHA聚羟基脂肪酸酯,在C/N高的环境中更易形成,用革兰氏染色不能使这类物质着色,被误认为是空胞。若用脂溶性染料染色,可将其与细胞内的空胞区别。,类脂粒染色药品,1)类脂粒染色液:染色液:0.3%苏丹黑染液0.3g苏丹黑,溶于100ml的75%酒精;褪色剂:二甲苯;复染剂:0.5%番红染液。,操作步骤,1.制片:涂片-干燥-固定;2.初染:在制片上滴0.3%苏丹黑染液,染10min,水洗,吸干;3.脱色:用二甲苯冲洗涂片至无黑色素洗脱;4.复染:用0.5%番红复染1-2min,水洗,吸干。5.镜检:类脂类呈蓝黑色,菌体其他部分呈红色;,易染颗粒染色,易染颗粒是细菌储藏的物质;主要是多聚磷酸盐,随着菌龄的增加而变大,易被蓝色燃料染色,而呈红色或紫色不呈现蓝色,故名易染颗粒,如用吕氏美兰单染5min,易染颗粒呈深蓝色,菌体呈淡蓝色,也称Albert易染颗粒染色法。,易染颗粒染色药品,甲液:甲苯胺蓝0.15g乙液:碘2.0g,孔雀绿0.2g,KI3.0g,冰醋酸1ml溶于300ml,95%酒精。,易染颗粒染色步骤,1、滴甲液于涂片上染色5min,倾去;2、滴加乙液冲去甲液,再染1min,水洗。3、吸干、镜检。4、易染颗粒呈黑色,菌体呈绿色或浅绿色。,类脂粒,实验报告,描述厌氧末期和好氧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