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9.0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9.0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9.0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9.0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9.0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内容,一、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四大发明,西汉,改进造纸术,书写材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胶泥活字印刷术,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军事,骑士阶层,2.数学、天文历法(1)数学。_: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计算工具:早期是算筹,后来演变为_。明清时期,得到普及和推广。(2)天文。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_的记录。,九章算术,算盘,哈雷彗星,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创制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3)历法。夏朝有了历法_,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郭守敬编订_,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夏小正,授时历,石氏星表,3.农书和医学,项目,类别,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徐光启,齐民要术,【史论要旨】中国古代科技以实用性为主,科技发明创造大多围绕着农业发展而出现,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重农政策的特点,科技的应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张仲景,东方药物巨典,二、辉煌灿烂的文学1.诗经(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分为_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3)特点:四言为主,多_,现实感强。(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的基础。,风、雅、颂,重章叠句,现实主义,2.楚辞(1)特点:采用_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2)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_。,离骚,楚国,3.汉赋(1)含义:以_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特点:内容丰富,手法夸张,表现_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繁荣原因。_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_为主。,楚辞,大一统,开放与繁荣,诗赋,(2)主要成就。初唐、盛唐、中唐的代表人物及诗作特点分别是什么?,王勃,浪漫主义,诗史,白居易,孟浩然,边塞,5.宋词(1)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_不断增加。词更适应_。(2)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市民数量,市井生活需要,6.元曲(1)形成:散曲与_合称为元曲。(2)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3)代表:_、马致远等。7.明清小说(1)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政治:_进入强化阶段。经济:工商业繁荣,_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元杂剧,关汉卿,专制中央集权,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传统儒学思想不断遭到质疑和批判。基础:唐朝传奇和宋代话本的发展。(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_。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3)代表作: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表现手法丰富,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先秦诗歌独立成熟汉朝汉赋气势恢弘隋唐诗歌繁荣多样宋元词曲繁荣通俗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知识导图】,【史论要旨】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文学的发展,而文学的发展具有时代的特色,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如宋元后,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反映商品经济发展,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文学作品出现。,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汉字(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_”。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趋势:_。2.书法(1)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_。(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与_。,图画文字,由繁到简,自觉阶段,实用功能,(3)特点。,颜真卿,实用,审美价值,实用价值,王羲之,颜真卿,张旭,3.国画(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成熟:_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_”。,战国,得意忘形,(4)发展。,绘画理论,女史箴图,游春图,送子天王图,风俗画,文人画,郑板桥,阎立本,清明上河图,4.戏曲(1)演变。原始社会:原始歌舞。春秋战国: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朝:_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明朝:_流传甚广。,元杂剧,昆曲,(2)京剧。乾隆末年:_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形成“_”的局面,京剧出现。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_”。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徽剧戏班,徽汉合流,同光十三绝,徽汉合流,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特点阅读以下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材料若遇天景曀霾,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行,令识道路,或出指南车及指南鱼,以辨方向。指南车法,世不传。鱼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鱼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椀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武经总要前集卷15制度向导,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南鱼与司南相比有何优点?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提示:(材料信息:指南鱼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1)优点:使用更方便,有盛水的器皿即可;用水面代替铜盘,摩擦力更小,更灵敏,更准确。(2)说明问题: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强。,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哪些?提示:先进性,遥遥领先;广泛性,各个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实用性,生产的需要推动科技发明,反过来又服务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经验性,科技著作大多是记载总结和观察记录;封闭性,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很难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拓展延伸】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为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经济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交流上,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的广泛,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4)延续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发展创造了条件。(5)个人努力,古代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探索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拓展延伸】指南工具的发展材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客主取的,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壬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区方直之正也。盖阳生于子,自子至丙为之顺;阴生于午,自午至壬为之逆;故取丙午壬子之间是天地中,得南北之正也。风雨冥晦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误差,盖一舟人命所导也。解读:指南针是在司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主要利用了磁石指南的特性,成为辨别方向的重要工具。除指南针以外,利用这一原理的还有指南车和指南鱼等。,3.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及产生原因。提示:(1)不同点基本内容:西方侧重对事物及其规律探索的理论科学,建立了学科体系;中国则侧重于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西方科学家注重观察和实验;中国则采取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2)明清时期影响中西科技发展的因素,因素,中国,西方,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失去科技发展的民主氛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工业革命使科技得到迅速发展,外交,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成为科技发展的推动力,文化,科举制和文化专制的推行,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拓展延伸】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火药对于粉碎西方骑士阶层,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权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指南针对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有决定作用。除此之外,比如九章算术、圆周率对数学的贡献;本草纲目,四诊疗法对医学的完善;地动仪、日月食的观测对天文学的贡献等。,中国古代文化的时代特色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材料辽、西夏、金等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到丰富营养。在辽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贞观政要、史记、汉书等汉文化名著被译成契丹文字,广为流行。(西夏)已是任用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了。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1.结合材料分析,两宋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呈现出何种差异?原因何在?提示:(1)差异:北方文化表现为游牧文化与中原先进文化的碰撞、融合,少数民族呈现封建化趋势,南方文化呈现出浓厚的忧患意识。(2)原因:少数民族在同两宋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受到中原先进封建文化的影响。两宋长期遭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围困与进攻,被动挨打,割地求和,山河破碎。,2.中国古代文化的时代特色。提示:(1)先秦: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得到迅速发展。汉赋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法度规范,文化成为社会的需要,全面繁荣;中唐以后,政治黑暗,出现大量表现人民痛苦、揭露黑暗统治的作品。,(4)宋元: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间通俗文化繁荣。风俗画、年画、话本和词曲兴起。(5)明清:封建制度盛极而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出现许多描写日常生活、人情世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师生互动】文化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提示: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又以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烙印,记录着社会重大的发展变化。欣赏特定时期的文学作品要注意透过其外在形式,揭示它反映的社会背景。,3.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提示: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影响三年4考高考指数:【例1】(2011江苏单科T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试做:_【命题思路】本题命题点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相关考点有四大发明、数学、农业、医学成就。本题以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为依据,挖掘“四大发明的成就”这一知识点来命题。,【思维路径】,【高频预测】(1)近年各地高考题目,大多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特别是四大发明对当时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2)四大发明的考查角度有:四大发明的内涵、四大发明的发展过程、四大发明对中外社会的影响。(3)复习备考时,注意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集中代表和最高成就,应掌握其具体发展过程。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社会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变式备选】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宋朝时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得以大量印制,为士大夫藏书提供了方便,故选A。,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三年3考高考指数:【例2】(2011安徽文综T13)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试做:_【命题思路】本题命题点是中国国画的艺术特色,相关考点有汉字、书法和戏曲。本题以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为依据,挖掘“中国画的艺术特色”这一知识点来命题。,【思维路径】,【高频预测】(1)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它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高考考查集中在国画的艺术特色。(2)国画的考查角度有:国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国画与文学的糅合;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等。(3)复习备考时,注意挖掘国画的艺术特色及其与时代的内在联系;注意不同绘画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通过新情境、新材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式备选】贺兰山中保存着数千年前生活于此的原始先民创造的大量岩画。其中一幅岩画有些缺损,为修补该图并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首选的方法是()A.查阅后人的有关记载B.与当地同时代的岩画比较C.对照当地的民间传说D.邀请画家复原这幅岩画【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因此要修复某一时期的岩画,首选办法是找到当地同时代的岩画进行比照,故选B。,1.(2010海南单科T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解析】选A。本题以图片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文人画的理解。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以此分析A、B、C、D四个选项可知,正确选项为A项。,2.(2010北京文综T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祯农书D.李贽焚书【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探究能力。A项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B项吴道子是唐朝的大画家;D项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C项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所以应该选择C项。,3.(2009广东单科T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诗经D.楚辞【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老子出现在春秋晚期,甲骨卜辞出现在商朝,楚辞出现在战国时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诗经全面地展示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面貌。,1.(2011福建文综T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再现。中国戏曲之祖是昆曲,排除B项;京剧形成于清朝,排除C项;京剧北京化是在乾隆年间,排除D项;同治、光绪年间,京剧风靡全国。京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2.(2010全国文综T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解题指南】本题以欧阳修的上疏切入,考查了知识点四大发明,材料内涵有:多次出现“雕印”一词,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当今议论时政之言大于朝廷不便”说明其已经影响政府的管理。,【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探究能力。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C项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可知会对宋朝政府的统治带来不利影响,并“(请)今后如有不经不得货卖”,故选D。,3.(2010安徽文综T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A项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项材料不充分,三国时饮茶之风盛行;D项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的依据,其可信度小。,4.(2009安徽文综T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郑板桥【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能准确再现古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所处的时间。图中第一个高峰应为唐朝时期,A顾恺之是魏晋时期,B吴道子是唐朝时期,C张择端是北宋时期,D郑板桥是清朝时期,故B正确。,5.(2010广东文综T38)(节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宋代由于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同时也使宋词、风俗画等得到了发展。,答案:原因: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是由于宋代商业的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影响:宋代市民群体的发展,使宋词得到繁荣,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6.(2010北京文综T40)(节选)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和“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这两个材料反映的是一种矛盾即日益严重的瘟疫和大众的病情与日益不思进取的医生之间的矛盾。答案: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作用,成为中医临床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1.(2011济南模拟)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制墨技术【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记载可知东方朔上书汉武帝的奏折用“牍”,阅读非常不方便。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大进步。,2.(2012皖南八校模拟)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题干中“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3.2010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5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A.指南针的应用B.造纸术的应用C.火药的应用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解析】选A。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是准确定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代指南针的功能,故选A项。,【变式备选】(2012安徽六校模拟)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美丽的天空在这一年也将分外多彩。日月食、流星雨、地内行星大距、地外行星冲日等精彩天象会在2012年轮番登场。某校在介绍有关天文知识时搜集了以下信息,正确的是()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战国时期,中国已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制作了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浑仪。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关于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等的记载。都符合史实。,4.(2012豫南九校模拟)元史选举志一记载:“贡举法废,士无如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另据谢枋得叠山集记载: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一官、二吏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元朝()A.重视科举制度B.文人的社会地位较低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D.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解析】选B。材料的意思是元代废除了贡举制度,士不能走上仕途,或给官僚做仆役,或做工匠。在社会阶层的划分中也列在“娼”的后面,说明了在元代文人的社会地位低下。,5.(2012梅州模拟)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题干中提到的文学主流形式是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不存在落后、先进的区分,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要求;A、B、C三项都正确。,6.(2012苏北四市模拟)欧阳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A.文人画,重视写意B.山水画,重视写实C.花鸟画,浓墨重彩D.人物画,形神俱备【解析】选A。解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