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建知识简介,2,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历史长河中人民积累的关于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的结晶,包括了技术、艺术、美学、宗教、礼制、价值观等广泛的文明成果。中国古代建筑大量表现在宮殿、官府、宗庙、园林、陵墓、宗教寺院,以及民间宅舍、祠堂等,也包括一些高层佛塔和橋梁等中國古代建築的主流部分是木結構和砖石砌筑结构。在房屋建筑中木结构的发展早于砌筑结构。营造法式是北宋刊行的具体描述传统古建筑技法的经典古籍著作,后人多有解读。,3,就房屋建筑而言,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严格的规制等级限制,如:皇家宫殿王府大宅官宦宅院富裕商贾宅院平民住宅庙堂孔家文庙、佛家寺庙、道家道观等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部分,它们是台基、屋顶、柱梁架构;除此以外,有特色的还有斗拱、门饰等。,4,台基:中国古代房屋建筑通常具有明显高于地面的高大的石砌台基,而且越是规制等级高的建筑,台基越是高大。高度:以高为贵,不可逾越。礼记中记载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之说。这里的“堂”,指的就是台基。材料:所用材料取决于建筑的等级,石为上砖为下。装饰:台基的装饰很丰富,台基周围的栏板望柱,其花纹、装饰等均受等级制约。,5,紫禁城太和殿的台基高八米,是目前宫殿建筑台基最高的,须弥座台基(最高形制),6,太和殿台基上华丽的皇家修饰,7,民居建筑中的台基,8,北京四合院堂屋的台基,9,屋顶: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屋顶形式主要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等形式,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发展的变形。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歇山和攒尖顶又可分为单檐和重檐。,庑殿式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重檐庑殿顶是最高等级,只有皇帝和孔子的殿堂可以使用。,10,歇山式顶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歇山顶也可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单檐歇山式顶。,11,悬山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挑山。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12,硬山顶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硬山防风火,因此北方民居多用硬山。,13,攒尖顶用于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顶部有一个集中点,称宝顶。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14,录顶,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或多面坡多向排水。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卷棚顶,屋顶最上方没有突出的正脊。没有正中的单一脊檩,而是并列两个脊檩,上加弧形罗锅椽,使两坡相接处呈圆弧形。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园林中运用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多用于等级低的边房。,15,“勾连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屋顶前后檐相连,连成一个屋顶。,歇山式的变种十字歇山式,16,17,柱梁架构:,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柱梁构架贯穿中国宫殿建筑的始终。木结构主体中,梁柱最重要,墙是辅助性的,起分隔室内外的作用,因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墙倒房不塌”。梁架结构复杂,做法变化多,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此外南方民间也有一种杆栏式结构。,18,通过“侧脚”与“生起”,屋顶的荷重产生了向心的水平分力,把柱子与额枋的榫卯挤压紧密,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使柱脚高出地面成为可能。宋元以前建筑的侧脚与升起最为明显。由于柱子承受屋顶的全部荷重,所以墙壁和门窗部分可以灵活布置在两柱之间,或为柱间的间隔物。一般的房屋正立面的部位装满门窗,两侧与背面砌墙。,19,杆栏式,20,门饰:,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外宅门在东南角。屋宇式院门,21,门饰:,根据主人的地位等级不同,四合院大门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墙垣式门等。除了王府大门外,一般不建在四合院建筑的中轴线上。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为做官人家使用的大门,大门距门楼外檐较远。蛮子门和如意门为一般人家使用。,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外宅门在东南角,中式院门屋宇式,22,王府大门,23,广亮大门(广梁大门),金柱大门,雀替,24,蛮子门:大门更为靠前,门框设于檐柱位置,如意门:在檐柱位置砌一堵墙,在墙上开一小门。,25,斗拱:,作用:一、位于柱与梁之间,上部构架传下的荷载,通过斗拱传给柱子,起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二、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装饰性构件,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明清以来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四、以现代的工程观点看,有一定的消散地震荷载的作用。,26,27,28,一、中国在唐代或唐代以前(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有用“白灰面”,它由天然姜石磨细而成。姜石是一种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石灰石块,是至今被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建筑胶凝材料,主要用于涂抹。二、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地穴建筑迅速向木结构建筑发展,开始采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在公元前的战国时代,出现用草拌黄泥浆筑墙。在中国建筑史上,“白灰面”很早就被淘汰,而黄泥浆和草拌黄泥浆作为胶凝材料则一直到近代社会仍有沿用。三、石灰的出现虽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周朝(时用贝壳烧制而成),到秦汉时代,除木结构建筑外,砖石结构建筑占重要地位,促使石灰生产应运而生。到宋代普遍用石灰和黄粘土和水之后成为一种白灰黄粘土浆。,古建中的砌筑材料:,29,四、元明时代砌体则多用纯的石灰浆,在灰浆里不再加入粘土。尤其是明清时期的一些大的砖石建筑,都大量使用白石灰浆。五、清代在重要建筑之中也用糯米煮浆加在石灰里来砌砖缝。极端情况下也有用铸铁浇铸料石砌缝。(明清时代砖砌体开始普遍应用到房屋承重墙砌筑,“硬山顶”因此从“悬山顶”演变出现)。六、在公元5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出现“三合土”,由石灰、粘土和细砂组成。“三合土”的组分有不同变化。华夏文明的“三合土”与古罗马的“罗马砂浆”发生了同时代相似技术的巧合。七、中国古建胶凝材料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可以掺入有机胶凝材料,如“石灰桐油”,“石灰血料”等,用到了糯米、桐油、血料、明矾等有机材料。这些有机材料还可以加入到三合土中去。八、采用桐油或糯米汁拌和明矾与石灰制成的胶凝材料,其粘结性非常好,常用于修补假山石,至今在古建筑修缮中仍在沿用。,古建中的砌筑材料:,30,大鹏古城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占地11万平方米,历经600百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是著名的古代军事堡垒。深圳今又名“鹏城”概源于此。2001年06月25日,大鹏所城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大鹏古城雄伟庄重、风格古朴的城门(南门、东门、西门)和明清时期民居保存完好;狭窄蜿蜓的小巷以青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挖机工程方案(3篇)
- 建筑工程估算方案(3篇)
- 仰拱施工技术全面方案及实施要点
- 截污工程建设方案(3篇)
- 建设工程竣工结算方案(3篇)
- 公路养护工程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 2025设备采购合同范本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职业技能培训互动教学方案
-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选聘大学生村文书考试真题2024
- 机械平台改造工程方案(3篇)
- 水电站安全运营管理方案
- 全科医疗门诊工作制度
- 新初级招采人员《招标采购专业实务》考试复习题库-下(多选题)
-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 2024年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
- 电动车借车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
- 燃气汽车燃气系统的安装要求编制说明
- 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 教案全套 许艳凰 项目1-12 走入特效世界 使用AE制作简单的视频特效- 团队协作优势 AE与其他软件的配合使用
- 2024年设备租赁合同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