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律实务分享_第1页
保险法律实务分享_第2页
保险法律实务分享_第3页
保险法律实务分享_第4页
保险法律实务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法律实务分享山东鲁北律师事务所谢玉泉,一、保险法上的几个基本概念(一)保险的法律定义:我国保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二)保险的其他定义:保险是对人身或财产特定风险的财务安排。,基本概念,(三)保险法上的其它几个重要概念:保险合同:第十条第一款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第二款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被保险人:第十二条第五款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保险人:第三款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保险利益:第十二条第六款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基本概念,保险法就是指调整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西方国家把保险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保险法是指保险企业法和保险合同法等私法类法规,广义的保险法是以保险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除包括狭义保险法外,还包括国家对保险事业管理监督法规和社会保险、劳动保险等公法法规。,基本概念,从法律形态上看,保险法可以分为形式意义上的保险法与实质意义上的保险法。形式意义上的保险法,仅指以“保险法”命名的法典式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质意义上的保险法,则指一切调整保险关系及保险业的组织、活动的法律规范。它包括作为保险普通法的保险法、保险特别法及其他一切有权机关发布的有关保险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基本概念,保险法就是指调整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西方国家把保险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保险法是指保险企业法和保险合同法等私法类法规,广义的保险法是以保险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除包括狭义保险法外,还包括国家对保险事业管理监督法规和社会保险、劳动保险等公法法规。,基本概念,保险法以保险关系作为其调整对象,具有如下特征:1、技术性保险是根据大数法则对进行保险的危险进行概率测算,并最终实现收支总体平衡的科学决策。保险制度就是以此数理计算为基础构筑起来的一种技术结构。如保险法中的补偿原则、保险费不可分原则等均体现了不可忽视的技术性。,基本特征,2、社会性保险是集合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分担少数成员因遭遇危险所受经济损失,最终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的一种社会制度。以全社会的力量来消除少数成员遭遇的危险是保险的基本宗旨。因此,一方面保险法特别关注对保险参加人的利益的保护,以定型条款限制保险合同,防止保险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损害处于弱者地位相对方的利益;在另一方面,保险法严格限制保险人的主体资格及破产,并确立保险利益,确保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基本特征,3、强制性。一方面,保险法对于保险合同及合同条款的效力问题规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如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未向投保人明确说明的保险人免责条款无效。另一方面,保险法对保证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保险资金的运用、保险公司的接管等确立了强制性规范。此外,为实现特定的社会政策保险法之外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还突破了保险自愿的原则,强制要求特定的行业、特种财产必须加入保险。,基本特征,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保险立法,集中体现保险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特征,对各项保险制度和保险规范起统帅和指导作用的立法方针。主要有:1、最大诚信原则。保险是特殊的民事活动,在保险法律关系中,要求当事人具有较一般民事活动更为严格的诚信程度,即要求当事人具有“最大诚信”,这就是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基本原则,2、近因原则。所谓近因不是指最初的原因,也不是最终的原因,而是一种能动而有效的原因。它既指原因与结果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又指原因十分强大有以致在一连串事件中,人们从各个阶段上可以逻辑地预见下一事件,直到发生意料中的结果。如果有数种原因同时起作用,近因就是导致该结果的起决定作用或强有力的原因。近因原则的效力表现在如保险人承保的危险构成产生保险标的损害的近因,保险人应承担对保险标的损失的赔偿责任。,基本原则,3、保险补偿原则。保险补偿原则指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依据保险合同约定通过向被保险人给付赔偿金来填补被保险人遭遇保险事故所受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的填补在保险中称之为“补偿”。保险补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有权依保险合同从保险人处获得全面、充分的赔偿;其二是保险赔偿以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为限,被保险人不能因获得保险赔偿而获得额外利益。,基本原则,4、保险代位原则。保险代位原则指保险人在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后,如第三人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或保险标的损失负有法律上的责任的,保险人有权在其已经承担的保险赔偿金额范围内向该第三人追偿,而被保险人必须将向第三人追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人。保险代位原则作为保险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只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而不适用于人身保险。在司法事件中,发生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事由主要包括第三人实施侵权行为致保险标的受损;第三人违反合同而致保险标的受损;第三人取得保险标的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基本原则,保险代位求偿的对象是对保险标的负有民事责任的第三人。但是,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故意造成保险事故的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行使代位求偿权。保险代位的范围以保险人实际支付的保险赔偿金额为限。在不定额保险和比例保险的情况下保险人也只能按实际承担的保险赔偿金额取得相应的代位求偿权。,基本原则,5、保险分摊原则。分摊原则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以上的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损失由参与承保的全体保险人共同分摊,并要求被保险人所获保险赔偿总额不得超过其实际损失。,基本原则,保险分摊原则也是保险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仅适用于重复保险、财产保险,不适用于人身保险,且排除了保险代位原则的适用。在重复保险的情况下,对某一保险人来说,其他有责任的保险人为第三人,本应适用代位原则即在某一保险人承担了全部保险责任后有权就超过其责任的部分向其他保险人追偿。但是各国立法为防止由此带来的无休止的追偿均规定了保险人之间分摊被保险人的损失的原则。我国保险法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基本原则,为防止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的道德危险即利用重复保险而获利,我国保险法规定重复保险的投保人有义务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各保险人。根据分摊原则,各保险人具体分摊的保险赔偿金额一般按照各自的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来确定,保险合同另有约定的例外。但是,不论如何分摊,各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赔偿责任总金额不超过保险标的实际损失。,基本原则,6、保险利益原则:第十二条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基本原则,7、不利解释原则:第三十条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基本原则,保险法上的几个重要制度(一)询问告知制度,包括:不可抗辩、禁止反言、年龄误告。保险法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重要制度,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不可抗辩条款)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重要制度,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禁止反言)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重要制度,保险法第三十二条(年龄误告)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六款的规定。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重要制度,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多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将多收的保险费退还投保人。,重要制度,案例分享,案例:不可抗辩条款,投保时未如实告知,两年后出险,(二)代位求偿:人身保险第四十六条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重要制度,财产保险第六十条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前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已取得的赔偿金额。保险人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不影响被保险人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重要制度,第六十一条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未经保险人同意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该行为无效。被保险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致使保险人不能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可以扣减或者要求返还相应的保险金。,重要制度,第六十二条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故意造成本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第六十三条保险人向第三者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时,被保险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必要的文件和所知道的有关情况。,重要制度,(三)自杀条款第四十四条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之日起二年内,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保险人依照前款规定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重要制度,第四十五条因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导致其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重要制度,基本案情2013年3月3日,张某某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分公司签订机动车保险合同,为鲁E0000号车投保机动车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不记免赔率等险种。2013年4月29日,张某某驾驶投保车辆与一货车相撞,事故造成张某某的车辆严重损坏,后经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分公司勘察定损后对车辆进行了维修,修车费用为363412元。另外,本次事故还造成张某某支出清障费1700元,赔偿公路绿化带损失5150元。,案例分享,诉讼请求一、判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分公司支付保险赔偿款车辆损失363412元、清障费1700元、绿化带损失5150元,共计370262元;二、本案诉讼费用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分公司承担。,案例分享,本院认为:首先,财产保险中的赔偿,应当是全面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案例分享,其次,财产保险并非责任保险,被保险车辆驾驶人在保险事故中的责任不应成为保险责任的依据。根据保险法规定,因第三方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为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案例分享,最后,按事故责任比例承担责任,不符合诚信原则,致使原告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本案是代位求偿制度适用的典型案例。本案的处理直接体现对保险法第46条、司法解释解释二第19条保险代位求偿制度准确的理解适用。,案例分享,判决如下:一、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分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张某某车辆损失363412元、清障费1500元、停车费200元,赔偿原告已支付绿化带损失4550元,合计369662元;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例分享,基本案情2011年3月31日,王某某投保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福富有终身寿险(万能型)”一份,年交保险费6000元,保险金额120000元。保险合同约定“按被保险人身故时本合同载明的保险金额与保险合同账户价值之和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指定身故保险金受益人为贾某某。2015年4月8日被保险人王某某因病去世。,案例分享,诉讼请求一、判令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中心支公司支付被保险人王某某身故保险金120000元、保险合同账户价值18496.06元(截止2015年7月15日账户价值余额),共计138496.06元。二、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案例分享,本院认为根据保险法的规定,自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案涉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至案涉保险事故的发生已经超过两年,原告请求被告支付身故保险金120000元及保险合同账户价值,符合法律规定,亦不违反合同约定。关于保险合同账户价值的数额,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应为投保人身故时的账户价值即为18372.17元。,案例分享,判决如下一、被告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营中心支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贾某某身故保险金120000元、保险合同账户价值18372.17元,共计138372.17元。二、驳回原告贾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例分享,本案一审结束,被告不服提起上诉,后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点评:本案双方诉争的焦点有两个,一是不可抗辩条款(保险法第16条)的理解与适用,二是在不可抗辩条款下不可解除合同时可否行使合同撤销权?,案例分享,基本案情2014年12月12日,某公司职工徐某某驾驶公司车辆鲁E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