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普通浇注系统设计与制造_第1页
4.3.2普通浇注系统设计与制造_第2页
4.3.2普通浇注系统设计与制造_第3页
4.3.2普通浇注系统设计与制造_第4页
4.3.2普通浇注系统设计与制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5月8日,问题:,2.浇注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1.浇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2020年5月8日,目的与要求:,重点和难点:,1.要求掌握浇注系统设计原则,并会选择浇口在工件上的位置。,2.会设计浇注系统脱模机构、排气槽、溢料槽。,实例分析,2020年5月8日,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1.浇口的作用,浇口: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桥梁,是浇注系统中最薄弱最关键的环节。,熔料经狭小的浇口增速、增温,利于填充型腔。注射保压补缩后浇口处首先凝固封闭型腔,减小塑件的变形和破裂。狭小浇口便于浇道凝料与塑件分离,修整方便。,浇口作用:,2020年5月8日,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1.浇口的作用,浇口的位置、数量、形状、尺寸等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产品外观、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和成型效率。,浇口过大:浇口周围产生过剩的残余应力,导致产品变形或破裂,且浇口的去除加工困难等。,浇口过小:易造成充填不足(短射)、收缩凹陷、熔接痕等外观上的缺陷,且成型收缩会增大。,2020年5月8日,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直接浇口,直接浇口广泛应用于单型腔模具缺点:是去除浇道后将在成型品表面留下痕迹。特点(1)塑料熔体直接从主流道进入模腔,流动阻力小,流速快(2)流道尺寸大,冷却慢,需较长保压补缩时间(3)注射压力直接作用在制品上,易形成残余应力应用:(1)注射大型厚壁长流程制品(2)高粘度塑料(PC、PF),2020年5月8日,侧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为0.4至6.4mm,宽度为1.6至12.7mm。,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适合于一模多腔,浇口去除方便;但压力损失大、壳形件排气不便、易产生熔接痕。特点:(1)开设在分型面上,从模腔侧面充模,截面形状多为距形截面(2)根据制品形状特点灵活选择浇口位置(3)可用于一模多腔,提高了生产效率,2020年5月8日,扇形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0.25至1.6mm宽度6.4至25%的型腔侧壁的长度。,2020年5月8日,特点:(1)沿进料方向浇口截面宽度逐渐增大,高度不(2)并经常在与模腔结合处形成长为1mm左右的浇口台阶(3)通过浇口后的横向流动均匀分配尺寸设计:截面宽度:从分流道直径开始,沿进料方向逐渐扩展,至浇口台阶处可达模腔宽度的1/4台阶处高度:0.251.6mm或取制品厚度的1/32/3,2020年5月8日,薄膜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与环状浇口类似但用于平直边缘的塑件。薄膜浇口适用于既平坦及大面积、且翘曲要保持最小的设计。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0.63mm其长度必须短大約0.63mm。,2020年5月8日,特点:(1)浇口截面宽度很大、高度小(2)条状狭缝口,与特别开设的平行流道相连,熔体得到均匀分配(3)适用扁平制品尺寸设计:截面高度:0.250.65mm宽度:浇口处模腔宽度的25%100%长度:0.65mm,2020年5月8日,点状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适合于多型腔、三板两开式模具,开模时点浇口自动脱落。,利用推板切断点浇口凝料,浇口小压力损失大,需要较高的注射压力。,2020年5月8日,特点:(1)尺寸很小,d=0.51.5mm,较高的剪切速率,降低熔体的表观粘度(2)开模时实现自动切断(3)较大的注射压力,浇口冻结快(4)是双分型面模应用:广泛用在多种塑料的单腔、多腔、多浇口注射模中PE、PP、PS中应用最多,2020年5月8日,潜伏式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浇口开在型芯一侧,开模时浇口自动切断。,潜伏式浇口模具,2020年5月8日,2020年5月8日,特点:(1)设置模具隐蔽处,制品表面不留痕迹(2)浇口及浇道成一定角度与型腔连接(3)开模时剪切力将浇口自动切断,二板式模适用:不希望出现浇口痕迹的制品及自动化注射模不适于强韧性塑料,2020年5月8日,重叠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0.4至6.4mm宽度为1.6至12.7mm。,重叠浇口与侧浇口类似浇口与成品侧壁或成品表面有重叠。,2020年5月8日,圆盘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圆盘浇口经常用于成型內侧有开口的圆柱体或圆形制品。此类型浇口适用同心且尺寸的要求严格及不容许有熔接痕生成的塑料制品。,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1.27mm。,2020年5月8日,特点:(1)开设在塑料内孔一端的内侧圆周(2)分流道呈圆盘形,浇口为圆环(3)避免了接缝(4)型芯为悬臂梁(5)去除困难适于:管状、筒状或带较大中心孔的塑件,2020年5月8日,环状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使用环状浇口熔料自由地沿著环状浇口中心部分流动然后熔料向下流动充填模具。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1.6mm。,2020年5月8日,轮幅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轮幅浇口又称为四点浇口或是十字浇口。此种浇口适用于管状塑料制品,且浇口容易去除和节省材料。缺点:可能会产生熔接痕而且不可能制造出完善的真圆。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8至4.8mm宽度为1.6至6.4mm。,2020年5月8日,护耳式浇口,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通常应用于平板状且薄的成型品以降低型腔內的剪应力。,浇口周围产生的高剪切应力局限于辅助凸片而凸片将在射出成型后去除。凸片浇口广泛应用于PCSAN和ABS等树脂的成型。,凸片的最小宽度为6.4mm最小厚度为型腔深度的75%。,2020年5月8日,二、浇注系统位置的选择塑料的流动状态、填充及排气条件1、浇口的尺寸及位置选择应尽量避免产生喷射、蠕动截面较小的浇口-(1)可加大浇口的断面尺寸正对宽度和深度较大的模腔-(2)冲击型浇口2、浇口应开设在塑料断面最厚处,压力有效传递到塑件较厚部分-防缩孔,2020年5月8日,3、浇口位置选择应使塑料流程最短,料流变向最少,减少流动能量损失,4、浇口位置选择应减少或避免塑件熔接痕,增加熔接牢度,2020年5月8日,2020年5月8日,3.浇口的计算,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护耳式浇口,2020年5月8日,3.浇口的计算,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侧浇口,2020年5月8日,重叠浇口,3.浇口的计算,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2020年5月8日,3.浇口的计算,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扇形浇口,2020年5月8日,3.浇口的计算,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圓盘浇口,2020年5月8日,3.浇口的计算,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薄膜浇口,2020年5月8日,环状浇口,3.浇口的计算,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2020年5月8日,4.浇口的设计原则,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一个好的浇口可以使塑料快速均匀及更好的单方向性流动并且有着合适的浇口凝固时间。,防止浇口处产生喷射现象而在充填过程中产生波纹状痕迹。防止办法:加大浇口尺寸或采用冲击型浇口。,2020年5月8日,4.浇口的设计原则,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对称的浇口可以防止翘曲,浇口的位置要有利于熔体的流动和补缩。,不推荐,推荐,2020年5月8日,4.浇口的设计原则,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防止熔体直接冲击细长型芯或嵌件。,2020年5月8日,4.浇口的设计原则,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浇口位置要有利于排气以避免包风。,浇口的位置应该有利于包风的排除,否则会造成短射烧焦或在浇口处产生高的压力。,2020年5月8日,4.浇口的设计原则,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流动比不够时,考虑多个浇口。,浇口的位置应尽可能避免熔接痕的产生。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应使它们不处于功能区、负载区、外观区。,2020年5月8日,1.排气系统的设计,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八、排气系统设计,排气不良所产生的问题,2020年5月8日,1.排气系统的设计,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八、排气系统设计,利用模具分型面和配合间隙自然排气排气间隙以不产生溢料为限,通常为0.030.05mm。,利用烧结金属块排气:通气孔直径D不宜太大。,2020年5月8日,1.排气系统的设计,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八、排气系统设计,排气槽排气:适用于较大塑件或成型过程中有大量气体产生的情况。,排气槽应开在型腔最后填充部位排气槽不应正对操作工人,2020年5月8日,4.3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八、排气系统设计,顶针排气,1.排气系统的设计,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