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联合课件_第1页
多模式联合课件_第2页
多模式联合课件_第3页
多模式联合课件_第4页
多模式联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阻滞多模式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今日主题,什么是区域阻滞?,围绕手术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产生神经支配区域暂时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缺失。,适应症:适用于短小手术及避免穿刺病理组织的手术,操作方法同局部浸润麻醉。,近年来,随着外周神经置管和连续给药技术的开展,区域阻滞从临床麻醉逐渐延伸为缓解术后疼痛及其他急、慢性疼痛治疗的有效方法。,区域阻滞用于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增多的原因,ASAIIIV级病人接受四肢、下腹部手术量的增加门诊手术比例增加,加快临床周转的需要对机体病理生理影响小可降低医疗费用便于有效的术后镇痛,无需特殊检测,围术期区域阻滞镇痛机制,1.外周敏感化受损组织中释放炎性因子可增加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诱发神经源性水肿和组织的痛敏状态,即外周敏感化。外周敏感化降低传入神经末梢的痛阈,直接导致了围术期的痛觉高敏状态2.中枢敏感化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脊髓神经元兴奋性改变,表现为伤害感受区范围扩大,阈上刺激作用时间延长,刺激阈值降低等在损伤后对正常无害性刺激反应増加异常性疼痛不仅对来自损伤区的机械和热刺激反应过强原发性痛觉过敏;对来自损伤区周围的未损伤区的机械刺激发生过强反应继发性痛觉过敏,围术期区域阻滞镇痛机制,3.超前镇痛指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敏化,以消除或减轻术后疼痛。目前超前镇痛的主要措施*区域阻滞,手术切割前局麻或神经阻滞或按管内注人阿片类药,以阻止伤害性刺激的传入。*预先应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拮抗剂,通过阻碍前列腺素的合成。*预先应用中枢抑制药如阿片类药物,以降低中枢兴奋性*预先使用非特异性受体拮抗剂氯胺酮,以阻止中枢敏感化的形成。,多模式镇痛新理念NSAIDs与区域性镇痛技术之重要,今日主题,多模式镇痛新理念多模式镇痛更有效安全多模式镇痛中之NSAIDsNSAIDs是多模式镇痛中的重要药物多模式镇痛中之区域镇痛技术区域阻滞镇痛技术是多模式镇痛的基石,什么是疼痛?,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由组织损伤所致的不愉快情绪感受,术后镇痛的目的,减轻疼痛,降低死亡率,尽早出院,帮助快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术后临床转归,围手术期镇痛新理念,围手术期镇痛手术后镇痛围手术期镇痛的目的是缓解手术造成的疼痛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实质是防止外周及中枢敏化的发生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Analgesia)采用持续的、多模式的、阻止痛敏感状态形成的预防性镇痛,以求取得完全的、长时间的、覆盖整个围手术期的有效镇痛手段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Analgesia)能减弱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信号的阿片类药和区域阻滞主要作用于外周以抑制疼痛信号的触发为目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外周和中枢的痛觉敏化,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镇痛措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使药物副作用减少到最低,现在更提倡多模式镇痛,目的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其副作用提出1990年Dahl等医生在结直肠手术中硬膜外(Loc+Opioid)+IVNSAIDs镇痛效果改善,病人康复加速此后,多模式镇痛得到发展,DahlJB,etal.BrJAnaesth.1990,64(4):518-520.KehletH,DahlJB.AnesthAnalg.1993,77(5):1048-1056.,现在更提倡多模式镇痛,现代多模式镇痛的基石是“区域性阻滞技术”PCEA术中采用局部浸润(使用Loc.)术后伤口使用局部麻醉药持续输注静脉小剂量利多卡因持续输注结合多种药物NSAIDs,COX-2inhibitors其它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氯胺酮,右美沙芬,地塞米松,可乐定,右美托咪啶,腺苷,镁离子,Gabapentin,Pregabalin,Beta-blockers,术前采取镇痛措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CurrentOpinioninAnaesthesiology2006,19:55155,术前,术中,术后,围手术期,为防止痛觉过敏的发生,应尽早进行术后镇痛,在术前采取镇痛措施以减缓术后痛的发生,即“超前镇痛”。,Anesthesiology2003;98:1515,外周神经元,背角,脊根神经节,疼痛,NSAIDs抑制COX过量表达降低中枢敏化,传入,调制,外周伤害感受器,损伤,阿片类药物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NSAIDs抑制COX过量表达降低外周敏化,多模式镇痛的理论基础,硬膜外阻滞或其它局部麻醉技术,药物联合镇痛的理论基础,阿片类药物仅阻断中枢痛觉传导,不能抑制外周炎症反应;NASIDs可抑制外周致痛的炎症因子,同时减少中枢COX-2表达上调以抑制中枢痛觉超敏,NSAIDs,CNSDrug,2007;21(3),185-211,多种药物联合镇痛,镇痛机制互补,具协同作用,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每种镇痛剂的剂量;可能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AnesthAnalg.1993;77:1048-56.Digestion.1991;49:198-203.,阿片类药物,NSAIDs对乙酰氨基酚神经阻滞剂,协同作用,Opioid,社会潜在成瘾性的担忧,临床医师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病人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日益引发关注,,Anesthesiology2004;101:21227,专家共识对多模式镇痛的推荐,多模式镇痛效果更优,AnesthAnalg20116;96:4697,114例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局部浸润+术后镇痛泵组(多模式镇痛组)、硬膜外镇痛组、静脉镇痛组。结果显示多模式镇痛组VAS评分更优,且各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多模式联合镇痛组,硬膜外镇痛组,静脉镇痛组,多模式镇痛中之NSAIDsNSAIDs是多模式镇痛中的重要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s),人类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全球每天约有3千万人使用NSAIDs,仅美国每年就有710亿张NSAIDs处方。在国内,NSAIDs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NSAIDs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高,同样不容忽视。在所有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中,NSAIDs占25。,联合NSAIDs术后镇痛获益更明确,NSAIDs与阿片类药物联合镇痛,阿片节俭效应,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加强镇痛效果,术前使用NSAIDs围手术期获益明确,选择术前采取镇痛措施以进行术后预防镇痛患者3261名,随机分为5组:术前实施硬膜外麻醉组、局麻组、NMDA组、NSAID组和阿片组,评价指标包括术后最初24-48h患者的疼痛强度、镇痛药物总需求量以及给予首次补救镇痛药物的时间。结果显示:术前给予NSAIDs能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以及延迟麻醉性镇痛药物给予时间。,AnesthAnalg2005;100:75773,Anesthesiology2005;102:1249-60,PCA使用NSAIDs联合镇痛降低恶心发生,入选人群:接受术后PCA镇痛患者(22个随机研究,2307名年龄12岁患者)试验设计:试验组:NSAIDs+阿片类;对照组:安慰剂+阿片类;评估各组不良反应(恶心)发生率。,PCA使用NSAIDs联合镇痛降低呕吐发生,Anesthesiology2005;102:1249-60,入选人群:接受术后PCA镇痛患者(22个随机研究,2307名年龄12岁患者)试验设计:试验组:NSAIDs+阿片类;对照组:安慰剂+阿片类;评估各组不良反应呕吐发生率。,Anesthesiology2005;102:1249-60,PCA使用NSAIDs联合镇痛降低嗜睡的发生,入选人群:接受术后PCA镇痛患者(22个随机研究,2307名年龄12岁患者)试验设计:试验组:NSAIDs+阿片类;对照组:安慰剂+阿片类;评估各组不良反应(嗜睡)发生率。,PCIA使用氟比洛芬酯获益,PCIA加入氟比洛芬酯100-200mg,SFDA唯一批准PCIA使用的NSAIDs,PCIA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术前使用凯纷、术后PCIA镇痛中凯纷+芬太尼与单纯使用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的比较Meta分析,DataonFile,PCIA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镇痛不良反应,术后PCIA镇痛中氟比洛芬酯(凯纷)+芬太尼与单纯使用芬太尼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DataonFile,多模式镇痛中之区域镇痛技术区域阻滞技术是多模式镇痛的基石,PCEA和PCIA、肌肉镇痛比较,Meta分析资料共计收集165项研究,20,000病例三种镇痛方法,即静脉、肌肉和PCEA,BlockBM,etal.JAMA,2013,290:24542463.,PCEA疼痛控制的Meta分析,Meta分析资料共计收集165项临床研究,20,000病例涉及胸部外科、腹部外科和下肢手术结论术后4天之内,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肌肉或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效果最好的药物组合是局部麻醉药加阿片类药物,BlockBM,etal.JAMA,2003,290:24542463.,11-RCTs,n=1173,MEDLINE1966-1998,硬膜外镇痛24h硬膜外镇痛组-术后心肌梗死(PMI)更少-胸部硬膜外镇痛相比腰部硬膜外镇痛的PMI更少PMI总体发生率=6.3%,总体死亡率3.3%,组间死亡率无差异高危心脏病患者应当给予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