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表清热和解(1).ppt_第1页
中医解表清热和解(1).ppt_第2页
中医解表清热和解(1).ppt_第3页
中医解表清热和解(1).ppt_第4页
中医解表清热和解(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中药、方剂(第八章、第九章)-解表、清热、和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田生望liyou_t,解表药,【概述】解表药: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复习:表证表证的临床表现表证的分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暑湿外感.,解表药物的主要分类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解表剂:以辛散解表药为主要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体现八法中的“汗法”。解表剂的分类辛凉解表剂辛温解表剂,解表药物和方剂的使用注意1不宜久煎2不宜过汗(剂量、疗程)“阳加于阴谓之汗”3兼顾旧病和体质4多饮暖水,饮食清淡,防寒保暖,注意休息,(一)辛温解表药,含义辛温解表药,又叫散寒解表药,味多辛性多温,辛能散能行,温能助阳散寒,故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代表药物:麻黄、桂枝,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功效主治】1、辛温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实证。2、宣肺平喘:用治风寒外束、肺气不宣的寒喘证;肺热壅盛、痰热壅肺的热喘(都是实证)。3、利水消肿:用治风水泛滥之水肿实证。【使用注意】麻黄发汗力强,用量不宜过大。体虚汗多、肺虚咳喘者忌用。,桂枝,【性味】辛、甘,温。【功效主治】1、辛温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证。2、温经通脉:用治寒凝经脉所致的胸痹、痛经、风寒湿痹等证。3、助阳化气:用治脾肾阳虚所致的水湿内停证。【使用注意】温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及孕妇忌用。,(二)辛凉解表药,含义辛凉解表药,又叫发散风热药,味多辛、性多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柴胡、菊花,柴胡,【性味】微苦、微辛,微寒。【功效主治】、疏散风热:用治外感风热表证。、和解表里:用治邪入少阳的半表半里证。、疏肝解郁:用治肝气郁结证。、升阳举陷:配补气药,治气虚下陷诸证。【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升发,凡气逆不降,肝阳上亢者均当慎用。,菊花,【性味】辛甘、微苦,微寒。【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治外感风热表证;肝经风热证。、平肝明目:用治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清热解毒:用治疔疮痈肿证。【使用注意】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疔疮痈肿多用野菊花。.,(三)解表剂,代表方剂:麻黄汤银翘散(麻杏石甘汤),麻黄汤,【组成】麻黄6g桂枝6g杏仁9g甘草3g【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方解】麻黄:辛微苦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君药;桂枝:温经散寒、解肌发表,助麻黄发表散寒臣药;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助麻黄平喘佐药;甘草:缓中,制麻、桂发汗过猛使药。,银翘散,【组成】银花30g连翘15g桔梗12g薄荷8g淡竹叶8g生甘草6g荆芥穗12g牛蒡子12g淡豆豉12g芦根30g【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疼,无汗或有汗不多,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方解】银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君药;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助君药宣散在表之邪臣药;芦根、淡竹叶、桔梗、甘草清热生津止渴佐使药。,麻杏石甘汤,【组成】麻黄6g杏仁9g石膏24g炙甘草6g【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表邪化热犯肺之咳喘证.(肺热咳喘)症见:身热不解,咳嗽,气喘而粗,或有胸痛、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方解】麻黄解表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热君药;杏仁助麻黄止咳平喘臣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佐使药。,四、清热药与清热剂,【概述】1、清热药: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热性病证的药。2、清热药的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除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暑药清热明目药清退虚热药,3、使用注意:清热药多为苦寒之品,脾胃虚弱及阳气不足者不宜用;部分药物能燥湿伤阴,阴虚患者慎用。4、清热剂:以寒性、凉性药物为主组成的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叫清热剂。体现了八法中的“清法”。5、清热剂的分类6、清热剂的使用注意,(一)清热泻火药,含义:凡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主治气分实热证的药物,叫清热泻火药。主要适用于热入气分证。气分代表药物:石膏,石膏,【性味】辛,甘,大寒。【功效主治】、清热泻火:用治气分实热证、肺、胃郁热。白虎汤、除烦止渴:用治肺胃燥热证。、生肌收敛:用治疮疡溃不收口、烧伤烫伤等证。【用法】外用宜用煅石膏。,(二)清热解毒药,凡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主治各种热毒、火毒证的药物,叫清热解毒药,主要适用于痈肿、瘟毒发斑、热毒血痢等。代表药物:金银花连翘,金银花,性味甘,寒。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用治温病初起身热口渴、疮痈初起之红肿热痛等证。、疏散风热:用治外感风热表证。、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证。使用注意:虚寒泄泻慎用。,连翘,性味苦,微寒。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用治温病初起之头痛发热、口渴咽痛、热入心包之高热神昏等证。、消痈散结:用治痈疖、瘰疠痰核等证。、疏风散热:用治外感风热表证。使用注意:虚寒阴疽忌用。.,(三)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凡具有清热燥湿功效,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药物,称为清热燥湿药。主要适用于湿温、暑湿、湿疹、湿疮等湿热病症。代表药物:黄芩黄连,黄芩,性味:苦,寒。功效主治:、清热燥湿:用治湿热所致脘痞满闷、呕吐下痢等证。、泻火解毒:用治肺热咳嗽、火毒疮痈等证。、清热凉血:用治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诸证。、清热安胎:用治胎热所致胎动不安证。用法: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止血炒炭用。,黄连,【性味】苦,寒。【功效主治】、清热燥湿:用治湿热阻滞中焦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以及湿热泻痢证。、清热解毒:用治高热烦躁、痈疮疔毒等证。、清热泻火:用治火热扰心之高热烦躁、心烦不寐以及胃火上炎之牙痛、口舌生疮等证。,清热剂,代表方剂:白虎汤龙胆泻肝汤,白虎汤,【组成】石膏30g知母12g甘草3g粳米9g【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大渴、大汗、脉洪大。【方解】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既助石膏清热,又治已伤之津臣药;甘草、粳米和胃护津,以防寒凉伤脾胃佐使药。,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g泽泻g车前子6g木通6g当归g甘草g柴胡g生地g【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胁痛口苦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等。2.肝经湿热下注证:小便淋浊,阴肿,阴痒,囊痈,妇女带下等症。【方解】龙胆草苦寒清热、泻肝经实火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以增强龙胆草之效臣药;车前子、木通、泽泻泻火利湿、导湿热下行,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使邪去而不伤正佐药;柴胡疏肝解热,引诸药入肝胆,甘草调和诸药使药。,五、和解剂,凡是具有和解、解郁、疏畅、调和等作用,以治疗少阳病或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叫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和”代表方剂:逍遥散,逍遥散,【组成】柴胡9g当归9g白芍12g白术9g茯苓15g炙甘草6g方中可加煨(生)姜9g、薄荷少许。【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证见:两胁作痛,胸闷嗳气,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红,脉弦而虚。【方解】柴胡疏肝解郁、畅达肝气君药;白芍养血柔肝,当归养血活血臣药;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和中,薄荷疏散肝郁、生姜降逆和中佐药;炙甘草补中而调和诸药使药,现在是提问时间,本课时内容要求,掌握:(一)麻黄、桂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