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性选择题三个步骤五个角度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北风刘子翚雁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苑来。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衮暂徘徊。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莱。【注】紫色蛙声,代指金人于靖康二年所立的张邦昌和建炎四年所立的刘豫两个傀儡皇帝。衮(gn):古代君王等的礼服。遗策:失误,失策。草莱:指布衣,平民。这里指诗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飞雁、平沙、晚角、北风等意象营造了悲凉的意境,“恨”字领起全篇。B颔联说淮河一带山地已经阻断金兵战尘,局势暂且和平稳定,流露出欣喜之情。C颈联“紫色蛙声”与“翠华龙衮”构成对比,字里行间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态度。D前两联写景,景中融情;后两联叙事、议论、抒情,全诗语言浑厚沉郁,感慨良深。解析:“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苑来”是反语,当时局势并非“和平稳定”,“欣喜之情”言出无据。答案:B(2)尾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尾联是委婉的反语,意为: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在为国事哀伤忧虑,其实朝廷并没有失策。该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面对外敌侵略不思抵抗屈辱投降、昏庸无能之行径的痛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人民疾苦的忧虑。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关山月李端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二句写戍守的边关榆叶枯黄,让人秋意顿生,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B第五句既照应首句“露湿”写霜露寒冻,又从侧面表现出边关的苦寒和兵士的艰辛。C第六句中“兵疲”写戍卒因战争频繁而疲惫厌倦,表达了对战乱频仍的厌恶之情。D第七、八句与苏轼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异由同工,表达出相似的美好愿望。解析:“水冻”直接体现边关的苦寒,“频移幕”直接体现兵士的艰辛。答案:B(2)这首诗紧扣“月”来写,前四句与后四句在写“月”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 答案:前四句着重写景,正面直接写月。第一句写月之“苍苍”,突出边关夜晚的月色朦胧。第三句写月轮运转,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远处大漠,突出月夜的空阔明净;第四句写出月光的动态与情态。后四句着重叙事抒情,侧面间接写“月”。以月下“数望乡”“城影外”写戍卒多次眺望家乡而不得归,表达出在孤独处境中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寄黎眉州苏轼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注】黎眉州:黎,四川人。胶西:诸城。瓦屋、峨眉:四川山名。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入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C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情景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解析:颈联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的贤能的欧阳修了,表达出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答案:C(2)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达出诗人志向难酬、不满时政、思乡归隐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孤寂清寥、不得志的情感;“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老学庵壁【注】陆游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解析:“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分析错误,“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国土沦丧,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而没有愁叹,诗人为此而感到愤懑。答案:C(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 答案:从诗歌首联和尾联来看,诗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从诗歌颈联来看,诗人年事已高,晚上本来就睡不好觉;从诗歌颈联和注释来看,当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无所作为,百姓只有高兴而无愁叹,诗人为此而忧虑。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人月圆倪瓒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注】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越王台:越王勾践所筑的楼台。素影:指明月。(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莫问”一词,写出了作者不愿因回忆前朝兴亡而伤感的内心意愿。B三至五句写草绿、花开、鸟鸣之景物,不见春日之欢欣,却流露着些许凄凉。C“依依素影,何处飞来”与“明月几时有”情思相近,都是对大自然的疑问。D全曲以“上”等动词写人物活动,以景物描写交代流连的情境,画面感很强。解析:“情思相近,都是对大自然的疑问”错。“依依素影,何处飞来”,结合前句“当时明月”,是以明月的亘古不变反衬世事变迁,表达的是王朝兴衰的感慨,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则与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相似,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奥秘。答案:C(2)阅读全曲,对“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三句加以赏析。答: 答案:青山依旧,故国不在,乔木已长苍苔。这里的景物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凄凉。“怅然孤啸”写出了诗人孤寂惆怅、长叹抒怀的形象。上承登台所见之景,下启明月何来之问,使人与景、见与思融合自然。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东风第一枝咏春雪史达祖巧沁兰心,偷沾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后盟遂妨上苑。薰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鞋、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注】旧游忆着山阴:晋王子猷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安道,至其门,未入即返,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后盟遂妨上苑: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上苑即兔园。(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花花心,悄悄沾上草叶,仿佛想挡住春风送来的温暖,表达出词人对春雪的喜爱之情。B“行天入镜”取自唐韩愈春雪中的“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以“入镜”和“行天”形容地面桥面积雪的明净。C“料故园”三句运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家乡落雪、天寒地冻、帘幕层层低垂的景象,以至于耽误了回来传书的飞燕。D这首咏物词笔触细腻,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神态,也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对故园、亲人的思念。解析:“料故园三句运用写实的手法”错误,“料”字可以看出,“故园”之景并非词人亲见,而是想象,故此处是虚写。答案:C(2)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雪”,请问作品下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写雪?答: 答案:描写雪中的景物。“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写杨柳芽才有了一点青色,因蒙上一层春雪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Linux环境下的日常维护方法
- 大幅面印刷管理总结
- 职场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方案
- 原油加工工艺手册
-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设计
- 可持续发展印刷方案
- 工业仪表运行手册
- 公司员工人身安全
- 羊绒面料设计规定
- 2025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四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WPS版)课件 第3章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使用
- 小鹿斑比题目及答案
- 中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4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 2025-2030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民间纠纷调解》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环境感染监测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