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ppt课件_第1页
《野田黄雀行》ppt课件_第2页
《野田黄雀行》ppt课件_第3页
《野田黄雀行》ppt课件_第4页
《野田黄雀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野田黄雀行,1,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二、介绍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dn),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3,三、写作背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故,曹丕继位魏王,改元延康。他掌权后,立即把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杀了。好友被杀,曹植却因争立太子失败而无力相救。本篇通过黃雀投罗的比喻,书写朋友遇难而自己无力援救的心情。“少年”以下几句是作者設想有权力的人能来加以援救。,4,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5,思考野田黄雀行所抒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全诗可分两段。前四句为一段。齐背前四句。,6,赏析第一段:思考:1、作者为什么要写“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是一种什么手法?2、儒家强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吗?从诗经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到今天民间流传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不都是强调朋友越多越好吗?而作者却说“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即:没有权势便不必交友,作者为何有这一结论?,7,(二)赏析第二段,思考:作者为何要讲一个“持剑少年救雀的故事“?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少年、黄雀、鹞鹰,各喻指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采用寓言手法)(作者对掌权者的痛恨,对无辜被害的弱小者的同情),8,六、拓展探究:曹植诗歌的特点。,“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钟嵘诗品野田黄雀行“骨气”(思想内容)确实是高的,而辞采却说不上“华茂”。这首诗更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