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零件设计教程PPT课件_第1页
ProE零件设计教程PPT课件_第2页
ProE零件设计教程PPT课件_第3页
ProE零件设计教程PPT课件_第4页
ProE零件设计教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Pro/ENGINEER的零件设计,学习目的与要点3.1实例7:拉伸特征的建立3.2实例8:旋转特征的建立3.3实例9:扫描特征的建立3.4实例10:平行混合特征的建立3.5实例11:旋转混合特征的建立3.6实例12:切除特征的建立3.7实例13:孔特征的建立,3.8实例14:倒圆角特征的建立3.9实例15:倒角特征的建立3.10实例16:抽壳特征的建立3.11实例17:筋特征的建立3.12实例18:拔模特征的建立3.13实例19:螺旋扫描特征的建立3.14本章小结,-,2,学习目的与要点,学习目的本章通过13个实例介绍Pro/ENGINEER零件设计中基于特征的设计过程,以及常用的各种特征的创建方法。综合运用这些特征是进行零件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手段。要想更好地掌握Pro/ENGINEER中各种特征的创建方法,需要通过各种练习,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技巧和积累经验,并用其进行零件设计。学习要点通过各种实例的训练和课后的练习,掌握各种实体特征的创建流程和基本方法。(1)各种基础特征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2)常用的各种工程特征孔、圆角、倒角、抽壳、筋和拔模等。(3)综合各种特征创建复杂零件。,-,3,3.1实例7:拉伸特征的建立,拉伸特征,与型材挤压成型类似,它可以产生具有单一截面形状且沿其正交方向延伸的实体特征,适合于创建等截面的实体零件。使用拉伸特征创建如图3.1所示的支架零件。3.1.1创建中间支板拉伸特征3.1.2建立底板拉伸特征3.1.3拉伸特征小结,-,4,3.1.1创建中间支板拉伸特征,1建立新文件注意:新建文件时,系统提示用户进行模板文件的选择。默认设置为英制inlbs_part_solid,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选用公制mmns_part_solid。注意:基准平面是在零件设计中加入其他特征的参考基准,它是一个无限大、没有任何质量和体积的平面。2建立中间支板拉伸特征注意:操控板的位置可以位于绘图区顶端,也可以位于绘图区底部。在野火4.0版本中默认位于绘图区顶端,为与野火3.0及之前版本保持一致,本章内容均按消息区位于绘图区下方设置。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定制屏幕】命令,在定制对话框中选择【选项】【图形区域下方】,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操控板位置设在绘图区下方。注意:草绘平面可以是基准平面,也可以是实体的某个表面。选定后,草绘平面要旋转到与屏幕平行,以便在其上绘图。通过【草绘】对话框对草绘平面进行定向。注意:在绘制对称草图时,要充分利用中心线。当中心线两侧的尺寸接近时,系统自动以对称处理,这样对绘制对称图形十分方便,读者一定要多加利用。,-,5,3.1.2建立底板拉伸特征,注意:在草绘截面时,开始绘制时的尺寸不必与截面尺寸一致,只要形状相同即可,然后用对尺寸进行修改,系统会按修改后的尺寸将图形自动重新生成。注意:在每个实体零件创建完成后,都要将图形存盘。为叙后的特征创建结束后,不再单列此项,请读者自行存这样的习惯。,-,6,3.1.3拉伸特征小结,1拉伸特征的类型2草绘平面及其显示方位3草绘参照一般情况下,系统会自动选择草绘参照。用户也可对系统指定的草绘参照进行更改。选择主菜单中的【草绘】【参照】命令,会弹出【参照】对话框,如图3.14所示,选择RIGHT基准面作为草绘平面后,系统会自动选择TOP和FRONT基准面为草绘参照,作为截面尺寸标注的基准。4拉伸截面5拉伸方向截面绘制完成后,按住鼠标中键旋转对象,可以看到在模型中有一个黄色箭头,代表拉伸方向,如图3.19所示。6拉伸深度的定义7拉伸特征创建流程选择主菜单中的【插入】【拉伸】命令定义拉伸类型定义内部草绘确定草绘平面确定参考平面草绘截面定义拉伸深度特征创建结束。,-,7,图3.14草绘参照图3.19拉伸方向,-,8,3.2实例8:旋转特征的建立,旋转特征是由草绘截面绕旋转中心线旋转一定的角度而生成的一类特征,它适合于创建具有回转体特征的零件。使用旋转特征创建如图3.21所示的零件。3.2.1创建旋转特征3.2.2旋转特征小结,-,9,3.2.1创建旋转特征,1建立新文件2创建旋转特征,-,10,3.2.2旋转特征小结,1旋转特征的中心线旋转特征的截面必须至少有一条中心线,如有多条中心线时,系统默认以用户绘制的第一条中心线作为特征的旋转轴。如图3.24(a)所示,该旋转特征剖面有两条中心线,即中心线1和中心线2。(1)当左侧中心线1为旋转轴时,所生成的特征如图3.24(b)所示。(2)当右侧中心线2为旋转轴时,所生成的特征如图3.24(c)所示。也可以将其他中心线设为旋转轴,其方法为:(1)选中要作为旋转轴的中心线(选中后中心线变红)。(2)单击鼠标右键,在如图3.25所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旋转轴】命令,则该中心线会作为旋转特征的旋转轴。2旋转特征的截面3旋转特征的角度定义4旋转特征创建流程,-,11,图3.24多条不同顺序中心线所产生的旋转特征,-,12,3.3实例9:扫描特征的建立,扫描特征是指草绘截面沿着一定的轨迹线扫描而生成的一类特征。它需要分别创建扫描轨迹线和草绘截面。使用扫描特征创建如图3.26所示的零件。3.3.1创建扫描特征3.3.2扫描特征小结,-,13,3.3.1创建扫描特征,(1)建立新文件。单击【新建】图标,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中【零件】和【实体】单选按钮,输入文件名T3-26,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在打开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用mmns_part_solid模板。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零件设计界面。(2)选择扫描命令。选择主菜单中的【插入】【扫描】【伸出项】命令,弹出【伸出项:扫描】对话框和【扫描轨迹】菜单,如图3.27所示。(3)选择草绘平面。在【扫描轨迹】菜单中选择【草绘轨迹】命令,出现【设置草绘平面】菜单,接受系统默认的【新设置】【平面】命令。在绘图区选择基准面TOP为草绘平面,接下来在菜单中选择【正向】【缺省】命令,进入草绘界面。(4)绘制扫描轨迹。绘制封闭图形,单击按钮,结束扫描轨迹绘制。(5)选择扫描属性。在弹出的【属性】菜单中选择【无内部因素/完成】命令。(6)绘制扫描截面。此时系统会自动转至与扫描轨迹垂直的面作为截面的绘图面,且显示以扫描轨迹起点为原点的十字线。以十字线为基准,绘制封闭截面,单击按钮,结束截面的绘制。(7)完成扫描特征。在【伸出项:扫描】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生成的扫描特征实体如图3.26所示。,-,14,图3.27扫描特征对话框和扫描轨迹菜单,-,15,3.3.2扫描特征小结,1扫描特征的属性系统根据扫描轨迹是否封闭,将扫描特征的属性分为两种情况。(1)当扫描轨迹线封闭时,扫描特征的【属性】菜单如图3.30所示。(2)当扫描轨迹开放,且其一端位于已有的特征实体上时,【属性】菜单如图3.33所示(如无其他实体存在,则不显示该菜单)。2扫描轨迹扫描轨迹的建立有两种方式。【草绘轨迹】:选择绘图面,在其上绘制轨迹曲线(二维曲线)。【选取轨迹】:选择已存在的曲线或实体上的边作为轨迹路线(可为二维或三维曲线)。3扫描截面4扫描特征创建流程,-,16,3.4实例10:平行混合特征的建立,混合特征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草绘截面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一类特征,截面之间的特征形状是渐变的。混合特征按其生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平行混合、旋转混合和一般混合3类。平行混合的特点是特征各截面间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草绘平面。下面使用平行混合特征创建如图3.37所示的实体零件。3.4.1创建平行混合特征3.4.2平行混合特征小结,-,17,3.4.1创建平行混合特征,(1)建立新文件。单击【新建】图标,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中【零件】和【实体】单选按钮,输入文件名T3-38,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在打开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使用mmns_part_solid模板。(2)选择混合命令。选择主菜单中的【插入】【混合】【伸出项】命令,弹出【混合选项】菜单,如图3.38所示。(3)选择混合类型。在【混合选项】菜单中选择【平行/规则截面/草绘截面/完成】命令,弹出平行混合特征对话框和【属性】菜单。(4)确定特征属性。在【属性】菜单中选择【直的/完成】命令,弹出【设置草绘平面】菜单。(5)选择草绘平面。选择【新设置】【平面】命令,选取TOP基准面,在【方向】菜单中选择【正向】命令,在【草绘视图】菜单中选择【缺省】命令,进入草绘模式。(6)绘制截面。混合特征的截面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7)确定截面间深度。在文本框中输入第二截面到第一截面间的距离120。(8)完成混合特征。在屏幕右上角的平行混合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零件造型完成。按Ctrl+D组合键,生成的零件实体。,-,18,3.4.2平行混合特征小结,1混合特征的分类混合特征分以下3类。平行混合:特征的各截面平行,并有一定距离。旋转混合:各截面可绕各自参照坐标系的Y轴旋转,旋转角度范围为0120。一般混合:各截面可分别绕参照坐标系的X、Y、Z轴旋转,旋转范围为-120120,各截面也可沿着X、Y、Z轴平移。2平行混合特征属性平行混合特征属性用于决定混合特征的各截面之间用何种方式进行连接,有两种方式。【直的】:各截面间直接连接,如图3.44(a)所示,3个截面间以直线连接。【光滑】:各截面间光滑连接,如图3.44(b)所示,3个截面间光滑连接。3混合特征的截面4混合特征的起始点5平行混合特征的创建流程,-,19,图3.44相同截面不同特征属性的两种情况,-,20,3.5实例11:旋转混合特征的建立,旋转混合的特征是各截面依照所定义的参照坐标系绕其Y轴旋转,各截面在不同的草绘平面绘制,每个截面都要建立参照坐标系,并以该坐标系标注尺寸,所有截面的草绘参照坐标系都会落在相同的位置。使用旋转混合特征创建如图3.48所示的实体零件。3.5.1创建旋转混合特征3.5.2修改旋转混合特征属性(一)3.5.3修改属性特征(二)3.5.4旋转混合特征小结,-,21,3.5.1创建旋转混合特征,(1)建立新文件。单击【新建】图标,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中【零件】和【实体】单选按钮,输入文件名T3-48,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在打开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用mmns_part_solid模板。(2)选择混合命令。选择主菜单中的【插入】【混合】【伸出项】命令,弹出【混合选项】菜单。(3)选择混合类型。在【混合选项】菜单中选择【旋转的/规则截面/草绘截面/完成】命令,弹出旋转混合特征对话框和【属性】菜单,如图3.49所示。(4)确定特征属性。在【属性】菜单中选择【光滑/开放/完成】命令,弹出【设置草绘平面】菜单。(5)选择草绘平面。在【设置草绘平面】菜单中选择【新设置】【平面】命令,草绘平面选择FRONT,在【方向】菜单中选择【正向】命令,在【草绘视图】菜单中选择【缺省】命令,进入草绘模式。(6)绘制截面。该旋转混合特征共有5个截面,要分别进行绘制。,-,22,图3.49旋转混合特征对话框和属性菜单,-,23,3.5.2修改旋转混合特征属性(一),(1)选择修改命令。在模型树中右击刚生成的旋转混合实体,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定义】命令,如图3.55所示。此时在屏幕的右上角重新弹出旋转混合特征对话框。(2)选择修改对象。在特征对话框中双击【属性】选项,弹出【属性】菜单,选择【光滑/封闭的/完成】命令。(3)完成属性修改。在特征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修改后的特征如图3.56所示。,-,24,3.5.3修改属性特征(二),将属性由【光滑/封闭的】修改为【直的/开放】,修改方法与3.5.2节类似,请读者参照3.5.2节的步骤自行操作修改。将属性修改后的属性为【直的/开放】的旋转混合特征,如图3.57所示。,-,25,3.5.4旋转混合特征小结,1旋转混合特征属性注意:在旋转混合的属性组合中,不能使用【直的/封闭的】。2参照坐标系3截面(1)各截面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即每个截面只能有一个封闭图形。(2)各截面起始点的方位必须一致,才不至于造成生成实体的扭曲变形。如将实例11中截面1的起始点位置由左上角改为如图3.58(a)所示的右上角,则产生的实体如图3.58(b)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实体已发生了扭曲变形。(3)要改变起始点的位置,可以使用主菜单中的【草绘】【特征工具】【起始点】命令。4旋转混合特征创建流程选择主菜单中的【插入】【混合】【伸出项】命令选择混合类型确定特征属性确定草绘平面确定参考平面绘制第1个截面确定下一个截面沿Y轴的转角绘制下一个截面,否则结束截面绘制特征创建结束。,-,26,图3.58各截面起始点的方位不同会引起实体扭曲,-,27,3.6实例12:切除特征的建立,切除特征是建立在增材特征基础上的,就如机械加工中先准备毛坯,再进行对毛坯的各种切削一样。创建实体零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先创建基础增材特征(Protrusion伸出项),然后再使用切除特征(Cut切口)进行细节设计。伸出项Protrusion和切除Cut的区别仅在于草绘截面绘制完成后,Protrusion是以此截面建立增加材料特征,而Cut则以此截面进行切除操作。前面学习的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特征都是在Protrusion下进行的,同样它们也适用于Cut。使用切除特征创建如图3.59所示的零件。3.6.1创建毛坯3.6.2创建90圆柱面3.6.3创建60圆柱面3.6.4创建通槽3.6.5创建切除特征小结,-,28,3.6.1创建毛坯,(1)建立新文件。单击【新建】图标,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中【零件】和【实体】单选按钮,输入文件名T3-59,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在打开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用mmns_part_solid模板。(2)单击【拉伸】图标,在弹出的拉伸操控面板上,单击【实体】图标。选择TOP基准面作为草绘平面,绘制一个边长为100的正方形,如图3.60(a)所示,拉伸深度值为150。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3.60(b)所示。,-,29,3.6.2创建90圆柱面,(1)选择拉伸切除命令。单击【拉伸】图标,在弹出的操控板上单击【实体】图标和【去除材料】图标。(2)定义内部草绘。单击【放置】按钮,在【放置】下滑面板中单击【定义】按钮。(3)选择草绘平面。选择拉伸特征的上表面作为草绘平面,接受系统默认的方向参照,在【草绘】对话框中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4)草绘拉伸切除截面。绘制一个90的圆,单击按钮。(5)确定切除特征方向。在拉伸操控板上使用【改变切材方向】标,使切除方向箭头指向截面外侧。(6)指定拉伸切除深度。指定深度类型为,深度值为75。单击按钮。(7)生成拉伸切除特征。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按Ctrl+D组合键,生成的拉伸切除特征(90圆柱面)如图3.64所示。,-,30,图3.64拉伸切除后生成的实体,-,31,3.6.3创建60圆柱面,草绘旋转切除截面。绘制旋转中心线,再绘制一个矩形,使用约束中的重合按钮,使矩形的两个边分别和已有实体边线重合,如图3.65所示.确定切除特征方向。在操控板上单击【改变切材方向】图标,使切除方向箭头指向矩形截面内侧,如图3.66所示。生成旋转切除特征60圆柱面。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按Ctrl+D组合键,生成的旋转切除特征60圆柱面如图3.67所示。,-,32,3.6.4创建通槽,草绘拉伸切除截面。绘制一个边长为50的正方形,使正方形的一条边与实体边重合,图形左右对称,如图3.68所示。确定切除特征方向。单击图标,使切削方向箭头指向截面内侧,如图3.69所示。,-,33,3.6.5创建切除特征小结,1伸出项Protrusion和切口Cut2切除方向切除方向决定了创建切除特征后零件的形状。相同的截面,不同的切除方向会生成不同的零件。当切除方向为向截面外侧时,在零件上生成一个圆柱体,如图3.70(a)所示;若切除方向为向截面内侧时,则在零件上生成一个孔,如图3.70(b)所示。3切除特征的截面4切除特征创建流程,-,34,3.7实例13:孔特征的建立,孔在各种零件中最为常见,如各种零件的连接部位等。使用孔特征工具可以方便地创建各种直孔、台阶孔、螺纹孔等。使用孔特征创建如图3.71所示的零件。该零件尺寸为中间大孔为20直孔,口部为25深2的台阶孔,左右两侧为穿M8螺钉的沉头过孔,沉头尺寸为14.5深8,过孔为9通孔。三孔均布,间距为35,20直孔中部有M6顶丝孔。3.7.1创建毛坯3.7.2创建中间直孔特征3.7.3创建左侧台阶孔3.7.4创建右侧台阶孔3.7.5创建中间顶丝螺纹孔3.7.6创建中间台阶孔3.7.7创建孔特征小结,-,35,3.7.1创建毛坯,(1)建立新文件。单击【新建】图标,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中【零件】和【实体】单选按钮,输入文件名T3-71,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在打开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用mmns_part_solid模板。注意:由于零件上有螺纹孔,螺纹孔为公制单位,其拉伸实体也应为公制模板,如果不选择mmns_part_solid模板而使用英制模板,会导致螺纹孔实际尺寸过小而几乎看不到,这点一定要小心。(2)用拉伸方法创建毛坯。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拉伸】图标,在弹出的拉伸操控板上单击【实体】图标。选择TOP基准面作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3.72(a)所示的截面,拉伸深度值为25,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3.72(b)所示。,-,36,3.7.2创建中间直孔特征,(1)选择孔命令。(2)设置孔类型。(3)设置孔尺寸。(4)指定孔放置参照。(5)指定孔的放置类型。(6)指定孔的偏移参照。(7)生成孔特征,生成的直孔如图3.75所示。,-,37,3.7.3创建左侧台阶孔,(1)选择孔命令。(2)设置孔类型。(3)绘制草绘孔截面(4)指定孔放置参照。(5)指定孔的放置类型。(6)指定孔的偏移参照。(7)生成孔特征,生成的左侧草绘台阶孔如图3.80所示。,-,38,3.7.4创建右侧台阶孔,(1)选择孔命令。(2)设置孔类型。(3)孔尺寸设置。(4)指定孔放置参照(5)指定孔的放置类型。(6)指定孔的偏移参照。(7)添加孔的注释。(8)生成右侧台阶过孔特征。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预览正确时单击按钮,生成的右侧台阶过孔如图3.86所示。,-,39,3.7.5创建中间顶丝螺纹孔,(1)选择孔命令。(2)设置孔类型。(3)设置孔尺寸。(4)指定孔放置参照。(5)指定孔的放置类型。(6)指定孔的偏移参照。(7)生成中间顶丝孔特征。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预览正确时单击按钮,生成的中间顶丝孔M61如图3.90所示。注意:此方法生成的螺孔与后面学习的用螺旋扫描方法生成的螺孔不同,螺旋扫描方法生成的螺孔为真正的螺孔,而此法生成的螺孔在着色显示时与一般孔无区别,在线框显示及工程图显示时与机械制图规则类似,有螺纹细实线。,-,40,3.7.6创建中间台阶孔,(1)选择孔命令。(2)设置孔类型。(3)设置孔尺寸。(4)指定孔的放置参照。(5)指定孔的放置类型。(6)生成孔特征。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预览正确时单击按钮,生成中间台阶孔,完成的零件如图3.71所示。,-,41,3.7.7创建孔特征小结,1孔特征的分类2孔特征的放置参照3孔特征的放置类型及其与参照之间的关系4标准孔中的螺纹类型5草绘孔的截面(1)草绘孔截面为通过孔轴线方向的截面,不能与常用的垂直孔轴线方向的截面混淆。(2)必须绘制孔中心线作为孔的旋转轴线,且截面必须封闭。(3)截面必须有与旋转轴垂直的边,否则无法生成孔,如图3.92所示。如有一条垂直边,则此边在孔放置时与所选择的放置平面对齐。如有两条垂直边,则上方的边会与所选择的放置平面对齐。6孔特征创建流程选择主菜单中的【插入】【孔】命令设置孔的类型(直孔、草绘孔、标准孔)直孔及标准孔设置孔的参数(直径、深度)/草绘孔绘制孔的截面指定孔的放置参照指定孔的放置类型指定孔的偏移参照孔特征创建结束。,-,42,图3.92草绘孔的截面绘制要求,-,43,3.8实例14:倒圆角特征的建立,在零件设计过程中,根据零件生产或成型工艺要求,需要在零件上增加圆角,如铸造或锻造圆角、热处理圆角、注塑圆角和拉深圆角等;另外,圆角造型可以增加零件的造型变化与美观性,使产品更富于变化,更富有个性和时代感。使用倒圆角特征创建如图3.93所示的零件。3.8.1创建增材特征3.8.2创建恒定半径倒圆角3.8.3创建完全倒圆角3.8.4创建可变半径倒圆角3.8.5倒圆角特征小结,-,44,3.8.1创建增材特征,(1)建立新文件。单击【新建】图标,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中【零件】和【实体】单选按钮,输入文件名T3-93,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在打开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用mmns_part_solid模板。(2)创建增材特征。单击【拉伸】图标,以FRONT基准面作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3.94(a)所示的截面,双向拉伸,深度值为50,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3.94(b)所示。,-,45,3.8.2创建恒定半径倒圆角,(1)选择倒圆角命令。(2)选择倒圆角对象。(3)输入圆角半径。注意:在操控板中单击【设置】按钮,在【设置】下滑面板中可以看到参数设置,如图3.97所示。(4)生成倒圆角特征。按Ctrl+D组合键,生成的倒圆角特征如图3.98所示。,-,46,图3.97设置下滑面板图3.98生成的恒定半径倒圆角特征,-,47,3.8.3创建完全倒圆角,(1)选择倒圆角命令。(2)选择倒圆角对象。(3)设置倒圆角类型。(4)生成完全倒圆角特征。单击按钮,生成的完全倒圆角特征如图3.101所示。注意:对于完全倒圆角特征,不需要输入圆角半径。,-,48,3.8.4创建可变半径倒圆角,(1)选择倒圆角命令。(2)选择倒圆角对象。(3)添加半径控制点。(4)移动半径控制点位置。(5)更改圆角控制点半径值。在绘图区分别双击各半径控制点的半径值,将其分别改为0、10、10、0,如图3.104所示。(6)生成可变半径倒圆角特征。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预览正确时单击按钮,生成可变倒圆角特征,整个零件制作完成,如图3.93所示。,-,49,图3.104更改各控制点的半径值,-,50,3.8.5倒圆角特征小结,1倒圆角特征类型倒圆角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恒定倒圆角:在创建倒圆角特征的几何参考上圆角半径始终不变。可变倒圆角:在创建倒圆角特征的几何参考上指定若干处的圆角半径值。曲线倒圆角:所创建的倒圆角通过指定的曲线。完全倒圆角:系统将拾取的面全部倒圆角。2创建倒圆角特征注意事项3倒圆角特征创建流程,-,51,3.9实例15:倒角特征的建立,在零件设计过程中,通常对零件的锐边进行倒角处理,以便于搬运及装配等,另外,倒角可增加零件造型的美观性。使用倒角特征创建如图3.105所示的零件。3.9.1删除倒圆角特征3.9.2创建DD的倒角3.9.3创建D1D2的倒角3.9.4创建拐角倒角3.9.5倒角特征小结,-,52,3.9.1删除倒圆角特征,(1)建立新文件。(2)删除倒圆角特征。按Ctrl键,在如图3.107所示的模型树中将倒圆角1、倒圆角2、倒圆角3全部选中,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将倒圆角特征删除,保留毛坯。,-,53,3.9.2创建DD的倒角,(1)选择倒角命令。(2)选择倒角对象。在实体中选择要做倒角的边,如图3.109所示。(3)定义倒角标注形式。(4)输入D值。(5)生成倒角特征。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生成倒角特征,如图3.110所示。,-,54,3.9.3创建D1D2的倒角,(1)选择倒角命令。(2)选择倒角对象。(3)定义倒角标注形式。(4)输入D1、D2数值。(5)生成倒角特征。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生成倒角特征,如图3.113所示。注意:单击【反向】图标可使D1、D2数值互换。,-,55,3.9.4创建拐角倒角,(1)选择拐角倒角命令。(2)选择要倒角的拐角。注意:选择拐角的方法是在拐角附近任选组成拐角的一条边,选择点位置必须在拐角附近,否则系统选择的拐角可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拐角。(3)输入第一边的D值。(4)输入第二边D值。(5)输入第三边D值。(6)生成倒角特征。在拐角倒角特征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拐角倒角特征的建立,如图3.105所示,零件完成。,-,56,3.9.5倒角特征小结,1倒角种类2边倒角的标注形式如图3.118所示,边倒角的标注形式共有以下4种。DD:创建的倒角沿两个相邻曲面的距离都为D值,常用于对两个互不垂直的面进行倒斜角。D1D2:创建的倒角沿一个曲面距选定边的距离值为D1,沿另一个曲面距选定边的距离值为D2。角度D:创建的倒角沿一邻接面距选定边的距离为D,并且与该面成一指定的夹角,只适于在两个平面间使用。45D:创建的倒角和两个曲面都成45夹角,且每个曲面边的倒角距离都为D值。仅适用于对两个相互垂直的面进行倒斜角。3倒角特征创建流程,-,57,图3.118边倒角的标注形式,-,58,3.10实例16:抽壳特征的建立,抽壳特征可用于创建薄壁中空零件,如花瓶、茶杯、盒形件和塑料制品等。使用抽壳特征创建如图3.119所示的零件。3.10.1创建增材特征3.10.2创建切除实体3.10.3创建抽壳实体3.10.4抽壳特征小结,-,59,3.10.1创建增材特征,(1)建立新文件。(2)用拉伸方法创建增材特征。单击【拉伸】图标,以FRONT基准面作为绘图平面,绘制如图3.120(a)所示的截面,拉伸深度值为50,生成的拉伸实体如图3.120(b)所示。,-,60,3.10.2创建切除实体,单击【拉伸】图标,选右侧面作为草绘平面,用样条曲线绘制如图3.121(a)所示的切除拉伸截面,拉伸深度值为50。生成的切除特征如图3.121(b)所示。,-,61,3.10.3创建抽壳实体,(1)选择抽壳命令。(2)选择开口面。选择如图3.123所示表面为开口面。(3)输入壳的厚度。(4)生成抽壳实体。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完成抽壳特征的建立,如图3.119所示。注意:系统默认情况下,将按输入的厚度生成薄厚均匀的壳体。,-,62,3.10.4抽壳特征小结,1开口表面(1)开口表面可为平面,也可为曲面,如图3.123所示的开口面为曲面。(2)根据零件设计需要,开口表面可一次选择一个或多个,如图3.124所示为选择多个开口表面所产生的抽壳特征。(3)在Pro/ENGINEERWildfire3.0之前的版本中,对于有邻近相切关系的实体表面,如单独选择其中一个做开口面,则不能创建抽壳实体,但在Wildfire4.0版之后,即使选择有相切关系的表面也可单独做开口面。2抽壳厚度3设置不同的抽壳厚度4抽壳特征创建流程,-,63,图3.124选择多个表面为开口面产生的抽壳特征,-,64,3.11实例17:筋特征的建立,在工程设计中,筋常用来节省工件材料、减轻重量、增加强度,特别在注塑零件中应用十分普遍。筋可分为直线型筋和旋转型筋。使用筋特征分别创建如图3.127所示的直线型筋和旋转型筋零件。3.11.1直线型筋实例3.11.2旋转型筋特征实例3.11.3筋特征小结,-,65,3.11.1直线型筋实例,1建立新文件2用拉伸方法创建增材特征单击【拉伸】图标,在弹出的操控板中选择拉伸类型为【加厚草绘】,以FRONT基准面作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3.128(a)所示的L型拉伸截面,对称拉伸,拉伸深度值为200,生成的拉伸特征如图3.128(b)所示。3创建中间筋板注意:筋特征的截面必须开放,不允许封闭,且两端点要与实体边对齐。4创建两侧筋板注意:筋沿绘图面生成有3种情况:绘图面两侧均匀生成(系统默认情况);沿绘图面一侧生成;沿绘图面另一侧生成。在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可在3种厚度生成方向之间切换。筋只能在实体上生成而不能超出实体,故本例中另外两种情况筋生成都会失败。,-,66,图3.128用拉伸方法创建增材特征,-,67,3.11.2旋转型筋特征实例,1建立新文件2用旋转方法创建增材特征3建立旋转型筋特征实体注意:旋转型筋的草绘平面必须通过旋转实体的旋转轴,否则无法生成筋特征。,-,68,3.11.3筋特征小结,1筋的分类2筋的截面3筋特征的厚度定义方式不管是直线型还是旋转型筋,其厚度沿绘图面生成有3种情况。两侧对称生成,此为默认情况。沿一侧生成。沿另一侧生成。通过在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可在3种厚度生成方式之间切换,如图3.142所示。另外,筋只能在其附着的实体上生成而不能超出实体。4筋特征创建流程,-,69,图3.142筋厚度生成的侧面方向,-,70,3.12实例18:拔模特征的建立,在工程领域中,凡是以开模方式(如注塑模、压铸模、铸造和锻造模等)生成的零件,开模时,考虑到成型工艺性,零件一般都要沿开模方向设计出拔模斜度,以便从模具中取出零件,根据零件材料及成型工艺的不同,对拔模角大小也有不同的要求。使用拔模特征创建如图3.143所示的盆。3.12.1创建增材特征3.12.2创建拔模特征3.12.3创建等半径倒圆角3.12.4创建抽壳实体3.12.5拔模特征小结,-,71,3.12.1创建增材特征,(1)建立新文件。(2)用旋转方法创建增材特征。单击【旋转】图标,草绘平面选择FRONT基准面,绘制如图3.144(a)所示的截面,旋转360,生成的旋转实体特征如图3.144(b)所示。,-,72,3.12.2创建拔模特征,(1)选择拔模命令。(3)定义拔模枢轴。(4)确定拖动(拔模)方向。注意:在默认情况下,系统自动以拔模枢轴平面的法线方向作为拔模方向。用系统默认时,此步可以省略。(5)输入拔模角。注意:定义拔模曲面、拔模枢轴、拖动方向也可以在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参照】按钮,在【参照】下滑面板中实现,如图3.148所示。(6)生成拔模特征。在操控板中单击按钮,完成的拔模特征如图3.149所示。,-,73,图3.148参照下滑面板图3.149生成的拔模特征实体,-,74,3.12.3创建等半径倒圆角,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倒圆角】图标,选择如图3.150(a)所示的棱边,分别创建半径R35和R10倒圆角,完成后的实体如图3.150(b)所示。注意:倒圆角只能在拔模之后进行,否则不能创建拔模特征。,-,75,3.12.4创建抽壳实体,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壳】图标,选择如图3.151(a)所示的表面作为开口面,抽壳厚度为3,生成的盆造型如图3.151(b)所示。注意:抽壳一般在拔模之后进行,以保证零件壁厚的均匀性。,-,76,3.12.5拔模特征小结,1几个与拔模特征有关的名词拔模曲面:要进行拔模的曲面即拔模对象。拔模枢轴:曲面围绕其旋转的拔模曲面上的线。可通过选择平面(在此情况下拔模曲面围绕它们与此平面的交线旋转)或选择拔模曲面上的单个曲线链来定义拔模枢轴。拖动方向(拔模方向):用于测量拔模角度的方向,通常为模具开模的方向。可通过选择平面(在这种情况下拖动方向垂直于此平面)、直边、基准轴或坐标系的轴来定义它。拔模角度:拔模方向与生成的拔模曲面之间的角度,其值在3030之间。2对拔模曲面的要求3拔模特征、倒圆角特征、抽壳特征三者之间的创建顺序4拔模特征创建流程,-,77,3.13实例19:螺旋扫描特征的建立,在日常生活及工程领域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弹簧、螺纹连接件(如螺钉、螺母)及机械传动件(如丝杠)等具有螺旋特征的零件,用Pro/ENGINEER中的螺旋扫描特征可以方便地创建出此类零件。螺旋扫描是沿着一个旋转面上的扫描轮廓线,产生螺旋特征,特征建立过程中用到的轮廓线和旋转面都不会在最后的模型零件上显示出来。使用螺旋扫描特征创建标准件六角头螺栓M1040(GB/T578086),其螺距为1.5,螺纹长度为32,如图3.152所示。3.13.1建立六角头拉伸特征3.13.2创建螺杆毛坯3.13.3创建六角头倒斜角3.13.4创建螺杆端部倒角3.13.5创建六角头与螺杆间的倒圆角3.13.6创建切除螺纹3.13.7创建螺纹收尾3.13.8螺旋扫描特征小结,-,78,3.13.1建立六角头拉伸特征,(1)建立新文件。(2)建立六角头拉伸特征。单击【拉伸】图标,以RIGHT基准面作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3.153(a)所示的边长为8.8的正六边形截面,拉伸深度为6.4,生成的六角头实体如图3.153(b)所示。,-,79,3.13.2创建螺杆毛坯,单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