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感染特点及新耐药问题_第1页
血液科感染特点及新耐药问题_第2页
血液科感染特点及新耐药问题_第3页
血液科感染特点及新耐药问题_第4页
血液科感染特点及新耐药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科感染特点及新耐药问题,长江大学附属医院荆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 张友山,血液科感染特点,吞噬作用受损:中性粒细胞减少(2.0109/L)或缺乏(14 days),曲霉感染,粒细胞缺乏,Karp J et al. Rev Infect Dis. 1991;13:592-599. Pagano L et al. Ha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30,10,14,20,40,0.0,0.5,1.0,1.5,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时间粒缺时复发/发生侵袭性曲霉感染的风险更高1,2,长时间粒细胞缺乏 (25 days),时间(天),中性粒细胞计数,曲霉感染,粒细胞缺乏,院内真菌感染比例及流行趋势,Martin GS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8:1546-54.,150000,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5000,10000,15000,25000,75000,225000,0,年,脓毒血症,侵袭性曲霉患者在血液科最为常见,1994-1999年法国一项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Cornet m et al. J Hosp infect. 2002;514:288-296,大多数霉菌感染发生在化疗的早期阶段,时间,第一阶段,巩固阶段,复发后再次化疗阶段,43%,8%,28%,111/259*,20/259*,73/259*,*可评估病例,血液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霉菌感染的比例,Pagano L et al. Ha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住院时检测1,尸检结果*2,36.8%,73%,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检出率,12.3%,侵袭性真菌感染归因死亡率,31%,75的真菌感染在患者临死前尚未得到证实,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临床所见,另一项尸检结果发现,Pagano L et al. 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Chamilos G,et al.Haematological.2006;91:986-989,* 1999-2003年,对三级肿瘤监护中心血液肿瘤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曲霉是血液科最常见的致病真菌,2.9%,25%,346/11802,68/268,住院时检测1,尸检结果*2,侵袭性霉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尸检检出率比较,Pagano L et al. Ha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Chamilos G,et al.Haematological.2006;91:986-989,* 1999-2003年,对三级肿瘤监护中心血液肿瘤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1989-1993年,1994-1998年,1999-2003年,30%,32%,31%,一项对三级肿瘤监护中心血液肿瘤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Chamilos G,et al.Haematological.2006;91:986-989,血液科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尸检检出率及归因死亡率,77%(113/147),82%(68/83),73%(60/82),尸检检出率,尸检归因死亡率,血液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也不容忽视,念珠菌感染,13,10,9,尸检检出率(%),1989-1993年,1994-1998年,1999-2003年,Chamilos G,et al.Haematological.2006;91:986-989,一项对三级肿瘤监护中心血液肿瘤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非白色念珠菌占科血液念珠菌检出率的比重越来越大,且难以早期诊断,1.5%,9%,175/11802,23/268,住院时检测1,尸检结果*2,念珠菌的发病率与尸检检出率比较,Pagano L et al. Ha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Chamilos G,et al.Haematological.2006;91:986-989,* 1999-2003年,对三级肿瘤监护中心血液肿瘤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混合型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念珠菌/曲霉混合感染,8,11,12,尸检检出率(%),1989-1993年,1994-1998年,1999-2003年,Chamilos G,et al.Haematological.2006;91:986-989,一项对三级肿瘤监护中心血液肿瘤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新近出现的少见真菌尸检检出率也有所上升,足放线菌,镰刀菌,0.2,0.9,0.4,0.7,0.7,1.4,尸检检出率(%),1989-1993年,1994-1998年,1999-2003年,Chamilos G,et al.Haematological.2006;91:986-989,一项对三级肿瘤监护中心血液肿瘤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小结,血液科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发区血液科患者是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易感病人,念珠菌和曲霉菌多种真菌混合感染是血液科的特点氟康唑对白色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近平滑仍保持95%以上的敏感性,对克柔天然耐药,对光滑念珠菌敏感性下降伏立康唑对克柔和光滑念珠菌有80%以上的敏感性;对临床常见的黄曲霉、烟曲菌、黑曲霉和构巢曲霉菌的MIC均居0.032-0.125ug,体外试验提示抗丝状真菌活性优于其他药物.,小结,免疫抑制状态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粒细胞缺乏患者极易发生侵袭性曲霉感染化疗、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念珠菌定植是发生念珠菌血症的高危因素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曲霉和念珠菌感染,且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高,四、粒缺并发感染的治疗,哪些病人需要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粒缺(ANC7天 合并有下列医学问题: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口腔或胃肠道粘膜炎吞咽困难/腹泻 -腹部或肛周疼痛 -恶心 / 呕吐 -腹泻(6 次/天) -神经系统 / 精神状态改变 -导管感染 -新的肺浸润病灶,低氧血症,或潜在COPD -肝功能损害(转氨酶5倍正常值) -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 ml/min),低危 预期粒缺7天内恢复 没有任何高危标准所列问题 肝肾功能良好,IDSA:粒缺伴发热风险标准,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