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 前 辅 导,课 程 内容,共分三讲,每讲三个学时,共九个学时。第一讲: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概述 数量关系解题技巧第二讲: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判断推理解题技巧第三讲: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概述,一、考试时间 90分钟。二、题目难度水平 大专以上水平。三、所占比例 笔试占50%,行测占笔试的40%。四、题型、考试方式 全部为选择题,答题卡作答,电脑评卷。,五、行测考试的特点,1、从内容上看。既有对要求掌握知识的测查,又有能力倾向的测验。有些知识要靠平时积累,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很大的提高;有一些则可以通过熟悉题型和解题技巧的辅导,在短期内得到较大的提高。 2、从考查方式看,行测全部采用客观化试题,答题卡作答,电脑判卷,大大提高了考试效率,同时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 3、从题型题量看,行测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紧,因此它也是一种速度测试。招警考试行测一般为100-120题,要求在90分钟内完成。由于范围广,阅读理解、资料分析等题型的阅读量大,对考生的答题速度要求很高,因此熟悉考试题型,掌握一定解题技巧尤为重要。,六、行测的题型及比例,近几年的行测的题型及比例一般为:,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数量关系测验主要用于考查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的能力。(一)数字推理1、基本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变式3、等比数列及其变式4、加法规律5、减法规律6、乘法规律7、除法规律8、平方型及其变式9、立方型及其变式10、指数型数列11、简单有理化式12、双重数列13、混合型数列,(二)数学运算1、利用“凑整法”求解 2、利用“尾数估算法”求解3、利用“基准数法”求解4、比例分配问题5、路程问题6、工程问题7、车辆相向行使问题8、植树问题9、对分问题10、日期问题11、跳井问题12、图形面积计算13、图形数目计算14、方阵人数计算15、百分率计算16、集合问题计算,数字推理解题方法,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反应要快,要有一种直观力,还要掌握恰当的方法。首先找出两相邻间(特别是第一、第二个)数字间的关系,迅速将这种关系类推到下一个数相邻间的关系,若得到验证,说明找到了规律,就可以直接推出答案;若被否定,马上改变思考方向和角度,提出另一种数量关系假设。如此反复,直至找到规律为止。有时也可以从后面往前面推,或“中间开花”往两边推,都是较为有效的。一般来说,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同时两边推导。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找出数字排列时所依据的某种规律。通过相邻两数字间关系的两两比较就会很快找到共同特征,即规律。规律被找出来了,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在进行此项测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推导数量关系时,必然会涉及到许多计算。你要尽量的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一)数字推理1、基本数列,(1)自然数数列 1,2,3,4,5,6,7,8,9,10,称为自然数列。(2)奇数数列 自然数数列中的奇数项组成的数列称为奇数数列,如1,3,5,7,9,。(3)偶数数列 自然数数列中的偶数项组成的数列称为偶数数列,如2,4,6,8,10, 。(4)质数数列 自然数中的一个数除分解成自身与1的乘积外不能分解为其他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我们就称它为质数。由质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质数数列,如1,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质数数列举例,2 3 5 ( ) 11 A6 B7 C8 D9答案为B。假设为一等差数列(后面讲到),则括号处为8,他后面的数应为12,违背题意。因此该数列不是一等差数列,而是质数数列2,3,5,7,11,。括号处应为7。,(一)数字推理2、等差数列及其变式,等差数列举例3,7,11,15,19,( ) A20 B21 C22 D23答案为D。我们很容易从中发现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4,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为23。自然数数列、奇数数列、偶数数列也是三种特殊的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变式举例1,1,2,4,7,( ),16 A9 B10 C11 D12 答案为C。仔细观察,本题中的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1,2,3,4,5,因此很快可以推算出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1。象这种相邻项之差虽不是一个常数,但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看作等差数列的变式。,等差数列变式举例2,3 10 21 36 55 ( ) A67 B76 C78 D81 答案为C。仔细观察,本题中的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7,11,15,19,因此很快可以推算出括号内的数字应为23+55=78。,等差数列及其变式的特点,1、相邻数字之差为一常数或有明显规律(通常是基本数列或简单的等差数列)。 2、前后数字的变化的方向相同(都逐渐增大或减小),而且变化的幅度比较平缓,一般不大。,(一)数字推理3、等比数列及其变式,等比数列举例13,9,27,81,( ) A135 B243 C168 D176答案为B。这是一种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项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3,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为813=243。,等比数列举例2,A B C D 答案为C。根据根式的运算规则, 可化成 ,相邻项的商为 ,因此答案应为 =121 。,( ),8,8,12,24,60,( ) A90 B120 C180 D240答案为C。虽然此题中相邻项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答案应为603=180,象这种题可视作等比数列的变式。(注:该题的数列也可用混合数列方法解答 ),等比数列变式举例1,1/2 1/8 1/64 ( )A1/128 B1/256 C1/512 D1/1024答案为D。此题中相邻项的商为:1/2,1/4,1/8,显然为一等比数列的变式,因此答案应为(1/16)(1/64)=1/1024。,等比数列变式举例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的特点,相邻两数(甚至是任意两数)之间有一定倍数关系,且数列中不含0。,(一)数字推理4、加法规律,加法规律举例124,35,59,94,( ) A105 B139 C153 D159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24+35=59。把这假设对下一数字进行检验,35+59=94,从而得到验证。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53。这种数列的特点是前两项(有时为两项以上)之和等于后一项。,加法规律举例2,1.01,1.02,2.03,3.05,5.08,( ),13.21 A8.11 B8.12 C8.13 D8.14答案为C。观察数列的前三项,为加法规律,对第四、第五项也得到验证。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8.13,再对最后一项进行验证,也符合这一规律。,(一)数字推理5、减法规律,减法规律举例15,3,2,1,1,0,1,( )A1 B2 C0 D1答案为D。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第一项减去第二项等于第三项,53=2。把这假设对下一数字进行检验,32=1,从而得到验证。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这种数列的特点是前两项(有时为两项以上)之差等于后一项。,减法规律举例2,119 83 36 47 ( )A-37 B-11 C11 D37答案为B。观察数字的前四项,显然是一减法规律,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1。,(一)数字推理6、乘法规律,乘法规律举例13,5,15,75,( )A575 B625 C1125 D2125答案为C。观察数列的前三项,发现第一项乘上第二项等于第三项,35=15。把这假设对下一数字进行检验,515=75,从而得到验证。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125。这种数列的特点是前两项(有时为两项以上)之积等于后一项。,乘法规律举例2,1 1/2 1/2 1/4 1/8 ( )A1/10 B1/12 C1/16 D1/32答案为D。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发现符合乘法规律。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32。,乘法规律的特点,数列中相邻两数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第一、二项不一定有),而且数列中一般不含0(因0与任何数相乘均为0)。,(一)数字推理7、除法规律,除法规律举例1900,300,3,100,( )A500 B600 C9/100 D3/100答案为D。观察数列的前三项,发现第一项除以第二项等于第三项,900300=3。把这假设对下一数字进行检验,3003=100,从而得到验证。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3/100。这种数列的特点是前两项之商等于后一项。,除法规律举例2,1 1/3 3 1/9 27 ( )A1/243 B1/81 C1/27 D1/12 答案为A。观察数字的前几项,发现符合除法规律。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243。,除法规律的特点,数列中相邻两数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而且数列中一般不含0(因0不能作被除数)。,(一)数字推理8、平方型及其变式,平方型数列举例1,4,9,( ),25,36 A10 B14 C20 D16 答案为D。这道试题一眼就可以看出第一项是1的平方,第二项是2的平方,依此类推,得出第四项为4的平方16。对这种题,平时应熟记一些数字的平方值。如:12=1 22=4 32=9 42=16 52=25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162=256 等等。,平方型数列的变式举例,11,18,27,38,51,( ) A64 B65 C66 D67 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3,4,5,6,7的平方后再加2,因此空格内应为8的平方加2,得66。这种在平方数列的基础上加/减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可以被看作是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只要把握了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化繁为简了。,注意,平方型及其变式有时也可由等差数列的变式推出。,(一)数字推理9、立方型及其变式,立方型数列举例1,8,27,( ) A36 B64 C72 D81 答案为B。解题方法类似平方型,各项分别是1,2,3,的立方,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为4的立方,即64。我们要熟记以下常见的立方值:13=1 23=8 33=27 43=64 53=12563=216 73=343 83=512 93=729 103=1000,立方型数列变式举例,0,6,24,60,120,( ) A186 B210 C220 D226 答案为B。这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项为1的立方减1,第二项为2的立方减2,第三项为3的立方减3,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立方型及其变式的特点,立方型数列中数字变化幅度比较大。若数列中数字为大于0的整数,相邻两数之差会越来越大(负数则相反);若为小于1的分数,相邻两数之差会越来越小;变化一般不会出现波动。 立方型数列的变式情况较为复杂些,变化可能出现波动。,(一)数字推理10、指数型数列,指数型数列举例1,2,9,64,( ) A125 B467 C523 D625 答案为D。通过观察可知,由于相邻两数中增幅很大,应马上考虑是一个指数型数列。前面四个数分别是1的零次方,2的一次方,3的平方,四的三次方。他们的指数随着数字的递增而递增,所以括号内的输应为5的四次方,即625。,指数型数列的特点,(1)数字变化的幅度更大。当我们认为数字变化很大,而且不符合立方型及其变式时,应该就是指数型数列了。 (2)由于数字变化幅度大,第一个数字通常为1。,(一)数字推理11、简单有理化式,简单有理化举例 A. B. C. D. 答案为B。上述数列中有些项同时含有根式和分子式,通常做法是先进行有理化,即分子、分母同时乘上一个根式(若分母为两数之和,则所乘上的这个根式为两数之差;若分母为两数之差,则所乘上的这个根式为两数和),从而把式子简化。再从简化后的数列中发现规律。该题中,式 中的分子分母乘上 后化成 。同理, 、 分别可化成 、 。显然括号内的式子应为 ,即 。这种数列中的每一项一般含有根式的加减运算和分子分母。,(一)数字推理12、双重数列,双重数列举例1257,178,259,173,261,168,263,( ) A275 B178 C164 D163 答案为D。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奇数项数值均为大数,而偶数项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个子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中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一个等差数列,偶数项也是一个等差数列,因此不难发现括号处即偶数项的第四项,应为163。,双重数列的特点,1、双重数列比较长,一般有6个已知项,有时会由两个空格。2、也有一些双重数列中的两个子数列是按不同的规律排列的,考生如果能判断出这是两组子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的数列,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双重数列举例2,1/2 2/3 3/4 4/5 ( ) A4/6 B5/6 C6/7 D5/7 答案为B。应把分子分母分开考虑就是一个由分子子数列和分母子数列分别组成的双重数列,很容易便得出答案。,双重数列举例3,1/2 3/5 5/9 1/2 9/20 ( )A11/25 B11/27 C1/2 D15/26 答案为B。该题有一定难度,又不符合前面几种规律,观察数列每项均带有分子分母,尝试分别考虑(解该题的关键之一),看前三项分子分母分别为等差数列或其变式,根据第三项和第五项的分子分母情况,把第四项化为7/14(解该题的关键之二),显然答案便是11/27。,双重数列举例4,A B C D14 答案为A。由于数列不符合前面的规律,尝试把根式内外部分分开考虑,数列可化成: ( )。显然答案便是 。,双重数列举例5,3.02 4.03 6.05 9.08 ( ) A12.11 B13.12 C14.13 D14.14 答案为B。把整数与小数分别考虑,很容易便得到答案。,(一)数字推理13、混合型数列,由以上基本规律组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例:1,2,6,15,31,( )A43 B47 C56 D65 答案为C。相邻数之间的差是完全平方序列,依次为1(12)、4(22)、9(32)、16(42),空缺项应为31+52=31+25=56。,(二)数学运算,解题注意:一是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和分析文字,正确把握题意,并充分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二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尽量多用简便算法。另外,找规律、巧算巧解的技能在这里显得特别重要。必须考虑答题的时间分配问题。当遇到比较难的试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待其它较易的题做完后有时间再返回来答这一题。三是学会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在时间紧张而又找不出其他解题捷径的情况下,可对部分选项进行排除,尤其是一些计算量大的题目,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小、尾数、位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的概率。四是加强训练,增强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并熟记一些基本数字,这对提高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1、利用“凑整法”求解 例:15.3+3.6+3.7+1.8+6.4+8.2的值为?A38 B39 C40 D41 答案为B。“凑整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方法是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2、利用“尾数估算法”求解例:525683744828的值是?A2788 B2786 C2784 D2780 答案为D。如果几个数的数值较大,又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可以先考察几个答案项尾数是否都是唯一的。如果是,那么可以先利用个位数进行运算得到尾数,再从中找出唯一的对应项。如上题,各项的个位数相加5348=20,尾数为0,所以很快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D。,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3、利用“基准数法”求解例:19971998199920002001=?A9993 B9994 C9995 D 9996 答案为C。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相加,且他们的值相近时,可以找一个中间数作为基准,然后再加上每个加数与基准的差,从而求得他们的和。在该题中,选2000作为基准数,其他数分别比2000少3,少2,少1和多1,故五个数的和为20005(3211)=9995。这种解题方法还可以用于求几个相近数的算术平均数。,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4、比例分配问题例: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50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5,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为C。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作包括了234=10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5/10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50人。也可以这样分析:一、二年级的比例相加刚好等于三年级的比例,故三年级应占总数的一半,即250人。,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5、路程问题例: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3.5公里。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A15 B25 C35 D45答案为C。原始方法为:设甲乙两地相距x,根据题意可列出式子:0.5 x -(2/5) x =3.5,通过解方程式得x =35。更简便方法为:通过画图可知,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3.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35公里。,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6、工程问题例: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A5天 B6天 C7.5天 D8天 答案为B。此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我们可以把全工程看作“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到答案为6天。更简便的方法是通过定性分析来推断(因为是选择题):从题目可推断,若两个甲队做需5天,两个乙队做需要7.5天,故甲乙合做,所需的时间应该介于5天与7.5天之间,只有B符合题意。,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7、车辆相向行使问题例: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对而行,其中快车的车长200米,慢车的车长250米,坐在慢车上的旅客看到快车驶过其所在窗口的时间是6秒钟,坐在快车上的旅客看到慢车驶过其所在窗口的时间是( )。A6秒钟 B6.5秒钟 C7秒钟 D7.5秒钟 答案为D。解该题的思路是通过找一个不变项构造一个方程式,然后解方程式得出结果。显然辆车相对而行,虽然快车慢车的速度不同,但辆车的相对速度是一样的,均为V快+V慢,设坐在快车上的旅客看到慢车驶过其所在窗口的时间为x ,则V快+V慢=200/6=250/ x ,所以x =2506/200=7.5。,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8、植树问题例: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123米的道路上最多可栽多少棵树?A121 B122 C123 D124 答案为D。这种题目要注意多分析实际情况,如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346。,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9、对分问题例: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每次都要剪掉绳子的1/5,则剪掉4次后还剩多少米?A1/625 B1/5 C4/5 D196/625 答案为D。这种数列其实是一个等比数列问题,题中,每次剪掉1/5后,均剩为剪该次前的4/5,因此,剪掉4次后,应为最初时的(4/5)4=196/625。,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10、日期问题例:已知今天是星期五,那么过100天后是星期几?A星期四 B星期五 C星期六 D星期天 答案是D。因为一个星期以七天为周期,不断循环。100天共有1007=142,即14个周期剩2天。今天是星期五,所以100天后是星期天。,数学运算常见考题类型,11、跳井问题例:井深8米,有一只青蛙在井底往上跳。每次跳上3米,又滑下2米,那么它要跳多少次才能到达井顶?A5 B6 C7 D8 答案是B。在答该题时,许多人误以为青蛙每次跳上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北京英语专业科目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安徽金融监管局申论对策建议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营口市监狱管理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安徽证监局行测政治理论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新疆金融监管局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湖北金融监管局行测常识判断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天津民航公安行测政治理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6年纸业公司环保合规管理制度
- 环食药业务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2025年中国尾矿综合利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民政局公益性岗位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DHCP课件讲述教学课件
- 一国两制课件
- 2025广西物资学校公开招聘非实名编工作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隔震支座安装施工方案
- 中药生物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武汉商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捶草印花课件
- vin码打印管理办法
- 银行反电诈培训课件
- tesol考试的样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