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三章西游记与神魔小说P91-P107,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作者和版本第二节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原型第三节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风貌第四节封神演义等其他神魔小说P116-119,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作者和版本,一、西游记的故事流传二、作者问题三、西游记的版本,一、西游记的故事流传,(一)史实及记载唐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门徒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后来他的弟子慧立、彦惊又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二)文学艺术作品从唐代开始,大唐新语、独异志和谭宾录等笔记小说中开始出现了这一事件的神奇传闻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将一些神话故事与取经事件融为一体,使文学化的取经故事初备雏形宋金元时期取经故事在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宋元南戏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唐三藏、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等,搬演取经故事,但均已亡佚元末明初杨讷宇景贤)所作西游记杂剧,第一本全部敷演唐僧出世的故事,猪八戒的形象第一次露面,元明时期出现的无名氏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杂剧,都是取经故事演变的重要材料元明时期的平话小说西游记平话为小说西游记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朝鲜古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载有“车迟国斗圣”和八条注,内容与今本西游记小说基本吻合(三)文物的佐证欧阳修于役志记载,五代时扬州孝先寺(后改名寿宁寺)曾画有玄奘取经的壁画,这可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唐五代流行于寺院的说法相互参证现存敦煌榆林窟所存玄奘取经的壁画,大约作于西夏初年(约北宋中期),其中已经出现持棒的猴行者的形象。广东出土、广东博物馆藏的元代磁枕,上画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可见取经成员的性格及大体关系在元代已经定型。,二、作者问题,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署名为“华阳洞天主人校”后来多数清代刊本题为元代丘处机撰。清代中叶以后,吴玉搢山阳志遗、阮葵生茶馀客话、丁晏石亭记事续编等根据天启淮安府志及小说中方言俚语等材料,提出作者为吴承恩,但未得到响应。直至20世纪20年代,胡适在西游记考证、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才开始集中论定该书作者为吴承恩,并得到普遍支持。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志称其“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屡试不第,三十岁上补岁贡生,曾任长兴县丞、荆府纪善等微职,三、西游记的版本,西游记的版本也分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繁本为一百回,其中明刊本均不署作者姓名,而且无唐僧出身一节故事。最早的明刊本为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分二十卷,题“华阳洞天主人校”。另一明刊本为托名李卓吾评本,卷首有袁于令题词,每回有总批、夹批,但不类李贽手笔。清代刊本均将作者误题丘处机,并根据“释厄传”补入唐僧出身一节,成为第九回。简本有两种:一为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十卷,共六十九则,由羊城(广州)朱鼎臣编辑,据推测为万历间刻本。该本篇幅为百回本的四分之一,但有唐僧出身的故事。二为四游记中由杨志和编定的西游记传,凡四十一回。篇幅又较朱鼎臣本为简,内容亦有所不同,无唐僧出身故事。,第二节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原型,一、主要内容二、故事主题三、西游记的精神原型,一、主要内容,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的来历和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玄奘的来历及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全书终了为取经路上唐僧师徒战胜所遇艰难险阻并取得正果的经过,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二、故事主题,清代的学者多从宗教思想的角度进行解释。悟一子陈士斌认为是谈禅之作,张书绅认为是阐发大学意旨的劝学之书,悟元子刘明则认为它是修道之书。五四运动以后,人们主要从该书的功能属性上来解释,胡适主张“滑稽”和“玩世主义”说,鲁迅则主张“游戏”说。但鲁迅同时又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几乎改观”(中国小说史略),这对于后来学者的阶级分析说有很大启示。建国以后,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人们主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理解这部作品。因而陆续提出“农民起义”说、“人民斗争”说、“叛逆投降”说、“歌颂市民”说、“诛奸尚贤”说、“安天医国”说及“主题转化”说等诸多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努力从阶级斗争的框架中跳出来,从新的角度看待这部小说,因而很多人把小说的主旨纳入哲理的范畴,如“反映人生”说、“追求真理”说、,表现理想”说等等。,三、西游记的精神原型,从外观上看,西游记与神话相比可说是同小有异。它的神话题材,它的各种神祗形象及其生存的幻怪世界,无疑都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具有浓重的脱胎于神话的痕迹。但无论是与中国古代神话还是外国神话相比,它都显示出人类成年时期的成熟。简而言之,西游记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一)原型之一: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向往个性自由的集体无意识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不乏存在,但人们在意识形态中对它的评价却一直持否定的态度。直到明代中后期,以王学左派的异端李贽为代表的具有早期启蒙主义倾向的进步社会思潮弥漫于中国大地之后,追求个性自由的“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的评价才有了明显的转变。孙悟空这种桀骜不驯性格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佛教内部禅宗中那些“呵佛骂祖”的狂禅现象及其内在佛理的作用。德山宣鉴禅师:这里无祖无佛,达摩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五灯会元卷七),(二)原型之二:以造福族群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随着孙悟空头上紧箍咒的出现,他的自由意志受到极大的限制,小说的第一母题也就暂时退到从属的地位。首先,吴承恩西游记的后半部分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和褒扬的态度。只不过在后半部分所肯定的,是他以造福族群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探索追求精神。玄奘西天取经的原因:“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所以要传三藏真经“劝人为善”取经故事共八十八回,是全书的主体。号称八十一难的形形色色的取经磨难不仅描绘了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的精彩故事,其本身还具有象征的意味,它启示人们去思索人生追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第三节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风貌,一、奇幻思维二、人物塑造: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三、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四、结构:“串”字形结构五、语言风格:谐词戏语、个性化、口语化,一、奇幻思维,西游记的创作思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显不同。它不是以现实生活逻辑为基础的思维,而是充分发挥作家想像能力的奇幻思维。首先,作者成功地吸收了佛道二教为自神其教所营造的洞天福地及净土世界的夸张手法和虚幻意识,将神话世界的描绘推向了极致。其次,作者又吸收借鉴了道教神仙谱系和佛教菩萨罗汉之类果位,创造了一大批形象奇特、本领超群的神魔形象。第三,作者把描绘奇幻的神话环境和神魔形象作为表现精神原型的有力手段。,二、人物塑造: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在形象塑造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三、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中国小说史略)。从玉帝、道君到如来、观音,从一路上国王皇帝到各地妖魔鬼怪,乃至取经者本人的缺点过失,都是嘲讽打趣的对象,并借以含沙射影,揶揄世态。乌鸡国王要让位给孙悟空,孙悟空:“不瞒列位说,老孙若肯要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只是我们做惯了和尚,是这般懒散。若做了皇帝,就耍留长头发、黄昏不睡,五鼓不眠;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愁无奈。我们怎么弄得惯?”,四、结构:“串”字形结构,西游记的结构形式与水浒传有些相似,都是采用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故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但二者在大同中又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两部小说的贯穿主线不同。水浒传的主线是梁山好汉的绿林起义事业,而西游记则是以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和小说结构,孙悟空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其次,水浒传纯粹是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故事连缀而成,而西游记总的格局则是由“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部分组成,事实上这两部分之间甚至连思想倾向也不尽一致(它们只是统一于孙悟空这个英雄形象之下)。因此,西游记可以说是一种“串”字形的结构。其中,构成“串”宁的两个“口”分别代表了两组不同的故事群,而贯穿线则是小说的主人公孙悟空。两大部分里面,又各自包含了许多相对独立的小说故事,特别是取经途中的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就包含了四十一个小故事,因而在两部分内部,实际上也还是一种珠串式结构形式。,五、语言风格:谐词戏语、个性化、口语化,四人被迦叶戏弄,发现后唐僧“满眼垂泪道: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悟空却是大嚷:“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掯财作弊之罪!”如来却回护道:“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小说在人物语言个性化、口语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作者特别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直接性,力求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交战的场面气氛、山河的奇形异态,都压进作品当中。此外,书中语言散韵相间,景物和神魔打斗情形多用韵语,事件和情节的叙写则以散文为主。还吸收了方言口语中生动传神的词语,显得活泼清新。,第四节封神演义等其他神魔小说,一、神魔小说流派的形成二、封神演义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的影响,一、神魔小说流派的形成,西游记之后,至明末短短的几十年间,涌现出了近三十部内容各异、长短不同的神魔小说,迅速形成了与历史演义等明显不同的小说流派。这派小说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西游记的续书、仿作、节本,以及与其相配套的系列丛书续西游记、西游补、方汝浩东游记(全称新编扫魅敦伦东度记,一名续证道书东游记)、四游记:吴元泰东游记(全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余象斗南游记(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杨志和删节、改编唐三藏西游全传;余象斗北游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二、为神仙立传型作品明代神魔小说中有相当数量是为佛道两教以及民间流传的各类神仙立传的,其中有的是独传式,写一人为主;也有的是合传型,将数人凑在一起。这类作品大都先写传主的出身始末,后叙其降妖除害、济世渡人的故事,结构松散,形象干瘪,宗教性强,但因民间信仰所致,也有一定的市场。三、与历史故事相交融的作品这类作品或将历史的故事幻想化,或将虚幻的人物历史化,历史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背景或点缀,其主色调仍是由神魔鬼怪、奇事奇境所显现出来。代表作有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三遂平妖传)等。,二、封神演义,封神演义100回,是明代天启年间,由许仲琳、李云翔据民间创作改编而成。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争斗,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的影响,西游记影响下的明末三类神魔小说往往相互勾连、交叉,清代的神魔小说大致也是沿着这些路子发展下去,出现了后西游记、钟馗斩鬼传、绿野仙踪等作品,但其总体成就没有一部超过西游记的。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也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1758年,日本开始了翻译、引进的工作,前后经过三代人长达74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831年完成了日本版的通俗西游记。英译本最早见于1895年由上海华北捷报社出版的金角龙王,皇帝游地府,系通行本第十、第十一回的选译本。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瓶厂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冷水系统施工方案编制
- 淅川钢结构房屋施工方案
- 奉化电梯井防水施工方案
- 数字化转型赋能2025年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分析报告
- 电焊安全入职培训课件
- 智慧图书馆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技术方案
- 电测监督课件
- 电流电压电阻课件
- 泵工司机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北京理工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
- 供销社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校外培训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2025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评估(2025年)解读课件
- 发热护理课件
- 村卫生室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库房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智能城市建设中的能源消耗预测与节能措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