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诸葛亮,诫子书,.,3,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作者简介,.,4,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背景简介,.,5,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书,.,6,夫淡泊淫慢遂庐,读准字音,熟读成诵,(f)(dn)(b)(yn)(su)(l),.,7,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告诫,劝勉,书信,f,句首发语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用来,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明确,坚定,到达,远大目标,形作名,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内心恬淡,不慕名利,.,9,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增长,形作动,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1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疾行,指迅速老去,意志,消失,最终,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来得及,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11,(二)词类活用(1)非学无以广才(2)非宁静无以致远,增长,形作动,远大的目标,形作名,.,12,之日,夫君子之行,助词,的,下车引之,代词,代那个人,意与日去,时光,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三)一词多义,.,13,以,静以修身,介词,来,俭以养德,介词,来,非淡泊无以明志,用来,可以为师矣,凭借,.,14,(四)看句子猜成语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宁静致远: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15,有个班级需要写誓词,你觉得哪句合适?,.,16,这封家书诸葛亮也是自己学习修养的总结,如果要你送一两句给在座的同学,你会选哪句?,.,17,你会选哪句送给自己,为什么?,.,18,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本来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合作探究,.,19,2、文章主要从()和()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作者一直强调的是一个“”字?()须要“”,()须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字,把“”与“”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学习,做人,静,学习,做人,静,静,躁,静,躁,.,20,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21,4、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这三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22,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23,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24,.,25,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鸡西市中医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考核
- 中国微生物培养基项目投资计划书
- 晋城市中医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时机把握考核
- 大同市中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与治疗考核
- 2025第二人民医院环氧乙烷灭菌考核
- 2025年中国饲料油脂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软磁铁氧体磁芯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重庆市中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无菌操作技能考核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推拿意外预防处理考核
- 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DZ∕T 0388-2021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美术技法理论试卷A
-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课件
- 省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
- 减员减支方案一阶段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试卷【含答案】
- 银行笔试真题
- 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法”字的古字体为“灋”《说文解字》:灋教学课件
- 9下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