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节目观后感]国学经典观后感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9/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1.gif)
![[国学经典节目观后感]国学经典观后感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9/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2.gif)
![[国学经典节目观后感]国学经典观后感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9/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3.gif)
![[国学经典节目观后感]国学经典观后感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9/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4.gif)
![[国学经典节目观后感]国学经典观后感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9/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1d3e58de-fe07-4b2f-9c92-364a735535c25.gif)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经典节目观后感国学经典观后感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以下是精心的国学经典节目观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观看国学诵读大赛的时候,我正和爸爸妈妈在古城西安,我在西安钟鼓楼广场咖啡店,和妈妈一起在手机上一口气看完了。节目既生动又精彩,看完后,我望着千年古城西安的钟鼓楼,感受着回民街的古代繁华,听着小巷里的叫卖声,让我久久回味。 我们的国学是我们的国宝,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只有我们国家有,能用一个字代表那么多那么多的意思,而且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也就不一样,有时因为心情不同,学问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呢!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读春夜喜雨,上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又读,每个年龄读都觉得不一样,现在在古城西安读更是有一番感想。我明天要去西安的“春发生”饭店去吃葫芦头,听说“春发生”这三个字,就是取自春夜喜雨的“当春乃发生”这句话。你看,连做猪大肠泡馒的小饭店老板都可以起这么好听这么有学问的名字,国学其实不是有多高学问的人才去读,才去用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有人都喜爱的,它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我们李老师编的古诗诵读作为我们班的节目可好听了,让我们一下子就背过了那么多的古诗,而且还跟唱歌一样好听,还有会跳舞的女同学伴舞,我们也有集体的动作在里面。我们的节目好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演出呢。通过这个节目,我更喜欢古诗了,经常晚上和妈妈出去散步的时候给妈妈背一遍呢,背古诗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我已经背过很多的古诗了,我觉得有时候象是在和古代的人对话呢。 我有时也会说上几句呢,比如我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出来,对爸爸妈妈说:“这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兵马俑啊”。 我们的名字也有国学在里面噢。比如我叫“孙北宸”,北宸就取自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宸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爸爸妈妈说,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的德行好。还有我们班上的“宋思齐”、“张自厚”,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里包涵的国学典故吗? 我喜欢国学,因为它就在我的身边,它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告诉我原来语文可以这么好玩,这么可爱! 经典是风筝,诵读这根线放飞它在更远的蓝天;美德是鲜花,传承这簇叶点缀它更甜的笑靥;知识是鱼儿,行动这条河荡漾它更灿的魅力;美好的心灵是种子,用“诵读经典、传承美德”栽培,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加工,就会为自己和社会酿一杯“果汁”做个真正的国学小名士。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在我心中播下了国学的种子,它以妙趣横生的比赛展示了中华的风采与魅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唱基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表美德。节目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主题,让我悟出了自己沉思良久的问题 _用真学实干,酿出guo学小名士这杯甘甜的“果汁”。 回味节目,真令人感慨万千。要酿出甜美的果汁,首先要用“诵读经典”播下种子,用“传承美德”栽培果实知识。然后以“学以致用”为配料,以行动为榨汁机,让“果机结合、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作为四个词组的诠释,使“榨果汁”难倒不少人。记得比赛中有一场考验:在选手考场的门前,放倒一个垃圾桶,看看能否有人将其扶起。哪料到这一组的选手竟没有一人主动扶起,倒是用了许多哲言来忏悔了这一事实。呵,知识的果子甘甜了,行动的机器没榨好,结果终是一无所事。拿扶垃圾桶来说,有了知识却不扶等于0,想去扶起不会扶也等于0。知和行是缺一不可的,有知无行知呆板;有行无知行愚蠢。行动是镜子,映出知识的光辉,知识是音符,谱出行动的韵律。要想知行合一榨出美汁,还须知识贯彻行动中,行动体现知识力。 一次,我在教学楼里发现了一团废纸,白色的污点在干净的瓷砖上各外刺眼。我注意到了它,却压根没在意:一团纸而已,谁不会捡起?可是,当我快走到教室门口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那团纸的身影一次次在眼里出现,“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言一遍遍在脑海中闪动。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下了楼,捡起了那团废纸。瞬间,我有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快感,心绪一下子明朗起来。我榨了一杯果汁!其间体现的知识和行动虽少,但却饱含知行合一的甘美。 说白了,大赛主题能给我们一个最好的诠释。“诵读经典”就是“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就是“学以致用”,“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体现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而将知识与行动结合,便酿出了甘美的果汁你就是国学小名士了! 来吧,播下经典的种子,收获美德的成长;捧下知识的硕果,榨出行动的美汁。愿人人为心灵酿一杯果汁,愿世界被知识推动,因行动进化,让知行合一的果汁散发醉人的醇香!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国学,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首届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中,我为每一位选手的精彩表现所折服,他们对古代诗词的领悟和运用,让我羡慕不已。他们对古典知识的了解,肯定也是阅读过大量的书籍,掌握了很多的知识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他们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昔日的刻苦努力。对比之下,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有很多宝贵的时间,都是在玩闹和嬉戏中度过了。 通过观看这次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国学经典,传承的美德,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健康的成长。弟子规、论语、三字经,这些宝贵的古代文化都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懂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誉。书里的内容,都是教导我们向善,教导我们在生活中做人的道理。现在的我们,几乎都是家里的宝贝,在家都是被父母宠着,做着现代版的小皇帝。可是,我们有去想过孝敬我们的父母吗?有替别人着想过吗?甚至连分享的美德都做不到吧? 学习国学,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积极的加入到国学的行列中,弘扬民族文化,让我们每个人都诚挚有爱,活力充沛,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和谐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小区园林景观养护
- 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方式
- 提升零售业竞争力措施
- 提升养殖业品牌形象规定
- 医院护士个人年度实习工作心得总结
- 离婚后财产重新分配与子女监护权调整执行合同
- 离婚协议范本明确婚后财产及债务处理原则
- 劳务派遣三方合作协议: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
- 创新型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权协商协议范本
- 城市综合体地下车库租赁合同:三方停车场合作协议
- 涉案车辆拖移保管服务方案
- 机房建设施工表格
- 铁粉冷压球团工艺设计
- GB/T 6478-2015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 2022年《体育法》全文PPT
- 公司区域经营管理办法
- 五年级《中国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景观生态设计》课件
- 江苏省南通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中国古典乐器-古筝琵琶英文介绍(带翻译)课件
- 地表形态塑造内力作用说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