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泻下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吴俊荣吴鹏程,第六章泻下剂,1.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2.大承气汤、麻子仁丸的组成、功效、主治及主要配伍特点。3.大黄附子汤、苁蓉通便口服液、十枣汤、增液承气汤的组成、功效、主治。4.三承气汤的功用鉴别。,学习要点,概念,药物泻下药,作用通导大便、荡涤积滞、攻逐水饮,主治里实证,适应症,里热积滞便秘寒下剂,里寒积滞便秘温下剂,肠燥津亏秘结润下剂,分类,第九章温里剂,里实正虚便秘攻补兼施剂,水饮壅盛于里逐水剂,第六章泻下剂,1.表邪已解,里实已成;若表邪末解,里实已成,应表里双解。2.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或月经期间、病后伤津、失血者应慎用或禁用。3.易伤胃气,应中病即止,不可过剂。4.忌食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伤胃。,使用注意,药物组成:苦寒泻下药功效:泻热通便主治:里热积滞便秘,一,第六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配伍特点】,代表方剂:大承气汤,苦寒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配,行气药枳实、厚朴,活血化瘀药桃仁、丹皮,1,伤寒论,大黄四两,酒洗(12g)厚朴八两,去皮,炙(24g)枳实五枚(12g)芒硝三合(6g),【组成】,【来源】,第六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3.热厥、痉病属里热实证者。,【病机】伤寒邪传阳明化热成实,腑气不通。,【功效】峻下热结。,【制方特色】,硝、黄泻下热结,枳、朴行气通腑,1,第六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泻下与行气并重,体现以“通”为用的特点,大黄、芒硝相须为用,荡涤腑实,体现了“釜底抽薪”之法,全方药力迅猛,泻下救阴,体现了“急下存阴”之法。,用方要点:痞满燥实四证俱全,舌红苔黄,脉沉实有力为辨证要点。,使用注意: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孕妇等均应慎用。,现代应用: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及某些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昏,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临床应用,第六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1,相同:均有大黄,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大承气汤配伍:硝黄配枳、朴用量:厚朴倍大黄煎法:先煎枳朴、后下大黄、冲服芒硝功效: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重证,痞满燥实。,小承气汤配伍:大黄配枳、朴用量:大黄倍厚朴煎法:三药同煎功效: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痞满实而不燥。,调胃承气汤配伍:硝黄配甘草用量:硝黄倍甘草煎法:先煎黄草,冲服芒硝功效:缓下热结主治:阳明肠胃燥热,燥实而不痞满。,第六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药物组成:泻下药与温里药功效:温里散寒通便主治:里寒积滞便秘,二,第六章泻下剂第二节温下,代表方剂:大黄附子汤,泻下药:大黄、芒硝,配,行气药枳实、厚朴,温里药附子、干姜,【配伍特点】,1,伤寒论,大黄三两(9g)附子三枚,炮(9g)细辛二两(3g),【组成】,【来源】,第六章泻下剂第二节温下,【主治】寒积里实证。,1,第六章泻下剂第二节温下,【病机】寒邪与积滞互结于肠道,阳气不运。,【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制方特色】,辛热的附子、细辛,与苦寒的大黄配伍,寒热并用,温里与攻下并施,而成温下之剂,附子温阳祛寒以治本,大黄荡涤积滞以治标-标本兼顾,附子、细辛温热之性,制其大黄苦寒之性-去性取用,用方要点: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使用注意:方中大黄的用量一般不宜超过附子。,现代应用: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者。,临床应用,1,第六章泻下剂第二节温下,药物组成:润下药与寒下药功效:润肠通便主治:肠燥便秘,三,第六章泻下剂第三节润下,代表方剂:麻子仁丸、苁蓉通便口服液,润下药:火麻仁、杏仁,配,滋阴药当归、白芍,寒下药大黄、芒硝,【配伍特点】,1,伤寒论,麻子仁二升(20g)芍药半斤(9g)枳实半斤(9g)大黄一斤,去皮(12g)厚朴一尺,炙(9g)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10g),【组成】,【来源】,第六章泻下剂第三节润下,1,【主治】肠胃燥热便秘。,第六章泻下剂第三节润下,【病机】肠胃燥热,脾津不布。,【功效】润肠通便。,【制方特色】,量小用丸,强调“缓下”,使泻而不峻,下不伤正,润而不腻。,火麻仁、杏仁,与小承气汤配伍,攻润相合,以润肠通便为主,用方要点:大便干结难下,时间较久,病势较缓为辨证要点。,使用注意:本方虽属润肠缓下之剂,但仍有一定的攻下破气作用,故对老人、体虚而内无邪热的便秘,以及孕妇及血虚津亏便秘,均应慎用。,现代应用:习惯性便秘、老人与产后便秘、痔疮便秘等属肠胃燥热者。,临床应用,1,2,卫生部新药转正标准,【组成】肉苁蓉(750g)何首乌(1500g)枳实麸炒(250g)蜂蜜(500g),【来源】,第六章泻下剂第三节润下,【主治】中老年人病后、产后虚型便秘。,【病机】肾气虚弱,或阴津耗伤,肠道失润。,【功效】滋阴补肾,润肠通便。,【制方特色】,君用肉苁蓉补肾益精以通便,臣何首乌养血润燥以通便,使“补中有泻,寓通于补”,【临床运用】中、老年人病后,产后虚型便秘及虚型习惯性便秘。,【用方要点】三、五日不便,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药物组成:峻下逐水药配养胃扶正药功效:攻逐水饮主治: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四,代表方剂:十枣汤,第六章泻下剂第四节逐下,代表方剂:十枣汤,逐水药:大戟、甘遂、芫花,配,【配伍特点】,益气护胃药:大枣,1,伤寒论,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为末大枣煎汤服,【组成】,【来源】,第六章泻下剂第四节逐水,1,第六章泻下剂第四节逐水,【主治】1.悬饮;2.水肿。,【病机】水饮壅盛于里,停于胸胁、脘腹,外溢肌肤。,【功效】攻遂水饮。,【制方特色】,大戟、芫花、甘遂三味峻下逐水药于一方,药力专一,峻下逐水,佐以大枣,一者制毒缓峻,使攻逐水饮而不伤正,二者正邪兼顾,在逐水之中注意保护正气,三者益气护胃,既减少药后不良反应,用方要点: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辨证要点。,使用注意:本方为逐水峻剂,用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中病即止,勿使过剂。年老体虚慎用,孕妇忌服。忌与甘草配伍。,现代应用: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水饮内停里实证者。,临床应用,第六章泻下剂第四节逐水,四,药物组成:攻下药与补虚扶正药配伍而成功效:攻补兼施主治:里实正虚之便秘,五,第六章泻下剂第五节攻补兼施,代表方剂:增液承气汤,攻下药:大黄、芒硝,配,益气养胃药甘草、大枣,补虚药人参、麦冬、生地,【配伍特点】,1,温病条辨,玄参(30g)麦冬连心(25g)细生地(25g)大黄(9g)芒硝(4.5g),【组成】,【来源】,第六章泻下剂第五节攻补兼施,【主治】热结阴亏便秘。,1,第六章泻下剂第五节攻补兼施,【病机】热结肠胃,津液不足。,【功效】滋阴增液,泻热通便。,【制方特色】,增液汤(麦、地、玄),调胃承气汤(去甘草),攻补兼施,有“增水行舟”之意。,用方要点:大便秘结,口干唇燥,舌质红,舌苔黄,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使用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剂,阳虚便秘忌用。,现代应用: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流行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带答案(突破训练)
- 2025年江门市法院系统招聘劳动合同制审判辅助人员(4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强化训练自考专业(行政管理)试题及完整答案(易错题)
- 2025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全真模拟模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海城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医疗岗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能力测试B卷带答案详解(新)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科技处处长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3年度执法资格考试彩蛋押题【B卷】附答案详解
- 2024年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考前冲刺练习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计算机三级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用《南京照相馆》和731上一节思政课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烘焙类产品的特性及应用
- 第三章转录及转录调控
- 酿造车间绩效考核制度
- GB/T 7193-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 医院放疗科护理记录(模板)
- 应急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及应用
- 7.4.2超几何分布 课件(共14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