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DB22∕T 2839-2017 无创胎儿染色体产前检测技术规程_第1页
【国家标准】DB22∕T 2839-2017 无创胎儿染色体产前检测技术规程_第2页
【国家标准】DB22∕T 2839-2017 无创胎儿染色体产前检测技术规程_第3页
【国家标准】DB22∕T 2839-2017 无创胎儿染色体产前检测技术规程_第4页
【国家标准】DB22∕T 2839-2017 无创胎儿染色体产前检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11.020 C 05 备案号:59202-2018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8392017 无创胎儿染色体产前检测技术规程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Plus 2017 - 12 - 11 发布 2018 - 04 - 01 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长春市妇产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艳芳、李玲、何佳雪、张鹏、邵丹、邹红雁、胡馨元、安丽营。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无创胎儿染色体产前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创胎儿染色体产前检测的检测时间、检测疾病、检测对象、临床服务流程、检测流 程、检测报告、临床咨询及后续处理、追踪随访、资料和标本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和微缺失/微重复产前检测。 2 检测时间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时间应为孕12 +0-26+6周,最佳检测时间应为孕12+0-22+6周。 3 检测疾病 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见表1。 表1 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 可检测疾病种类可检测疾病种类 异常区域异常区域 发病率发病率 临床特征临床特征 T21(唐氏综合征) 21 号染色体 1/750 特殊面容、多发畸形、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 寿命减少 T18(爱德华氏综合征) 18 号染色体 1/35001/8000 先天性心脏病,外表及多器官严重畸形,发育迟 缓,40%存活至 1 个月,5%存活至 1 岁,1%存活至 10 岁 T13(帕陶氏综合征) 13 号染色体 1/25000 95%以上会死于子宫内。 半数以上的患者会有全前 脑畸形,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活产寿命 4-6 个 月 特纳综合征(45,X) 性染色体 1/2500 女性新生儿 身材矮小,生殖器与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智力发 育程度不一 克氏综合征(47,XXY)性染色体 1/500-1/1000 男性新 生儿 体型较高,双侧睾丸较小,两侧乳房肥大,不育 或性功能低下,智力发育正常或略低 超雄综合征(47,XYY)性染色体 1/1000 男性新生儿 通常躯体外形特征异常不显著,大多数性发育正 常,可孕育下一代。可能存在学习障碍、语言发 育迟缓,以及延迟的运动能力、肌张力低下、手 震或其他不自主运动等 染 色 体 非 整 倍 体 超雌综合征(47,XXX)性染色体 1/1000 女性新生儿 一般外表正常,躯体外形特征不显著。大多数性 发育正常,可孕育下一代。可能存在学习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延迟的运动能力、肌张力低 下等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2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见表2。 表2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可检测疾病种类可检测疾病种类 异常区域异常区域 发病率发病率 临床特征临床特征 22q11.2 deletion 综合 征(含 Digeorge 综合征) 22q 1/4000 心脏病,血小板异常,面部特征异常,低血钙,进 食困难,肾功能异常,发育语言迟缓,学习能力低 下,免疫系统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1p36 deletion 综合征1p 1/5000-1/10000 特殊面容、视听障碍、心脏结构异常、癫痫、肌张 力低下、 多发畸形。 生长迟缓、 严重语言发展迟缓、 情绪不易控制,寿命多数正常 2q33.1 deletion 综合 征 2q 罕见 特殊面容、 癫痫、 关节韧带松弛等症状。 生长迟缓、 严重语言发展迟缓、喂食困难、行为过动、躁动等 症状 Cri-Du-Chat 综合征 5p 1/20000-1/50000 婴幼儿时期的哭声似小猫叫、 特殊面容、 肌张力低。 生长迟缓、行为过度活跃、侵略、暴怒、重复动作 等症,少数可活至成年 Langer-Giedion 综合征8q 罕见 毛发稀疏、皮肤松弛、多发性骨疣、小头、智力低 下,寿命可至成年 Angelman 综合征 15q 1/12000-1/20000 面孔似“快乐木偶”、 智力低下、肌张力低过度 笑容、癫痫,寿命减少 染 色 体 微 缺 失 微 重 复 综 合 征 PraderWilli 综合征 15q 1/10000-1/30000 智力低下、 肌张力低、 性腺发育低下、 肥胖手足小、 身材矮小,寿命减少 4 检测对象 4.1 适用人群 4.1.1 血清学筛查、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即 1/1000唐氏综合征风险值 1/270,1/100018 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350)的孕妇。 4.1.2 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证者(先兆流产、发热、有出血倾向、感染未愈等)。 4.1.3 就诊时,患者为孕 20 +6周以上,错过血清学筛查最佳时间,或错过常规产前诊断时机,但要求 降低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孕妇甚至死胎的妇女。 4.2 慎用人群 有以下几种情形的孕妇属于慎用人群,即在该人群中本检测的筛查效果较适用人群有一定程度下 降,即筛查的检出率下降,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上升,或已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指征,知情后拒绝直接 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包括: a) 产前筛查高风险,年龄35 岁的高龄孕妇,以及有其他明确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 b) 孕周12 周的孕妇。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c) 高体重(体重100 kg)孕妇。 d) 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下简称 IVF-ET)方式受孕的孕妇。 e) 双绒毛膜性及多胎妊娠的孕妇。 f) 合并恶性肿瘤的孕妇。 4.3 不适用人群 4.3.1 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的孕妇。 4.3.2 孕妇 1 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 移植手术、 细胞治疗或接受过免疫治疗等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 筛查与诊断结果将造成干扰的。 4.3.3 胎儿影像学筛查有异常。 4.3.4 各种基因病的高风险人群。 4.4 其他 4.4.1 对未接受中孕期血清学筛查而直接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孕妇,应当在孕 15 周至 20 +6周期间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评估。 4.4.2 严禁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用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5 临床服务流程 5.1 临床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师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以下要点(知情同意书模板见附录A): a) 产前诊断机构只对同意参加该检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孕妇进行检测。 b) 医师应对孕妇本人及其家属详细告知该检测的目标病种、 目的、 意义、 准确率、 风险和局限性, 以及检测的种类、费用和检测流程。 c) 对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建议其优先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 d) 告知该检测能检出的目标疾病种类。 e) 告知该检测能够达到的检出率、假阳性率,强调该检测结果不能视为产前诊断,高风险结果应 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以及低风险结果具有假阴性的可能性。 f) 告知该检测有失败的风险,可能会要求重新采血。 g)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该检测的局限性。 h)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影响该检测的因素。 i) 医生对病例个案认为应该说明的相关问题。 5.2 申请单填写 5.2.1 医师应询问孕产史、孕周、胎数和已进行的其他产前检测、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的结果,以及 询问是否进行过细胞治疗、异体输血或是否为肿瘤患者等情况(临床申请单模板见附录 B)。 5.2.2 医师应协助孕妇准确填写检测申请单上的内容,包括:孕妇姓名、出生日期、采血时体重、孕 妇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末次月经日期、筛查孕周、早孕或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等。 5.2.3 在孕妇充分了解以上事项后,产前诊断机构负责收集孕妇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外周血, 根据检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有相应非整倍体综合征高风险。 5.2.4 医师应对孕妇提供检测后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孕 妇进行产前诊断,并负责随访妊娠结局。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4 6 检测流程 6.1 标本 6.1.1 采集 6.1.1.1 编号 应采用唯一编号对采血管进行编号。 宜将采血管用条形码作为编号标示, 该编号应当与知情同意书 和送检单上的编号一致。 6.1.1.2 采血 6.1.1.2.1 应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取孕妇静脉血 6.1.1.2.2 样本处理应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6.1.1.3 运输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应在4 8 冷藏条件下冷链运输,运输时间不得超过4 h;在0 以下的冷 冻运输不得超过 72 h。 6.1.1.4 贮存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长期保存应在-70 ,保存过程中避免反复冻融。 6.1.2 接收样本 检测实验室应规定本实验室标本的接收和拒收标准, 可拒绝接收不符合检测要求的标本, 并将拒收 原因书面反馈给临床科室,具体包括: a) 标本抗凝剂适用不正确、严重溶血或凝血、采血管破裂及开盖、标本标识不清。 b) 没有按照规定保存及运输的标本。 c) 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信息不完善,如孕妇的孕周、是否是肿瘤患者、是否接受过异体输血等。 6.2 血浆分离 6.2.1 核对采血管数量,反复颠倒观察是否有溶血及其他异常情况,不能有任何程度的凝血。 6.2.2 扫描二维码,打印条码。每个样品分为 7 管。其中 3 支为中转管,1 支为白细胞,3 支为保存 管。 6.2.3 采血管 4 ,1600 g 离心 10 min。注意配平,记录离心时间。 6.2.4 将白细胞管和保存管贴好标签和条码,白细胞管标明日期。双人复核样品编号。 6.2.5 移液器调至 700 l,将离心完的采血管按照 EP 管的顺序摆放,双人复核后。转移采血管中的 血浆至中转 EP 管中,每管 1.4 ml 血浆。 6.2.6 移液器调至 700 l 吸 2 次取白细胞,若有凝血或堵枪,需要重新采血。 6.2.7 3 个中转管配平,常温,16000 g,离心 10 min。 6.2.8 将离心完的中转管放回原来的位置,双人复核编号。 6.2.9 移液器调至 650 l,吸 2 次,将中转管中的上清液移至保存管中。再次检查是否溶血。注意: 不要碰到沉淀。 6.2.10 转管完成后再次核对管号,丢弃中转管。 6.2.11 合格血浆 1 支用于 DNA 提取,剩余血浆和白细胞置于冻存盒中,-20 保存。记录保存位置。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6.3 DNA 提取 6.3.1 提前将冻存于-20的血浆解冻。室温离心,17900 g,5 min。 6.3.2 试剂准备及样品转移(15 mlBD 管), 试剂准备见表 3 表3 试剂准备 Reagent 2 15 l 磁珠(用前 vortex 混匀) 30 l Reagent 1 100 l Lysis buffer 2.0 ml 血浆 1.2 ml 6.3.3 将 BD 管置于垂直混和仪,12 r/min,混匀 20 min。 6.3.4 按照血浆原管对 1.5 ml、2 ml 离心管进行编号复写。 6.3.5 磁力架吸附至磁珠完全沉淀于 BD 管底部,尽量转移所有磁珠至 2.0 ml EP 管。 6.3.6 将 2.0 ml EP 管置于磁力架,静止吸附至磁珠全部附于管侧壁,吸去废液。 6.3.7 向 2.0 ml EP 管中加入 500 l wash buffer I,充分颠倒混匀。放回磁力架,360旋转并洗 盖使磁珠全部吸附到管壁,吸弃上清。 6.3.8 向 2.0 ml EP 管中加入 500 l wash buffer II,充分颠倒混匀。放回磁力架,360旋转并 洗盖使磁珠全部吸附到管壁,吸弃上清。 6.3.9 向 2.0ml EP 管中加入 550 l wash buffer III 于磁力架对侧管壁。立即反复旋转数次吸弃上 清。注意:勿使液体接触或打散磁珠。 6.3.10 瞬离(4000 g5000 g),置磁力管架上吸附后弃残留液体。 6.3.11 加 42 l elution buffer,轻弹管底混匀,55 水浴 10 min。 6.3.12 瞬离(4000g5000g),EP 管放回磁力架,吸取上清移至 1.5 ml DNA 收集管。 6.4 DNA 浓度测定 6.4.1 Qubit 检测稀释液的配制 B液199 l+A液1 l。 注:A液为避光保存。需现用现加。检测稀释液配好后,vortex混匀,瞬离,避光,尽快使用。 6.4.2 样品的稀释和处理 198 l检测稀释液+2l待检样品,vortex混匀,瞬离。 注:使用Qubit专用的200l管,操作时勿接触管壁。 6.4.3 样品 DNA 浓度的测定 将Qubit管放入仪器样品槽中,按READ,仪器开始运行,屏幕显示的数字即为测得样品浓度。在记 录的系统中,录入的样品DNA的实际浓度。 样品DNA实际浓度(ng/l)=测得样品浓度/10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6 6.4.4 数据分析 正常血浆DNA浓度范围为0.05 ng/l0.7 ng/l,(以0.1 ng/l0.3 ng/l为宜),重复后 两次都高,需重新采血提起DNA。 6.5 文库构建 6.5.1 取解冻至室温的 DNA 40.5 l,离心后加入 200 l PCR 管中,向管中加入 Buffer 1 7 l 以及 Enzyme 1 1.5 l,全程冰上操作。 6.5.2 PCR 步骤一:37 20 min,72 20 min,4 保存。 6.5.3 完成后,向管中加入 Buffer 2 25 l,Enzyme 2 1 l,Adaptor 2 l,全程冰上操作,快 速混匀后离心。 6.5.4 PCR 步骤二:20 15 分钟,65 10 分钟,4 保存。 6.5.5 将磁珠提前从 4 取出,在 vortex 上混匀并于室温静置 30 min。 6.5.6 准备 2 套 EP 管,标号。 6.5.7 打印条码。 6.5.8 每个 1.5 ml EP 管(中转管)中分装磁珠 28 l。 6.5.9 将步骤二的全部 77 l 产物移至中转管中。 6.5.10 室温静置 5 min,1000 rpm 瞬离。 6.5.11 EP 管移至磁力架倾斜放置吸附 5 min。 6.5.12 移液器调至 200 l 吸去废液。 6.5.13 向管中加入 wash buffer 200 l。注意:勿冲到磁珠。 6.5.14 轻柔颠倒混匀,用移液器吸去废液。 6.5.15 向管中加入 wash buffer 200 l 重洗一次,弃去废液。 6.5.16 3000 rpm4000 rpm 瞬离。 6.5.17 用枪头(10l)吸去废液。 6.5.18 开盖,置于磁力架上晾干 3 min。 6.5.19 在中转管中加入 22 l buffer T。注意:勿冲到磁珠 6.5.20 室温静置 5 min,1000 rpm 瞬离。 6.5.21 磁力架倾斜放置吸附 2 min。 6.5.22 转移中转管中的纯化产物 20+2.5 l 至保存管。 注:勿吸到磁珠,保证20 l的液体中不含任何磁珠;若2.5 l中吸到磁珠,则弃去此2.5 l液体。核对标号。 6.6 荧光定量 PCR 6.6.1 qPCR Buffer 的配制 6.6.1.1 qPCR/Primer mix 试剂:取 5 ml KAPA SYBR FAST qPCR Master(2X)和 1 ml GA primer premix (10X)混合均匀,分装置于-20保存,随取随用,勿反复冻融。 6.6.1.2 qPCR Buffer:每个样品需 5.8lqPCR/Primer mix 和 0.2l 的 ROX high 配成混合液。 6.6.2 样品稀释 6.6.2.1 在 200 l EP 管中加入 18 l 的 0.05% tween 20 并依次加入样品 2 l。每加完一个样品 应立即盖上管盖。绿色 marker 笔标 Adaptor 编号,vortex 混匀。 6.6.2.2 平行稀释两只 CK 原液 2l CK 加入 198l 0.05% tween 20 即为稀释 100 倍。倍比稀释 2 次至 1/10000。vortex 混匀。 NTC:0.05% tween 20。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6.6.3 上样 上样总体积为10 l,见表8。将待检样品、CK、NTC和DNA standard 按顺序点入96孔板中:严密 封膜,1000 rpm离心1 min。 表4 上样总体系 6.6.4 qPCR 应按照上样的顺序,在系统中扫入样品编码,反应条件见表9。Melt curve 设定在60 95 收 集荧光,每0.5 收集一次。点击“RUN”,程序开始运行。 表5 qPCR 反应条件 预变性 95 5 min 变性 95 30 sec 退火延伸 60 30 sec 35 cycles 6.6.5 数据分析 a) Standards 的数据要求达到的标准范围: Reaction efficiency 在 90%110%; R20.99; slope 在-3.6-3.1。 b) NTC 无扩增 。 c) 样品 Tm:7880 d) CK 为对照范围,按照 CK 的平均读数计算稀释倍数 。 6.6.6 浓度换算 在记录中填写此run的检测信息,包括检测日期、run号、qPCR读数,校正系数等。 换算公式见式(1): NL M P PCR q 452 文库 文库 . (1) 式中: 文库 P文库摩尔浓度(nm) 文库 M文库片段大小 PCR LqqPCR读数(Pm) qPCR Buffer 6 l 稀释后的样品 4 l Total l0 l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8 N稀释倍数 6.7 变性和稀释 6.7.1 混合文库的变性 6.7.1.1 根据上机的终浓度及总上样体积计算需要的混合文库体积 换算公式见式(2): 混合 上机 总需 P P VV. (2) 式中: 需 V所需混合文库体积 总 V总体积 上机 P上机浓度 混合 P混合文库浓度 6.7.1.2 2N NaOH 的体积:混合文库的体积=1:39,离心后静置 5 min。 6.7.2 变性文库的稀释 6.7.2.1 将变性文库稀释到上机浓度 3.6 pM,总体积 3000 l。 6.7.2.2 Neutralization buffer 的配制(现用现配),见表 6。 表6 Neutralization buffer 的配制 Balance buffer I 1 l Balance buffer II 9 l Total volume 10l 6.7.2.3 将 Neutralization buffer 加到最终上机的混合文库中进行复性(2N NaOH 的体积: Neutralization buffer 体积=0.84) 6.7.2.4 充分混匀,加入到 reagent cartridge #10 孔,进行高通量测序。 6.8 高通量测序 6.8.1 确认测序仪本地电脑和服务器空间及网络设置 6.8.2 上机文库的变性和稀释 6.8.3 准备新的 reagent cartridge:解冻,检查在#28 孔加入 0.03%0.06% NaCl 6.8.4 准备新的 Flow Cell:放置至室温,拆开包装,检查是否有划痕或其他异常 6.8.5 在#10 孔加入稀释变性的文库 6.8.6 从软件界面中选择 Sequence, 开始 Run 程序步骤的设置 6.8.7 装载 Flow Cell 6.8.8 清空并重新加载废液架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6.8.9 装载 Buffer Cartridge 6.8.10 装载 Reagent Cartridge 6.8.11 输入 Run 的运行参数: run name (日期) 、 library ID(日期)、 read type、 read length (37+8) 、 custom primer 等信息 6.8.12 核对 run 的运行参数,检查 pre-run 的结果,选择 start run 6.8.13 监控 run 的运行 6.8.14 run 结束后,执行 post-run wash,清洗机器 6.9 数据分析与结果判断 6.9.1 分析质控合格的样本按照数据分析 SOP 进行实验室结果判断,分析质控不合格的样本应重新提 取血浆 DNA 进行二次实验。 6.9.2 检测结果根据 Z 值判断。若 Z 值3,报告阳性结果;若 Z 值3,报告阴性结果。非依据 Z 值 判断检测结果的平台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制定检测判断标准。 6.9.3 进行二次实验的样本如仍不符合数据分析或结果判断的质控要求,应与临床科室沟通以确定后 续处理办法。 6.9.4 实验室应通过拟定关键质控指标建立参考标准,用以监控临床样本的数据质量,包括 GC 含量、 有效数据量、GC 含量的变异系数等指标。样本检测的以上指标均应符合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 6.10 数据存储与安全 6.10.1 实验室应制定措施确保高通量基因测序数据的安全性与患者的隐私性。 测序数据进行本地化存 储并设置数据备份服务器,原始数据至少保存 3 年。数据存储介质应与互联网无物理连接。 6.10.2 实验室在标本检测过程中, 应实时记录检测过程中从事操作活动的人员、 涉及的关键仪器及试 剂信息。 7 检测报告 7.1 自抽取孕妇外周血至出具检测报告的周期不应超过 15 个工作日,其中发出因检测失败须再次采 样的通知不应长于 10 个工作日。 7.2 检测报告应经由 1 名具备产前诊断临床资质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审核并签发(临床报告 单模板见附录 C)。 7.3 检测报告应以书面报告形式告知受检者,医务人员应通知受检者或其家属获取该报告的地点和时 间。 7.4 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a) 孕妇的姓名、年龄、孕周、末次月经时间。 b) 样本编号、样本状态、采样日期和报告日期。 c)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d) 每一种目标疾病的检测值,正常参考范围。 e) 以目标疾病的低风险或高风险作为结果报告。 f) 检测者、审核者。 g) 其他相关提示。 7.5 阴性结果应按照阴性报告流程出具实验室检测报告及相应解释。 7.6 针对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1p36 deletion syndrome、2q33.1 deletion syndrome、22q11.2 deletion syndrome、Cri-Du-Chat syndrome、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10 Langer-Giedion syndrome、Angelman syndrome 及 Prader-Willi syndrome 阳性结果应按照阳性报告 流程出具实验室检测报告及相应解释。 7.7 由于检测技术的局限性,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会存在一定的检测失败率,对于检测失败的样本, 应出具检测失败报告, 并由产前诊断机构负责对孕妇做详细解释并进行下一步处理。 样本检测失败类型 包括: a) 两次采血胎儿游离 DNA 浓度均低于质控标准; b) 两次采血文库构建均低于质控标准; c) 两次采血上机检测均未达到质控标准。 7.8 实验结果为除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1p36 deletion syndrome、2q33.1 deletion syndrome、22q11.2 deletion syndrome、Cri-Du-Chat syndrome、 Langer-Giedion syndrome、Angelman syndrome 及 Prader-Willi syndrome 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多条染色体异常、母体染色体结构异常等其他异常结果时,实验室应出具正常阴性报告,同时应与临床 充分沟通。产前诊断机构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进行产前诊断。以上沟通应有书面记录备案。 7.9 对高风险结果的孕妇,产前诊断机构应尽快通知,建议该孕妇进行后续产前诊断,并做好追踪随 访。 8 临床咨询及后续处理 8.1 对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应提示此检测并非最终诊断,不排除漏检的可能,且不能排除其他染色 体疾病。 8.2 对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应建议其进行后续产前诊断;不应仅根据本检测高风险的结果做终止妊 娠的建议和处理。 8.3 产前诊断机构应负责高风险病例的后续临床咨询和产前诊断,临床咨询率应达 100%,产前诊断率 应达 95%以上。 8.4 如果存在胎儿影像学检查异常,无论该检测结果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都应对其进行专业的遗传 咨询及后续相应诊断服务。 9 追踪随访 9.1 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对所有检测高风险对象进行妊娠结局(包括后期流产、引产、早产或足月分娩 等)的追踪随访,随访率应大于等于 90%。 9.2 产前诊断机构对于检测低风险对象妊娠结局的随访率应大于 90%, 随访时限应为胎儿出生后 12 周 内(建议有条件的产前诊断机构随访至产后 1 年)。 9.3 随访内容包括:妊娠结局、胎儿或新生儿是否为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 征患儿以及其他临床诊断和/或遗传学诊断(建议有条件的产前诊断机构对后期自发流产、死胎、致死 性的早产胎儿开展遗传学诊断,作为妊娠结局随访的一部分内容)。 10 资料与标本的管理 相关资料: 包括检测送检单、 知情同意书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均应当在产前诊断机构保存3 年以上, 剩余血浆样本应保存至产后2 年以上。 11 质量控制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11.1 21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5%, 18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70%, 13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 应不低于 60%;复核假阳性率应不高于 0.5%;复核阳性预测值应不低于 50%;由于凝血、溶血、DNA 质 量控制不合格等标本原因造成的检测失败率不超过 5%。 11.2 每年按照规定时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1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NIPT Plus)知情同意书 本检测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游离DNA,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 儿患染色体疾病的风险率。12孕周以上均可进行检测,最佳检测孕周为12-22 +6周。 1.该方法不适宜检测: 1) 染色体中的嵌合体型、易位型等结构性异常; 2) 孕妇本人为染色体疾病患者; 3) 孕妇本人妊娠期间患有肿瘤(良性子宫肌瘤除外); 4) 孕妇一年之内接受过异体输血,四周之内接受过引入外源DNA的免疫治疗、移植手术、干细胞 治疗等。 2.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1) 本检测可在孕12 周开始进行, 鉴于当前医学检测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孕妇个体差异等不同原因, 即使在检测人员已经履行了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的前提下, 仍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如 果孕妇孕周推测不准,或孕周过小(实际孕周12 周),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孕妇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方式受孕时,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双胎、多胎及消失的双胎等情况,如某一个胎儿异常而其他胎儿为正常,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4) 孕妇本人为孕期肿瘤患者。 3.本检测针对的染色体疾病范围如下: 1) 本检测能检出99%的21-三体综合症的胎儿,18-三体综合症的胎儿和13-三体综合症的胎儿。 2) 本检测能检出99%的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包括45, X、47, XXY、47, XXX及47, XYY。 3) 本检测可以检出7种相对高发的大于4 Mb大小并位于特定的症候群相关染色体片段位置的微缺 失疾病, 包括1p36 deletion syndrome、 2q33.1 deletion syndrome、 22q11 deletion syndrome、 Angelman syndrome、Cri-Du-Chat syndrome、Langer-Giedion syndrome 和 PraderWilli syndrome。 因临床数据有限,会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的可能。 4.胎盘嵌合、孕妇自身染色体异常患者等可能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5.由于不可抗拒因素所致样品损耗或出现特殊原因 (如因个体差异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含量过低) , 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受检者须配合再次抽血取样。检测周期须从重抽血之日起延长工作日。 6.本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 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应结合临床金标准方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等)以及其症状/体征、病史、其他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综合考虑。 7.我承诺提供的个人资料真实可靠, 同意在去掉所有个人信息后, 检测数据可供研究参考并授权医 院及检测机构对检测涉及的血液、血浆和医疗废弃物等进行处理。 8.我已知晓为了充分评估本检测技术临床应用情况, 确保每一次检测的准确性, 以期为更多的孕妇 提供更好的检测服务,检测机构已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会对受检胎儿出生后状况进行追踪观察。 孕妇方已知晓本检测技术的先进性,已充分了解该检查的性质、预期目的、风险性和必要性。对其 中的疑问已得到医生的解答。 经本人及家属慎重考虑愿意进行该项检测。 为确认上述内容为双方意思的 真实表达,医方已履行了告知义务,孕妇方已享有充分知情和选择的权利,签字生效。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孕妇(签字):_ _年_月_日 知情同意书补充条款(孕周超过22 +6周的孕妇同时签署) 本人现孕周已超过22 +6周,已知晓会存在错过最佳产前诊断时间的风险,本人自愿要求进行该项检 测并承担检测的任何风险及因错过产前诊断时间而无法进行进一步确诊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孕妇同意(签字):_ _年_月_日 为保证检测安全有效的进行,请认真阅读以上知情同意书各条款,并向医务人员提供您的下列信息: 为保证检测安全有效的进行,请认真阅读以上知情同意书各条款,并向医务人员提供您的下列信息: 孕妇基本信息孕妇基本信息 检测编号:_ 姓 名:_ 拼 音(大写) :_ 证件名称:身份证 其他 _ 证 件 号: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住院号/门诊号:_ 孕妇年龄:_(周岁) 胎儿父亲年龄:_(周岁) 孕 周:_周 +_天 末次月经:_ 月经周期:_天 身高:_cm 采血时体重:_kg 手 机 号:_ 紧急联系电话:_ 邮寄地址:_ 省_ 市(县)_邮编:_ 孕 产 史 孕 产 史 孕_次 产_次 不良孕产史: 无 有 _ 家族遗传病: 无 有 _ 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 无 有 _ 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 妊娠情况: 单胎 双胎 其他:_ 试管婴儿: 否 是 超声检查: 未见异常 胎儿结构异常:_ 软指标高风险:_ 介入性手术治疗:_ 其他:_ 血清筛查: 未做 已做,风险值:21-三体:1/_ 18-三体:1/_ NTD_ 预约介入性穿刺手术: 无 已预约:_年_月_日 临床诊断:_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细胞治疗: 否 是 _ 肿瘤患者: 否 是 _ 一年内异体输血: 否 是 _ 特殊情况备注: 申请医生: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14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NIPT Plus)临床申请单 受检材料:外周血 重采血: 是 否 抽血时间:_年 _月 _日 样品编号: 门诊号/住院号:_ 手机电话: 通讯地址(或E-mail): 孕妇姓名: 年龄:_ 末次月经:_ 年_ 月_ 日 筛查孕周:_周 天 筛查体重:_公斤 临床诊断:_ 简要病史(家族史):_ 婚育史:_ IVF : 是 否 不良孕产史:_ 既往史: 有 无 异体输血 有 无 移植手术 有 无 干细胞治疗 有 无 免疫治疗 辅助检查: 1、B 超: 单胎 双胎或多胎 异常 _ 2、筛查模式: 未做 早孕期筛查 中孕期筛查 早中孕期联合筛查 母血清筛查风险率: 21-三体 1 / 18-三体 1 / 3、夫妻双方染色体: 未做 正常 异常 _ 申请医生: 申请日期:_年 _月 _日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8392017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产前检测(NIPT Plus)临床报告单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产前检测、遗传咨询”报告 送检单位: 送检医师: 样本编号: 孕妇姓名: 孕妇年龄: 住院/门诊号: 筛查孕周: 样本类型: 样本状态: 末次月经时间: 采集时间: 检测日期: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胎儿 21 三体、18 三体、13 三体、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及 7 种大于 4Mb 大小并位于特定的症 候群相关染色体片段位置的微缺失疾病,包括 1p36 deletion syndrome, 2q33.1 deletion syndrome, 22q11.2 deletion syndrome, Cri-Du-Chat sy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