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六国论,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诗人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帮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作者介绍,北宋建国后100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战争60余场,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背景解读,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知识链接,通“曝”,冒着,通“倘”,如果,通“毋”,不要,泛指祖辈、父辈,父亲的父亲,灭亡,翻倒,智慧与力量,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先例,旧例,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动词,不是,形容词,错误的,动词,无,没有,副词,或许,代词,有人,副词,有时,动词,得到,形容词,适宜,得当,副词,互相,代词,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动词,亲自观看,动词,亲附,亲近,连词,和,同,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动词,想,想要,名词,欲望,动词,侍奉,名词,事情,副词,终于,动词,坚持到底,副词,起初,副词,才,连词,假如,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形容词,旧的,过去的,连词,所以,名词,有旧,有交情,动词,治理,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战争,武力,形容词作动词,完整地存在,动词作名词,攻战的方法,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受贿;大的受贿,名词作动词,侍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5文言句式(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3)后秦击赵者再(_)(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5)苟以天下之大(_),判断句,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状语后置句,应为“后秦再击赵者”,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定语后置句,应为“苟以大之天下”,1如果说文章第一段是提出论点,一总(“弊在赂秦”)二分(“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那么下面的论据是如何围绕它们展开的?_【答案】第一段是总纲,展开了两个分论点,二、三两段是论据,分别围绕这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第二段申述“赂秦而力亏”,第三段申述“不赂者以赂者丧”。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论证透辟。,2有人说,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透彻,后两段完全可以不要或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答案】不同意。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本意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讽今,指出北宋国策之误,给北宋统治者敲响警钟。开头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以古为鉴,议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1结构图示论点分论点论据反证结论,2主旨归纳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侵略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被“积威之所劫”,而要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1第一段中,哪一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作者先否定了历史上的哪两种看法?对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提示: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作答。_【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也”。这个观点,是在否定了“兵不利”“战不善”两个普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对应考点: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章的论证手法。提示:结合文章的论证手法及第二段内容作答。_,【答案】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获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六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接着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作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作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3从文中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对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提示:结合文章的第二段作答。_【答案】(1)概括地说,赂秦使诸侯的土地急剧减少,国力迅速衰弱,秦的土地急剧增加,国力迅速增强。(2)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中可以看出秦的无厌。,4作者在本文中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作用是什么?对应考点:分析引用的作用。提示:结合古语内容及引用的作用作答。_【答案】这句古语形象地反映了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作者引用古语,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命题者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考点透视,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的文言文客观选择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和重点题,题目要求“选是”或“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据此,命题者会有意设置错误陷阱,干扰考生的判断。,考查趋势,1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对了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譬如题干中要求“选出直接体现某人某种性格的一项”,这提示我们只能选择正面体现人物某种性格的信息,而间接或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弄清题干的要求。,方法归纳,2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正确,只有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才能准确把握。这需要我们回归原文,揣摩用意。具体如下:初读筛选信息,去粗取精。再读依据选项内容确定其在文中位置,把握其信息指向。3比较遴选,去伪存真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答案就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依据试题指向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典型例题,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礼敬具备,矜庄寂寥以笔著文,亦如此焉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幽处独居,考论实虚行苟离俗ABCD,【答案】A【解析】题中,“以笔著文,亦如此焉”的意思是“(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这不属于美好品德,因此凡含此句的选项皆不是正确答案。由此排除C、D两项。“幽处独居,考论实虚”的意思是“(王充)深居简出,考查论证世书俗说的虚实真伪”。这是美好品德。“行苟离俗”的意思是“(只要这个人)品行不同于世俗,(王充就同他交朋友)”。这句讲的不是王充,排除B。,行者苏洵与学者苏洵刘川眉纵观苏洵的一生,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童年到27岁之间的废学游历阶段;二是从27岁到39岁之间边读书应考边游历山川的阶段;三是从39岁后的苦学有成并名满天下的阶段。粗略一看,享年才58岁的苏洵,就有30多年的大好时光被白白荒废在“路上”。但苏洵的前半生,是不是就毫无价值呢?他的“行者”生涯,与他后来写作的大量“博于古而宜于今”的文章,与他成为名儒大学者,是不是就可截然分开且毫无关系呢?,我们知道,青少年时期的苏洵,虽然不喜欢枯燥乏味且指向科举考试的读书生活,但不像当时的一些纨绔子弟那样,不知读书,只好鲜衣美食、古董花鸟、梨园笙吹之类;也不像一些赤贫家庭的孩子,读不起书,就破罐子破摔,索性干些偷鸡摸狗、劫财掠货的下三滥勾当。他虽然不喜欢读书,却自有其痴心的审美追求和特别的倾情对象。,“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这是苏洵40多岁时写的回忆少年时期游历山川的诗句。少年苏洵天性喜欢搜奇猎异,常常把眼光投向头上的天空和脚下的大地,喜欢骑马四处游历,尤其偏爱“阅读”名山大川。据苏洵自己说,从童年起到40多岁间,除家乡眉山的山水外,他先后游历了峨眉山、青城山、长江三峡、剑门蜀道、秦岭终南、西岳华山、中岳嵩山、江西庐山等名山大川,有些地方还不止游过一次。,当然,苏洵少年时期的喜游历,使他荒废了学业,也令他永远无法跨过科举考试这道门槛。从少年到壮年,苏洵其人常常“在路上”,其兴趣常常“在别处”,自然与科举考试渐行渐远。从18岁到37岁的20年间,苏洵参加过大小4次科举考试,但每次都名落孙山,以失败告终。其间,虽然苏洵在家庭和社会的无形压力下,也曾先后被迫闭户读书将近10年,但一个落拓不羁、情系山水的人,一个手捧“子曰诗云”却心在高山旷野的人,怎么能与刻板僵化的科举考试制度实现无缝对接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游走天下、纵情山水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良传统。像屈原、司马迁、谢灵运、柳宗元、李白、杜甫等大师,无一不是因山水陶冶而诗文益发雄奇的。寻山问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可以磨炼意志,启迪神思。苏洵青壮年时期,虽然行了万里路,却没有读遍万卷书,这对他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苏洵真正开始潜心读书,读有用之书,有目的地读书,是在他“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的39岁以后。他以坚韧不拔的惊人毅力,以闭户苦读、“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的精神,弥补了他“童子功”的缺失,并在他45岁以后,写出了大量“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的有用文章。,我们今天读苏洵的文章,特别是他的论说性散文,如身凌绝顶,有一种俯瞰古今的壮阔之美;如驰目旷野,有一种丰俭适度的自然之美;如观山川布列,有一种刚柔相济的和谐之美;如俯仰宇宙之间,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平衡之美。这与苏洵从小就亲近大自然、眷恋大自然、阅读大自然不无关系。毫无疑问,正是得益于少年的山川壮游,苏洵才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磨砺了意志,淬炼了思想,才锻造出了一支能够摹山范水排山走浪的如椽之笔。毫无疑问,正是得益于少年的山川壮游,广涉各地的风土民情,苏洵才有可能激发出对世界对生活的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学习与工程力学教学的结合与发展方向
- 2025年农村大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
- 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管控措施与应急预案完善
- 临街商铺租赁合同(标准版)
- 陇南项目申请报告编制(3篇)
- 拆迁分得房子合同(标准版)
- 丽水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乡间小路律动课件
- 外来人员滋扰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 《丹青意蕴》第三课《国色新尚》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 《构成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GB∕T 40853.1-2021 高频感性元件 电特性及其测量方法 第1部分:纳亨级片
- 建筑识图题库及答案
- 氨基酸溶解性(共1页)
- GDX2包装机组工艺流程简介
- 张家口至涿州公路张家口段(含连接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
- 异质结TCO设备:RPD与PVD比较分析(2021年).doc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 螺纹知识 (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