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健康知识宣传资料_第1页
【有关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健康知识宣传资料_第2页
【有关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健康知识宣传资料_第3页
【有关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健康知识宣传资料_第4页
【有关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健康知识宣传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大家应该对高血压已经不陌生了,高血压也并不再是中老年的专属疾病了,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群也开始有高血压的疾病。今天搜集了一些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资料,欢迎大家参考。 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为高血压; 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 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 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 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 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 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 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 减轻体重。 减少钠盐摄入。 补充钙和钾盐。 减少脂肪摄入。 增加运动。 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1)降压药物种类 利尿药。 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治疗方案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 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猜你感兴趣: 1.公共卫生健康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