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ppt_第1页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ppt_第2页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ppt_第3页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ppt_第4页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2,目录CONTENTS,背景人物政策机构因素启示,214234,国际化,索邦宣言博洛尼亚宣言,两大宣言,2,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市场的形成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动力,背景,强调高等学校在欧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地位强调建立欧洲高等学校共同体的必要性,建立高等教育的欧洲模式,建立一个容易理解并具有可比性的学位体系建立一个美国式的本、硕连读模式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体系,世界教学科研中心: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德国已失去作为教育科研强国的地位,政治经济,1,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1767年6月22日1835年4月8日),生于德国波兹坦(Potsdam),是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者,也是著名的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及外交官。,洪堡提出的学术自由的指导方针,允许各种学派并存和自由竞争,培养了很多具有真才实学的理论家和科学家,使德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因此他被德国誉为“现代大学之父”。另外一个更大的贡献,则是依照自己“研究教学合一”的理念,于1809年创办了柏林大学。但事实上,柏林大学于1810年开学时,洪堡本人则已经离开文化及教育司,而远赴维也纳担任普鲁士特使了。洪堡一生研究过多种语言,包括巴斯克语、爪哇语,还有汉语。他是最先提出“语言左右思想”的学说的学者之一。,人物,国际化生存和就业能力国际教育与研究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教育和研究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欧洲范围的研究合作;无边界学习发展双边科学、技术及教育的战略性合作多边合作框架;国际比较,4,法律修改,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总法、高等教育结构法高校总法第四次修改法1998教育与研究向世界开放:通向国际化实现创新2002,项目合作,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签署的高等教育联合特别项目1989-2000,政策支持,2,组织机构,国际化组织机构,在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及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德国高校也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比如,许多大学都设有国际事务办公室,直接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3,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因素一,1)重视境外宣传,放宽留学生比例限制2000年5%10%10%20%2010年11.5%2)设立奖学金吸引留学生,改革兼职政策德国的法律规定:在德国大学正式注册的留学生,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打工等。另外,还开设有针对性的外国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课程和国际性专业,允许他们延长学习期限、转换专业和勤工俭学,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化,因素,3)放宽国外专家在德国居留的要求,改善国外专家在德国工作的条件具体措施:1.伊拉斯谟”学术交流计划2.DAAD继续性课程计划(外国留学生赴德就读计划)3.DAAD出国一体化学习计划(本国赴海外留学生的课程计划,为国内学习计划的组成部分)。1992年3.45亿马克(1马克等于4.163元人民币),一年奖学金短期资助项目基金1996年24380人。1992年8200万马克1600多名外国学者和290名德国学者提供资助,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因素一,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化,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因素一,4)公开选拔和招聘教授职位5)设置高额奖学金吸引青年杰出学者1.“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2.“洪堡教授教席”3.苏格拉底(SOCRATES)教师交流项目2004年2189名4067名2005年5300名3600名,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化,在欧盟成员国中,德国的国际学生绝对总人数仅次于英国居第二位,成为世界上最受外国学生欢迎的第三大留学国。,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因素二,1)改革高校办学形式1.缺乏兼容性2.二级学位体系三级学位体系2)进行相应的学分制改革1.学时制学分制2.跨境学分互认制度3)帮助留学生消除语言障碍,为外国学生开设双语课程英、德双语授课,课程的国际化,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因素三,国际合作,1)聘请外国科学家担任大学校长和客座教授2)共同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合办某些专业1.卡尔斯鲁厄高等专科学校与法国合办了汽车工艺学专业;2.1995年联邦德国与外国合办了宇宙大学3)“德国海外教育项目”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为德国学位课程赢得一席之地,尝试多种高等教育模式和组织形式,建立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增强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上的吸引力(招收优秀的博士生)。,截止到2004年,德国高等院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共计1168万项,其合作伙伴涉及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遍布世界各大洲。其中,德国与我国高校的各种合作项目就达638项。同时,德国大力发展跨国高等教育,德国已经与世界多个国家建立起了合作办学关系。我国与德国合作办学的高校就有同济大学、西北大学等著名学府。,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4,1、完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律与政策2、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规则的制定3、加强汉语推广,注重英语人才培养4、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元化模式,启示,参考文献,15,1.WolfangIsserstedt&KlausSchnitzer.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ForeignStudentsinGermany&GermanStudentsAbroadR.BundesministerriumfurbildungForschung,2005.2刘京辉.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广泛活跃J.高等教育国际化资讯,2006(2):2728.3汪全胜,金玄武.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9195.4赖炳根,周谊.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及其启示J.海外采风,2011:135136.5袁琳,王建梁.德国高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