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ppt课件.ppt_第1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ppt课件.ppt_第2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ppt课件.ppt_第3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ppt课件.ppt_第4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叶圣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1,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一下叶圣陶先生看看他的为人处世。,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3,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完成预习检查题。,4,张中行,1909年生,河北香河人。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5,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6,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7,张中行与叶圣陶,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叶圣陶先生,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8,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作家作品填空。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自。叶圣陶,原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等。本文作者,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录等。,读书,叶绍钧,倪焕之,稻草人,张中行,负暄琐话,9,学习目标:1、概括内容,了解文中记述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2、感知形象,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3、积累语言,领悟作者简洁的表达,体会真挚的情感。,10,写作背景叶圣陶先生和张中行先生是规范现代汉语的先驱,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先生逝世了,与叶老亦师亦友的张中行先生的悲伤不言而喻。张中行先生敬仰叶圣陶先生的人格,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不管是文字研讨还是日常交往,叶圣陶先生总是以他的真诚、热情、宽厚关怀人,帮助人。,11,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写话风格和简洁文风深以为然,对叶圣陶先生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追求语文规范充满敬意,对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深重的苦心感同身受。那是源于一位学者、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情到深处言至简,张中行先生把深沉的怀念、深挚的敬意、深远的忧虑埋藏在心底,以平易简明的语言回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小事,叙述平实,但感情深挚。,12,作者和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13,修润xirn生疏shngsh商酌shngzhu恳切knqi譬如pr朦胧mnglng累赘lizhui别扭biniu拖沓tut妥帖tuti诲人不倦hurnbjun不耻下问bchxiwn颠沛流离dinpilil以身作则yshnzuz丁卯年dngmonin,14,搀和:chnhuo掺杂混合。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冗长:rngchng(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沾溉:浸润浇灌。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15,(1)修润。(2)商酌。(3):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教导。(4):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指人好学。耻:以为耻。问:请教。(5):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6):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诲人不倦,修改润色,商量斟酌,不耻下问,颠沛流离,付之一笑,16,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17,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1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19,勾画文中总结提示性的、过渡性的语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20,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待人厚,律己严。待人厚:修改文章送客复信会上发言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21,第一部分(1):谈写作本文的缘由。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第五部分(9):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22,“写话”与本文的文风,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写话”。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旦所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23,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coshui()了事。(2)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shngzhu()性的意见。(3)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knqi()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4)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mnglng()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5)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lizhui()又bini,商酌,草率,恳切,朦胧,累赘,别扭,24,(6)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tut()无理为简洁合理。(7)一处是:“学而不厌,hurnbjun(),何有于我哉!”(8)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bchxiwn(),让我帮他修润。(9)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npilil(),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10)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yshnzuz(),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诲人不倦,不耻下问,颠沛流离,拖沓,以身作则,25,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年不来往,我们的关系生疏了。B.妈妈出门前,总要把奶奶安排妥帖。C.一有不懂的地方,他就去请教老师,真是不耻下问。D.李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C,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对老师不能用“不耻下问”,可用“虚心求教”。,26,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绕着熊熊篝火歌舞狂欢。(在结尾处加“的场景”)B.由于六环路全线贯通,标志着北京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删去“由于”)C.得益于卫生部门所采取的积极防疫措施,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把“改善”改为“控制”)D.诚信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更体现出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将“道德”调到“基本”前面),D,“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和“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位置对调,27,写作的特点,在写作中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感情表达方面。二在人物刻画方面。三是其文风。,28,一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29,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30,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31,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自主预习,完成自测,32,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填空。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自。叶圣陶,原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等。本文作者,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录等。,33,2、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丁卯()繁碎()草率()修润()朦胧()累赘()别扭()拖沓()妥帖()诲()人不倦()不耻()下问颠沛()流离鞠()躬尽瘁(),34,3、释词或写词。,(1)修润。(2)商酌。(3):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教导。(4):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指人好学。耻:以为耻。问:请教。(5):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6):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35,4、理解下列语句的意思。(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品读题目传达的信息。,36,“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内容)“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情感),37,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一下叶圣陶先生看看他的为人处世。,38,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作家作品填空。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自。叶圣陶,原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等。本文作者,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录等。,读书,叶绍钧,倪焕之,稻草人,张中行,负暄琐话,39,资料链接1:张中行主要著述,19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六卷。,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40,资料链接2:张中行与叶圣陶,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叶圣陶先生,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41,2、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丁卯()繁碎()草率()修润()朦胧()累赘()别扭()拖沓()妥帖()诲()人不倦()不耻()下问颠沛()流离鞠()躬尽瘁(),mo,su,shui,rn,mnglng,lizhui,ni,t,ti,hu,jun,ch,dinpi,j,cu,42,3、解释下列词语。,(1)修润。(2)商酌。(3):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教导。(4):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指人好学。耻:以为耻。问:请教。(5):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6):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诲人不倦,修改润色,商量斟酌,不耻下问,颠沛流离,付之一笑,43,助词(一),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例如:(1)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朱自清春)(4)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杨绛老王)(5)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杨绛老王)“的”“地”在连接前后词语时,前边的词语“明确”“牧童”“极其郑重”“嘹亮”主要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得”则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如“所写的”“所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例如: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44,4、理解下列语句的意思。(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45,5、品读题目传达的信息。“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内容)“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情感),46,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47,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两种过人品行。2、品读评价(议论)性语句,体会其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48,班内展示,交流成果,1、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两种过人品行。2、品读评价(议论)性语句,体会其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49,师生互动,讲解质疑,整体把握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50,感知形象1、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两种过人品行。(1)待人厚: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复信(2)律己严: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复述故事主要情节,51,2、回忆先生的身影(1)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治学严谨(2)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待人宽厚,52,3、回味先生的语言(1)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待人平易,为学谦虚。(2)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待人真诚,关怀备至。,5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54,1、品读评价(议论)性语句体会其在结构上的作用,(1)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一个方面领起句)(2)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3)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个方面总起),品味语言,55,2、品读评价(议论)性语句体会作者情感,(1)读出深情的赞美: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56,(2)读出深切的怀念: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57,(3)理解先生的苦心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58,3、品析文中表意含蓄、内涵深刻的语句,(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59,(2)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宣扬朦胧”与“简明如话”对立,前者是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约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60,4、领会叶圣陶提出的“写话”主张,进一步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1)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明确:“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61,(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