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ppt_第1页
控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ppt_第2页
控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ppt_第3页
控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ppt_第4页
控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第三章时域响应分析,3.1典型输入信号与时域响应3.2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3.3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3.4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3.5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3.6应用MATLAB确定系统的瞬态响应3.7传递函数的极零点分布3.8稳态误差分析与计算,3.1典型输入信号与时域响应,1系统的输入信号2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常见的典型输入信号:,阶跃信号,斜坡函数,3加速度函数,因为持续时间趋于无穷小,所以脉冲高度趋于无穷大,脉冲面积为。当时,称为单位脉冲函数,又称函数。,脉冲函数,正弦函数,究竟采用哪种典型信号?,取决于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最常见的输入信号形式。斜坡信号随时间逐渐变化的输入阶跃信号突然的扰动量、突变的输入脉冲信号冲击输入正弦信号随时间往复变化的输入瞬态性能指标是以阶跃信号为典型输入信号定义的。,时间响应及其组成,1、时间响应,定义:在输入作用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在时域的表现形式,在数学上,就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一定初始条件下的解。时间响应能完全反映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与系统在输入作用下的动态历程。,2、时域分析的目的,在时间域,研究在一定的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分析和研究系统的控制性能。,优点:直观、简便,时域响应包括:(以阶跃输入为例),t,2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1)时间响应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其输出随时间的变化过程(2)瞬态响应(TransientResponse)开始至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3)稳态响应(Steady-stateResponse)t-无穷大时的响应,3.2一阶惯性系统的瞬态响应,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与瞬态响应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3一阶系统的单位斜波响应4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First-orderSystem,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一、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结论:1一阶系统总是稳定的;2可用实验方法测T;3经过34T,响应已达稳态值的95%98%4,98.2%,95%,99.3%,0,t,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特点,响应分为两部分,瞬态响应:,表示系统输出量从初态到终态的变化过程(动态/过渡过程),稳态响应:1,表示t时,系统的输出状态,xo(0)=0,随时间的推移,xo(t)指数增大,且无振荡。xo()=1,无稳态误差;,xo(T)=1-e-1=0.632,即经过时间T,系统响应达到其稳态输出值的63.2%,从而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T;,时间常数T反映了系统响应的快慢。通常工程中当响应曲线达到并保持在稳态值的95%98%时,认为系统响应过程基本结束。从而惯性环节的过渡过程时间为3T4T。,将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式改写为:,即ln1-xo(t)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该性质可用于判别系统是否为惯性环节,以及测量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二、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t,0,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曲线,一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的特点,瞬态响应:Tet/T;稳态响应:tT;,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稳态时,如t4T),输出增长速率近似与输入相同,此时输出为:tT,即输出相对于输入滞后时间T;,系统响应误差为:,三、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98.2%,95%,99.3%,0,t,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特点,瞬态响应:(1/T)et/T;稳态响应:0;,xo(0)=1/T,随时间的推移,xo(t)指数衰减;,对于实际系统,通常应用具有较小脉冲宽度(脉冲宽度小于0.1T)和有限幅值的脉冲代替理想脉冲信号。,线性定常系统的重要特性: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可通过把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求导得到;系统对输入信号积分的响应,等于系统对原输入信号响应的积分,其积分常数由初始条件给定。,不同时间常数下的响应情况,由上图可知,T越大,惯性越大。,一阶系统的性能指标:Ts,它是一阶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达到稳态值的(1-)所需的时间(为容许误差)。,=2%,ts=4T,=5%,ts=3T,调整时间反映系统响应的快速性,T越大,系统的惯性越大,调整时间越长,响应越慢。,3.3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1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与瞬态响应2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3二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4二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Second-orderSystem,1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与瞬态响应,后项进行拉式反变换需要配方,而配方需要考虑根的情况,进一步来说,根的情况由阻尼比决定,二阶系统特征方程:,特征方程的根:,两个不等实根,两个相等实根,(欠阻尼)有一对共轭复根,(无阻尼)有一对纯虚根,负阻尼,一对共轭复根,位于右半平面,欠阻尼(01)负阻尼(sys=zpk(z,p,k)Zero/pole/gain:1129-s(s+24.2),sysc=feedback(sys,1)Zero/pole/gain:1129-(s2+24.2s+1129),采用MATLAB反演上述过程,3-5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对于一般二阶以上的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其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可见,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是由一些一阶惯性环节和二阶振荡环节的响应函数迭加组成的。当所有极点均具有负实部时,除了,其它各项随着t而衰减为零,即系统是稳定的。,高阶系统通过合理的简化,可以用低阶系统近似。以下两种情况可以作为降阶简化的依据:,1、系统极点的负实部愈是远离虚轴,则该极点对应的项在瞬态响应中衰减得愈快。反之,距虚轴最近的闭环极点对应着瞬态响应中衰减最慢的项,该极点对瞬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称之为主导极点。决定系统瞬态响应性能方面起主导作用。工程上当极点A距虚轴的距离大于5倍的极点B距虚轴的距离时,分析时可忽略极点A。,2、闭环传递函数中,如果零、极点数值上相近,则可将该零点和极点一起消去,称之为偶极子相消。,偶极子: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补充定义:主导极点:离虚轴近、又不构成偶极子的极点;主导零点:离虚轴近、又不构成偶极子的零点。,对分母分解因式,当考虑主导极点削去(s+60)时,只去掉s,保证静态增益不变。,3.6应用MATLAB确定系统的瞬态响应,应用Matlab语句阶跃响应step()脉冲响应impulse()任意输入的响应lsim()Simulink的应用,STEP:StepresponseofLTImodels,STEP(SYS)plotsthestepresponseoftheLTImodelSYS(createdwitheitherTF,ZPK,orSS).STEP(SYS,TFINAL)simulatesthestepresponsefromt=0tothefinaltimet=TFINAL.STEP(SYS1,SYS2,.,T)plotsthestepresponseofmultipleLTImodelsSYS1,SYS2,.onasingleplot.ThetimevectorTisoptional.Youcanalsospecifyacolor,linestyle,andmarkerforeachsystem,asinstep(sys1,r,sys2,y-,sys3,gx).,STEP:StepresponseofLTImodels,Y,T=STEP(SYS)returnstheoutputresponseYandthetimevectorTusedforsimulation.Noplotisdrawnonthescreen.IfSYShasNYoutputsandNUinputs,andLT=length(T),YisanarrayofsizeLTNYNUwhereY(:,:,j)givesthestepresponseofthej-thinputchannel.Y,T,X=STEP(SYS)alsoreturns,forastate-spacemodelSYS,thestatetrajectoryX,aLT-by-NX-by-NUarrayifSYShasNXstates.,IMPULSE:ImpulseresponseofLTImodels.,IMPULSE(SYS)plotstheimpulseresponseoftheLTImodelSYS(createdwitheitherTF,ZPK,orSS).IMPULSE(SYS1,SYS2,.,T)plotsthestepresponseofmultipleLTImodelsSYS1,SYS2,.onasingleplot.Wheninvokedwithleft-handarguments,Y,T=IMPULSE(SYS)returnstheoutputresponseYandthetimevectorTusedforsimulation.Noplotisdrawnonthescreen.,LSIM:SimulatetimeresponseofLTImodelstoarbitraryinputs,LSIM(SYS,U,T)plotsthetimeresponseoftheLTImodelSYStotheinputsignaldescribedbyUandT.ThetimevectorTconsistsofregularlyspacedtimesamplesandUisamatrixwithasmanycolumnsasinputsandwhosei-throwspecifiestheinputvalueattimeT(i).LSIM(SYS1,SYS2,.,U,T,X0)simulatestheresponseofmultipleLTImodelsSYS1,SYS2,.onasingleplot.TheinitialconditionX0isoptional.Youcanalsospecifyacolor,linestyle,andmarkerforeachsystem,asinlsim(sys1,r,sys2,y-,sys3,gx,u,t).,任意输入的响应lsim()t=0:99;p=rand(100,1)a=12;b=123;s1=tf(a,b);lsim(s1,p,t),算例,t=0:0.01:5;u=sin(t);a=12;b=123;sys=tf(a,b);lsim(sys,u,t),1由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1.1时域特性g(t)1.2几种典型的极点分布1.3有二重极点分布1.4零点的影响,3.7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1.1时域特性g(t),反变换,第i个极点决定,总特性,Ki与零点分布有关,1.27种典型的极点分布,(a)一阶极点在原点(b)一阶极点在负实轴(c)一阶极点在正实轴(d)一阶共轭极点在虚轴上(e)共轭极点在虚轴上,原点有一零点(f)共轭极点在左半平面(g)共轭极点在右半平面,(a)一阶极点在原点,(b)一阶极点在负实轴,(c)一阶极点在正实轴,(d)一阶共轭极点在虚轴上,(e)共轭极点在虚轴上,原点有一零点,(f)共轭极点在左半平面,(g)共轭极点在右半平面,1.3有二重极点分布,(a)在原点有二重极点(b)在负实轴上有二重极点,(a)在原点有二重极点,(b)在负实轴上有二重极点,一阶极点分布,1.4零点的影响,零点移动到原点,1.4零点的影响,幅度多了一个因子,多了相移,零点的分布只影响时域函数的幅值和相位,不影响振荡频率,应用MATLAB语言,编写一计算欠阻尼二阶系统时域性能参数的程序。程序输入:系统控制模型(tf对象)程序输出:各类时域性能参数,2编程题,作业,应用MATLAB语言,编写一计算欠阻尼二阶系统时域性能参数的程序。程序输入:系统控制模型(tf对象)程序输出:各类时域性能参数,2编程题,1计算题3-23-63-7,3.8稳态误差分析与计算(本书第章),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Steady-stateError,1、稳定2、准确3、快速,误差,静差:由元件不完善造成的;原理性误差:1、不能很好跟踪输入信号造成的;2、由于扰动引起的。,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1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本书6.1节),偏差信号定义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误差信号E(s),控制系统的期望输出Xor(s)定义为偏差信号(s)0时的实际输出值,即此时控制系统无控制作用,实际输出等于期望输出:Xo(s)Xor(s),由:(s)=Xi(s)H(s)Xo(s)=Xi(s)H(s)Xor(s)0,可得:Xor(s)Xi(s)/H(s),偏差信号(s)与误差信号E(s)的关系,误差与偏差有简单的比例关系,说明:,1)误差是从系统输出端来定义的,它是输出的希望值与实际值之差,这种方法定义的误差在性能指标提法中经常使用,但在实际系统中有时无法测量,因而一般只具有数学意义。,2)偏差是从系统的输入端来定义的,它是系统输入信号与主反馈信号之差,这种方法定义的误差,在实际系统中是可以测量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3)对单位反馈系统而言,误差与偏差是相等的。,4)有些书上对误差、偏差不加区分,只是从不同的着眼点(输入、输出点)来定义,看参考书时应稍加注意。,2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误差传递函数与稳态误差静态误差系数扰动引起的误差改善系统稳态精度的方法按干扰补偿按输入补偿动态误差系数,一、误差传递函数与稳态误差,先看单位反馈系统,输入引起的稳态误差(本书6.2),非单位反馈系统,例6-1,从物理意义上解释:,稳态误差计算流程,1计算误差传递函数,3根据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2计算误差的拉氏变换,2.2静态误差系数,(1)系统类型(2)静态位置误差系数(3)静态速度误差系数(4)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1)系统类型,开环传递函数:,0型系统:=0;无积分环节;I型系统:=1;1个积分环节;II型系统:=2;2个积分环节;,根据闭环系统开环传函的积分环节的数量进行分类,2、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静态位置误差系数,3、系统对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静态速度误差系数,4、系统对单位加速度输入的稳态误差,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输入,误差系数,稳态误差,系统型别,5小结,1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加速度误差分别指输入是阶跃、斜坡、匀加速度输入时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2表概括了0型、I型和II型系统在各种输入量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在对角线以上,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在对角线以下,则稳态误差为零。,3对于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等于稳态偏差。,4静态误差系数Kp、Kv、Ka分别是0型、I型和II型系统的开环增益。,5对于非单位反馈控制系统,Kp、Kv、Ka将为位置偏差系数、速度偏差系数、加速度偏差系数,可先求出稳态偏差后,再求出稳态误差。,5小结,6系统在多个信号共同作用下总的稳态偏差(误差)等于多个信号单独作用下的稳态偏差(误差)之和。,如:,总的稳态偏差:,例6-2,系统不能承受加速度输入,2.3扰动引起的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