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究]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1/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1.gif)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究]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1/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2.gif)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究]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1/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3.gif)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究]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1/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4.gif)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究]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11/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26eef724-87ce-45d0-9a15-2be0f5639ecf5.gif)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究 摘要:我国经济转型赋予高职教育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必须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入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以服务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大力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担负起“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时代责任。 关键词:经济转型 高职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建设 一、我国经济转型赋予高职教育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倒逼我国经济转型 国际 _爆发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面临着欧洲国家严峻的主权债务危机、世界范围的金融震荡、经济增长大幅滑坡、滞涨严重、失业率高企等若干矛盾。“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增多”,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巨大的挑战,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转型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和模式创新”。 (二)我国经济转型赋予高职教育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历史使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是提升办学质量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根本保证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在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的议事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 。 (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途径 必须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岗位调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探讨,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职业分析,通过剖析、解构职业任务,进行岗位分析,梳理归纳职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剖析、解构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倒推岗位能力培养所需要的课程体系,结合高职教育法规、政策要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探讨、修改完善,由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教学,落实人才培养方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保障。课程体系是根据岗位、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组建的,课程体系的正确定位与构建,最终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结果和高职育人效果。 (四)课程体系建设 下面以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来思考和探讨课程体系建设。 1.专业建设委员会、行业专家把脉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重构和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我们召集专业建设委员会及校外实训基地的行业专家,进行专业建设建设专题会议,就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讨; 2.岗位、岗位群为入手点,归纳描述典型工作任务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行业专业研讨的基础上,对行业企业、毕业三年以上的毕业生进行调研,明确岗位、岗位群分布,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 3.分析、解构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工作任务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 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剖析、解构的基础上,分析、分解各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者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 4.从业者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取舍课程教学内容; 5.综合考虑生源状况、开发适宜的立体化教材等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做中教,教中学,学中做; 6.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和手段,以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目标 不夸张地说,考核方法和手段就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考核方法,就会对应地有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 以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为目标,会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围绕着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个指挥棒来展开,会让课程教学和课程体系始终围绕着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展开,只有这样,高职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真正做到“以服务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才能担负起“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时代责任。 三、总结 总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课程是落实和实现总体方案和蓝图的载体,课程教学是育人活动的直接手段和方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必须在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完善中,得到落实和实现,课程教学改革和完善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高职教育的时代责任,最终取决于每一位高职教师的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完善,高职教育必须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构建高职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_: 1 把脉xx(1):xx年的世界及中国经济走势,中小企业投融资杂志 作者:赵瑞强 邓丽敏 柴妍;xx年01月19; 2 国际经济形势严峻 我国应推经济转型与模式创新,经济日报,xx年03月16日;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 4 国际货运代理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方案文档怎么做
- 医患咨询方案范文怎么写
- 2025年血压调节用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台江区地坪施工方案
- 郑州团队管理咨询方案公示
- 辽阔营销方案
- 咨询接待方案模板及范文
- 绿色纤维制备新技术-洞察及研究
- SDN与云计算融合的网络功能虚拟化-洞察及研究
- 家庭咨询小组活动方案
- 医院财务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 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报告
- 装修水电验收合同范本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 印制电路制作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急性STEMI PCI术冠状动脉内溶栓共识解读
- 陪诊师备考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 热点内容挖掘-洞察及研究
- 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