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拿来主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一篇杂文,编排在苏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文明的对话”第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是其突出的论证方法,在鲁迅先生这篇杂文中中得到了很好体现。另外,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外来文化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来对待这种影响,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并对自己有所启发和借鉴。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鲁迅杂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1)知识教育目标A、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B、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2)能力训练目标A、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B、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C、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情感陶冶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3、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的内涵。(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4、教学难点体会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风格。二、教学方法 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本文采用“疑问教学法”相对合适。 通过质疑析疑释疑三步法,以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理清文章层次,分析17自然段,分析因果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论证的内在逻辑性;第2课时:分析8-10自然段,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鉴于高一学生知识基础弱和鲁迅先生杂文对于他们难以理解的现状,我采用由浅入深,在逐步理解教学难点的基础上,带动因果论证及思路的理顺。 第一课时1、 导入 从现实生活中的摘采杨梅这一普通事件,使学生对拿来主义这一生僻概念的初步了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检查预习情况,巩固基础知识,字词正音正义。介绍鲁迅,分析成文社会背景。3、 突破“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一难点 突破这一难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采取搭建学生知识台阶的策略:采用教师质疑、学生集体探究式析疑、师生共同释疑的方法,通过例证法、类比法等论证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问题分为三个梯度,每梯度的问题为一个台阶,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这迎刃而解了。 第一梯度:1、什么是闭关主义?什么是送去主义? 2、在论述“送去主义”时,作者依次摆了什么事情来说明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论证的? 第二梯度:1、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前为何先谈闭关主义?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联系和区别? 2、在论证“送去主义”危害时,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 第三梯度:1、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拿来”,它们的的含义各是什么? 2、作者对“送来”态度如何?为什么? 至此,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无疑,顺理成章引出“拿来主义”。设置三个梯度问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重在培养素质,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1、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回顾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危害。2、 引入新课一、对文本的解读1、89段论证怎样“拿来”,“大宅子”的比喻义?对待大宅子的不同态度和方法。2、“大宅子”是比喻文化遗产,那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指什么?至此,学生对大宅子的比喻含义有所了解,那么可以进入更深一步的探讨,从大宅子的比喻义,讨论拿来主义的实质与内涵。1、 拿来主义究竟怎么占有、挑选?2、 总结全文,归纳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3、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 突破这一重点,采取从“果”入手的策略,切中要害;采用教师质疑、学生个体探究式析疑、师生共同释疑的方法,通过因果论证法的分析,理清文章层次。 1、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指出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原因”,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结果”,即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哪些自然段是“结论”,即文章主旨?你认为文章应如何划分段落?各段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写作的思路是什么?第7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对文本语言特色的分析1、本文的论说特点。2、揣摩鲁迅杂文语言特色。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B、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出一点进步了。小结 方法:学生课堂小结,教师补充完善,梳理知识脉络,把握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明化、形象化。 小结:本文是作者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而写的一篇杂文,提出应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文化遗产。文章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构段的。课文的前部分写出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主要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作者运用了例证法、类比法,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受贫穷、被凌辱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练习作业。2、将生词字音字义熟记,准备默写。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镇江市东部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会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第三次大联考(新课标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犯罪心理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七调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理论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大连市海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12次模拟(压轴卷)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二片区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开学质检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录音与编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工商学院《影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湘西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一轮复习第四次过关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水浒林冲人物介绍
- 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辑说明
- 2024年潍坊市寒亭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 医院合作共建协议书
- 《汽车产品安全 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指南》
- 涉赌涉诈资金风险排查报告
- 亨廷顿舞蹈讲课
- DG-TJ08-2220-2016 桥梁水平转体法施工技术规程
- 企业业务账号管理办法
-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初调研试卷+
- 猎头公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