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丧亲群众的哀伤辅导技术_第1页
针对丧亲群众的哀伤辅导技术_第2页
针对丧亲群众的哀伤辅导技术_第3页
针对丧亲群众的哀伤辅导技术_第4页
针对丧亲群众的哀伤辅导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对丧亲人员的哀伤辅导技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主要内容,一、哀伤辅导的目标二、哀伤辅导的与内容三、亲人遇难后的心理反应四、哀伤辅导的策略五、哀伤辅导的技术六、哀伤辅导举例及其注意事项,一、哀伤辅导的目标,帮助度过悲哀反应过程;协助正视痛苦;表达对遇难者的感情;建立新的生活目标。,二、哀伤辅导的内容,为失去亲人的事实悲痛;从不幸中感受和体验痛苦;接受丧失亲人的现实;适应失去亲人存在的生活;鼓励人经历正常悲痛过程。,三、亲人遇难后的心理反应,第一阶段:休克期第二阶段:悲伤期第三阶段:恢复期,第一阶段:休克期,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此阶段的丧亲者常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否认反应表现为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麻木),常常还伴有非现实感,不能完全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有的丧亲者可能无法安静,就像在寻找死去的亲人。,第二阶段悲伤期,常持续几周到6个月,但有时也可能更长。此阶段的丧亲者可能感到极端悲哀、哭泣、孤独,心中充满了对亡亲的思念。焦虑症状也很常见,焦灼不安、睡眠不好、缺乏食欲,有的还可出现惊恐发作。,第三阶段恢复期,不再做噩梦,开始适应新生活。症状可逐渐缓解,日常活动也可恢复。丧亲者逐渐接受亲人已逝的现实,并通过回忆去与其相处时的美好时光来缅怀死者。,四、哀伤辅导的策略,1、个体化策略2、现实化态度3、觉察局限性4、理解愤怒情感5、鼓励恰当的哀伤方式6、引导展望未来,哀伤辅导的策略,1、个体化策略:针对“此时此地此人”,从居丧者的独特立场出发认识问题;2、现实化态度:治疗者无回天之力,但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对居丧者的一种给予和帮助;3、觉察局限性治疗者自己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但是不要使它影响治疗。,哀伤辅导的策略,4、理解愤怒:学会处理居丧者指向治疗师的强烈愤怒,知道这只不过是愤怒甚至对灾难敌意情绪的转移。5、鼓励恰当的哀伤方式促进居丧者以健康的方法解决悲哀。回避借酒浇愁、暴力发泄和自杀等不健康的行为6、引导展望未来随时播撒希望的种子:痛苦终将减弱,生活将富于新的意义。,五、哀伤辅导的技术,支持与帮助鼓励回忆与追思鼓励表达与释放协助面对哀伤过程,1.支持与帮助,取得信任,建立关系给予安慰关心,提供实际接触提供具体的帮助安排其亲友处理日常事务,2、鼓励回忆与追思,认识、面对、接受丧失的事实不加评价的倾听、促进想法的表达发现、接受和表达哀伤过程的复杂情感理解和接受自然哭泣,3、鼓励表达与释放,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反复地诉说反复地回忆反复表达(包括日记),4、面对哀伤过程,了解居丧者的人格特点面对和经历居丧过程的重要性哀伤反应、悲哀过程的识别与澄清适应丧失,投身未来,六、哀伤辅导的举例及注意事项,50岁,女,与丈夫一起居住,丧失女儿、儿子,外孙,孙女。郁闷寡欢,情绪低落,无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