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完整第三章3ppt课件_第1页
大学物理完整第三章3ppt课件_第2页
大学物理完整第三章3ppt课件_第3页
大学物理完整第三章3ppt课件_第4页
大学物理完整第三章3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毛细现象,1.润湿和不润湿,决定于液体和固体的性质是由附着层分子力引起的,润湿,不润湿,附着层:液体与固体的交界面,厚度等于分子有效作用半径的一薄层液体,相当于液体与气体交界处的液体表面。,.,2,不润湿,润湿,.,3,从能量角度解释不润湿,对于附着层内任意一分子A,当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A分子受到的合力f垂直于附着层指向液体内部。,液体分子从液体内部运动到附着层内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即分子势能增大),附着层内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势能大。,根据平衡态势能最小的原则,附着层内的分子要尽量挤入液体内(即尽量处于低势能态),结果附着层收缩,表现为液体不润湿固体。,.,4,当内聚力小于附着力时,附着层内的分子A受到的合力f垂直于附着层指向固体表面。,从能量角度解释润湿,液体分子从液体内部运动到附着层内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即分子势能减小),使得附着层内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势能小。,液体内部的分子要尽量挤入附着层,结果附着层扩展,表现为液体润湿固体。,.,5,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由接触角来表示,在液、固接触处,液体表面的切线(表面张力)和固体经过液体内部的表面的夹角。,一些常见的润湿与不润湿现象,.,6,2.毛细现象,将细的管插入液体中,如果液体润湿管壁,液面成凹液面,液体将在管内升高;如果液体不润湿管壁,液面成凸液面,液体将在管内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现象。,能够产生毛细现象的细管称为毛细管。例:温度计中的细玻璃管、土壤的空隙以及植物的根或茎,.,7,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毛细现象由润湿或不润湿现象和液体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产生,因此液柱上升或下降的高度由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大小决定。,现有一截面半径为r的毛细圆管,液体润湿管壁,接触角为q,设管内液面是半径为R的球面的一部分(即凹球面),A点压强为:,B点压强为:,.,8,液面上升高度,表明润湿管壁的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成正比,与毛细管的截面半径成反比。,若液体不润湿管壁,即,若液体完全润湿管壁,即,若液体完全不润湿管壁,即,.,9,例1U形玻璃管左右两端的半径分别为R=1.5mm、r=0.5mm,求两管水面的高度差h为多大?,例2在内半径为r的毛细管注入某种液体,液体完全润湿管壁。管的下端形成一个液滴,其形状可视为半径为R的球面的一部分。求证管中液柱长度为,.,10,气体拴塞现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活塞不施加压强(假设活塞下的气柱中压强为大气压P0)时,即,给活塞施加压强并逐渐增大,发现当施加的压强很小时,液面并不降低,只是液面的曲率半径变小了。,只有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液面才下降。,这是由于液体具有黏滞性,当给活塞施加一较小压强时,只是凹形液面的曲率半径变小,附加压强增大,液面下压强仍然能够保持不变,即液面不下降。,.,11,如上图,逐渐增大右端的压强,刚开始液滴并不移动,只是右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只有当压强增量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液滴才开始移动。,这种现象对生物毛细管中液体的流动有影响,若毛细管中有n个液滴,最左边弯液面处压强为P,如果要使这n个液滴移动,则最右端必须施以大于P+nP的压强。,.,12,当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时,如果管中出现气泡,液体的流动会受阻,如果气泡产生得多了,就会堵住毛细管,使液滴不能流动。这种现象称为气体栓塞现象。,气体栓塞现象的危害:,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时,要将针管中得气体排除后再注射;当环境气压突然降低时,人体血管中溶解的气体因为溶解度下降而析出形成气泡,比如潜水员从深海迅速上升到水面时容易造成血栓而致命;在温度升高时,植物体内的水分也会析出气体,形成气泡堵塞毛细管,使部分枝叶的水分或营养缺乏而枯萎。,.,13,土壤孔隙中的毛管水,土壤中的水分来源包括两部分:分别为通过颗粒表面的吸附与孔隙的毛管作用而吸收保持水分。其中吸附的水分称为吸附水;而由于毛管作用而保持的水分称为毛管水。,吸附水的含量与土壤颗粒的种类(比如粗砂土与细粘土的含水量不同)、表面积大小有关。这部分水分难以被植物吸收。,毛管水的含量则不仅与土壤颗粒种类、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土壤颗粒的排列和集聚形式有关。这部分水分不易流失而且易于被植物吸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14,由可知,毛细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有关,因此与温度有关。,夜间土壤表层温度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大;而在土壤较深层温度较高,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小,水分会沿毛细管上移。所以拂晓时分土壤表层水分含量高于正常水平。,保持土壤水分是农业增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一般植物,如果土壤含水量饱和,则毛细管全部被液态水充满,通气性能差;含水量过低,植物吸水困难,对作物生长不利。,.,15,为了保持土壤中适当的含水量,可采取如下措施:,增加腐殖质,不仅补充了肥料,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空隙结构,增加毛管水的贮量;温室中通常以渗流灌溉,并对土壤含水量适时监控;对于田间耕种,旱田播种后把地表压实可以使土壤颗粒之间形成较好的毛细管,利于水分上升至地表;而冬天则应把土壤翻松,破坏土壤的毛细管,使水分不易上升到地表而被蒸发掉。,.,16,植物水分的运输机制,现在对植物水分向上运输机制由三种观点:毛细作用、渗透作用和负压强作用。,毛细作用,植物体内的主要输水管道木质部导管是一个典型的毛细管系统,它由许多丧失了原生质的死细胞构成,直径约为0.04mm0.05mm。,玉米茎的横切面构造,多年生植物(朱槿)茎的横切面构造,.,17,室温条件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约为a=73103Nm-1,取毛细管的半径r=0.02mm,假设水完全润湿毛细管壁,得:,.,18,在生命系统中有许多膜的结构都是半透膜,如细胞膜、肠衣等,它们都存在渗透现象。,如图所示的U形管底部有一半透膜MN将糖溶液分成两个浓度不同的区域,左侧浓度高,右侧浓度低。,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通过,而不允许糖类、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这一特性将使左右两边水的浓度相等。,溶质浓度低相当于水的浓度高,溶质浓度高相当于水的浓度低,所以水分子将通过半透膜向溶质浓度高的区域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现象。,由于渗透作用,U形管左侧液面将升高,右侧液面将降低;必须在左侧液面施加一个压强P才能使左右液面平齐,这个压强称为渗透压。,渗透作用,.,19,实验表明早春时节枫树中糖溶液的向上运输就是渗透压造成的,早春,枫树根系中积累了头年夏天制造的高浓度糖溶液。土壤解冻时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根系,迫使树液上升,直到渗透压等于树液液柱产生的压强为止。渗透压可以使树液上升到30m以上的高度。,然而,在夏季,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根部的糖浓度要下降,此时单靠渗透压的作用是不够的。而且有些植物可以高达60m以上,如冷杉。,冷杉,这时无论是毛细作用还是渗透作用都无法满足水分向上运输的需要,或许还有其他的运输机制。,.,20,通常我们认为压强都是正的,什么是负压强呢?,如图所示的装置,活塞下的容器中充满水。实验证明,必须对活塞施加25300105Pa的压强才能将活塞与水柱分离。,显然,这不仅仅有大气压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是液体的内聚力,即分子间的作用力。液体向内拉周围物体的作用,称为负压强作用。,负压强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